中新網7月11日電日本新華僑報11日刊文稱,最近這些年,由于交通的發達、人際交往的密切以及社會束縛的減弱,多種流行疾病呈現出蔓延的趨勢,禽流感、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中東呼吸綜合癥,無疑是流行疾病中最猖獗也最知名的。較少為人所知的是,在上述疾病的防治研究前沿,活躍著為數不少的日本研究人員。他們的工作為人類的健康衛生做出了或將會做出重大貢獻,但也存在某種極為危險的可能。
文章摘編如下:
在這些研究人員中,有開發出快速檢測傳染疫病的伊藤悅朗,有研制出針對上述呼吸道傳染病的噴鼻疫苗的長谷川秀樹團隊,有制定著疫病人獸感染共通應對方案的喜田宏教授。然而,最近最讓人關注的,還是日本東京大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兩棲教授河岡義裕率領的一個抗擊H1N1病毒的課題組。這個課題組不久前宣布在實驗室內培育出了一個據稱可以繞過人類免疫系統的超級流感病毒,在醫衛界與傳媒界引起軒然大波。
1918年,一場由H1N1流感病毒引發的全球范圍爆發傳染,一共奪去了最多可能是5000萬人的性命,遠遠超過當時進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直接造成的人員死亡數字。而河岡小組研發出的超級病毒,是比H1N1還要厲害很多的流感病毒,幾乎可以說是一種生化界的核武器了。
對于河岡義裕課題組最近引起的風波,美國哈佛大學衛生學院教授馬克·李普斯奇專門撰文,明確表示了對河岡課題組這種研究的擔憂:“即便在最安全的實驗室,這也是危險的行動。科學家如果不能給出這類研究可以救死扶傷的證據,就不應當展開這類活動,而該課題組的論文并沒有給出這樣的證據。”
法國巴斯德研究院的病毒學家西蒙·韋恩-霍布森教授也表達了相似的憂慮。他指出,全社會通常只對已經發生的疫病災難投入關注與資源,而無視可能的、潛在但巨大的危險。
專家們的擔憂當然有其道理。遠的不提,各國近兩年就連續發生實驗室病原體泄露事件,包括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的實驗室都有炭疽菌泄露的情況發生,此外像薩斯、HIV、乙肝病毒、TB桿菌泄露的事件也有報道。而這些的危害程度,都遠不及河岡小組的超級病毒。更令人恐懼的是,一旦恐怖主義者掌握了這種病毒并用作反人類行動的武器,其后果不堪設想。
在回應各界的質疑時,河岡團隊再三說明,這項研究是在美國國立衛生院批準與資助下展開的項目,是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一間安保措施嚴密的實驗室中進行。河岡本人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解釋說:“在實驗室合適防護條件下,通過選取可擺脫免疫系統的病毒,我們就能確認2009年H1N1流感病毒擺脫免疫的關鍵部分。”
在另外的場合,喜田宏教授也特別指出,呼吸道傳染病上更深層的基礎研究非常必要:H5N1病毒只是流感144種不同病毒株里面的一種,這些不同病毒株通過其內部蛋白質的組合可能帶來更多變化而人類免疫系統并沒有防備,也都有可能對人類安全帶來威脅。
最后,就美國國立衛生院與世衛組織的反饋消息看,河岡義裕團隊的研究就其本身的學術性質來說,還是值得嘉許的,也有可能為人類健康帶來福音。
附:美國實驗室培育病毒 危險禽流感病毒外流
人民網舊金山7月11日電 美國疾病控制與防治中心7月11日披露,在該機構調查科研人員是否感染活性炭疽病細菌時,發現美國一個培育危險禽流感病毒的高防護實驗室存在更大的安全隱患。
美國疾病控制與防治中心稱,在6月份的一次內部檢查中,發現該中心在亞特蘭大的一個實驗室沒有遵守既有的安全措施,再加上個別科學家操作不當,潛在地致使實驗室80多人感染活性炭疽病。據報道,一家高防護實驗室研究人員將一些細菌樣本送至另外一個安全性較低的實驗室時,由于科研人員認為樣本為滅活細菌,因此并沒有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
然而,在對該事故調查的過程中,疾控中心卻發現了另一安全事故。該中心一家高防護實驗室3月份將含有危險禽流感病毒的樣本送至了美國農業部的相關部門。雖然目前中心沒有收到感染兩類病毒的報告,但是,處置不當的禽流感病毒所造成的危害要遠超于炭疽病細菌。
根據路透社報道,最近的兩起事故引起了美國國會的注意,同時也進一步引起了對該機構監管危險研究項目能力的質疑。美國疾控中心稱,最新的發現為現有安全措施和帶有致命病原體的實驗項目敲響了警鐘。
美國國家生物安全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邁克爾?奧斯特霍爾姆(Michael Osterholm)說,目前生物安全主要關注如何讓壞人遠離實驗室,而目前需要關注的是如何防止好人忘記妥善處理實驗室病毒。
而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托馬斯?弗里登(Thomas Frieden)認為禽流感事件“最令人焦慮”,原因之一是該事件發生在6周之前,而且沒有及時發現并上報。
美國疾控中心稱目前已經停止從高防護實驗室轉移任何生物材料,包括傳染性病原體和標本。該中心的流感實驗室也已經關閉,直到適當的程序落實到位才重新開放。
美國一些科學家對美國疾控中心披露的事件表示擔憂,因為同一實驗室此前已經發生過類似事故。該實驗室的研究員曾在2006年將一份他們認為是滅活的炭疽病細菌轉交給其它機構。
此外,7月初,工作人員清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位于華盛頓附近貝塞斯達市的一個實驗室時,他們在實驗室儲藏室的一個未使用區域內發現了存有天花病毒的玻璃瓶,經過調查,有可能是1954年遺忘在那里的天花病毒樣本。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