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7月1日訊 綜合法國廣播公司等外媒報道,雖然戰亂未已,但目前正面臨財政困難的烏克蘭已經宣布,收到中國方面愿意就農業領域提供其最高可達40億美元貸款的保證;重振農業領域是烏克蘭政府的當務之急。目前俄羅斯和烏克蘭緊張關系沒有緩和的背景下,中國此舉是否會引來俄羅斯的一些抱怨,已經成為外國媒體關注的重要話題。
據法國廣播公司報道,目前正有一個中國代表團在基輔,他們與烏克蘭經濟部及農業部門進行了晤談。這是烏克蘭農業部長施瓦伊卡向法新社指出的。
烏克蘭通訊電訊社引述了施瓦伊卡部長在基輔舉行的一項農業論壇中的講話,他表示,不方便透露烏克蘭國家五谷糧食公司工作的中國公司,是否已經預備好進入貸款的第二階段。據悉這個階段意味著能提供將近35億到40億美元的貸款。在2012年開始的第一個協議開啟了一項中國150億美元的貸款,用來采購運送到中國的烏克蘭糧食谷物。
烏克蘭農業部長接受法新社采訪時進一步指出,新到的款項將用來做灌溉系統及物流上的基礎建設。
烏克蘭是全球出口谷物糧食的大國之一,幾年來對歐洲國家及中國經濟成長的方式感興趣。而中國則想盡種種辦法來保證其城市化過程中食品供應的不余匱乏。
曾是前蘇維埃共和國成員國的烏克蘭,今年春天接受了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的西方社會大規模的經濟援助才免于破產,在其重工業因金屬市場危機及與俄羅斯商業關系惡化而走向崩潰之際,它的經濟越來越倚重農業。
烏克蘭也希望能夠在6月底與歐盟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能夠支持它將農產品出口到歐盟國家。
烏克蘭的谷物收成,特別是大麥及玉米,去年創新紀錄達6300噸。不過該國的經濟危機影響農作物的流動性,而且戰火吞噬了東部地區,這當然也會對農業生產造成負面的影響。
有西方媒體稱,目前烏克蘭政府不僅面臨東部分離主義傾向的日益嚴重,而且與俄羅斯的關系因為克里米亞問題降到了冰點。此外由于政局持續動蕩,烏克蘭國內的經濟也出現了比較嚴峻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中國和烏克蘭方面就履行農業合同進行磋商,并且有可能繼續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貸款,對烏克蘭來說,是雪中送炭。對中國而言,也可以穩定與烏克蘭巨大的農業合作,來滿足國內需求。很多西方媒體認為這是符合雙方利益的事情。
不過由于中俄關系已經達到歷史上最好的水平,中國目前在俄烏關系上如何保持平衡,很讓西方感興趣。不少西方媒體認為,中國繼續與烏克蘭接近,表面上俄羅斯不會干涉,但內心不會無動于衷,抱怨可能隨之而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