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一座豎立著鐮刀錘頭旗幟的辦公樓內,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簡稱尼共(毛))主席莫漢•巴迪亞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我曾多次到訪中國,去年還應邀赴華參加黨際交流,我們一直關注著中國的發展,研究中國共產黨的經驗。”
現年68歲的巴迪亞(又稱“基蘭”,Kiran)顯得身材削瘦,但他在尼泊爾政壇卻以強硬著稱。他曾被認為是聯合尼共(毛)主席普拉昌達的“理論導師”,2012年因與其他毛派領導人發生分歧,以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之名另行建黨,如今該黨是尼泊爾主要的左翼共產黨之一。
巴迪亞說,尼泊爾與中國山水相連,尼共(毛)與中共又都是共產主義組織,希望今后進一步密切黨際交流與合作,互相借鑒。
“我們注意到,中共新一屆領導人發起了反腐運動,最近不斷有很高級別的官員被查處,其中一位還是前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這是非常有魄力的。作為友好政黨,我們受到啟發,尼泊爾的政黨也面臨著腐敗難題,應該重視中共的反腐經驗。”巴迪亞說。
一同接受采訪的尼共(毛)副主席加朱列爾還與記者談到毛澤東的名言“為人民服務”,他說:“反腐是必要的措施。所有國家的共產黨都應該是為人民服務的。如果一些黨員不再為人民工作,而是為自己服務,就應該堅決剔除出去。”
巴迪亞同時是一位毛主義研究者,他說:“毛澤東的思想博大精深,很難完全了解,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斷從實踐中總結理論,再利用理論指導實踐。”
談到目前中尼關系,巴迪亞強調:“我們黨始終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堅決反對任何人在尼泊爾領土上從事反華活動。”同時,他也希望中國繼續支持尼泊爾經濟社會發展,“反對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干涉”。
尼泊爾毛派政黨興起于國王時代,曾長期奉行毛澤東武裝革命斗爭理論,進行長達10年的“解放戰爭”,2006年參與尼泊爾和平進程,2008年在第一屆制憲會議(議會)選舉中成為第一大黨派。作為毛派資深領導人,巴迪亞親身參與了這一歷史進程,在2012年另行建黨前,他長期擔任聯合尼共(毛)副主席。
不過近年來尼泊爾毛派不斷分化,在2013年舉行的第二屆制憲會議選舉中,聯合尼共(毛)失去第一大黨位置。巴迪亞領導的尼共(毛)則強烈抵制此次選舉,認為目前的制憲會議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要求重新選舉。
近期,巴迪亞與尼共(毛)其他高層商定,加入五大毛派政黨工作聯盟,共同參與制憲進程。這是自2012年毛派分裂之后,主要毛派政黨首次“結盟”,以期在制憲斗爭中發出一致聲音。
據透露,為了在制憲議題上向其它黨派施加壓力,尼共(毛)正在籌劃發起新一輪“街頭運動”,巴迪亞說:“這幾天我們黨正在召開中央全會,具體的計劃還在討論中。”
目前尼共(毛)約有14萬黨員,該黨副主席加朱列爾告訴記者:“我們不久就要召開全國代表大會,考慮吸收更多黨員,增加實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