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昌明:美國霸權是伊拉克人的“禍水”
——評奧巴馬總統的“6.19”講話
自6月10日,“基地”武裝——“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圣戰分子,攻占伊拉克北方戰略重地摩蘇爾后,僅隔兩天,12日,又以突然進攻的方式,奪取了巴格達以北90公里的重鎮祖盧那耶,矛頭直指巴格達。馬利基政府一面匆匆忙忙組織抵抗;一面只得向美國主子緊急求援。強烈請求美軍能立即“向恐怖組織發動空襲”,以挽救伊拉克危局。
6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終于就伊拉克問題發表講話。奧巴馬表示,最多將派出300名軍事顧問前往伊拉克,支持伊政府軍對抗遜尼派叛亂分子;如果需要,準備采取有針對性的軍事行動;美國作戰部隊不會重返伊拉克。
奧巴馬聲稱,美國不能只是簡單地派出上萬軍隊前往伊拉克解決問題,這將有許多流血事件發生,花費大量金錢,美國已經在伊拉克領土上付出了代價。歸根結底地說,目前危機還是需要伊拉克人民自己解決。
如果奧巴馬這一方針不變,這表明美國對當今伊拉克的這個“爛攤子”——戰后亂局,已決定“撒手不管”了!
人所共知,伊拉克原本是中東第一富國,人民生活安居樂業。美伊戰爭前人均國民收入高達3600美元。伊拉克人一般都有自己的住房,許多人還擁有小汽車———盡管汽車大多都很破舊(因美國長期封鎖)。戰前伊拉克人的汽油、電費和政府配給的食品等基本生活用品費用,都極其低廉。一公升優質汽油,只需50第納爾(按:時約合人民幣2角錢);一個伊拉克普通五口之家,不用空調的話,每月電費只有200到300第納爾;另外,伊拉克政府每個月配給每位居民足夠用的面粉、大米、食用油、肥皂、茶葉等日用品,所有這些全部加起來也不超過幾十元人民幣。而一個出租車司機的每月的退休津貼有8000多第納爾。(《伊拉克百姓戰前生活(戰地日記)》見2003年03月03日 《江南時報》)
2003年3月,正是美國向伊拉克輸出戰爭,這才把一個好端端的、擁有2200萬人口的國家變成了人間地獄!據不完全統計,這場歷時7年的美伊戰爭,僅直接導致伊拉克戰斗人員死亡近12萬;平民死亡數字10-120萬;制造難民480萬!
更嚴重的是,戰爭給伊拉克制造了罕見的亂局:從此在這塊國土上,幾乎天天有爆炸,時時有恐怖襲擊,至今不息,且看不到盡頭。
當年,小布什發動對伊戰爭,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伊拉克藏匿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薩達姆與拉登恐怖主義有聯系”,強行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事后證實:這一切均為謊言,純屬子虛烏有。
其后,美國政客又厚顏無恥地改稱:這是一場“解放戰爭”,它“鏟除了薩達姆獨裁政權,幫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個自由、民主的政權。”(時任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語)后又一位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認為,美國在伊戰中的付出是值得的。他對自己的軍隊說,
“你們將非常自豪地離開……你們的犧牲已經幫助伊拉克人民開始一個新的歷史篇章。”
如今的伊拉克,美國牌號的“自由、民主的政權”倒是實現了(新政府得到了美國的認可),美國人終于控制了這個國家,確實開始了一個“新的歷史篇章”;可惜,對伊拉克來說,美國“幫助伊拉克人民開始”的,卻是一個血淋淋的“地獄”,而不是“天堂”!
“美國人留下的是一個遭到他們破壞的國家,美國人沒有留下現代化的學校或大工廠,相反,他們留下了數以千計的孤兒寡母。” 一個被美聯社采訪的伊拉克人說。(見“中新網”2011年12月16日《駐伊美軍舉行撤軍降旗儀式標志伊戰結束》)
美伊戰爭又是一場損人不利己的戰爭。對美國人來講,除了在精神上能滿足一些霸權沙文主義分子的某些快感外;其實,它給美國許多家庭造成無可彌補的創傷。據美聯社統計,一場伊拉克戰爭,直接導致9272名美國士兵死亡,56629名美國士兵受傷。真正得利的,無非就是那么一小撮政客、軍火商!
自上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以后,美國成了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按理說,美國只要能按《聯合國憲章》辦事,按國際公理說事,哪一個國家還會反對它?
可惜,美國的資產階級政客們,他們所要的并不是真正的國際正義與和平,而是無止境的貪婪與野心。無論是小布什還是奧巴馬,他們熱衷的是要做“世界領袖”,做全人類的“上帝”,來主宰各國人民的命運——要的是帝國主義霸權!
2012年1月,奧巴馬明確提出:為了“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不惜“同時與中國和伊朗抗衡”;不惜準備在太平洋和霍爾木茲海峽發動兩場現代戰爭,公開叫囂戰爭。
僅在兩個星期前的5月28日,奧巴馬又在美國西點軍校的畢業典禮上,侃侃而談,再次老調重彈:美國要繼續擔任“世界領袖”100年!
什么是“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簡而言之,就是這個世界上都要“聽美國的”,也就是說,要“聽美國總統的”。它就是要憑借超級大國的實力,在軍事上威懾你、壓服你,在政治上控制你、欺侮你,在經濟上欺詐你、掠奪你。
為了實現繼續稱霸世界100年的狂妄野心,維持美國的霸權地位,美國霸權主義的基本方針是:輸出戰爭,搞亂世界;削弱他國,唯我獨霸。美伊戰爭就是這一方針的具體體現!
有人說,“恐怖分子”如果推翻了美國支持的馬利基政府,意味著美國中東政策的徹底破產。錯矣!
伊拉克為什么挨打?歸根到底,因為薩達姆在中東崛起,成為地區強國;且又不買美國的帳。布什父子通過兩次海灣戰爭,終于拔了這根“眼中釘、肉中刺”,把這個“中東第一富國”變成一個“失敗國家”的爛攤子,這就達到了它的目的。至于戰后美國能控制伊拉克固然最好;即使控制不了、讓其陷入亂局,同樣對美國有利,同樣達到了霸權主義“削弱他國”的目的。
利比亞為什么挨打?同樣道理,因為卡扎菲在非洲崛起,并成為非洲地區的一強;且又不買美國的帳。于是,“諾貝爾和平獎”(應改稱“霸權獎”)得主奧巴馬,豈能容得了他?終于通過“奧德賽黎明”行動,把卡扎菲“滅”了!當時美國和它的北約伙伴打的是“人道”旗號,可留下的是又一場混亂——制造了真正的人道主義災難!
中東、北非阿拉伯世界為什么會爆發“顏色革命”?因為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是不認同美、以的中東政策,都或明或暗地具有“反美”的傾向,因此,只要能搞“亂”阿拉伯世界,就是美、以的勝利,就能緩解“反美”、“反以”危機。
近20年來,東亞地區相對比較穩定,使中、日、韓經濟得以較穩定的發展,并一度在經濟上、政治上出現過融合趨勢(如東盟“10+3”的成功合作,日、韓對美的離心傾向)。特別是2009年9月日本的鳩山由紀夫內閣建立,他重視亞洲,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主張誠懇地承認侵華事實,其個人曾先后兩次為日軍侵華的暴行道歉;承認與中國存在釣魚島的主權爭議;主張加強與中國等亞洲國家的關系,提出“東亞共同體構想”。另外,在對美關系上,他又有一種強烈的“對美獨立”愿望,具有相當的“脫美入亞”的政治傾向。他高調主張搬遷美軍的普天間基地;要求在新反恐特別措施法到期后,立即停止日本自衛隊在印度洋為美軍供油等。
2003年春,韓國的盧武鉉宣誓就任總統。他堅持金大中的陽光政策,致力于建立南北和解的韓朝關系,主張以和平方式,通過對話解決朝鮮核問題并向朝鮮提供經濟援助,避免半島發生危機,任內實現了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會晤;他主張改善與中國的關系,鼓勵學生學習漢語,積極投身中韓貿易行列。在對美關系方面,盧武鉉堅持不輕易低頭,在對朝政策上處處和美國唱反調,不同意美國對朝制裁和動武,還撤掉了親美外長。他要求美軍撤出首爾、撤離韓國,強令“駐韓美軍不得卷入東北亞爭端”。他還堅持要求從美軍手中收回戰時指揮權,打造自主國防,拋棄以往奉行的“冷戰陣營外交”。
東亞地區這一積極的發展態勢,既對世界的和平發展有利;自然對一心想獨霸世界的美國霸權主義不利。正是由于這些因素,這才有了其后日、韓兩國政壇的急劇震蕩。最終導致日本鳩山首相下臺與韓國盧武鉉卸任總統被搞臭、自殺,日、韓兩國政治急劇的右傾化。也正由于這一系列變化,其后,才有了奧巴馬的“亞洲再平衡”政策的出臺;再往后,才有東海、南海形勢的變幻;才有了歐洲烏克蘭亞努科維奇政權之變┄┄
冷戰終結以后國際形勢的發展,充分證明美國霸權主義實施的是:采取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利用一切手段,實現“搞亂世界,鞏固霸權”的罪惡目的。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么霸權主義能屢屢得手?說到底,這個世界缺乏反制力量,缺乏一股反對霸權主義力量的平衡。
國際政治舞臺上缺乏一些有作為的政治家。許多人都被美國表面上氣勢洶洶的霸權主義嚇破了膽,不敢斗爭,放棄斗爭,這才使霸權主義得寸進尺、步步緊逼。
其實,“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實際上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于反動派,而是屬于人民。”歷史已一再證明,東方哲人毛澤東的上述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歷史已經證明:
1949年,小米加步槍的中國共產黨,可以戰勝有美帝國主義支持、飛機加大炮的國民黨;1952年,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可以戰勝由美帝國主義為首的17國聯軍;1975年,由中國支持的越南人民,在“抗美救國戰爭”中為以戰勝┄┄
現實也已證明:
開始于2001年美國侵略阿富汗的戰爭(以殲滅阿富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為目的),雖在2012年夏季由奧巴馬宣告結束;可是美國仍控制不了阿富汗。如今不僅阿富汗的塔利班卷土重來(美國居然還與它進行談判,還同其交換戰俘),而且還在巴基斯坦得到發展(出現了“巴塔”)。美國未能消滅塔利班勢力,未能真正控制阿富汗,只能證明這場戰爭的徹底失敗!
開始于2003年3月的美伊戰爭,出動11國聯軍12萬人,一直打到2011年12月,最后一批美軍才撤出伊拉克,歷時近8年,目的是“幫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個自由、民主的政權”。結果呢?就像本開頭所述,伊拉克正面臨“基地”恐怖主義武裝的進攻,連巴格達也岌岌可危,美國總經理奧巴馬打算“撒手”了事!這究竟是霸權主義的勝利,還是失敗?
試問:號稱超級大國的美國霸權主義,還集合了它的所有能動員的盟國力量,費時費力十余年,卻“擺不平”阿富汗、伊拉克中任何一個國家,這究竟是顯示了它的“強大”,還是“虛弱”?結論不言自明。
奧巴馬總統又在發表講話了。這一次發表的是關于伊拉克問題的“6.19”講話,它確實值得人們一讀。如能深入思考,對認識霸權主義本質一定大有好處,裨受教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