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運輸機慘遭擊落 反俄示威者沖擊使館
烏克蘭發出與俄斷交威脅
一架軍用運輸機被擊落讓近日有些趨緩的烏克蘭局勢驟然升級:烏政府宣布15日為全國哀悼日,發出可能與俄羅斯斷交的威脅,總統發誓讓兇手受到應有制裁。憤怒的基輔民眾14日在俄駐烏大使館前示威,隨后演變成對俄使館的襲擊。烏克蘭代理外長也出現在俄使館前,發表攻擊普京的言論。俄羅斯譴責“基輔的法西斯走卒”發起的攻擊,還在聯合國提出譴責烏克蘭的議案,但遭到美英法等國抵制。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反而出示俄羅斯坦克進入烏克蘭的衛星圖片,指責俄羅斯導致事態嚴重升級。雙方針尖對麥芒的交鋒在戰場與外交場合之間極速切換著。英國《每日郵報》稱,在親西方的烏克蘭勢力遭到最嚴重打擊之后,烏克蘭危機已經蹣跚進入全面內戰階段。
“普京對烏克蘭的戰爭”
據烏克蘭《今日報》報道,14日凌晨,一架烏克蘭伊爾76軍用運輸機在烏東部的盧甘斯克機場降落時被擊落。根據烏軍方消息,民間武裝用防空武器和重型機槍擊落了飛機。9名機組人員和機上40名士兵全部喪生。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14日緊急會見國防和安全領域負責人,商討如何對民間武裝擊落飛機一事做出回應。“所有參與這種恐怖行徑的人,都必須受到懲罰”,波羅申科在新聞稿中說,烏克蘭需要和平,但是絕不會放過恐怖分子。
路透社稱,這是烏克蘭當局采取行動試圖擊敗該國東部民間武裝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單一事件。烏克蘭軍方正在就此事展開調查,最初報告顯示,襲擊者使用了三枚與“毒刺”導彈類似的導彈,或是大口徑機槍。墜毀的軍用運輸機的殘骸四周,民間武裝分子進行檢查。其中一人對路透社表示,“法西斯想要派遣多少增援部隊來都沒關系,我們會像這樣對付他們。”
西方迅速對烏克蘭局勢做出反應,據法新社報道,法國總統奧朗德及德國總理默克爾14日下午與普京舉行電話會談。法國總統府發表的聲明稱,奧朗德與默克爾對烏東部局勢表示嚴重關切。奧朗德在另一份聲明中表示,烏擊落飛機的罪魁禍首應當受到司法審判。
“這是普京對烏克蘭的戰爭!” 德國《圖片報》15日稱,烏克蘭前國防部長格里岑科指責普京煽動烏東部的民間武裝組織。
俄駐烏使館遇襲
烏軍在東部遭到的慘重損失導致基輔民眾群情激憤。烏克蘭TCH電視臺報道稱,基輔民眾發起“在T恤衫上寫上贈言,送往軍營”的活動。報道稱,一名叫蓮娜的參與者在T恤衫上寫了“我相信你的勇氣”,她希望這句話能為穿上這件T恤衫的軍人帶來鼓舞。
另一些民眾則激進得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15日報道稱,在運輸機被擊落后,大批民眾在俄羅斯駐烏克蘭大使館前舉行示威,隨后示威變成了騷亂,示威者將俄掛有外交牌照的汽車推翻,用汽車輪胎和自己的汽車封鎖了進入俄大使館的道路。他們高喊反俄口號,向大使館投擲裝有顏料的瓶子、雞蛋和煙霧彈等,幾乎使館所有窗戶的玻璃都被震碎。
俄政治評論員科恩科夫認為,襲擊俄使館事件可看做是“阿拉伯之春”的起源,烏政府的表現讓人驚訝,俄方應采取更積極的行動讓烏了解侮辱外交人員的后果。
俄外交部發表聲明,要求烏克蘭方面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俄羅斯外交人員安全。聲明稱,在烏克蘭政府的縱容下,“基輔的法西斯走卒”對俄羅斯駐烏使館建筑物進行攻擊,并對俄羅斯國旗進行侮辱,俄方對此表示極大憤慨。
俄羅斯在聯合國提交聲明草案,要求“最嚴厲地”對沖擊俄羅斯使館的行為加以譴責,但這一草案因英國、美國和法國等國的反對沒有通過。俄外長拉夫羅夫對西方的反應表示憤慨,俄國家杜馬教育委員會主席尼克諾夫認為,西方國家封殺俄羅斯提出譴責俄使館在烏克蘭被襲擊事件,說明基輔當局拿到尚方寶劍可以為所欲為。15日,法國外長法比尤斯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進行電話交談,他譴責襲擊俄羅斯駐基輔大使館事件。美國國務卿克里也譴責了對俄使館的襲擊行為。
俄羅斯還把矛頭對準烏克蘭代理外長杰希察。俄《莫斯科共青團員報》15日發表題為“烏克蘭外長辱罵普京”的文章稱,烏代理外長杰希察14日來到俄使館大樓門前,在示威人群的叫好聲中,發表侮辱俄總統普京的講話。
烏克蘭沒有絲毫退讓。據德新社報道,烏克蘭代理外長杰希察15日表示,在打擊親俄分離主義分子過程中,不排除中斷同俄羅斯外交關系的可能性。他說,如果俄羅斯方面繼續激化烏東部局勢,烏恐怕需要采取“極端手段”。
烏克蘭命懸一線
西方也向俄羅斯發起“對攻”,北約14日在自己的網站上公布衛星圖像稱,俄羅斯的坦克等軍事裝備進入了烏克蘭。美國白宮官員稱,烏東部武裝分子從俄羅斯獲得了重型武器和軍事裝備,導致事態出現嚴重升級。
周日的烏克蘭局勢依然膠著。東部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的交戰在繼續。據烏克蘭總統辦公室消息,烏克蘭已經關閉了與俄羅斯接壤的248公里邊界,并在過去24小時之內殺死了非法武裝團體的250多名成員。“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稱,烏政府軍企圖將盧甘斯克民兵驅離與俄邊境接壤的地帶,把他們與邊境地帶切斷。他還稱,根據偵察情報,烏政府軍正準備清洗盧甘斯克。
熱戰的同時,“冷戰”仍在持續。俄代表說,俄歐烏天然氣價談判15日凌晨在烏能源部結束時,各方依然未就此問題達成一致,會談15日晚將繼續進行。此前俄方已聲稱,烏如果不在16日晚10時前付清19億美元天然氣欠款,對烏的天然氣供應將轉為預付款模式。
“軍機被襲事件發生后,烏克蘭已經命懸一線”,英國《每日郵報》稱,在親西方的烏克蘭勢力遭到最嚴重打擊之后,烏克蘭危機已經蹣跚進入全面內戰階段。除了運輸機被擊落 事件,另有報道稱,烏克蘭一輛蘇-24攻擊機也被擊落。而在基輔的總統辦公室附近還發現一枚炸彈,一名男子在逃離現場時沒有引爆裝置。拆彈專家在炸彈上發現一張紙條:“除非你停止戰爭,否則戰爭會來找你。”【環球時報駐烏克蘭、俄羅斯、英國、德國記者 蕭雅文 謝亞宏 孫微 青木 柳直 南平】
附:俄已切斷對烏克蘭供氣 只過境輸送其他歐洲國家
據法新社6月16日消息,基輔方面16日稱,俄羅斯已經切斷對烏供氣,僅向歐洲提供滿足其需求的天然氣。
烏克蘭能源部長在政府會議上說:“我們已經得到消息,(俄羅斯)輸送到烏克蘭的天然氣已經被減少到零,只輸送到其他歐洲國家。”他表示,烏克蘭將“確保輸送到歐洲國家的天然氣”。
然而,歐盟能源事務專員厄廷格(Guenther Oettinger)卻對當前俄烏談判失敗的局面表示擔憂。他指出,“下周不會有問題,我們將能得到天然氣供給”,但如果烏克蘭使用其儲備天然氣,歐盟將在冬季面臨天然氣短缺,他說:“我們將度過一個寒冬”。
6月15日,俄烏新一輪天然氣談判以失敗告終,俄烏兩國的“斗氣”行為愈演愈烈。16日早些時候,俄羅斯表示將就俄烏天然氣債務問題向斯德哥爾摩仲裁法庭起訴烏克蘭,要求烏方賠償45億美元。烏克蘭國有能源公司Naftogaz16日也表示,已就俄烏天然氣問題向斯德哥爾摩仲裁法庭起訴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要其返還60億美元天然氣款。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16日宣布,鑒于烏克蘭方面仍沒有在俄方此前要求的最終期限前支付天然氣欠款,俄方將對烏克蘭供氣改用預付款制度。
事實上,烏克蘭天然氣債務早在2013年11月烏克蘭爆發政治危機時就開始形成,截至今年4月底已達35億美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