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雖然選舉前歐洲議會打出“這次將會不同”的口號鼓勵歐盟公民積極投票,但今年的投票率仍只有43.09%,僅比2009年上升了0.09%。在政治家、新聞媒體和有關學者熱議此次選舉之時,大部分歐盟公眾實際對此缺乏熱情。
在5月底結束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反歐盟勢力抬頭,極右翼政黨異軍突起,例如,以反歐盟、反歐元、反移民為綱領的法國“國民陣線”與主張退出歐盟、收緊移民政策的英國獨立黨分別成為本國得票最多的政黨。歐洲媒體紛紛引用法國總理瓦爾斯的話,用“震動、(政壇)地震”來形容本屆選舉結果。各反歐盟黨派是否將在歐洲議會內組成黨團?如今歐洲民眾對歐盟的態度及信心如何?針對這些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歐洲學者。
極右翼黨派出現內部分化
歐洲大學學院政治與社會科學系研究人員鄧肯·麥克唐納(Duncan McDonnell)對記者表示,雖然右翼政黨在本屆歐洲議會選舉中“表現不俗”,但所謂的“極右地震”說法仍有些夸張。反歐盟勢力在新議會中結成統一聯盟的可能性并不大。
麥克唐納具體解釋說,第一,“歐洲懷疑主義”并不是一種性質單一的意識形態,也不是極右黨派的“專利”,一些極端左翼黨、環境保護主義或保守主義政黨同樣持歐洲懷疑論,但他們的政治主張不同,有時甚至相互對立。
第二,歐洲各個極右翼黨派之間也存在分歧,法國“國民陣線”主席瑪麗·勒龐(Marine Le Pen)與荷蘭自由黨主席基爾特·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希望創建一個新的泛歐右翼黨團,并于5月28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比利時弗拉芒利益黨、奧地利自由黨和意大利北方聯盟三黨領導人會面。然而,英國獨立黨、芬蘭人黨和丹麥人民黨均明確表示不會考慮加入新的泛歐右翼黨團。瑞典民主黨雖然在早前對勒龐和威爾德斯的計劃表示有興趣,但并未參加5月28日的會面,反而于5月27日稱更可能與由英國獨立黨主導的另一右翼黨聯盟“自由與民主歐洲” 合作。
麥克唐納告訴記者,勒龐和威爾德斯想要實現構想并不容易。根據歐盟法律,任何一個黨團若想得到歐洲議會的正式承認,必須擁有來自至少7個成員國的至少25名代表。
實施國內改革是關鍵
談及反歐盟勢力緣何抬頭時,麥克唐納表示,金融危機后歐盟領導人未能及時有力地重振經濟、恢復增長,導致民眾失望情緒擴散。另外,在許多歐洲人看來,歐洲議會及其他歐盟機構是與自己距離遙遠、不對人民負責的官僚機構,歐洲社會精英一心追逐歐洲一體化的夢想,而沒有征詢本國國民的意見。這樣一來,質疑歐盟、反對歐盟就成了人們表達憤怒的方式。
麥克唐納還說,雖然選舉前歐洲議會打出“這次將會不同”的口號鼓勵歐盟公民積極投票,但今年的投票率仍只有43.09%,僅比2009年上升了0.09%。在政治家、新聞媒體和有關學者熱議此次選舉之時,大部分歐盟公眾實際對此缺乏熱情。
采訪中,比利時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格羅斯(Daniel Gros)認為,盡管在本屆歐洲議會選舉中反建制政黨,其中主要是反歐盟政黨拿下約1/4的席位,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多數選民準備拋棄歐盟。有些國家的人表面上反對歐盟,實則是對本國政策不滿。
格羅斯具體分析說,在受主權債務危機沖擊最嚴重的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很多年輕人將選票投給了反財政緊縮的左翼黨派,而這些黨派并不反對歐盟。相反,他們希望歐盟與自己的國家更團結、允許本國政府增加開支。反歐盟情緒在歐盟北部國家更加根深蒂固,在這些國家將選票投給右翼民族主義黨派的選民中,年長者占比較大。特別是在英國和法國,移民和福利旅游問題加劇了民眾對歐盟的不滿。盡管研究顯示,福利旅游現象其實相當有限,移民人口可以推動遷入國經濟增長,但在居民收入停滯(如英國)、失業率居高不下(如法國)的情況下,民眾更傾向于將本國的問題歸咎于歐盟機構和制度的失敗。
格羅斯總結說,質疑歐盟、反對歐盟等黨派崛起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公眾對本國的經濟狀況和政治體制感到失望和不滿,因此修改財政緊縮方案或申根區自由通行的規定無助于解決問題,關鍵是要實施國內改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