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今日美國報》爆料稱,當年,在伊拉克、阿富汗戰爭進行之際,美國國民警衛隊曾推出“征兵援助項目”,此后多年,圍繞這一項目發生多起欺詐行為。其中,有一名美國軍人因此項目非法吃回扣達27.5萬美元,至少4名其他涉案者貪贓10萬美元以上。目前,約有1200名軍人非法收受回扣,800多人因此受到犯罪調查。該案所涉及的欺詐金額達2900多萬美元。
“我們出了大問題”
據《今日美國報》披露,2005年,美國國民警衛隊為應對伊拉克、阿富汗戰爭帶來的減員窘境,首先發起“征兵援助項目”。這一項目后拓展至美國陸軍及其預備役人員。在此過程中,國民警衛隊承諾,如果是現役或預備役官兵介紹來的人當了兵,則可給予介紹人回扣獎勵,數額為2000美元至7000美元不等。后來,有關方面發覺在這一項目執行過程中出現了欺詐行為,于是美國在2012年取消了該項目。
有知情人士反映,“征兵援助項目”從一開始便有違背美國聯邦法律之嫌。根據規定,作為募兵人員的現役官兵不允許收受回扣。但美國陸軍審計部門發現,該項目自啟動以來,國民警衛隊為10萬多人支付了3億多美元獎金,他們介紹了約13萬登記注冊入伍人員。其中,總計約1200名募兵人員非法收受了回扣,另有約2000名募兵助理的報酬“有問題”。截至今年1月,涉及案件555起,涉案人員從士兵到將軍都有,其中包括兩名二星將軍和18名校官。因為涉案人員眾多,美國陸軍預計相關審計調查要到2016年才能最終了結。
美國參議院國土安全和政府事務委員會下屬財政及合同監督專門委員會主席克萊爾·麥卡斯基爾近日表示,無論是涉案金額還是涉案人數,這是美國陸軍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丑聞之一。
2月4日,在麥卡斯基爾的主持下,參議院財政及合同監督專門委員會舉行了聽證會。
隨著聽證會的進行,這一丑聞的細節逐漸明晰。自建立“征兵援助項目”后,美國陸軍耗資4.59億美元征召了15萬名新兵。據美國陸軍首席執法官戴維·匡托克介紹,從2007年至2009年,陸軍對9起相關案件進行了調查。2010年,另有10起案件浮出水面,陸軍開始意識到“我們出了大問題”。
聽證會上的追問
在這一大規模欺詐案件中,作案人可謂肆無忌憚地弄虛作假。有的募兵人員強迫下屬登記為募兵助理,最終將回扣收入自家賬戶。有的高中校長和老師因有應征入伍的學生而收受回扣,事實上,他們已經事先知道這些學生本來就打算參軍。還有的募兵人員將已征士兵列入新征士兵名單中。
據美國陸軍軍方介紹,已知5名軍人通過欺詐獲利近100萬美元,3000多名士兵所獲回扣存在問題。700多名募兵人員和200多名軍官正在接受調查。美國陸軍還在調查另外6600萬美元可疑獎金。美國陸軍人事局局長威廉·格里索利在聽證會上說:“我想讓你們知道,對于美國陸軍而言,當知道出現這些有關欺詐和涉嫌犯罪行動后,我們同你們一樣感到不安。”
多古帕克公司是一家負責“征兵援助項目”的承包商。2007年,該公司向美國陸軍通報說此項目中可能存在欺詐行為,但未引起軍方的重視。在聽證會上,麥卡斯基爾就此進行了追問:美國陸軍為何耗時多年才深究此案?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參議員凱利·阿尤特也在發言中表示,美國陸軍調查這一欺詐案的過程“耗時過長”,對此軍方也要承擔責任。顯然,這一丑聞涉及國民警衛隊的高層人士,但他們中竟沒有一人因此入獄、受罰或辭職。麥卡斯基爾發出感嘆,稱此案 “性質格外嚴重”。
在聽證會上,來自威斯康星州的共和黨參議員讓·約翰遜最后發問:為何這一項目會出現這樣的丑聞?格里索利代表陸軍方面承認說,美國陸軍合同承包和回扣領取程序中顯然出現了問題。美國陸軍首席審計師約瑟夫·本茨也認為,陸軍在監督承包者方面“做得不夠”。
戰爭災難與發戰爭財
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在其新著《責任》中坦承,伊拉克、阿富汗戰爭對于美國來說不啻為災難。此次征兵丑聞的發生也是這一災難帶來的必然結果。
至2005年,美國同時應對的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爭進入慘烈階段,美國各軍種都面臨著兵源緊張的問題。當年,國民警衛隊僅完成其征兵任務目標的80%,未能實現將士兵人數增至35萬人的目標,實際缺口達2萬人。國民警衛隊高官驚呼其已成為“空殼”軍隊。在實行“征兵援助項目”后,國民警衛隊士兵人數達36.6萬人,大大超出了國會允許其征兵的數額。
自美國內戰以來,相繼實行過征兵制(義務兵制)和志愿兵制(募兵制)。尼克松政府在上世紀60年代末執政后,逐漸采取措施取消了征兵制,代之以全員志愿兵制,即由軍方招募,符合條件的年輕人志愿報名入伍。這一制度在理念上強調“愛國主義”,宣揚為國家和美國價值觀效力,同時采取較高福利待遇、提供大學深造機會、免費享受醫療保健等優惠政策吸引優秀人才從軍。
然而,事實上,入伍的美國青年多來自中下層家庭,其動機不外乎借此換取就業、就學、學習技術、改變命運的機會。環球人物雜志記者曾探訪過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南卡羅來納州的訓練基地,發現受訓的士兵多來自美國收入不高家庭。在美國經濟不景氣之際,許多青年就業無門,只好到軍隊里尋找出路。
美國現行兵役制度也存在著諸多漏洞,這使得揩油者有空子可鉆。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就曾設法逃避過兵役。有統計顯示,在1981年到1984年間,進行兵役登記的適齡青年約有1200萬人,而以各種理由逃避登記的人有150多萬,但因此受到法律制裁者并不多。此外,募兵工作中的違紀、欺騙現象也早已有之。僅1988年,美國便調查了4159起募兵違紀案件,其中701件成立,992名募兵人員受到紀律處分。個別新兵入伍后發覺上當受騙,也出現過暴力傷害和自殺等情況。
實行志愿兵制的美國也有例外之時。當美國要采取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時,軍隊需要征召預備隊。在面臨重大沖突時,美國甚至可能采取征兵制,即從普通公民中征召士兵。在深陷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爭之際,國民警衛隊出臺的“征兵援助項目”便可被視為順時例外之舉,但其間出現了諸多可鉆的漏洞。
對美國公眾而言,頂著“愛國主義”光環的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爭愈來愈成為噩夢,也在不斷消耗著美國財力。與此同時出現的扭曲現象是,伴隨著美國軍隊中的士氣低迷與玩世不恭,一些人借機發戰爭財便成為最實惠的選擇。
事實上,有著巨大歷史慣性的美國軍工企業才是大發戰爭財的真正玩家。較之那些有著盤根錯節利益關系的軍工巨頭,這些偷吃征兵回扣的穿軍裝或不穿軍裝的普通美國人,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