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烏克蘭基輔當局以東部親俄武裝拒不履行《日內瓦協(xié)議》條款、綁架歐安會觀察員和“謀殺愛國者”等理由,宣布結束自復活節(jié)開始的停火,恢復“反恐行動”。5月2日,本已劍拔弩張的局勢更加升級,在這一天,烏克蘭軍隊攻擊并占領了東烏沖突“熱點”——斯拉維揚斯克外圍9座親俄武裝檢查站,激戰(zhàn)中多名親俄武裝人員死亡,烏軍也有至少一架直升機被擊落。同日,黑海港口城市敖德薩,親俄和反俄示威者發(fā)生激烈沖突,導致一座工會大樓被焚毀,數(shù)十人死亡。
由于此前俄羅斯頻頻放出“狠話”,要“采取一切手段保護境外俄羅斯公民利益”,且俄國家杜馬此前已授權普京對烏克蘭使用武力,俄更在俄烏邊境陳兵四萬,并于4月22日起舉行大規(guī)模軍演,事態(tài)升級后,一些人紛紛猜測,俄將重演克里米亞的一幕,派遣軍隊進入東烏實施干涉,5月2日當天,“俄軍已開始行動”甚至“俄已出兵”的消息一度傳得沸沸揚揚。
事實上,基輔當局和歐美各國對俄的動向也并非沒有擔心。“反恐”恢復之后,烏克蘭臨時政府總理亞采紐克提前結束對意大利的訪問回國,指責俄空軍飛機多次侵犯烏克蘭領空,意圖“挑起戰(zhàn)爭”,甚至直言俄軍演目的在于“準備入侵”,一旦入侵將引發(fā)“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一名匿名西方外交官更聲稱“不排除俄在未來幾天內對烏克蘭實施軍事干預”。美國和北約相繼向波蘭、立陶宛等北約“前線國家”派遣兵力,顯示武力存在,并反復警告俄“冒險將付出代價”,恰表明其擔心之所在。
然而俄的武裝干預并沒有出現(xiàn)。
盡管許多人猜測,俗稱“小綠人”的親俄武裝,不可能沒有俄羅斯背景,但畢竟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jù)的事,但4.22“反恐”恢復后,俄的反應看似強硬,實則始終留有余地,且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被直接牽扯入烏克蘭內部紛爭。針對“俄將對烏實施軍事干預”的傳言,俄國防部4月25日明確予以否認。5月2日危機升級后,俄一方面繼續(xù)指責基輔當局“在犯罪”、應對危機擴大負責,另一方面通過各種形式、渠道,努力撇清自己與東烏親俄武裝間的直接瓜葛。俄外交部在危機爆發(fā)后,先后要求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并敦促歐安會“力促基輔當局遵守《日內瓦公約》”,俄國防部發(fā)言人表示“希望烏克蘭問題和平解決”。5月3日,一度被傳“失聯(lián)”的俄總統(tǒng)特使弗拉基米爾.盧金斡旋釋放了4月25日被斯拉維揚斯克親俄武裝扣為人質的歐安會觀察員,一度將這些觀察員稱為“戰(zhàn)俘”、“間諜”的斯拉維揚斯克親俄“市長”伏賈茨切斯拉夫.波洛馬廖夫改口稱這些人為“客人”……盡管波洛馬廖夫等親俄武裝首領一再宣稱“俄干預時機已到”,一些親俄武裝分子也抱怨“普京的兵在哪里”,但俄軍卻似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至今按兵不動。
一些分析家認為,歐美連續(xù)幾輪制裁對俄經濟、金融構成壓力,迫使俄不得不小心行事。
誠然,制裁從長遠看,對俄經濟、金融的影響是存在、甚至深遠的,但也應看到,只要俄不改變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基本立場,不從克里米亞撤軍,歐美制裁最多不會加碼,卻不可能減少或取消,干預與否,效果相差未必很大。俄若擔心干預,根本無需走到今天這一步;既已走到這一步,擔心也已無濟于事。
俄按兵不動的主要原因,恐怕還是政策性的。
首先,和歷史上長期歸屬俄羅斯、居民絕大多數(shù)對俄有歸屬感,且境內本就駐扎俄軍重兵的克里米亞半島不同,東烏一直是烏克蘭領土,東烏居民不論說俄語、烏語,絕大多數(shù)也自認為烏克蘭人或“頓巴斯盆地人”,他們中許多人對基輔當局的烏克蘭民族主義政策不滿,卻也不愿做俄羅斯“二等公民”,更對來路不明的“小綠人”缺乏好感,此前多項民調都顯示,“小綠人”支持率不足20%,在這種情況下,俄貿然介入,風險很大。
其次,《日內瓦協(xié)議》的簽字方為美、歐、俄、烏,其中重要內容之一,是東烏親俄武裝繳械、撤出占領的政府機構,但協(xié)議達成后親俄武裝借口“不是簽字方”拒不執(zhí)行,俄方對此并未加以干預,如今戰(zhàn)火重燃,再以烏“違反協(xié)議”為由進行武裝干預,顯得名不正言不順,而此前“小綠人”對歐安會觀察員的貿然行動,和沖突升級前對東烏政府機關的新一輪沖擊,也在客觀上給俄出了難題。
不僅如此,俄在烏克蘭的根本利益,是避免烏克蘭“向西”融入歐盟,并破壞烏克蘭5.25大選,冒“干涉別國內政”之名,和國際法公然作對,并不符合俄最高利益,卻是親俄首領們所求之不得的。這些“小綠人”深知,一旦和解達成,而他們仍留在烏克蘭境內,政治生命、乃至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效仿克里米亞的同類,把普京和俄羅斯拉下水,對他們而言才是最有利的,因此他們才竭力破壞和解,惟恐事態(tài)鬧不大,并屢屢給俄“設套”,但已經被克里米亞“套”了一回的普京和俄羅斯,又如何肯再被“套”一次?
5月9日是歐洲勝利日,也是俄、烏兩國的共同假期,和兩個民族傳統(tǒng)上炫耀勝利、刺激民族自豪感的日子;5月11日是親俄武裝定下的“公投日”;5月25日是基輔當局定下的大選日,俄政府剛剛宣稱“5.25大選已毫無意義”,而歐美政府則針鋒相對警告“破壞5.25大選后果自負”。由此可見,盡管俄暫時按兵不動,但可能導致事態(tài)進一步升級的“節(jié)點”,依然危機四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