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18日報道 日本《經濟學人》周刊4月15日發表題為《美國的“合理選擇”——“世界警察”不復存在》的文章,作者為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政策調查部長安井明彥。文章稱,“美國不是世界警察。”2013年9月,奧巴馬總統就敘利亞局勢發表演說時明確表示。正是在這次演說中,奧巴馬選擇了通過與俄羅斯舉行外交談判而非軍事手段解決敘利亞問題的道路。半年后俄羅斯成了主角,烏克蘭發生了嚴重危機。針對奧巴馬在外交上的軟弱無力,美國國內有人指責奧巴馬政府應該為烏克蘭危機負責。
收縮戰線確保優勢
不容忽視的是,奧巴馬總統的外交政策反映了美國目前所處的環境。美國選擇“軍事上的后撤”已不可避免。即使不是奧巴馬總統執政,同樣也會出現“真空”。
美國選擇“軍事上的后撤”,最主要原因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反恐戰爭結束。通過解除戰時體制來縮小軍事規模,是歷次戰爭之后都會發生的自然現象。同時,長期的戰爭也容易導致美國民眾對軍事力量的反感。美國打著自由、民主的旗號發動戰爭,并且身陷泥潭,使得美國民眾對使用武力來解決問題產生了一種近似“失望”的厭倦感。
美國民眾對外交的厭倦明顯體現在民意調查當中。2013年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就外交政策實施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52%的民眾認為“美國應優先考慮本國事務,他國的事情應該由他國自己來解決”。即使從過去50年的調查結果來看,這一數字也是首屈一指的。關于外交與內政的平衡問題,超過80%的民眾認為“應該優先解決內政問題”。
民意對外交的厭倦已經影響到了美國的財政運營。近年美國大張旗鼓地精簡了財政。由于民眾不關心,軍事預算似乎也失去了以往的“神圣地位”。政府優先考慮的是養老金和醫療等費用,目前美國的軍事預算只能確保推行國防戰略所需的80%左右的資金。為了應對這種財政方面的制約,奧巴馬總統在今年3月宣布將陸軍的兵力縮減至二戰后的最小規模。
美國在軍事上的后退不只是因為反恐戰爭的結束。從長遠來看,由于經濟力量相對衰落,美國已經無法繼續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而反恐戰爭的結束進一步加速了這種趨勢。
在奧巴馬總統看來,其外交政策并不意味著“軟弱”和“內向”。奧巴馬總統認為,美國從“世界警察”的角色中轉換出來,是確保外交影響力的必要手段。白宮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羅茲指出,如果美國戰線拉得過長,疲于應付各種危機,那么從長遠來看并不利于確保美國的優勢。
如果說奧巴馬外交存在著問題,那也只能說是過于理性,而非“軟弱”。奧巴馬總統清楚地意識到美國外交所處的環境,專心致志地推行“軍事上的后撤”,似乎是一種合理的選擇。
然而,奧巴馬總統的“合理選擇”卻遇到了一個現實的難題,那就是很多國家對“世界警察”的缺席尚未做好充分的準備。最典型的是盟國在烏克蘭危機中的表現。美國要求作為盟友的歐盟負起相應的責任,但歐盟卻未能發揮其作用。
對于美國而言,目前還找不到一種能夠取代軍事來維護國家利益的強大力量。
值得期待的是經濟力量。全球化加深了各國在經濟上的聯系,制約了國家為所欲為的行為。不少人指出,在烏克蘭危機中,俄羅斯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外資流出對經濟造成的打擊。換言之,“市場”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的“警察”。
不過,市場是很難駕馭的。一旦市場極度動蕩導致俄羅斯經濟陷入危機,那么與俄關系密切的西方國家也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另一方面,即使事態朝著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方向發展,但只要局勢趨于穩定,市場方面也會感到放心。
經濟制裁是一種體現國家意志的經濟力量。重要的是各國之間應該保持協調。美國單獨實施經濟制裁,效果是有限的。在制裁俄羅斯的問題上,與俄關系密切的歐洲的態度至為關鍵。
多邊協調需要發揮強有力的領導作用。涉及的國家越多,利害關系就越是變得錯綜復雜。俄羅斯在軍工產業方面與法國往來密切,在金融領域與英國關系較深,法國和英國所能接受的制裁顯然不同。美國即使不充當世界警察,也應發揮領導作用。
烏克蘭危機的加劇有可能延緩美國在軍事上后撤的步伐。美俄之間的對立令人想起了冷戰,美國國內不少人要求增加軍事預算。不過,從長期來看,美國很可能會告別“世界警察”角色,世界各國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是如何為此做好準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