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馬士革老城里的哈米迪亞市場,60歲的阿提亞進到一家百年老冰激凌店買了一只蛋筒冰激凌。這份標價100敘利亞鎊(約合0.67美元)的甜食是今天唯一讓阿提亞掏錢的商品。在其他商鋪門口,阿提亞僅僅是“櫥窗購物”,沒有消費打算。
“我只是在市場里轉轉,沒決定要買什么,”阿提亞告訴新華社記者。
類似阿提亞的市民并不少見,雖然市場看起來熙熙攘攘,但許多店主都表示真正成交的買賣很少。
哈米迪亞只是整個敘利亞經濟的一個縮影。動蕩三年來,敘利亞經濟遭受重創。敘利亞智庫敘利亞政策研究中心25日發表報告說,內戰或將讓敘利亞經濟倒退40年,目前人均收入水平與上世紀60年代末持平。
報告指出,敘利亞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生產部門破壞殆盡,外貿赤字達歷史最高水平,預算赤字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0%,公共債務達GDP的125%,失業率也上升了50%。
報告援引前敘利亞統計局局長沙非·阿拉巴什的話說,對敘利亞危害最嚴重的是人才流失,許多擁有熟練技能的人才離開敘利亞到其他國家尋求更好的就業機會。其次,敘生產部門遭受嚴重破壞,尤其是此前作為敘經濟中心的阿勒頗市,由于被敘政府軍和反對派來回爭奪,市內原本繁榮的工廠、手工作坊等已經被毀壞或處于停業狀態。
第三個影響敘利亞經濟的因素是教育。阿拉巴什說,許多學校被毀壞,青少年無法接受教育,正在成為“失去的一代”。如果他們缺乏文化知識和必要的專業技能,未來將成為社會的嚴重負擔。
反應敘利亞經濟狀況的還有匯率。在動蕩之前,美元對敘鎊匯率約為1比45。隨著動蕩加劇,美元對敘鎊匯率在2012年底逼近1比100,2013年更是一度跌破1比200,敘政府出手干預后恢復至1比150左右。
敘鎊貶值導致商品價格大幅上漲,2013年通脹最嚴重的時候,一些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一周之內會漲兩到三次。
敘利亞政府通過向市場投放外匯儲備,并嚴打操縱匯率的地下市場,逐步穩定了匯率。但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并非長久之計,因為敘實體經濟遭受重創,根本沒有能力維持敘政府制定的匯率,而敘政府為維持這一匯率而投入大量外匯儲備更是“沒有盡頭的輸血行為”。
敘利亞總理哈勒吉近日表示,內戰對敘經濟造成了約300億美元的損失,敘政府準備在2014年支付3.2億美元用于賠償。
敘利亞工業部長卡瑪爾·塔梅則表示,敘工業部門損失超過22億美元,重振敘工業至少需要110億美元。
有經濟學家稱,敘利亞2013年通貨膨脹率達到70%,如果政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這一數字在2014年可能會繼續攀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