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shù)貢r間16日傍晚,克里米亞辛菲羅波爾市民眾在列寧廣場上參加全民公決慶祝活動。
【環(huán)球時報綜合報道】克里米亞16日的夜晚是在“多數(shù)人狂歡,少數(shù)人不滿”的氛圍中度過的。經(jīng)過一夜計票,克里米亞公投最終結(jié)果17日被定格在96.77%選民支持從烏克蘭獨立并加入俄羅斯,而最終投票率為83.1%。這給西方媒體報道韃靼人(占當(dāng)?shù)厝丝?2%)及其他親基輔群體“寧可在家做飯,也不去投票”留下了空間。16日晚公投初步結(jié)果公布后,克里米亞共和國議會議長康斯坦丁諾夫和總理阿克肖諾夫在辛菲羅波爾列寧廣場參與慶祝集會,帶領(lǐng)民眾高唱俄羅斯國歌。前者向人群高呼,“我們已取得勝利,克里米亞人向世界表明,我們站起來了,我們要回家了,回到俄羅斯!”《華爾街日報》說,慶祝人群在流行歌手帶領(lǐng)下同唱蘇聯(lián)時代熱門歌曲,周圍建筑表面被投射出綠色字樣:“克里米亞之春”,“幸福克里米亞”。
17日,俄黑海艦隊駐扎的塞瓦斯托波爾也在“回家”的氛圍中迎來清晨。街邊懸掛的俄羅斯國旗和入俄后將獲得“更高自豪感”的巨大標(biāo)語提醒著人們,“變革即將來臨”。當(dāng)?shù)厝苏f,17日晚這里還將舉辦盛大音樂會。而位于市中心的那西莫夫廣場,數(shù)百名當(dāng)?shù)厝耸殖昼牭陡^紅旗和俄羅斯國旗在紅軍戰(zhàn)士雕像前集中,一場名為“25000公里行走”的活動即將開始。活動組織者米林莫斯基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活動參與者將駕車通過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前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途徑17座前蘇聯(lián)英雄城市,行程超過25000公里,以此宣傳克里米亞回歸并慶祝二戰(zhàn)勝利69周年。
“我們回家”、“克里米亞回到俄羅斯”、“克里米亞和烏克蘭離婚了”,以上分別是17日俄《觀點報》、《共青團真理報》和《莫斯科共青團日報》對克里米亞公投的評論。法新社稱,俄羅斯媒體的一片歡呼聲中,只有反對派報紙《新報》唱反調(diào),在頭版配發(fā)莫斯科上周末一場集會的圖片,反對干預(yù)克里米亞。
17日下午,克里米亞議會正式宣布脫離烏克蘭獨立,申請加入俄羅斯聯(lián)邦,并稱將克里米亞半島所有烏克蘭國家資產(chǎn)“收歸國有”。克官方還宣布俄羅斯盧布為第二官方貨幣,民眾可繼續(xù)使用原烏克蘭貨幣格里夫納至2015年底。此外,克里米亞將從3月30日起使用莫斯科時間。阿克肖諾夫17日率團前往莫斯科,與俄商討下一步舉措。俄議會將于本周五討論接納克里米亞問題。俄國家杜馬主席納雷什金說,近年來俄一直在失去自己的居民,“現(xiàn)在終于可以接收我們的同胞了,這是歷史性的一刻”。
同日,烏克蘭議會批準(zhǔn)“部分軍事動員軍隊”,以應(yīng)對克里米亞獨立公投后局勢變化。烏國防部長稱,在克里米亞駐扎的國家軍隊將留在當(dāng)?shù)兀饲翱死锩讈啴?dāng)局已宣布解散當(dāng)?shù)貫蹩颂m駐軍。
“21名俄羅斯及克里米亞官員將被歐盟制裁”,17日晚些時候,立陶宛外長林克維丘斯在推特上發(fā)布“獨家消息”,稱正在布魯塞爾緊張磋商的歐盟外長會議決定,對13名俄羅斯及8名克里米亞當(dāng)?shù)毓賳T實施制裁,制裁內(nèi)容包括旅行禁令和資產(chǎn)凍結(jié),歐盟還將在未來幾天出臺更多措施。法新社稱,立陶宛外長的說法隨后被證實,歐盟將在18日正式公布被制裁俄官員名單。
英國外交大臣黑格說,克里米亞公投是對民主的嘲弄,歐盟的制裁旨在表明,俄在克里米亞的作為在21世紀(jì)“不可接受”。“歐盟外長”阿什頓17日稱,歐盟“正在試圖向俄羅斯發(fā)出最最強烈的信號,一個能讓他們(俄羅斯人)意識到問題嚴(yán)重性的信號”。
相比尚未透露制裁名單的歐盟,美國的制裁信號更加清晰——直接制裁普京的“身邊人”。在歐盟宣布制裁兩小時后,美國奧巴馬簽署命令,對包括副總理羅戈津在內(nèi)的7名俄政府高官、杜馬議員和普京幕僚實施制裁,凍結(jié)他們在美國所有資產(chǎn)。美國官員稱,此舉意在懲罰參與吞并克里米亞的“普京密友”,同樣受到制裁的還有烏克蘭前總統(tǒng)亞努科維奇和他的一名幕僚,以及兩名“克里米亞分離分子”。奧巴馬本人則發(fā)聲明稱,如果俄持續(xù)干預(yù)烏克蘭,美國還有進一步制裁。他還宣布副總統(tǒng)拜登將赴歐與盟友協(xié)調(diào)。【環(huán)球時報赴克里米亞特派記者 邱永崢 環(huán)球時報駐德、俄特約記者 青木 柳直 環(huán)球時報記者 劉洋 陳一】
相關(guān)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