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陳一鳴 環球時報記者 胡錦洋】與往年一樣,當地時間2月27日,美國國務院拋出了2013年度《國別人權報告》。這份報告再次指責中國及其他國家的人權紀錄在某些方面“進一步惡化”。一天之后,中國發表《2013年美國的人權紀錄》,作為對美國“人權攻擊”的回應。中央黨校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張曉玲28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網絡信息時代下的今天,美國已經很難捂住自己在侵犯人權方面的“家丑”,這也讓美國的“人權報告”影響力日益衰落。
“以世界人權法官自居的美國政府,在剛剛發布的《2013年國別人權報告》中,再次對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橫加指責,妄作評論,但偏偏對美國自身的人權狀況百般遮掩,諱莫如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發表的《2013年美國的人權紀錄》戳中了美國的“要害”。
事實上,2013年美國的人權問題依然嚴重,在諸多領域甚至持續惡化。《人權紀錄》從幾個眾所周知的方面,列舉了美國目前存在的人權問題。例如,美國實施“棱鏡計劃”,對國內外長期開展大規模的監控,悍然違反國際法,嚴重侵犯人權。2013年,美國暴力犯罪案件增加,槍擊案件不斷發生,公民的生命與人身安全環境持續惡化。2013年,美國發生了30起死亡4人以上的槍擊案,造成137人死亡。此外,普遍實施單獨囚禁酷刑、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及兒童權利保障不力都是美國長期存在的問題。
但美國對自己存在的種種人權問題視而不見,只盯著別人的不足。27日,美國公布2013年度《國別人權報告》,似乎描述了一幅“全世界人權狀況都在惡化”的印象。報告說,全球范圍內去年對人權組織和人權活動的打擊升級,出現了很多過度使用武力的狀況;在幾乎每個地區,都有異見人士越來越多地遭到政府“利用法律迫使其保持沉默”,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也在全球范圍內受到更為嚴格的限制。新的年度報告提到中國政府在懲治腐敗官員和濫用職權者方面取得了成績,但仍批評說,中國執政黨內部的紀律處分程序只是選擇性地應用于高級官員。
分析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過去幾十年,美國國務院每年都要向國會遞交一份國別人權報告,但很少表揚哪些國家改善了人權狀況,今年尤其凸顯全球人權狀況惡化的趨勢。美國國務院向國家遞交國別人權報告,是將其作為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根據,把其他國家的人權狀況描述得惡劣不堪,不排除存在提高國會對美國外交事務關注度,并尋求在撥款、人事任免等問題上予以配合的考慮。在美國大范圍縮減政府預算的背景下,人權報告強調國外的人權狀況糟糕,可以使國務院在尋求撥款時多分得一杯羹。
美國國務卿克里在27日國務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對別國人權問題的關注體現了美國對人權問題的重視,并非出于美國的傲慢。他承認,美國自身在人權問題上也沒有取得完美記錄。不過,對于過去一年出現的美國竊聽本國公民通信、黑人少年在佛羅里達無故遭到槍殺等具體的人權問題,克里卻完全沒有提及。
克里還批評國會在促進改善人權上“不作為”。他指出,奧巴馬去年提名人權問題專家湯姆·馬利諾夫斯基出任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助理局長一職,但現在已經過去了220多天,國會竟然還沒有進行討論。
張曉玲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搞人權外交,1977年出臺了第一份《國別人權報告》,在蘇東解體之前,矛頭對準蘇聯和東歐。此后,又將矛頭對準中國。但事實上,隨著世界的發展,信息的逐漸開放,外界越來越多地認識到美國自身在很多方面上也存在侵犯人權的現象,比如“棱鏡門”事件中美國對民眾的網絡監控,美國在人權問題上的雙重標準是導致其在這個問題上影響力日益下降、對別國人權的批評越來越虛弱無力的主要原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