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社會分裂和兩極對抗的痼疾久治不愈,一輪又一輪的政治爭斗反復上演,對于泰國似乎成了一個走不出的陷坑,一個不停打轉的政治怪圈。
自2013年11月以來,泰國反對派把斗爭的矛頭指向英拉政府,持續不斷地發起街頭示威運動,再次將泰國推入政治動蕩的漩渦。社會分裂和兩極對抗的痼疾久治不愈,一輪又一輪的政治爭斗反復上演,對于泰國似乎成了一個走不出的陷坑,一個不停打轉的政治怪圈。
民主制度未能解決泰國貧富分化
導致此次泰國政局動蕩的導火索是英拉試圖豁免其哥哥即前任泰國總理他信。2013年11月1日英拉政府推動議會下院通過了一項特赦法案,為他信回國鋪路,由此引發了反他信力量的強烈反彈,他們在街頭和議會雙管齊下,掀起了倒英拉的運動,不僅要求撤銷特赦法案,而且要求總理英拉下臺。表層原因是泰國2006年軍事政變以來出現的嚴重政治和社會分裂的長期存在,這一直是影響泰國政局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他信成了泰國政治斗爭的一個特殊的符號,支持派和反對派據此形成兩大陣營,為爭奪政治權力長期陷入不妥協的政治對抗之中。在北部和東北部人口稠密的鄉村地區,以農民為主的選民群體受惠于他信的民粹主義政策,構成執政的為泰黨的社會基礎;而以王室、軍人和官僚為主的傳統精英和都市中產階級則構成最大的反對黨民主黨的支持力量,其視英拉為他信的傀儡,急欲除之而后快。深層原因則是泰國在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嚴重的社會分層和貧富兩極分化等社會問題長期未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并由此引發激烈的矛盾斗爭。
在政治轉型的過程中,泰國在形式上建構起了民主制度,但在本質上仍然是一個精英控制的傳統型社會,民主制度從形式到實質乃至文化都未真正扎根,顯得頭重腳輕根基淺。民眾政治參與的熱情高漲依附于精英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也因此成為精英爭權奪利的斗爭過程中利用的工具,而精英尋求街頭斗爭的意愿遠勝于議會斗爭和選舉,法治的精神和民主的程序并未真正地得到尊重。同時,泰國所建構起的民主制度也未能有效地解決貧富分化、社會極端分層化等社會問題,反而更加大了解決這一問題的難度,造成了更多的混亂和無休止的動蕩。
兩個多月以來,反對派領導的倒英拉政府行動從最初的街頭抗議發展到占領政府機構,騷亂和對峙不斷升級。總理英拉在巨大的壓力下謀求與反對派達成妥協,采取了解散議會、舉行大選的措施,希望借此打破政治僵局,走出政治動蕩的危機;而反政府力量則并不買賬,堅決要求英拉下臺并抵制大選。英拉政府認為舉行大選是解決政治分歧的出路,也是符合民主程序的正確途徑;而反對派則認為大選無法產生公正的結果,要求先改革后選舉,即首先成立一個為期2年的“人民議會”式的過渡政府,先進行政治及選舉制度的改革,打擊腐敗和金錢政治,然后再進行選舉。在這樣的背景下,雖然英拉政府堅持在2014年1月2日如期舉行大選投票,但是由于遭到民主黨的抵制,在反對派大本營的首都曼谷和南方數省的選舉活動未能實施。這種情況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在泰國的375個選區中有不少選區無法統計選票,在這些選區能夠舉行正常的選舉之前,大選結果在短期內無法公布,甚至有可能要延宕數月之久。
英拉政府短期無法與反對派達成和解
此次泰國政局危機已經對泰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旅游業首當其沖受到波及,美國、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相繼發布了旅游警告,與往年同期相比,國外旅客入境人數減少了50%。在泰國首都曼谷,制造業出現萎縮之勢,零售業急劇下降,投資者的信心降至2011年泰國洪水災害以來的最低水平。
未來泰國政局的發展仍然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第一,英拉政府尚未找到化解政治僵局的辦法,在短期內似乎無法與反對派達成和解。所有與反對派和談的努力均受挫,雖然舉行了大選,但由于反對黨的抵制,其法律上的有效性尚存疑問,大選后反對派的街頭示威活動并未有所緩解。第二,反對派以鏟除他信勢力和要求英拉下臺為目標,不愿輕易妥協。除了街頭運動施壓外,反對黨目前還在尋求通過法律途徑迫使英拉下臺的可能性。在大選結束后,民主黨的一名律師立即向泰國憲法法庭遞交了一紙訴狀,要求宣布此次大選違法,要求依法解散為泰黨并禁止其領導人參政5年,目前憲法法庭已經受理。1月6日泰國反腐敗委員會宣布將對英拉政府的稻米補助計劃展開全面調查,看是否涉及腐敗問題。第三,英拉政府后門失火,近來持續發酵的稻農示威運動有動搖其支持陣營根基的危險。大米國家采購計劃是英拉政府爭取農民支持的一項重要政策,但是由于定價過高、銷售困難加上資金缺乏,導致無法按期支付稻農購米款。此外,有數百稻農加入了曼谷示威者的行列,讓英拉的執政雪上加霜。第四,軍人勢力仍然是觸及泰國政局敏感神經的一個重要的不確定因素。雖然泰國軍方宣布保持中立,但在泰國首都曼谷,軍人將再次政變的謠言始終在坊間流傳不斷。如果政局持續惡化并久拖不決,或出現大規模的暴力活動,無疑會增大軍人勢力介入的危險。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