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3年可謂中國的反腐大年,根據中紀委公布的數(shù)據,2013年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處分18萬余名違紀干部,全國21464名黨政領導干部被問責。近日印發(fā)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guī)定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官員不宜提拔,這意味著備受社會詬病的“裸官”以后將很難獲得提拔機會。
媒體的關注讓國內這股廉政風暴也刮到了大洋彼岸。一位美國網友甚至感嘆,“我們美國人怎樣才能有個‘中紀委’呢?”
雖然這并不代表美國人真覺得中國的政治體制比美國更好,但這確實表現(xiàn)了相當部分美國民眾對當下政治局勢的不滿。正如有網友直接指出的那樣:“奧巴馬為什么不敢這么做?因為在國會10位最有錢的人是他的支持者,其中7個人是民主黨,美國人對奧巴馬越來越失望,但是他卻不敢遷怒于他的財主們。”
去年1月3日,在新當選的議員宣誓就職后,美國第113屆國會在華盛頓宣布開會。與以往一樣,美國第113屆國會即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立法機構,兩院議員中的大部分人是經其所在州或國會選區(qū)的選民選舉產生,但也有少數(shù)是依州法律任命產生,以填補尚未屆滿的去世、退休或被選任其他職務的議員的職位。
一年之后,美國媒體已經開始懷疑這屆國會將會是史上成果最少的國會。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統(tǒng)計,在任期的第一年中本屆美國國會僅通過10項儀式性的法律以及55項實效性法律,是近10屆國會中最少的。CBS電視臺甚至進一步稱之為“最不受歡迎而且最沒成果”,一些脫口秀節(jié)目則更直白地稱之為“史上最無能國會”。
這并不是偶然,而是近期的趨勢。
現(xiàn)任第113屆國會被稱為“史上最無能國會”
國會議員越來越不得人心
同樣來自皮尤研究中心的數(shù)據:自2003年(第108屆國會)以來,連續(xù)6屆國會在任期第一年通過的實質性法律數(shù)量不斷下降,從2003年的144項下降到了55項。
畢竟美國第113屆國會還有一年時間,最終表現(xiàn)如何尚未可知,我們可以來看看第112屆國會,也就是目前“史上最無成果”的美國國會情況。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報告,上一屆美國國會,在多樣性(女性、非洲裔、西班牙裔議員比例)達到了歷史最高點,但其他的情況則并不能令人樂觀。
首先,近年來美國議員競選成本飛速增長。眾議院議員的平均競選開銷從2002年的116萬美元上升為2012年的160萬美元。參議員則從2002年的476萬美元上升為1035萬美元。競選的籌款壓力不斷加大。
而兩黨的對立也進一步激化。2000年時僅有42.2%的表決涉及兩黨對立(即兩黨均約束黨員必須放棄個人觀點而根據本黨立場投票),2006年時,這一比例為54.5%,到了2012年則達到了72.8%。議員態(tài)度兩極分化的水平達到了二戰(zhàn)后的頂點。
國會的對立在2013年10月達到了頂峰,由于兩黨僵持不下,聯(lián)邦政府預算遲遲無法通過,使得聯(lián)邦政府被迫關閉。
除此之外,這種現(xiàn)象恐怕與美國近年來經濟不景氣有直接的關聯(lián)。
經濟情況較好時,政客往往可以通過為自己的選區(qū)爭取利益。只要選區(qū)從自己這里獲得了利益,那么連任的可能性就大了。而在國會分配利益時,哪里多一點、哪里少一點都不是太大的問題,總是可以形成妥協(xié)的。但是當經濟情況不佳,能夠為選區(qū)爭取的利益就少了,甚至在某些時候要開始博弈,看哪些地方要失去利益。比方說有時候就要裁掉一些軍事基地,那么為這些基地提供服務的從業(yè)者及其家庭就會受到重創(chuàng)。而裁掉哪些基地,則是要在國會進行討論表決的。
面對這樣一種情況,政客們將越來越無法與政治對手進行妥協(xié)。他們很難向選民交代自己在國會為家鄉(xiāng)父老爭取了什么利益。這個時候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破壞對手的法案也當成自己的政績來尋求連任。眾議院議長約翰•伯納甚至公開宣稱“不要用‘通過了多少法案’來評價國會的工作成果,而要用‘撤銷了多少法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