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接軌”到“等距離外交”
好端端一個敘利亞,既不向他國出兵謀取自己的“國家利益”,也不派些偷雞摸狗之徒到別國竊取機密、造謠行騙、鼓噪造反、顛覆人家的政府直到殺人放火,雖然沒有華爾街富豪大亨和橫行全球的航母、遠程轟炸機,也守著自己的碗,吃自己的飯,過自己的日子,國內的問題完全可以由自己解決。在一個資本主義的世界秩序中,這自然不能批準,勉力維持,談何容易。前提是拒絕讓出主權,“接軌”到當奴隸。罪莫大于獨立自主。于是惹翻老大,終歸不讓你安寧。這就有了今天敘利亞深陷戰爭苦難和更殘酷戰爭威脅的困境。
想起一篇舊文,2007年12月24日俄新社發出的《2008年世界形勢可能的發展趨勢》。如果把該文對2008年世界趨勢的預測延伸下來,有兩個論點耐人尋味。
一個,俄羅斯的悲劇,是用“‘與文明世界接軌’這種理想的形式”實現的,“要永遠記住教訓:俄羅斯張開雙臂表示擁抱,而西方看到的卻是舉起雙手投降,因此違反了早先給俄羅斯的所有承諾。無論俄羅斯怎樣表示友好,西方都千方百計削弱俄羅斯。俄羅斯將徹底放棄這一悲劇性外交政策,不管歐洲人或者美國人是否接受這個現實”,“俄完全停止‘與文明世界接軌’”。
另一個,美國和歐盟在冷戰結束后企圖按“冷戰游戲規則”行事,但是國際政治已經開始按“全新的原則”行事,即追求“等距離外交”。
對于曾經享有蘇聯時代輝煌的俄羅斯,共產黨下臺、社會主義制度崩潰、國家解體而“與文明世界接軌”的悲劇,成為它的歷史的又是現實的、皮開肉綻的又是刻骨銘心的教科書。好了瘡疤忘了疼,何況瘡疤還在流血。教科書的新篇章,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一頁一頁地續寫著。拉美搭上新自由主義的船接軌去了,被拖進通貨膨脹、兩極分化、社會動蕩的泥坑。然后是一個在美國炮口威嚇下屹然挺立半個多世紀拒絕接軌的小小古巴,成為走出泥坑的航標,多國開始探索疏離美國、按照自己情況發展的道路。在西亞北非,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在美國的蹂躪中被迫接軌,接得尸橫遍野、山河破碎,已經無論在實質上還是在形式上,都接回到殖民地。俄羅斯和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都離開敘利亞不遠,使它得以心驚肉跳地觀賞這一幕幕接軌史。
從這篇舊文到今天,世界又走過6個年頭。其間最具世界歷史意義的事件是,一場發端于美國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經濟危機,加速美國自2001年“9·11”以來的衰退進程。
帝國主義美國之為美國,強盛也罷,衰退也罷,即使存在一天,它的使命就是在全世界抽筋剝皮,強制第三世界各國“與文明世界接軌”,淪為它的奴隸;至于用欺騙誘導還是用殺戮搶劫,編造什么理由或者完全不需要理由,借用什么名義或者完全不需要名義,尚在其次。世界老大,一言九鼎,所向披靡,隨心所欲,凡不做隨從跟班或者做隨從跟班而不事事惟命是從者,非友即敵,一概在清剿或半清剿之列。但是歷史沒有白白地過去。收拾阿富汗、伊拉克的時候,誰敢說個“不”字?2011年向利比亞動手,聯合國安理會10票贊成、5票棄權,美國控制的北約中一半成員國和相同比例的歐盟成員國拒絕參與。這次征討敘利亞,還沒有上聯合國,越來越多國家的“等距離外交”,已經讓美國空前品嘗威懾力下降的苦澀。
歐洲國家一改不問青紅皂白加入美國聯盟的慣例,不再認為和美國站在一起是一種榮耀。這次貼得最近的是法國。美法兩國就在敘利亞采取軍事行動進行國內調查,民眾分裂,多數反對戰爭。德國退到一邊去了。一向跟緊美國、簡直就是美國附屬國或者叫“美英國”的英國,參戰動議遭議會否決。英國《每日郵報》2013年8月28日《我們為什么還騙自己說英國是偉大的強國?》,覺醒和坦率得令世界瞠目:英國從來都“與美國同日而語”,實際上“始終是美國忠誠的候補力量”,“就像一條永遠忠誠的小狗一樣跟著跑”,“我們不應該做它的奴隸”。
在阿拉伯世界,土耳其成為美國發動戰爭的忠實盟友。跟著美國而且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資助、培訓和武器用于推翻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的其他國家,對美國聲言開展軍事打擊的態度,卻發生微妙變化。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27日有《阿拉伯盟友拒絕公開支持美國打擊敘利亞》寫道,說“阿盟代表敦促聯合國安理會(而不是西方)針對敘利亞采取‘威懾’行動”,“阿拉伯國家領導人一年多以來一直公開表示,在敘利亞采取任何國家軍事行動,必須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因此美國可能面臨“在沒有任何主要阿拉伯盟友的公開支持下對敘利亞展開軍事打擊”的局面。“聯合國安理會”“而不是西方”——此言一出,仿佛蒼蠅塞進白宮的胃里。
以色列被認為是美國安在中東的一枚釘子。敘利亞危機兩年,西方國家采取直接軍事干預之外的一切手段瞄準敘利亞,以色列是唯一派出轟炸機進入敘利亞的國家。但是這次,至少它的民間人士說三道四的輿論,在主流媒體得到認可。法新社9月8日刊出《以色列媒體和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尋求支持打擊敘利亞時所面臨的困境是美國在中東威懾力下降的征兆》。報道說,以色列發行量最大的《今日以色列報》8日頭版文章的標題,就是《落入陷阱的總統》。報道援引一些以色列人士的評論:“美國無法承受被視為一個虛弱、衰落的超級大國”;“奧巴馬在中東的威信正在減弱。在中東,只有強勢領導人才會得到尊重”;“他在該地區早已被視為缺乏威信的人”。
美國侵略誰,管什么站得住站不住,總會編造個理由。2003年1月,聯合國調查小組報告沒有找到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3月,美國和它的盟軍,仍然祭起這個罪名,導彈轟炸伊拉克,20天后軍隊占領巴格達,摧毀這個國家。當時美國的道德旗幟,連它自己也深信不疑,從一開始就偽造,而且在采取軍事行動的時候完全不當一回事。反正老子就是道德,缺德也是道德,天下只能閉嘴。這次,它的道德旗幟,即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同樣連它自己也深信不疑,從一開始就是偽造。然而國際社會普遍質疑。又是以色列,8月23日《國土報》語帶譏誚,“這場毒霧戰中,問題比答案多”,然后是“不知道”:“我們不知道敘利亞當局是否對平民使用了化學武器,我們看到了圖片,但沒人確定是政府還是別人干的。坦白說,我們不知道。”5月間已經有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調查員,在與待在鄰國的醫生和敘利亞受害者面談之后,得出結論,說有證據指出,敘利亞反政府軍使用了致命的神經毒氣沙林。8月21日的化武事件,有美國卵翼下生存的敘利亞反對派向美聯社承認,是他們,從沙特阿拉伯獲得化學武器而發生“意外”。偽造遂被戳穿。和發動入侵伊拉克戰爭的布什不同,這次,在道德偽裝被剝落得只剩一條內褲的時候,奧巴馬似乎開始懂得尷尬,動武之舉也顯得多少縮手縮腳了。 然而美國還是美國,還是那個不知道德為何物的邪惡帝國。它和其他西方盟友教唆、策動、制造中東的動蕩和敘利亞危機,用常規武器,也用汽油彈和貧鈾彈等各種未知化學武器,殺死成千上萬平民。《華盛頓郵報》9月11日報道,中央情報局在過去兩周秘密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武器援助,進一步卷入敘利亞戰爭。它哪里有什么道德觀念呢?一時的縮手縮腳,并不表示放棄軍事侵略敘利亞。
伊朗作家納扎寧·阿爾馬尼安,在9月2日西班牙《起義報》撰文《侵略敘利亞的12個目的和8個后果》。這些目的包括:控制歐亞地區;控制地中海東部地區;阻止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天然氣管道建設;削弱俄羅斯影響力;摧毀敘利亞和俄羅斯之間的軍事聯系;用戰爭勝利和軍事控制全球彌補經濟失敗的損失;進一步架空聯合國,破壞一切阻礙戰爭企圖的合法制度;圍困伊朗;給人留下美國依然是世界霸權強國的印象;讓敘利亞沖突天平倒向有利于反對派武裝的一邊,在談判桌贏得優勢;再次征服利比亞之后,法國夢想在它的另一個前殖民地重新建立統治;以色列削弱伊朗、哈馬斯、真主黨的同盟,同時占有敘利亞戈蘭高地的水資源,并試圖占有敘利亞在地中海發現的天然氣田。——這應該不是美國和西方制造、激化敘利亞災難的目的的全部,至少需要包括同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相呼應,東西夾擊,遏制和削弱中國。凡此種種,沒有一項和敘利亞的所謂“人權”問題有關。至于化武不化武,尤其純屬扯淡。
在美國“國師”布熱津斯基的“大棋局”中,敘利亞從來就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現在不是他最初出版這本書的1997年,國際局勢和美國的地位已經發生很大變化。盡管如此,布熱津斯基認為,他有必要親自提醒奧巴馬,美國不會放過敘利亞,不會放棄軍事入侵敘利亞,不許改變這一早已確定的戰略。不要忘記,《大棋局》一書的扉頁就堂皇地寫著“獻給我的學生——幫助他們造就明天的世界”。8月27日,他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奧巴馬現在必須對敘利亞采取的行動》:如何“必須”呢?“由美國帶頭”,拉幾個伙伴組成“國家聯盟”,英、法、歐盟之外,“應該廣泛接觸”中國、印度和日本;現在是“絕無僅有的機會”。
總之,事情不算完,美國注定將繼續找麻煩和制造事端。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當局使用化學武器,美國要打,沒有使用化學武器,美國也要打。今天不打以后打。不在明處打則在暗處打。不大打則中打小打。自己不打則攛掇和指揮別人打。不鬧個炮火連天、硝煙四起則啟用心理、貿易、金融、網絡之類的戰法。本來就沒有一天不在打。新加坡《海峽時報》9月2日發表《在行動與遲疑間輾轉》,說在弄巧成拙的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及無休止的阿富汗軍事折磨之后,美國干預別國的沖動已經處在衰落之中,“敘利亞危機讓這種沖動徹底偃旗息鼓了”。確如這里前半句所說“處在衰落之中”,然而后半句的“徹底偃旗息鼓”,卻未免過于夸大和盲目樂觀。對美國這樣一個靠發動侵略戰爭生存、發展和發達的國家來說,戰爭是它的文化、價值觀和生命線。它也因此被英國一家報紙命名為世界“動亂之母”。鴿子般的柔聲細語后面就是獅子樣的咆哮,一時的后退每每成為沖刺的起點。歸根結底,世界沒有理由對美國抱有任何幻想。
從事事聽命美國到“等距離”,世界正在和美國拉開距離。俄羅斯挺身而起,站在對立面。更多的國家,或者言辭娓娓勸架勸和,或者沉默不語,反正跟著跑的越來越少。曾經跟著跑的,親嘗炮灰和倒貼家產的苦頭,眼見著利盡而交疏,即使沒有見利而相爭的勇氣和實力,也惹不起躲得起。俄羅斯軍事觀察網8月13日載文,用“后斯諾登時代”界定今天的美國,說在重重危機中,美國人民越來越多地不信任它的政府,西歐輿論也再現反美論調,“像俄羅斯一樣,那里的知識分子開始抗議美國佬的雙重標準”。
美國在窮兵黷武、盤剝劫掠、欺騙輿論、道德淪喪中,自己剝下偽裝,自己敗壞信譽,自己糟蹋自己和削弱自己。美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但是它的統治集團,卻使這個國家為世界人民所厭惡,使它成為世界歷史進程的贅物。俄羅斯2007年一篇預測2008年世界發展趨勢的舊文,揭示的是自那以后世界發展的趨勢。世界在遠離美國。世界的和平與進步仍然舉步維艱、坎坷曲折但是不可阻擋,美國的戰略衰落的走向仍然反反復復但是同樣不可阻擋。
2013年9月16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