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大馬士革附近發生的化學武器襲擊,美國政府可能在考慮采取軍事行動。不過,《外交政策》了解到,二十多年前,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在得知相關情況后,卻沒有出面制止遠比敘利亞發生的更具破壞性的一系列神經毒氣襲擊。
默許薩達姆動用化武
1988年,在伊拉克與伊朗戰爭的末期,美國通過衛星圖像獲悉,伊朗將利用伊拉克防御的漏洞獲得重要的戰略優勢。美國情報官員將伊朗軍隊所在位置告訴了伊拉克,他們很清楚薩達姆的軍隊將會動用化學武器,包括致命的神經毒劑沙林,來襲擊敵人。
美軍所提供的情報包括伊朗軍隊移動的圖像、地圖以及伊朗后勤設施的位置、伊朗防空的詳細情況。1988年初,在發動四次大規模的進攻前,伊拉克使用了芥子氣和沙林。這四次進攻都依賴美國的衛星圖像、地圖和其他情報。這些攻擊使得戰爭朝著有利于伊拉克的方向傾斜,從而使伊朗走向談判桌,而且確保了里根政府長期奉行的讓伊拉克獲勝的政策得逞。
美國官員長期以來一直否認他們曾默許伊拉克發動化學襲擊,堅稱薩達姆政府從來沒有宣稱將動用化學武器。不過美國空軍退役上校里克•弗蘭克納則有另外一種說法,在1988年襲擊期間,他是美國駐巴格達的武官。
他對《外交政策》說:“伊拉克從來沒有告訴我們,他們打算動用神經毒氣。他們不必那么做。我們已經知道(他們要動用)。”
據最近解密的美國中央情報局文件和對弗蘭克納這樣的前情報官員的采訪,美國擁有伊拉克從1983年開始發動化學襲擊的確鑿證據。當時,伊朗公開宣稱,其軍隊受到了非法的化學襲擊,正在搜集證據呈交聯合國。但是它缺乏指認伊拉克所作所為的確切證據,然而在美國政府最高級別情報官員所收到的絕密報告和備忘錄中則包含了很多這樣的證據。中央情報局拒絕對此報道發表意見。
對后果有過冷靜權衡
對于當今美國是否應該出面制止所謂的敘利亞政府發動化學武器襲擊,人們莫衷一是,爭執不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30年前,美國對于薩達姆大量使用化學武器對付其敵人和自己的人民進行了冷靜的權衡考量。里根政府認定,如果化學襲擊可以逆轉戰局,聽任(薩達姆發動)化學襲擊更好。而且即使被發現,中央情報局擔保說,國際譴責將是溫和的。
在這些絕密文件中,中央情報局說,伊朗可能不會發現(伊拉克)動用化學武器的確鑿證據——盡管中央情報局獲得了這種證據。中央情報局還指出,蘇聯以前在阿富汗也動用過化學武器,而且沒有引起多少反響。
以前有報道說,美國官員猜測薩達姆將動用化學武器,與此同時,美國還在向伊拉克提供戰術情報。在國家檔案館的一批解密文件中有一些幾乎完全不為人所注意的中情局文件,這些文件和對前情報官員的獨家采訪共同揭示了一些細節——美國了解伊拉克會如何以及在何時動用致命毒劑。這些情況證明美國高層官員經常得到有關神經毒氣襲擊規模的匯報。這相當于美國正式承認自己是一些至為可怕的化學武器襲擊的同謀者。
中央情報局高層官員,包括里根總統的密友、中情局長威廉•J•凱西被告知:伊拉克化學武器工廠所在的位置;伊拉克在趕制足夠的芥子毒劑來滿足部隊的前線需求;伊拉克準備從意大利購買設備以加快生產裝有化學毒劑的炮彈和炸彈;以及伊拉克還可能對伊朗軍隊甚至平民動用神經毒劑。
官員們還得到警告說,如果伊朗認為美國是伊拉克化學戰的同謀,那么它可能針對美國在中東的利益發動報復性襲擊,包括恐怖襲擊。
中央情報局在1983年11月的一份絕密文件中說:“隨著伊拉克攻擊繼續加強,伊朗獲得帶有伊拉克印記且含有芥子毒劑的炮彈的可能性在增大。德黑蘭會將這樣的證據呈交聯合國,控告美國在違反國際法上充當同謀。”
里根想要伊拉克獲勝
弗蘭克納對《外交政策》說,當時美國駐伊拉克武官處利用衛星偵察圖像監視伊拉克為發動進攻所做的準備。據中央情報局一位前官員說,衛星圖像顯示,在每次發動進攻前,伊拉克都將化學物資運到與伊朗陣地相對的炮兵部隊。
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中東問題和阿拉伯語專家,弗蘭克納曾在美國國家安全局和國防部情報局工作。他說,他首次意識到伊拉克對伊朗使用化學武器是在1984年,當時他在約旦的安曼擔任空軍武官。他看到的情報很清楚地顯示,伊拉克人對進入伊拉克南部的伊朗軍隊動用了塔崩神經毒劑。
解密的中央情報局文件顯示,凱西和其他高層官員多次得到有關伊拉克發動化學襲擊和計劃發動更多此類襲擊的匯報。中央情報局在一份絕密文件中說:“如果伊拉克生產或獲得大量新的芥子毒劑,他們幾乎肯定會用來對付伊朗軍隊和邊境城鎮。”
但是,里根的政策是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要確保伊拉克贏得戰爭的勝利。
中央情報局在一份文件中說,利用神經毒劑“可能會對伊朗的人海戰術產生重大沖擊,迫使伊朗放棄這一策略”。伊朗的人海戰術——伊朗軍隊密集涌向裝備常規武裝的伊拉克陣地——在某些戰斗中證明發揮了決定性作用。1984年3月,中央情報局報告稱,伊拉克“開始在巴士拉戰線動用神經毒劑,可能在今年秋末軍事行動中大量使用”。
鏈接《環球時報》:西方曾幫伊拉克打化學戰 美提供病毒化武原料
林爽喆
大馬士革疑似化學武器襲擊事件,在美國看來是“敘利亞政府觸碰了使用化學武器這根紅線”。然而西方或許選擇性地忘記了,中東化學武器的擴散與他們有著無法推脫的關系。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正是在美德英法等國公司的幫助下,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利用化學武器重創伊朗軍隊,甚至使用毒氣彈屠殺數千名庫爾德平民。
德國幫助建造“922中心”
上世紀80年代初爆發的兩伊戰爭,讓伊朗和伊拉克都損失慘重。為打破戰爭僵局,薩達姆決心發展化學武器。于是,一份從1978年就開始草擬的計劃——“922工程”被放到伊拉克國防部討論的桌面上。根據這份計劃,伊拉克將建造一座大型化學武器生產廠——“922中心”,以工業生產的規模制造化學武器。1981年6月8日,伊拉克國防部正式批準“922工程”啟動。“922中心”也在巴格達西北60公里處的薩馬拉地區破土動工。“922中心”對外宣稱“奧•穆薩那國有企業”,是一家殺蟲劑生產廠。伊拉克軍方就以這家企業的名義招標建設,并進口相關物資。
在巨額美元的誘惑下,西德卡爾•科比、馬沙爾等公司參與這家“殺蟲劑生產廠”的建造。“922中心”內的5個大型實驗室、8個地堡(用于儲存化學武器)以及行政辦公大樓都是西德人的杰作。而法國則向“922中心”提供專用容器,用于進行化學武器的生產。除了“922中心”,伊拉克于1979年在巴格達附近的奧•拉沙德建立了另一座規模較小的化學武器生產廠,此時也得到擴建。到1983年,兩家工廠同時具備化學武器生產能力。伊拉克從西德進口1027噸原料,僅1983年就制造150噸芥子毒氣,1984年又生產出60噸塔崩神經毒氣。西德政府曾調查過卡爾•科比等公司非法出口化學制劑和生產裝備的情況,但直到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相關調查仍沒有實質性結論。
拉姆斯菲爾德是幫兇
從1983年8月開始,伊拉克正式將化學武器投入戰場。當年7月,伊朗軍隊聯合庫爾德游擊隊發動“黎明2號”行動。氣急敗壞的伊拉克軍隊動用芥子毒氣向伊朗發動反攻。但當時伊拉克使用化學武器還不大純熟,只給敵人造成不到100人的傷亡,本方軍隊也被毒氣誤傷,反擊計劃失敗。
薩達姆決定繼續用化學武器謀求戰場主動權。1983年10月,伊拉克軍隊在潘杰溫再度發動毒氣攻擊,造成伊朗和庫爾德游擊隊3000人傷亡。此時的伊朗終于察覺伊拉克人正在用毒氣,德黑蘭立刻在聯合國提出控訴。聯合國接連三次派出專家組調查此事。三個專家組的結論一致:伊拉克的確使用了化學武器,主要是芥子毒氣和塔崩毒氣,投放方式是用飛機投放毒氣炸彈。第三個專家組還發現,伊拉克的炮彈以及火箭彈中也有不少毒氣彈。后來查明,意大利向伊拉克提供了7.5萬枚專門用于安裝化學武器的炮彈和火箭彈。
但國際輿論的譴責并沒有阻止伊拉克的“化學武器屠殺”。相反,美國暗地里還對伊拉克采取縱容態度。后來曾在小布什政府擔任美國防長的拉姆斯菲爾德,就曾大力推動伊拉克擁有化學武器。
1983年,拉姆斯菲爾德擔任總統武器控制顧問委員會和政府安全事務顧問。盡管中情局早已向白宮提供確切情報,伊拉克在兩伊戰場上幾乎天天使用化學武器,然而當年拉姆斯菲爾德與薩達姆舉行會談后不久,美國制藥公司就向伊拉克提供炭疽病毒和鼠疫病菌,美國商務部還批準向伊拉克出口化學武器原料。《華盛頓郵報》為此諷刺稱,拉姆斯菲爾德是“優秀的制藥企業總經理”。
多國向伊拉克提供設備
除了美國外,其它西方國家也沒少參與伊拉克的化學武器制造。1985年,英國開始為伊拉克建造可被用來生產芥子毒氣的化學工廠。當時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還專門為參與該項目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多年后,英國《衛報》以“英國的骯臟秘密”為題介紹了這段并不光彩的歷史。澳大利亞也向伊拉克提供熱轉換器和化學武器儲存罐。荷蘭則提供4261噸原料用于毒氣生產。
在西方的縱容支持之下,伊拉克使用化學武器的膽子越來越大。1986年,伊朗對伊拉克東南部的法奧半島發動突襲。伊拉克軍隊在反擊未能奏效的情況下動用芥子毒氣。駐守陣地的伊朗軍隊當即有約1800人被毒氣屠殺,8000人吸入毒氣后被抬下戰場。1987年4月,伊拉克再一次于哈伊吉奧姆蘭使用芥子毒氣和塔崩毒氣,造成5000名伊朗士兵傷亡。
“化學阿里”發動屠殺行動
1988年,薩達姆干脆將手上的化學武器用在庫爾德平民身上。兩伊戰爭期間,德黑蘭支持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人發動叛亂,與伊朗軍隊聯手對付薩達姆,薩達姆以血腥鎮壓作為回應。
1988年3月16日,伊拉克戰機出現在伊拉克北部庫爾德人聚居區——哈拉普加鎮上空。這些戰機總共進行了14輪轟炸。當地居民先聞到一股甜蘋果的味道,很快有人倒地,另一些人開始發燒、身上潰爛,或者先咳嗽,繼而嘔吐。伊拉克在這場屠殺中同時使用芥子毒氣、沙林神經毒氣、塔崩神經毒氣。據英國廣播公司統計,此次行動總造成5000名庫爾德人死亡,7000到1萬人受傷害。負責行動的伊拉克指揮官阿里•哈桑•馬基德也因此被稱為“化學阿里”。盡管在伊拉克戰爭之后,薩達姆和“化學阿里”先后被絞死,庫爾德人算是報了血海深仇,但當初支持薩達姆建立起化學武器庫的西方并沒得到懲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