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安那琪:敘利亞的前世今生

安那琪 · 2013-09-15 · 來源:安那琪的博客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最近敘利亞因化武攻擊及美國的喊打喊殺而成為國際焦點。這里就簡略介紹一下敘利亞的地理概況和歷史。

 一、政變不斷。阿薩德之前的敘利亞

Syria-map_zpsa310183c.gif

  1. 敘利亞位于地中海東岸的西亞,北部跟土耳其接壤,東部則跟伊拉克交界,南部是約旦,西南則有黎巴嫩和以色列為鄰,唯一的海岸線就是在西部的瀕地中海地區。

  2. 敘利亞人口接近2300萬。大多數人口聚居在古文化發祥地幼發拉底河流域一帶。族群人口方面以阿拉伯人為主,占總人口約85%,包括了約50萬的巴勒斯坦人。其他族群則有庫爾德人(約200萬人,占總人口約9%),以及少數亞述人、亞美尼亞人、土耳其人等。敘利亞人口當中約74%人是遜尼派穆斯林,16%人是什葉派穆斯林,另外約10%是來自不同流派的基督教徒。大部分的庫爾德族人是遜尼派穆斯林。什葉派穆斯林包括了阿拉維派、十二伊瑪目派、伊斯瑪儀派,還有從什葉派分裂出去的獨立教派—德魯茲派。基督教徒則分為安提阿東正教、敘利亞東正教、亞美尼亞禮天主教、加色丁禮天主教、拉丁教會等多個教派。

03-cities_zps87d68678.jpg

  3. 敘利亞的主要城市有首都大馬士革(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阿勒頗(Aleppo)、霍姆斯(Homs)、拉塔基亞(Latakia)、哈馬(Hama)、拉卡(Ar-Raqqah)、代爾祖爾(Deir ez-Zor)、哈塞克(Al-Hasakah)、卡米什利(Qamishli)等。

  4. 敘利亞經濟以石油和農業為主。2011年爆發內戰后,敘利亞經濟因禁運和局勢動蕩而大受打擊。

Hashimal-Atassi_zpsf053511f.jpg

  哈希姆.阿塔西

  5. 敘利亞于16世紀初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奧斯曼帝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崩潰。哈希姆王室成員費薩爾.侯賽因(Faisal bin Hussein)領導的阿拉伯起義軍聯合英國軍隊征服大敘利亞地區(包括今敘利亞、伊拉克),并于1918年進占大馬士革。費薩爾于1918年10月在大馬士革建立新的阿拉伯政府,聲稱這是一個基于公正與平等原則不分宗教對待所有阿拉伯人的政府,但只維持了幾天就被入侵的法國軍隊解散。英、法、俄之間卻于1916年訂立了瓜分奧斯曼帝國的秘密協定--《賽克斯—皮科協定》(Sykes-Picot Agreemen),敘利亞被劃為法國的勢力范圍。敘利亞民族主義者哈希姆.阿塔西(Hashim al-Atassi)領導的敘利亞國民議會政府于1920年3月推舉費薩爾為敘利亞阿拉伯王國的國王,敘利亞因而法國爆發戰爭,敘利亞王國于1920年7月戰敗后結束了其短命政權。(費薩爾逃亡到英國,后來在英國人的安排下出任伊拉克國王。)

06-Sultan_Pasha_al-Atrash_zpse898600a.jpg

  蘇丹.帕沙.阿特拉沙

  6. 敘利亞于1920年成為法國托管地,反抗法國殖民統治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德魯茲派領袖蘇丹.帕沙.阿特拉沙(Sultan Pasha al-Atrash)于1925年發動了“敘利亞大起義”,波及整個敘利亞及黎巴嫩地區。大馬士革、霍姆斯、哈馬等城市爆發了激烈戰斗。法軍從摩洛哥及塞內加爾調遣增援,于1927年將起義鎮壓下去。法屬敘利亞托管地于1928年舉行選舉選出制憲大會,草擬敘利亞憲法,但是法國最高專員卻拒絕了制憲大會的憲法草案。1936年1月,敘利亞爆發了全國大罷工,癱瘓了整個國家將近兩個月,迫使法國跟民族陣營(Al-Kutlah Al-Wataniyah,National Bloc)談判《法國—敘利亞獨立條約》。法國原則上同意讓敘利亞獨立,但維持法國在敘利亞駐軍及經濟上的支配,《法敘獨立條約》也因法國國會拒絕核準而不曾正式生效。哈希姆.阿塔西在新憲法下于1936年11月當選為敘利亞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

  7. 1940年二戰期間法國被納粹德國占領后,敘利亞也落入了納粹扶持之法國維希政權的控制范圍內 。英國與自由法國的部隊于1941年7月擊退維希軍隊后占領敘利亞。敘利亞因此宣布獨立,但直到1944年才被承認為獨立共和國,而法國駐軍卻仍然未撤離。敘利亞民族主義者的持續抗議與施壓,最終迫使法國于1946年4月完全撤離其軍隊,敘利亞完全獨立。

  8. 敘利亞獨立后,一直處在政治動蕩的局面中。民族陣營于1947年分裂為兩個政黨:哈希姆.阿塔西領導的以大馬士革為基地的國民黨;及納茲姆.庫德西(Nazim al-Kudsi)領導的以阿勒頗為基地的人民黨。直到1963年政變,這兩大政黨是敘利亞政治的主導力量。敘利亞聯同其它阿拉伯國家(埃及、約旦、伊拉克)參與了第一次中東戰爭,反對以色列建國但以失敗告終。

  9. 胡斯尼.扎伊姆(Husni al-Za'im)于1949年3月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據說是二戰后阿拉伯國家的第一次軍事政變。胡斯尼.扎伊姆的政權于同年8月被得到敘利亞社會民族主義黨支持的薩米.希爾米.辛納維上校(Sami Hilmy al-Hinnawi)所推翻。同年12月,另一軍官阿迪布.史沙克里(Adib Al-Shishakli)發動了一年內的第三場政變,去除了哈希姆王室在敘利亞的影響力,也廢除多黨制及議會制度。

  10. 1953年德魯茲山區爆發了起義,政府軍經過激烈戰斗后將起義鎮壓下去。1954年,聲名狼藉的史沙克里政權被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有份參與的一場政變推翻。盡管恢復了議會制度,但是政治實權日益集中在軍方手中。議會機構的脆弱及經濟的管理不當,造成民怨四起,納賽爾主義、阿拉伯民族主義、敘利亞民族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也開始迅速發展。

  11. 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第二次中東戰爭)后,敘利亞跟蘇聯簽署了合作協議,蘇聯為敘利亞提供戰機、坦克及其它軍事裝備。敘利亞于1958年2月跟埃及合并成立聯合阿拉伯共和國。不過,由于不滿埃及的主導,阿卜杜勒.卡里姆 (Abd al-Karim al-Nahlawi )于1961年9月領導的政變奪取權力,并恢復敘利亞阿拉伯共和國。親西方及親哈希姆王室的納茲姆.庫德西于政變后的同年12月當選為總統。

08-SalahJadid_zps3baf6e5d.jpg

  薩拉赫.賈迪德

  12. 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Arab Socialist Ba'ath Party)敘利亞地區支部,策動了1963年3月8日政變,建立一個由革命指揮全國委員會所控制的政權。復興黨成員控制了新內閣,溫和派的薩拉赫.丁.比塔爾出任總理。比塔爾于1966年被薩拉赫.賈迪德(Salah Jadid)領導的復興黨內左翼異議勢力所推翻。

  13. 薩拉赫.賈迪德領導的政權,重新跟蘇聯集團結盟,對以色列及其它反動派阿拉伯國家采取強硬態度,呼吁動員“人民戰爭” 對抗猶太復國主義。敘利亞共產黨支持賈迪德。屬于復興黨內務實派的哈菲茲.阿薩德(Hafez al-Assad) 對左傾勢力主導復興黨感到不滿。1967年的“六日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敘利亞遭遇慘敗,以色列不僅重創敘利亞空軍,還奪取戈蘭高地。1970年11月,時任國防部長的哈菲茲.阿薩德發動不流血黨內與軍事政變,推翻賈迪德政權,阿薩德政權宣告誕生。

二、復興黨

image002.jpg

  14. 阿薩德家族是自1970年哈菲茲.阿薩德(Hafez al-Assad)策動的不流血政變后,就一直統治敘利亞至今。哈菲茲于2000年去世后,他的兒子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繼承其位子當上敘利亞總統。

  15. 1970年的“糾正革命” 政變,敘利亞復興黨內務實派領袖推翻了親蘇聯實權領袖薩拉赫.賈迪特 。敘利亞的社會與政治結構因而出現了巨大的轉變。阿薩德家族所屬的阿拉維派少數族群,開始掌控了該過各個領域的重要權位。阿拉維派(Alawites) ,也叫“努賽里耶派”(Nusayris),占敘利亞人口不到12%,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分支,由阿布.舒艾卜.穆罕默德.伊本. 努賽里耶(Abu Shu'ayb Muhammad ibn Nusayr)于公元九世紀時所創立。法國托管敘利亞期間,曾在今敘利亞沿岸地區建立“阿拉維邦”(1920-1946年)。

  16. 1973年制定的敘利亞憲法闡明復興黨(Ba'ath Party)為“社會及國家的領導政黨”,確立了一黨專政的體制。當敘利亞于2011年爆發內戰后,巴沙爾政權于2012年2月進行了修憲公投。修改過的憲法,取消了關于復興黨一黨專政的條文,允許多黨制。憲法規定政黨不能以族群、宗教、地域和部落為基礎,任何新政黨必須得到政府的批準方可以成立。修憲公投并沒有在反對派武裝控制的地區舉行,也沒有任何外國觀察員,因此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了新憲法。

  17. 巴沙爾的父親哈菲茲,并不是執政復興黨的創始人。1970年那場由哈菲茲策動的政變,是敘利亞復興黨的黨內斗爭,哈菲茲成功鏟除復興黨的主要領導人薩拉赫.杰迪德( Salah Jadid)。哈菲茲當時是復興黨政權的國防部長。

  18. 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Arab Socialist Ba'ath Party)敘利亞地區支部于1963年發動政變推翻納茲姆.庫德西(Nazim al-Kudsi),也叫三月八日革命。當時阿拉伯復興黨敘利亞支部的領導人是盧阿伊.阿塔西(Lu'ay al-Atassi)。軍人主導的革命指揮全國委員會于1963年政變后接管政權。復興黨內薩拉赫.賈迪德(Salah Jadid)為首的較為左傾之勢力,于1966年的政變中上臺。哈菲茲.阿薩德則于1970年的政變中將復興黨的政權“糾正” 過來,同時開啟了阿薩德家族支配敘利亞政治的“朝代”。

image004.jpg

  阿克拉姆.胡拉尼

  19. 阿拉伯復興黨,于1947年在敘利亞成立,創辦人是米歇爾.阿弗拉克(Michel Aflaq) 、薩拉赫.丁.比塔爾(Salah ad-Din al-Bitar)及扎基.阿爾祖基(Zakī al-Arsūzī)等人。阿拉伯復興黨是阿弗拉克領導之阿拉伯復興運動(Arab Ba'ath Movement)跟阿爾祖基領導之阿拉伯復興組織(Arab Ba'ath)合并組建。1952年,阿拉伯復興黨跟阿克拉姆.胡拉尼(Akram al-Hawrani)領導的阿拉伯社會主義黨合并,成立了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

  20. 復興黨創辦人兼最早期領導人--米歇爾.阿弗拉克,來自敘利亞希臘東正教基督徒家庭,曾于1929年赴法國巴黎索邦大學進修哲學,接觸到馬克思的著作,并結交了來自遜尼派穆斯林富商家庭的民族主義者薩拉赫.丁.比塔爾(也就是后來跟他一起創建復興黨的伙伴)。阿弗拉克在索邦成立了阿拉伯學生會。阿弗拉克于1932年重返敘利亞,活躍于共產黨組織。后來,阿弗拉克因不滿法國共產黨及敘利亞—黎巴嫩共產黨支持法國的殖民政策,而脫離共產黨。

  21. 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的意識形態,復雜了阿拉伯民族主義、泛阿拉伯主義、阿拉伯社會主義、反帝國主義等政治思想。復興黨的口號是“統一、自由、社會主義”,指的就是阿拉伯世界的統一,擺脫帝國主義勢力控制或干預的自由;而這里的“社會主義”有別于一般上人們所認識的社會主義,而是等同于阿拉伯民族主義。阿拉伯社會主義,其實是強調阿拉伯民族解放、阿拉伯世界大一統的民族主義思潮。

  22. 復興黨成立不久后就在其它阿拉伯國家設立黨組織。復興黨于1954年敘利亞國會大選中崛起成為議會第二大政黨。復興黨于1950年代中期開始跟埃及總統納賽爾發展緊密合作關系,并促成了聯合阿拉伯共和國于1958年成立。納賽爾指示阿弗拉克解散復興黨,阿弗拉克在沒有征詢黨員的同意就擅自解散復興黨。不過,聯合阿拉伯共和國于1961年的一場政變后就被解散。聯合阿拉伯共和國解散后不久,復興黨重組,軍人派成員建立軍事委員會從平民派成員手中奪走控制權。阿弗拉克重新被選為復興黨全國指揮部秘書長。

image006.jpg

  米歇爾.阿弗拉克

  23. 復興黨伊拉克支部于1963年2月在伊拉克發動政變(齋戒月革命),但卻于同年11月在一場親納賽爾軍官發動的政變中失去政權。敘利亞的復興黨軍事委員會于1963年3月也發動了政變奪權。1963年3月8日政變后,阿弗拉克在黨內的權勢地位日益下滑,并于1965年被迫辭去黨領導的職務。阿弗拉克、比塔爾等人領導的平民派跟薩拉赫.賈迪德、哈菲茲.阿薩德等領導的軍事委員會之間的矛盾日益白熱化。阿弗拉克于1966年的政變中,跟他的忠實伙伴比塔爾一起被推翻,復興黨因而分裂為兩派: 伊拉克派復興黨及敘利亞派復興黨。阿弗拉克逃亡到黎巴嫩,后轉往伊拉克,并于1968年被選為伊拉克派復興黨的秘書長,但他并沒有掌握實權。

  24. 伊拉克復興黨于1968年的政變中再次上臺執政。得到美國扶持的該黨領導薩達姆.侯賽因于1979年登上權力巔峰,經歷兩伊戰爭、海灣戰爭,后來于2003年在美軍攻占伊拉克的戰爭中被俘并遭處死。美軍侵占伊拉克后,復興黨也跟著被禁。

image008.jpg

  復興黨標志

  25. 薩拉赫.賈迪德為首的軍官集團追隨蘇聯模式,借助計劃經濟去讓敘利亞脫離貧困落后邁向現代化。因此,復興黨上臺執政后推行了土地改革,沒收大地主的土地,分配給無地農民;政府也將銀行全面國有化,大部分的大企業也完全或部分國有化。激進的軍官也成立了大批的農民軍和民兵,打破了親帝國主義、半封建、半資本注意的舊建制之勢力。這個過程打造了新的國家機器,國家主要工業和大部分土地都收歸國有,只不過這個國家欠缺了民主,官僚支配了整個政治決策過程。

  26. 哈菲茲.阿薩德就是原本屬于復興黨內的軍人派,1966年復興黨分裂后,就是掌控敘利亞政權的敘利亞派復興黨領導之一。后來,哈菲茲跟薩拉赫.賈迪德之間產生矛盾,敘利亞共產黨支持立場較為激進的薩拉赫.賈迪德,屬于軍人派中保守實力的哈菲茲不滿蘇聯干涉敘利亞政治。當薩拉赫.賈迪德于1970年試圖接觸哈菲茲.阿薩德的職務時,哈菲茲發動了政變,推翻薩拉赫.賈迪德,并將薩拉赫.賈迪德關押起來直到死去。

image010.jpg

  哈菲茲.阿薩德

  27. 敘利亞復興黨的統治產生了一個高度集權的政權,軍方在各個領域掌控了實權,包括經濟領域。哈菲茲.阿薩德通過政變上臺后,將這個高度集權的國家變成了自己家族的產業。在敘利亞屬于少數教派的阿拉維派在阿薩德政權下扶搖直上,控制了敘利亞的各個領域。阿拉維派原本是敘利亞社會中被壓迫的階層之一,在阿薩德掌權期間控制了國家和軍隊的上層權力,改變了敘利亞的政治權力結構。

image012.jpg

三、 阿薩德家族下的敘利亞與內戰

  28. 1970年哈菲茲.阿薩德發動黨內政變推翻薩拉赫.賈迪德后,黨、政、軍實權都掌控在他手上。他以強硬的手段打擊政敵異己,將威脅其統治威權的人士拘捕、折磨并處決。哈菲茲也玩弄好些博取人民好感的民粹政治手腕去鞏固國內人民對他的支持。

image014.jpg

  哈菲茲.阿薩德

  29. 哈菲茲.阿薩德來自一個貧窮的阿拉維派家庭,他于1946年仍是學生的時候就加入阿拉伯復興黨。哈菲茲于1952年入讀霍姆斯軍事學院。當復興黨于1963年政變上臺后,哈菲茲出任空軍司令。復興黨內軍人派于1966年發動政變推翻平民派主導的政權,迫使復興黨創黨人流亡國外后,哈菲茲出任國防部長。哈菲茲然后跟薩拉赫.賈迪德展開黨內斗爭,于970年政變上臺,出任總理;再于1971年在沒有對手的總統選舉中勝出,出任敘利亞總統,直到2000年逝世為止。

image016.jpg

  塔爾圖斯俄羅斯海軍基地

  30. 哈菲茲掌權后,嘗試將敘利亞打造為阿拉伯世界的領袖。哈菲茲延續了敘利亞跟蘇聯的軍事合作。敘利亞政府跟蘇聯于1971年達成協議,讓蘇聯在敘利亞西部地中海港口城市塔爾圖斯(Tartus) 建立海軍基地。蘇聯于1991年解體后,塔爾圖斯海軍基地由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接管。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最親密的盟友。

  31. 1973年十月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敘利亞跟埃及再次結盟出兵以重奪被以色列占領的領土,但是卻敘利亞方面最后卻遭遇敗仗。安瓦爾.薩達特上臺執政后的埃及,益疏離蘇聯,后來于1978年跟以色列達成和平協議。

  32. 1976年,敘利亞干預黎巴嫩內戰,讓馬龍派基督徒為主的政權得以保住,敘利亞軍隊也開始在黎巴嫩駐扎。 以色列于1982年侵占黎巴嫩并攻擊敘利亞軍隊,迫使敘利亞軍隊撤離好些地區。黎巴嫩與以色列于1983年停止敵對后,敘利亞軍隊繼續駐扎在黎巴嫩,并通過其支持的民兵制止以色列占領黎巴嫩南部。哈菲茲迫使黎巴嫩基督徒作出修憲,讓當地穆斯林在政府內有更多的代表權。敘利亞于1987年再次出兵黎巴嫩。黎巴嫩內戰在《塔伊夫協定》后于1990年結束,但是敘利亞繼續在黎巴嫩駐軍并影響著當地政治,直到2005黎巴嫩總理拉菲克.哈里里被炸彈襲擊身亡后,黎巴嫩爆發大規模示威活動,敘利亞在巨大政治壓力下才從黎巴嫩撤軍。

image018.jpg

  敘利亞國旗,1958-1961年加入聯合阿拉伯共和國時使用,后于1961年政變后棄用。這面旗幟于1980年再次成為敘利亞國旗。國旗上的紅、白、黑是象征泛阿拉伯主義的顏色。

  33. 敘利亞曾于1976年爆發遜尼派穆斯林反政府起義。叛軍以穆斯林兄弟會成員為主。哈菲茲以強硬手段鎮壓伊斯蘭起義,最血腥的事件是發生于1982年的哈馬大屠殺。

  34. 1990-1991年海灣戰爭敘利亞參加了美國為首的聯軍,攻打伊拉克。顯然阿薩德政權為了本身的利益,并不是由始至終都跟美國帝國主義對抗的。

  35. 哈菲茲于1983年心臟病發作,無法親自主持政務,他委任了一個六人委員會管理國家政務。委員會成員都是忠于哈菲茲但資歷較淺的遜尼派官員,哈菲茲的弟弟里法特.阿薩德(Rifaat al-Assad)因被排除在委員會外感到非常不滿,聯合同樣不滿遜尼派上位的阿拉維派高級軍官策動政變奪權。但是,里法特無法得到其他忠于哈菲茲的軍官支持。哈菲茲于1984年夏天病愈,并重新掌控大權,得到了大多數軍官的支持。里法特逃過了被審判坐牢甚至死于非命的大劫。“網開一面”的哈菲茲任命里法特為副總統,但這個副總統有名無實,后來又被派去蘇聯出長差 。接下來幾年,里法特的支持者和那些被懷疑對哈菲茲不忠的人士都被肅清。里法特長期流亡海外,但他擁有一個龐大的商業王國。1999年拉塔基亞示威沖突事件后,里法特在敘利亞的勢力幾乎被清除,大批里法特支持者被捕。

image020.jpg

  巴沙爾.阿薩德

  36. 哈菲茲心目中原本的政權繼承人,是他的長子貝塞爾.阿薩德(Bassel al-Assad) ,但是貝塞爾卻于1994年因車禍去世。哈菲茲匆匆召回原本在英國當眼科醫生的次子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用6年半時間將巴沙爾栽培成新繼承人。2000年6月,哈菲茲病逝,巴沙爾馬上被委任為復興黨領袖,并于一個月后只有一個候選人的總統選舉中“當選”。

  37. 在阿薩德家族政權下,敘利亞經濟從原來模仿蘇聯模式的國有計劃經濟,日益轉型為私人朋黨財團主導的經濟,也就是朋黨資本主義,加劇了該國社會貧富之間的差距。敘利亞在蘇聯解體后更是加快私有化經濟改革的腳步。

image022.jpg

  38. 由于受到阿拉伯之春革命浪潮的影響,敘利亞南部城市德拉(Deraa)及大馬士革等地于2011年3月爆發爭取政治改革的示威活動。示威者要求更多的政治自由,并呼吁釋放政治犯。但是,巴沙爾.阿薩德政府出動軍警鎮壓示威活動。德拉的示威群眾遭到軍警血腥鎮壓,引發暴力沖突,并在接下來幾個月擴散到全國各地,后來升級變成內戰。

  39. 2011年3月爆發的敘利亞人民起義,是阿拉伯之春革命浪潮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缺乏思想進步的革命領導,一場群眾反抗暴政的起事,現在已經被反動勢力騎劫,去落實跟革命理想相距甚遠的政治議程。

image024.jpg

  敘利亞反對派所高舉的新國旗,叫做“獨立旗”,其設計源于法國托管期間1932年開始使用敘利亞的國旗。這面旗幟一直沿用到1958年,后來于1961-1963年又曾短暫使用過。

  40. 敘利亞內戰,在外國實力的干預下,已經變成了以色列和海灣阿拉伯國家跟伊朗的代理戰。美國和俄羅斯也從中作梗去保護它們在中東的利益,代價是讓更多敘利亞平民白白送命。

image026.jpg

  41. 內戰中阿薩德政權一方,除了政府軍,還有支持阿薩德的民兵組織,如沙比哈(Shabiha),以及外來的伊朗革命衛隊、“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司令部”民兵組織、黎巴嫩什葉派真主黨武裝等。俄羅斯一直跟阿薩德政權保持密切關系。

image028.jpg

  敘利亞自由軍

  42. 反對派則是龍蛇混雜,主要作戰武裝有“效忠”于“敘利亞反對派和革命力量全國聯盟”由叛變軍人組織起來的“敘利亞自由軍”(Free Syrian Army)、遜尼派伊斯蘭主義者組成的“敘利亞伊斯蘭解放陣線”(Syrian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薩拉菲派和圣戰主義者組成的“敘利亞伊斯蘭陣線”(Syrian Islamic Fron)、跟基地組織有關系的原教旨主義“勝利陣線”(Jabhat al-Nusra)等。至少有另外1萬名外來圣戰主義武裝人員為反對派作戰。反對派武裝得到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等海灣阿拉伯國家的支持,美國也暗中支持反對派武裝。

  43. 反對派成立“敘利亞全國委員會”,是個烏合之眾政治組織,主要目的是推翻阿薩德政權,至于是不是真心誠意要爭取民主,現在就真的很難確定了。敘利亞全國委員會得到穆斯林兄弟會、敘利亞世俗派與民主派聯盟、亞述人民主組織、敘利亞民主人民黨(前身為敘利亞共產黨政治局派)、地方協調委員會、敘利亞土庫曼人大會、敘利亞自由軍等組織的支持。

  44. 敘利亞內戰中還有一股第三勢力,那就是庫爾德族武裝,主要是薩利赫.穆斯林.穆罕默德(Salih Muslim Muhammad)領導的民主聯盟黨(Democratic Union Party)。民主聯盟黨既反對阿薩德政權,也跟遜尼派為主的反對派不咬弦。民主聯盟黨與庫爾德全國委員會于2012年7月成立庫爾德最高委員會,控制了敘利亞庫爾德族地區,其屬下武裝部隊有“人民保護單位”(Yekneyên Parastina Gel,縮寫YPG)。

  45. 敘利亞內戰已經造成至少10萬人喪命,逾200萬名敘利亞難民逃離該國,另有至少250萬人成為國內難民。戰斗也蔓延到鄰國黎巴嫩境內。

image030.jpg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中文字幕中出在线 | 午夜性爱大全在线视频播放 | 在线视频综合站 | 五月天亚洲婷婷综合 | 中文字幕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色色资源网一区二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