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5.6
為了說服國人,也為了說服世界,今天的戰爭必需是要有理由的,沒有理由也要制造一個。這一點,世界上恐怕沒有第二個國家比美國更拿手的了。遠的不談,二戰后越戰的“東京灣事件”、首次海灣戰爭的“嬰兒孵卵器事件”、二次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與基地組織有關”、利比亞的“人道主義危機”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正當反對敘利亞勢力內爭內斗,并在內戰中節節敗退時,突然傳來敘利亞政府使用違反國際法的化學武器沙林毒氣(sarin)。難道美國領導的西方世界又在制造戰爭理由?
“敘利亞使用沙林毒氣”進程及分析
根據anti-war網頁Jason Ditz的記載,事件發展的曲折經過是這樣的:
4月22日(周一):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Chuck Hagel)訪問以色列,與以色列國防部長莫希•亞阿龍(Moshi Yaalon)會談。此時,雙方對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一事并沒有談及。
4月23日(周二):以色列準將伊德•布倫(Itai Brun)在特拉維夫(Tel Aviv)發表講話中提起敘利亞“多次”使用化學武器。
當天下午: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John Kerry)特別為此去電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澄清布倫的聲稱。克里說,內塔尼亞胡無法證實這個指控,而他的辦公室也拒絕對來電或布倫的聲稱作出任何公開評論。但克里接著要求北約對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勢力增加援助。
4月24日(周三):美國國防部長格爾指出,在他訪問以色列期間,竟然沒有人對他提起這事,覺得十分怪異。
4月25日(周四):白宮給國會寫信說,它相信敘利亞“小規模”使用化學武器。這時,哈格爾才說,他也相信這一點了。
這個故事的漏洞和分析:
這個故事在48小時內變化又大又快。周二,以色列準將突然在一個演講中聲稱敘利亞內戰“多次”使用化學武器,而內塔尼亞胡卻拒絕提供國務卿克里證據。在訪問以色列的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說,他沒有聽到這樣的事,并表示重大疑慮。
但周四,仍然沒有證據,美國卻來個180轉變,現在它說,他們認為“我們的情報界在評估后有不同程度地相信,敘利亞政府曾小規模使用化學武器,特別是沙林毒氣”。但“考慮到事件重大,美國仍在尋找可靠、確鑿的證據”才會決定下一步行動。
在沒有任何可信證據,或嚴重缺乏這些證據下,哈格爾在過去24小時內完全改變他的看法,并譴責敘利亞的使用是“違反戰爭的每一個公約。”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這個述說真的有點怪異。“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是件“大事”,超越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紅線”,怎么不來新聞發布會,大勢宣傳一番?或換個說法,為什么在一個演講僅僅提及,竟然會被媒體“發覺”,并大勢炒作,成為“世界大事”,甚至可能成為戰爭理由?
二、以色列軍方聲稱已經把布倫聲稱的證據提供給美國了,怎么哈格爾毫不知情?
三、以色列軍方表明,布倫的評估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所謂的“視覺證據”(visual evidence),即來自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勢力人口吐白沫的照片。其實美國老早就知道這個“證據”了,并一直表示他們不相信敘利亞實際上已經使用化學武器。怎么白宮和防長來個突變?
四、布倫曾5次聲稱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美國的“評估”也有兩次;媒體對反政府武裝聲勢力提供所謂化學武器使用的報道更是普遍,但只有兩次成為主要新聞。最近兩次的報道,看到敘利亞部隊死于令人窒息的氣體,導致分析師相信叛軍使用一個土制的催淚劑作為一個武器,而不是敘利亞軍火庫和被指責使用的“神經劑”。美國對這兩個主要報告的結論是,他們不相信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但現在卻說,只基于他們已有并拋棄了的“證據”,敘利亞可能曾這樣做了。
五、也許更重要的一點是,美國自己的情報機構都認為敘利亞沒有使用化學武器,怎么經以色列一名準將在一次演講中突然提起后,美國突然便莫名其妙的接受了?難道美國總統和政府不相信自己情報機構的估計?或說得更難聽一點,美國的中東政策其實就是以色列的中東政策?
這些問題都值得大家追究和思考的。
敘利亞“使用了化學武器”?它越過了“紅線”?
敘利亞跨越紅線 奧巴馬對“美國必須干預敘利亞”說“不”。Daryl Cagle, CagleCartoons.com,2013-04-30
去年8月,奧巴馬說,一旦證明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它就越過了“紅線”,所有選項都擺在桌上,包括軍事干預。那么,這次“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的說法,證明敘利亞越過“紅線”了嗎?是真是假,美國政界看法不一,媒體也輿論紛紛。
《紐約時報》報道說:“白宮周四表示,美國情報機構現在‘不同程度地相信’,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
緊接著,奧巴馬的國防部長哈格爾毫不客氣地反駁說:“懷疑是一回事;證據又是另一回事。”
在敘利亞問題上,白宮與軍方的確有嚴重的分歧,最近在國會一場聽證會里,國務卿克里和國防部長黑格爾幾乎針鋒相對,克里成為干預啦啦隊隊長,而哈格爾卻在旁力勸謹慎行事。
美國政府對敘利亞是否使用化學武器的看法不一致,實際上,是美國要不要入侵敘利亞的爭執,因為奧巴馬聲稱,使用化學武器是美國的“紅線”,如果越過了,美國將進行軍事干預。但這個“紅線”是可以“移動”的。
其實,當年小布什使用“紅線”兩字,也只為了強聲壯膽,隨口而說的“紙老虎”;如今,奧巴馬仿效的“布什主義”,政客們則要求他必須強制執行,不然會被視為懦弱無能。換句話說,如果敘利亞不就范,不害怕美國的軍事威脅,伊朗和其他國家可能有樣學樣,為所欲為,而美國的“影響力”就會減弱;只有“堅決回應”才可以停止這種多米諾骨牌效應的開始。這種看似幼稚或兒戲的說法,其實歷來是美國政治最具有說服力的論點,因為在美國政府和美國人眼中,外交政策是以軍事實力來衡量的。
最近敘利亞化學武器的指控就是基于這種邏輯,由美國中情局和英國與以色列情報機構(當年“證明”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后來被證明是編造的謊言,就是同樣一批人)一手包辦。比以往更荒謬的是,這3國情報機構只簡單的宣布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提供了零證據,然后讓國內媒體就此事大勢炒作,并不斷地把毫無根據的指控說成“越來越多的證據。”
其實,事實并不是這樣的。在現實世界中,看來是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叛軍對敘利亞部隊使用化學武器。從開始,先是敘利亞政府指責美國支持的反政府武裝勢力使用化學武器,并要求聯合國調查這個化學武器的攻擊。后來才引發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勢力及奧巴馬政府反過來指責敘利亞政府。
有趣的是,俄羅斯政府指責美國試圖拖延聯合國調查敘利亞政府的要求,堅持把調查范圍和內容擴大,有意或無意迫使敘利亞政府因侵犯主權而拒絕。
奧巴馬的清醒?
有了伊拉克的經驗,使用化學武器是極其嚴重的指控,除非鐵證如山,絕不可隨意輕信。這是一點。另一點是,以、英、美等3國情報機構過去10多年來政治化后的后果與表現,也令人懷疑它們的分析與結論的正確性。還有,白宮與國防部的分歧看來是表面上的、給人看的,實際上它們對敘利亞的目標仍然是一致的:政權更迭。不過,在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戰爭理由、軍隊部署完畢、敘利亞反政府勢力“嚴格審查清除”前,美國不會出兵的。這是利比亞的教訓。因此,奧巴馬非常謹慎。
2013年1月奧巴馬接受CBS采訪時說:“我們做事必須要三思而行,不然對誰都沒有好處。世界各地的沖突,我們不能夠控制每一個過渡和轉變的每一個環節。”
后來,他在《新共和國》周刊訪問時也說:“敘利亞情況是這樣的:我要問,我們在那種情況下,可以有所作為嗎?軍事干預是否會產生影響?它會影響我們支持那些仍在阿富汗部隊的能力?我們在地面上的參與會是什么樣的后果?它會引發更糟糕的暴力或使用化學武器嗎?后阿薩德政權穩定提供最好的前景是什么?”
至于人道主義的理由,他問:“我怎么權衡在敘利亞已經被殺害的數千數萬人與目前正在剛果被殺害的數千數萬人?”
奧巴馬清醒了?這才是真正的奧巴馬?我覺得,奧巴馬可能是不愿發動戰爭的。為了個人聲望也好,為了政治信仰也罷,不發動戰爭就好。他不會成為一個發動戰爭的諾貝爾和平獎得獎者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