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喬蘇多夫斯基 魏文編譯
當西方的媒體提出朝鮮的核武器計劃是對全球安全的一種威脅時,它們不承認美國從半個世紀以前一直在用核打擊威脅朝鮮。
2013年7月27日是“停戰日”,朝鮮人和韓國人分別紀念朝鮮戰爭(1950--1953)的結束。一般來說,公眾并不了解美國曾經考慮在1950年朝鮮戰爭開始時使用核武器打擊朝鮮。戰爭開始后不久,美國在南朝鮮部署了核武器,以便以預防的方式用它打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違反1953年7月的停戰協議。
1950年的朝鮮戰爭以后不久,美國在韓國部署了核武器,以便以預防的方式打擊朝鮮,公然違反1953年7月的停戰協議。
在朝鮮實施“廣島理論”
美國在朝鮮實施的核理論是根據1945年8月在廣島和長崎的轟炸確定的,大部分是針對平民的。
根據“廣島理論”進行一次核打擊的戰略目標是挑動“一個事件,制造大規模的受害者”,造成數萬人死亡。 是恐嚇整個國家,作為軍事征服的手段,軍事的目標不是主要的目標:“連帶損失”的概念被用來為大規模殺害平民進行辯解,其官方的意圖是廣島是一個“軍事基地”,平民不是目標。
用哈利•杜魯門的話說,“ 我們已經發現世界歷史上最可怕的炸彈......這項武器將用來打擊日本......我們將使用這項武器的方式是將軍事的設施、士兵和海軍作為目標,而不是以婦女和兒童為目標,甚至如果日本人是野蠻的、 嚴酷的、冷酷無情的和狂熱的,我們作為世界的領導人為了共同的福利,不能對古老的首都或新首都投擲這種可怕的炸彈,目標將是純軍事的......似乎是從未發現過的最可怕的事情,但是可以將它變成更有用的事情”(1945年7月25日)。
“世界將會注意到第一個原子彈投擲到廣島,那是一個軍事基地。 那是因為我們愿意避免在這第一次打擊中盡可能避免平民的死亡......”(1945年8月9日杜魯門對全國發表的廣播演說)。(注:1945年8月6日美國對廣島投擲第一顆原子彈,8月9日對長崎投擲第二顆原子彈。同一天杜魯門向全國發表廣播演說)。
在美國政府和武裝部隊的高層內沒有任何人相信廣島是一個軍事基地。杜魯對自己和美國的公眾撒謊。直到今天,對日本使用核武器被辯解成為為了結束戰爭的一種必要的代價,總之是為了“挽救生命”。
儲存和部署在韓國的美國核武器
朝鮮戰爭結束僅僅幾年以后,美國開始在韓國部署核彈頭。1956年曾考慮在議正府安養-尼部署原子彈。
值得指出的是,美國決定將核彈頭運到韓國明顯違反停戰協議的第13條,協議禁止戰爭中的各方將新的武器引入朝鮮。
1958年1月美國在韓國開始真正部署核彈頭,即朝鮮戰爭結束4年半以后,“由于引進5個系統的核武器:霍內斯特•約翰地--地導彈,屠殺者十字導彈,原子破壞彈藥(ADM)核地雷,280毫米大炮和203毫米無后座力炮”。
戴維•克羅克特導彈是1962年7月至1968年6月之間部署的。彈頭的選擇效率大至0.25千噸級當量。導彈重34.5公斤。殲擊轟炸機的核炸彈1958年3月運到韓國,隨后在1961年1月至1963年9月期間運去三個系統的地--地導彈(拉克羅塞,戴維•克羅克特和塞格安特)。防空導彈和奈克•大力神雙重使命地--地導彈1961年運到,最后在1964年10月運去155毫米無后座力炮。在這個增加核武器的高潮中,近950枚核彈頭被部署在韓國。
只有四類武器繼續部署在韓國一些地方,與此同時,其余的武器留在那里幾十年。203毫米無后座力炮留在那里直到1991年底,在整個33年的時期里美國一直部署在韓國的唯一核武器就是203毫米無后座力炮。其他留在那里的武器直到最后是從空中投擲的炸彈(多年部署不同類型的炸彈,最后是B61)和155毫米的核榴彈炮。
美國在韓國部署核武器正式歷時33年。部署核武器的目標是針對朝鮮以及中國和蘇聯。
與此同時,與在韓國部署核彈頭相協調,韓國從70年代初開始了自己的核武器計劃。官方的歷史是美國對漢城(令首爾)施加壓力,讓其放棄核武器計劃和在“1975年4月簽署不擴散核武器的條約(TNP),即在生產某種易燃的材料之前”。
韓國的核倡議從開始到70年代初是在美國的監督下進行的,它的發展作為美國部署核武器的一項內容,目的是威脅朝鮮。
此外,盡管這項計劃1978年正式結束,卻推動了科學技術檢測,以及對韓國軍人使用核武器的培訓。考慮到下列情況:根據韓國--美國的中央發射控制協議,韓國所有的操作單位都在由一美國將軍領導的聯合司令部控制之下。這意味著韓國武裝部隊建立的所有的軍事設施和軍事基地都是(韓美)共同的軍事設施。在韓國總共有27個美國的軍事設施。
從美國大陸和美國戰略潛艇針對朝鮮的核計劃
根據軍方的消息,美國撤走在韓國的核武器從70年代中期開始,到1991年完成;儲存在奧桑空軍基地的核武器1977年底被拆除。在以后的幾年里繼續減少,導致美國在韓國的核武器數量從1976年的540件減少到1985年的約150件(榴彈炮和炸彈)。到1991年實施總統核倡議時繼續有100枚彈頭,到1991年底被全部撤走。根據美國官方的聲明,1991年12月美國撤走了它在韓國的核武器。
從韓國撤走核武器無論如何沒有改變美國針對朝鮮的核戰爭威脅。相反,將部署核彈頭與美國軍事戰略的變化相結合。朝鮮的大城市應當是從美國在大陸的軍事設施和從美國戰略潛艇發射的核彈頭的目標,而不是從在韓國的軍事設施發射的核彈頭的目標。
在1991年12月美國從韓國撤走核武器以后,設在西蒙特•約翰遜的 14飛行大隊負責策劃對朝鮮的核打擊。從那時以來,用非戰略性的核武器打擊朝鮮的計劃就由設在美國大陸的機構負責......
美國官方稱,“我們假設在在朝鮮進行一場戰爭,利用朝鮮的場景......這是必要的......偽裝一個國家指揮當局關于考慮使用核武器的決定......我們確定了飛機、機組人員和武器的裝運工具以便將戰術核武器裝在我們的飛機上......”
在不到15分鐘內能夠打擊目標,從海上發射的D5三叉機彈道導彈是美國軍隊在朝鮮的一種“使命的關鍵系統”。
水下的彈道導彈和遠距離的轟炸機
除了從空中發射非戰略炸彈之外,從在太平洋巡邏的俄亥俄級戰略潛艇上發射彈道導彈似乎也有一項打擊朝鮮的使命。1998年國防部總視察員的一份報告提到三叉機系統被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和美國在韓國的軍隊確定為“使命的關鍵系統”,作為“特別重要”的系統。
盡管三叉機系統的首要使命是針對俄羅斯和中國的目標,在短距離的飛行中發射一枚D5導彈在關鍵的時候針對朝鮮的打擊目標提供無比快速的攻擊能力(12--13分鐘)。美國其他任何武器系統都不能做到一枚核彈頭達到它的目標有如此快的速度。2--3枚D5三叉機彈道導彈無論任何時候在太平洋都保持“高度警戒”,使俄羅斯、中國和朝鮮在指定的巡邏區域的目標處于危險之中。
還可以確定遠距離的戰略轟炸機在針對朝鮮的核打擊中的作用,盡管人們了解的特別的細節不多。空軍的一份地圖建議B-52在打擊朝鮮時的攻擊的作用。作為指定的滲透地下的炸彈B61--11的攜帶者,B--2轟炸機對于打擊朝鮮設在地下很深的設施的潛在使命是有力的候選者。
作為指定的滲透地下的核炸彈B61--11的攜帶者(其爆炸的當量是投擲到廣島的一個炸彈當量的三分之一至六倍),以及將來一種可能的強壯的核滲透武器B--2秘密行動轟炸機針對朝鮮的目標可能發揮一種重要的作用。最近的更新使一項新的用B--2轟炸機進行核打擊的使命的計劃不到8小時就可以完成。
“盡管韓國政府在美國撤走核武器時確認,美國的說法不是那么清楚的。作為結果,在很長時間里--特別是在朝鮮和韓國--核武器留在韓國的謠言一直存在。但是撤走導彈1998年在解密的太平洋司令部1991年的歷史的一部分被該司令部確認”。
2001年布什政府核立場的研究:預防性核戰爭
布什政府在2001年核立場的研究中確定了“9•11”事件之后一種新“預防性”核戰爭的理論,也就是說,核武器可能被利用作為針對非核國家的“自衛”的工具。
針對朝鮮的美國核技打擊能力的要求被確定為在美國戰略司令部(設在內布拉斯卡的奧馬哈)領導層控制下一項全球打擊使命的一部分,被稱作“司令部 計劃”(CONPLAN8002),它針對的是一系列“流氓國家”,包括朝鮮以及中國和俄羅斯。
2005年11月18日,新的太空和全球打擊司令部在經過一次針對包括朝鮮在內的核戰爭的演習證實以后,在戰略司令部(STRATCOM)運行。
現在美國針對朝鮮的核打擊計劃似乎是為三個目標服務的:第一個是傳統的說服的作用,被模糊地確定目標是影響以前敵視的朝鮮的行為。
這種作用被2001年核立場的研究有所放大,以便不僅是說服,而且影響朝鮮,反對它尋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為什么在用核武器與朝鮮對抗50年以后,布什政府相信補充的核能力將以某種方式說服朝鮮不要尋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核武器計劃),這是一個秘密。
誰是威脅?朝鮮或是美國?
必須強調美國和朝鮮之間核武器的能力的不對稱。根據美國武器控制機構2013年4月的統計:“擁有5113枚核彈頭,包括戰術的和戰略的核武器以及沒有部署的核武器”。
根據“新的開始”的官方最后聲明,在5113件核武器中,“美國部署1654枚核彈頭在792ICBM、SLBM和已經部署的戰略轟炸機上......”
根據同一個來源,與此對比,“朝鮮已經為4--8枚核彈頭分離了足夠的钚。2010年朝鮮推出了一個離心機設施,但是它為核武器生產高度濃縮鈾的能力繼續是不大清楚的”。
根據專家的看法:“并不存在朝鮮有向美國或任何其他國家發射一枚有核武器的導彈的手段的證據。直到現在,它已經生產了一些原子彈,已經試驗了原子彈,但是它缺乏燃料和將一顆原子彈微型化的技術,和將原子彈放到一枚導彈上的技術”。
根據美國最杰出的核科學家之一希格里德•赫克爾說,“盡管朝鮮最近的威脅,但它還沒有一個大的核武器庫,因為它缺乏易燃的材料,核試驗的經驗很少”。
核戰爭的威脅不是來自朝鮮,而是來自美國和它的盟國。
朝鮮是美國軍事侵略不言而喻的受害者,它卻不斷地被說成是一個好戰的國家,一個對“美國祖國”的威脅,和一個“對世界和平的威脅”。這些被利用的指控已經變成為媒體共識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華盛頓正在投入320億美元更新它的戰略核武器,將其戰術核武器現代化,根據參議院2002年的一項決定,“這對周圍的平民百姓是沒有損害的”。
這些針對朝鮮的繼續不斷的威脅和潛在的侵略行動也應當被看作是美國在東亞更廣泛的針對中國和俄羅斯的軍事議程的一部分。
重要的是全世界的人,美國和西方國家的人都能夠理解是美國而不是朝鮮或伊朗代表著一種對全球安全的威脅。
(米歇爾•喬蘇多夫斯基是一名作家,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榮退的經濟學教授,設在蒙特利亞爾的關于全球化研究中心的創始人和主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