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制藥商優時比(UCB)公司本周四表示,其上海辦事處近日接受了中國工商總局的調查。繼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之后,中國有關部門對外國藥企在華賄賂行為的調查行動目前有進一步擴大的跡象。
中國對外國藥企在華賄賂行為的調查行動目前有進一步擴大的跡象
優時比遭調查
近期,跨國藥企葛蘭素史克在華行賄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警方指控該藥企對中國官員和醫生提供賄賂以促進銷售,同時提高藥物價格,業內稱此舉凸顯了中國有關部門對在華經營的跨國公司不正當行為的強硬立場。而相關調查行動目前仍在繼續發酵中。
優時比新聞發言人在本周四表示,“中國官員在過去48小時里調查了我們在上海的辦公室。實施調查的官員來自中國國家工商總局。”
該發言人稱,“他們已對活躍在這個國家的幾家制藥公司展開了調查,其中既有中國公司,也有象我們這樣的外國公司。”
該發言人試圖降低這一調查的影響,表示國家工商總局的調查只是“正常行為”,在將來也會繼續這么做。“我們的中國業務正在照常進行,”她說。
公開資料顯示,比利時優時比制藥公司(UCB)始建于1928年,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在華機構包括優時比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和珠海許瓦茲制藥有限公司,業務遍及全國,產品涉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變應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貧血和疼痛治療等領域。2008年全球銷售收入36億歐元。
下一個是誰?
本周,中國警方指控葛蘭素史克在一個由多家企業構成的網絡中扮演著“教父”的角色,這個網絡涉嫌從事賄賂,過去6年間涉案總金額將近5億美元。據媒體報道,“接受中國政府調查的一位香港律師稱,至少四家跨國制藥企業將被中國政府調查。”
路透社報道說,中國官員暗示,他們正在調查其他幾家公司。
香港《南華早報》援引武漢警方消息人士稱,羅氏(Roche)和輝瑞(Pfizer)在武漢的辦事處近日也遭到了調查,但兩家公司的總部均表示不知情。
此外,包括默克(Merck)、禮來(Eli Lilly)、安斯泰來(Astellas)、阿斯利康(AstraZeneca)以及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在內的多家藥企,也否認正在受到調查。
本月初,國家發改委宣布對對60家藥企發起藥品成本價格調查,葛蘭素史克、默克、安斯泰來都名列其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