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巴馬右邊的,就是即將離職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多尼倫。
在奧巴馬左邊的,第一個是蘇三同學,記得我曾有段“蘇三離開國務院,將身來到國會前”的唱詞。
因為蘇三同學,背了奧巴馬同學掩蓋班加西美國大使館被襲擊的真相,國務卿的位子是沒了,只好來做新任的國家安全顧問了。
那么蘇三同學的左邊的女人,本來是奧巴馬的人權顧問,現在接任蘇三空出來的美國聯合國大使。
這位同學,叫做Samantha Power,我們就叫她大力妹好了(好像日本卡通里面的大力超人啥的)。
當初在利比亞戰事上面,我曾經說過,美國政府發生了三女斗三男的故事。
當時積極主張美國軍事介入的,除了上面二女,加上當年的國務卿希拉里阿姨。
而反對干預的三男,就是上面的國家安全顧問多尼隆,加上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歷史垃圾筒”蓋茨哥,還有當時的美軍三軍總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哥。
那么在比保守的三男還要激進的仨女中間,這上面兩位,就比希拉里阿姨要更激進。
比如埃及的事情上,希拉里阿姨認為俺們要搞清楚誰會上臺之后,才開掉老穆巴拉克哥。而上面兩女,認為俺們要站在歷史的正確一方,呵呵。
當然在兩女中間,大力妹子比蘇三小米,要更激進哈。
那么從這個角度,就可以大概知道,美國未來的敘利亞政策。
美國的中東政策,如果在區域上涵蓋一下,其實是包括北非和中亞地區,也就是所謂中央戰區的管轄地。
如果從內容上,細分一下,也可以說中東政策,主要是猶太人政策、能源政策、遏制伊朗政策,當然還有反恐政策。
其實我們說,美國的中東政策,只是反恐政策,那么就不對了。
比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干起來了,美國要干預,這個和反恐無關。
現在要干預敘利亞,和基地組織成了盟友,這個就不光不是反恐,而是助恐了。
那么美國的第二個外交政策,就是制華。
這個是所謂pivot to Asia的主要著重點。
本來美國以前的軍事戰略,是應該有能力在兩方面作戰。比如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在歐洲戰場對付德國,在亞洲戰場,對付日本。
但是后來有些力不從心了。
比如美國在蘇聯垮臺和911之后,一邊要重整軍備,對付中國。另一邊要投入人力物力,在中央戰區四處征戰。
但是現在對美國這個戰略,最大的制約,是美國自己面臨的財政緊縮問題。
也就是你不能兩邊兼顧。
那么按照美國戰略學界的看法,比如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Richard Hass的想法,就是中東要dial down,亞洲要dial up。
就是美國會逐漸降低對中東的軍力投入,而逐漸增加對亞洲的軍力投入。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那么美國現在的削減財政赤字的方向,就應該只大幅度降低社會福利和聯邦醫療保險的投入,但是同時大幅度增加美國的國防預算投入。
一句話,要更多的大炮,給更少的牛油。
讓軍火大亨飽餐,讓窮老百姓勒褲帶。
當然美國的反恐政策,其實就是一塊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的工具。
用反恐的名義,就入侵伊拉克了。
用反恐的名義,就開始監視美國人民了。
用反恐的名義,就開始在中亞到處搞軍事基地了。
用反恐的名義,就入侵香港中文大學的網絡了。原來香港中文大學,幾萬學生都是恐怖分子嫌疑犯呢。
在反恐政策的初期,美國的制華政策不得不弱化,從而出現了某種程度上和中國合作反恐的局面。
但是這種情況很快就變了,因為美國戰略界,認定制華比反恐更重要。
其實這種看法也不錯,因為恐怖分子襲擊美國,比如波士頓爆炸案這樣的,都是面對平民百姓嘛,又不是對付大資本家。
其實俺們美國每年,被拿自動步槍的精神病給嘟嘟掉的老百姓,恐怖分子騎馬也趕不上哈。
最近美麗的桑塔莫妮卡海灘,又被人嘟嘟掉的幾個平民百姓嘛。
但是如果制華的動作慢了,國防預算增加不夠快,和中國的軍備競賽不搞紅火,那么人家軍火商和國防承包商們,就是切尼同學那幫,如何發大財?
所以現在是為了制華,寧愿犧牲反恐政策。
就是說,為了制華政策的實施,美國是不惜支持恐怖組織的。
看一下波士頓爆炸案件之后,美國情報部門,仍然拒絕與俄羅斯進行反恐合作,而是靠外交官身份的中情局官員,到俄羅斯的達吉斯坦去招募間諜,結果被俄羅斯特工人員一舉抓獲。
所以中國自己不可以掉以輕心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