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面包房離筆者家不遠,下班時經過那里總會進去買上第二天的早餐。
近日,再次走進面包房時,我最喜歡的豆沙面包的邊上,貼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真的對不起,漲價10日元。”
中川先生是研究宏觀經濟的,他很擔憂安倍的經濟改革政策會是一個泡沫。根據他的觀察,目前日元匯率大幅走低,日本股市出現狂漲,是因為美國容忍了日元的貶值。
“這半年來,日本實體經濟根本沒有起色,只是股市在跳躍。現在出現了一些高檔商品銷售的動向,大部分的購買者都是股票獲利者。我們不得不警惕,目前投資日本股市的,大多是外國投資家,日本股民只是收益不追加投資。一旦美國出口受阻,失業率增加,必定會實施新的金融緩和政策,那時,美元會出現大幅貶值,毫無疑問的會抬升日元,外國投資家于是會拋售日本股票,東京股市就會崩盤。”
與中川先生持相近觀點的,還有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的一名干部。他說,目前日本經濟最大的問題是,日元貶值,股票上漲,企業利潤增加,但是,幾乎沒有一家企業決定要增加員工的工資,大家都處于一種謹慎的觀望之中,捏著好不容易得來的錢不敢輕易放手,最多增發一點夏季的獎金,更多的企業是準備留存做儲備資金。
他說:“日元如此大的貶值,就像是買彩票中獎,也許只有一次,不會重來。”
安倍首相3日,被記者尷尬地問到一個問題:“為什么股市上升,景氣上揚,但是企業的設備投資反而下降?”安倍首相苦笑了一下,回答說:“我聽黑田總裁說,景氣正在處于復蘇之中。”
黑田是日本銀行的行長,安倍金融緩和政策的最積極支持者和操盤手。黑田總裁在上周的一次講演中,稱日本的金融緩和政策已經給日本眾多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但是,黑田總裁卻忘記了日本企業的90%,是中小企業。以內需市場為主的中小企業,享受不到匯率差價的利益,卻不得不承受進口商品價格上升的打擊。要知道,日本農副產品的60%依賴于進口,而且直接與每一位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掛鉤。
目前還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日本企業準備給員工增加工資。企業不加工資,也就意味著企業的利潤無法轉換為消費能力,結果,日本就會出現“物價飛漲工資不漲”的怪異景象。
佐藤先生看我拿出手機拍照,走過來對我說:“實在沒辦法,就這幾個月,面粉漲價太厲害了,實在虧不起了。”
自從安倍晉三上臺,推行日元貶值政策以來,在短短的5個月時間里,日元貶值20%,雖然這一舉動讓日本一些跨國企業在一夜之間,大賺外匯差價,并出現了“扭虧為盈”的景象,但是,日元的大幅貶值,也大大提升了進口商品的成本,尤其是與日本人生計息息相關的小麥、奶酪、豆類等產品,進口價格節節攀升,使得日本的食品產業陷入一片悲鳴的狀態。
佐藤先生一條要消耗100公斤面粉,5公斤香油,5公斤奶酪,與今年1月相比,原材料成本已經攀升18%以上,但是,面包一直沒有提價。他怕漲價失去顧客。
讓佐藤先生下決心漲價的,是日本最大的面包制作公司——山崎面包公司決定全面漲價。這一消息出現在電視屏幕上后,佐藤堅定了“不能虧本做買賣”的決心。
和日本綜合研究所研究員中川先生聊漲價問題,他說,預計在今年7月開始,日本的食品行業將會出現全面漲價的風潮,不僅是面包行業,啤酒制造業和方便面產業等也將會加入漲價的行列。
中川先生說:“我自己都后悔沒有去買iPad,以為價格會越來越便宜,沒有想到蘋果公司會突然宣布漲價,而且一下子漲了1萬6000日元(約1000元人民幣)。真的沒有想到。”
一旦消費市場無法激活,那么,安倍經濟改革政策就無法出現良性循環。“安倍通脹學”或者會成為“口號英雄”的代名詞。
4日,安倍首相在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的會員大會上呼吁企業巨頭們給員工“輸血”,增加員工工資以提高市場消費能力。但是,這一呼吁,讓時時擔心安倍改革會鬧泡沫的日本企業巨頭們漠然不已。
人們更多擔心的是,上周五的美國政府公布的雇傭率,是改善,還是惡化?一旦呈現惡化,毫無疑問,日元將會重返高升之路。
由此看來,安倍經濟改革的命運,其實是捏在美國人手中。
日前,安倍首相在東京發表了自己經濟改革的“第三箭”——經濟成長戰略,宣布在東京等大都市附近要建“國家戰略特區”,吸引外國高新技術產業和金融服務業投資,允許外國醫生在特區內開業行醫。
安倍更是許諾,國民收入要實現年增3%的目標,10年后,每人年收入增加150萬日元(約9萬5000元人民幣)。
東京街頭的股市顯示屏,揪著股民們的心。
對于安倍的這些豪言壯語,東京股市立即做出反應:出口型企業股遭大量拋售,日經平均指數更是出現今年以來的第三大暴跌,跌幅高達3.8%。
日本市場對安倍的經濟成長戰略不僅沒有感到歡欣鼓舞,反而感到極大的不安與失望。為什么?
真的有點看不懂!
(作者是亞洲通訊社社長、早稻田大學特別講師。)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