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阿克拉6月5日電(記者邵海軍 魏夢佳)中國駐加納大使館確認,截至當地時間5日上午,共有124名在加納涉嫌非法采金中國公民被羈押。目前,在押人員除個別患瘧疾外,沒有重病和受傷情況。
事件發生后,中國駐加納大使館臨時代辦周游斌緊急約見加納總統府高級官員,表達中方對加方執法部門在采礦點以外的中方人員聚居點實施搜捕的嚴重關切,要求加方立即停止類似行動,給予中方在押人員人道主義待遇,保障其安全與合法權益。
加方表示,近期將暫停在非法采金礦點以外的地方抓捕非法采金人員,同時為有意回國的中國采金人員提供便利。
中國使館領事官員已多次赴移民局拘留所探視被押人員,送去食品和飲用水等,安排醫務人員對被押人員進行檢查和治療,派發藥品。加納華僑華人社團也積極為被押人員提供幫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5日在例行記者會后表示,外交部和中國駐加納使館高度重視此事,一直與加方保持密切溝通,要求加方妥善處理相關問題,維護在加中國公民安全與合法權益。
中國駐加納大使館提醒,旅加中國公民要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合法經營,勿受網絡不實信息誤導。大使館將協助有意愿回國的涉嫌非法采金中國公民有序撤離。
京華時報:加納打擊非法采金124名中國公民被抓
昨天有消息稱,近日加納出動軍隊扣押百余名采金的中國公民,并劫掠開采設備,被囚同胞“處于生死關頭”。中國駐加納大使館昨天晚上確認,加納近期正加緊清理非法采金活動,有124名中國公民在加非法采金被抓捕,尚未發現有被抓捕的中國公民有傷亡情況。
□爆料
百余名同胞加納被關押
昨天,有網友發布消息稱,近日,“加納出動軍隊對在該國開采黃金的中國公民進行‘打、砸、搶、燒’,燒毀、劫掠大量中國公民黃金開采設備。在礦區鎮上有大量加納警察搶劫中國超市、餐館,并將100多名中國公民關押在加納移民局的黑監獄中,目前被囚中國公民已處于生死關頭”。此后,他又陸續發出多條微博,并配發大量相關圖片,在網上引起強烈反響。
□核實
加納多部門清理非法采金
昨天下午,中國駐加納大使館新聞發言人于主任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5月,加納總統馬哈馬成立了五人部際清理非法采金活動專項工作組,由國土資源部部長牽頭擔任組長,組成員包括內政部部長、外交部部長、國防部部長等,對非法采金活動進行清理。在該小組的成立大會上,官方公布了對非法采金人采取的措施,將所有從事非法采金的外國人遣返回國,沒收所有從事非法采金的設備,進行充公或者銷毀,對所有已經頒發的采礦許可進行重新審核、登記,重新頒發。
于主任稱,加納政府規定該行動的打擊目標是加納國內所有從事非法采金的群體,包括加納本地人、外國人,當然也包括中國人。
部分同胞為撈本頂風作案
于主任對京華時報記者表示,“加納政府對抓捕的(中國籍)人員還是網開一面的,按照以前的慣例,一般是沒等加納對被抓捕者走法律程序,使館就已經將被抓捕人員保釋,送他們回國。如果按照法庭的判決,則會需要一段時間。我們希望加納不要對被抓捕的中國人走漫長的法律程序,盡快保釋送回國內。”
于主任說:“加納成立的該工作組聯合了軍隊、警察、移民等部門進行聯合執法,執法情況每個月要向在總統、副總統位置之下的總統府幕僚長進行匯報。”于主任介紹,加納成立該工作組以來,中國駐加納使館也已經向加方進行交涉,希望加方能給(在加納采金者)一定的緩沖期。同時,國內廣西自治區政府派來的工作組也在加納進行交涉,勸說在加納進行非法采金的中國人離開加納,“但目前有一些人受利益的驅使,為了撈回投資的成本,還在頂風作案,因此加納政府對他們進行了抓捕”。
124名被扣同胞并無傷亡
于主任稱,使館工作人員已于昨天會見了總統府幕僚長,進一步核實情況,加納的該行動只是針對非法采金人員,對其他合法在加納工作、居住、生活的外國人沒有任何行動。對于網上流傳的在加納軍警抓捕非法采金者的過程中,有中國公民受傷或身亡的消息,于主任稱目前不掌握該情況,“這消息也可能是非法采金者散布的謠言,我們不掌握這種情況”。
于主任介紹,被加納軍警抓捕的116名中國在加納非法采金者,目前關押在加納移民拘留所內,中國駐加納使館已派官員前往探視,帶去了必要的水和食品,并請中國駐加納醫療隊的醫生對他們進行身體檢查,未發現受傷者。
因采金地點不在首都,分散在各個省的一些山區,非法采金者被抓捕之后,先關押在各個省的拘留所中,再集中送到首都阿克拉的拘留所集中關押。“目前具體有多少人被抓捕我們還在核查中,被抓捕人員有增加的趨勢。”于主任說。
中國駐加納大使館昨晚確認,共有124名在加納涉嫌非法采金中國公民被羈押,沒有重病和受傷情況。
29人已撤離礦區也被抓
據在加納采金的廣西上林人李先生介紹,在加納的中部省敦夸地區的金富豪區域內,有中國人開辦的酒店,有超市、KTV、賭場等場所,主要是中國廣西的采金人在里面住。6月2日晚,數十名中國公民在此被當地軍警帶走。
京華時報記者就此向于主任核實了解到,中國駐加納使館已就此向加納政府提出交涉,“使館調查了解到,該酒店聚集了上百名非法采金人員,已經從礦區撤離到旅館,在此暫時居住,其中有29人被當地警方帶走,我們已經提出交涉”。
于主任稱,這些人中大部分沒有在加納合法居留的證件,因此加納政府對他們進行搜查也是在當地法律范圍之內進行執法,“比如,中國警方也可以對旅館進行搜查,住旅館需要進行身份證登記,身份不合法的話也可以抓捕”。中國駐加納使館向加納交涉稱,希望加納政府停止對非法采金人員聚留地的搜查,“因為他們已經從礦上撤下來了,希望盡快為這些人回國提供交通便利”。
使館了解到,目前每天有數十名在當地從事非法采金的中國公民從機場自愿離開,“我們也希望加納政府能給他們提供通道,讓他們自由地離開加納,對他們非法的身份不再予以追究”。
□講述
軍警抓人撤離后村民趁火打劫
廣西女子阿卡(化名)2011年來到加納第二大城市庫瑪西,現在在開旅館。在她旅館內居住的大部分是來自中國的采金者,因此其旅館也成了信息聚合地,各個層面的消息都能打聽到。加納開始打擊非法采金以來,她開設的旅館生意稍受影響,“有軍警到敦夸金富豪里的旅館搜人,抓捕采金者,弄得人心惶惶,擔心半夜有軍警查房,前幾天有住戶退房。但大使館跟加納交涉后,加納表示不查旅館了,現在生意還行”。
她說,加納的治安平時就不好,這次又遇到嚴打非法采金,在加納的華人有時會遭遇執法者的趁火打劫,被亂收費、罰款,“大部分中國人不會說英文,很怕,遇到這種情況只能把錢給他們”,有的犯罪分子趁著嚴打搶劫非法采金者,時常會出現采金者被劫匪殺害的情況。軍警去礦區的工棚抓捕工人撤離后,附近村子里的村民甚至還會到工棚里去洗劫一番,冰箱等都會被拿走。阿卡表示,她尚未聽說有軍警在此次行動中開槍導致中國公民傷亡的消息,“但他們沒收機器、掠奪被抓捕者身上的財物是肯定的”。
阿卡稱,有的在加納采金者沒有合法的居留證件,現在只能躲到郊區甚至山里面避風頭。
她表示:“我覺得這種仇恨的心理和媒體負面的報道有很大的關系,中國人在這邊掠奪他們的資源、破壞他們的土地、河流被污染等。”
□背景
國人加納采金確有違法情況
加納位于非洲西部,黃金產量在非洲僅次于南非,有“黃金海岸”之稱。中國駐加納大使龔建中近日對媒體表示,目前在加納從事采金業的中國公民大概有數千人,其中廣西人占了一多半。
據于主任介紹,中國使館人員去當地查看了,確實是非法開采。中國在加納合法開采的公司有6家,其他的公司都是非法的,這次加納政府的行動沒有涉及這6家公司。被扣押的人存在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所謂“三非”的問題,使館方面去確認了,他們確實沒有相關許可證件。
1996年頒布的《加納礦業法》禁止外國人開采和運營25英畝以下小金礦,所以加納政府是依法處理。由于采金需要使用化學藥品,一些人挖了礦坑后不回填,已經影響到當地居民的生活,破壞水和耕地。加納總統曾經乘直升機視察礦區,他們形容情況是“慘不忍睹”。使館也去看過,確實對耕地有破壞,不過由于人力有限,看的礦區沒有那么多。
這些小金礦能開起來的原因很復雜,一種情況是地主賣地供礦主開采,另一種情況是和當地人合伙開采,當地人出地和開礦證,中國人出技術和資金,這都是違法的。有些中國采金者被當地人欺騙,在不知違法的情況下開工,也存在一些采金者明知小礦開采是非法的,但受到利益驅使。
去年10月份,有報道稱加納軍警在抓捕非法采金的中國公民時,開槍打死一名中國公民。
目前,中國駐加納使館已經組織人力將《加納礦業法》翻譯成中文,在中國駐加納經商參贊處的官方網站上可以看到,使館網站也有提醒。同時加納駐中國使館也有相關法律介紹。
A24-A25版據京華時報記者懷若谷商西
“廣西上林幫”加納淘金記
2013年05月20日 來源:姑蘇晚報
這是譚信華發來的兩張照片。譚介紹說,圖中的中國人都是他的廣西上林縣同鄉,在非洲國家加納投資金礦。有一說法稱,在加納,約有5萬上林人。素稱“黃金海岸”的加納,現在幾乎所有中小型淘金礦都是上林人的天下。他們以做砂金為主。
“有餐館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金子的地方就有上林人。”譚信華形容說。譚是80后,和許多上林的年青人一樣,高中沒讀完就去了加納。他在加納的庫瑪西有自己的淘金生產線,他泡在那里,已經3年沒回國,只用越洋電話和家中父母溝通。他的目標是未來3年內躋身千萬富翁。“上林幫”過去8年的加納淘金旅程,像是美國18世紀西部淘金史的翻版:血汗、暴富、槍戰,以命相搏。有人負債累累被遣返,有人在與黑幫的暴力沖突中喪生,有人患虐疾一病不起,埋在了異國他鄉。
更多衣錦還鄉的傳奇也在上演:有人回鄉一出手就送親戚一塊金磚;有人在香港轉機回廣西途中,用電話下單訂購了南寧的別墅和法拉利跑車。不下三位上林商人證實,這8年,他們的圈子中產生了6到8個身家上億者。
大量被雇傭的工人,巨量的石油消耗,可觀的稅收,被污染的河流,被挖得千瘡百孔的土地,上萬支流落在上林商幫中的槍支,此起彼伏的搶劫,這一切使加納人對于上林幫形成愛和恨兩個矛盾的極端。
自2012年10月底到今年初,加納發起數次遣返中國商人的多部門聯合行動,中國政府已介入談判,與加方交涉。在緊張不安的等待中,上林幫的采金作業仍在繼續。
肉眼探金的絕技
譚信華2010年第一次出國就來到加納,在上林人自己的金礦里打了一年工,2011年11月開始創業單干。
上林素有采金傳統,上世紀90年代曾上演過“萬名金農闖關東”。“上林人個雖小,但團結,敢斗狠,把牛高馬大的東北人都打怕了。”譚信華描述說,“當時東北一些涉及上林人的金礦暴力案,當地警察都不敢管,要出動武警。”
從2005年開始,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又使上林人涌向了加納。這個故事稱,一個上林老鄉帶了全副身家500萬跑到加納,3年后就變成了1個億。
在加納的上林人多集中在庫馬西市、奧布阿西、打夸市、敦夸市,而這些是小金礦的集中地。“能出來的人,一般都會把親戚和朋友都帶出來。”譚信華說。譚目前就有30多位親戚、同學及朋友在加納。這些人主要來自上林縣的明亮、大豐、巷賢三個鎮,總數約在3-5萬人之間。
加納素有“黃金海岸”之稱,黃金開采已有百年歷史,目前探明黃金儲量約985噸,占世界黃金總產量的3%,為僅次于南非的非洲第二大產金國。“最早來加納采金的中國人來自黑龍江,上世紀90年代末,湖南株洲人相繼進入,但真正做成氣候的是上林的采金者。”加納·中國礦業協會秘書長蘇震宇介紹說,上林采金群體以砂金開采為主,洗砂環節離不開水,因此砂金生意多集中在加納的澳芬河、Tano River等河流沿岸。
加納以巖金為主的大型金礦,早先被 Newmont、GoldFields、AngloGold Ashanti等英、美大礦公司圈走。只有河灘邊的砂金,不適宜大型采金設備,而加納本地人對砂金采用挖坑、搬料、淘金等人力方式,效率低、產量少,一直做不好。
直到2005年,上林人將砂泵技藝傳入加納,才徹底改變了加納砂金開采的格局。上林的砂泵技術只有上林人才懂,技術不外傳。因此在中國采金人圈子里,流傳著“非上林人不組機”一說。
在加納,上林商人一般和當地地主NANA(村莊酋長)合作,尋找持有采礦許可證的地主,繳納2-3萬塞地(注:加納貨幣)的“進場費”。譚信華買的地是25英畝,交了2.5萬塞地,相當于人民幣8萬元。買的地上如有農作物,則按農作物價值一次性賠償20年。
加納法律將金礦分大礦和小礦兩類:25英畝以下小礦僅限加納本國人開采。但上林人自有繞過法律關卡的辦法。“只要和酋長們說好條件,就能采。”譚信華說,因為土地是酋長的,礦產證也在他手里,我們可以說,這是本國酋長的礦,我只是幫他開采而已。
為了強化和地主們的利益聯盟,上林人會與地主簽約,地主占礦區股權的10-12%,每天產完金后,地主會在晚上過來將屬于他的份額拿走。也有不同的方式,比如一個月給地主1萬塞地,那就不用給地主礦權。
如何確定你買的土地有金?只有初中文化的譚信華介紹說,上林人已形成看金的獨門經驗:看地形,在開采前清洗一小片土地,“一看就知道有沒有金”。
譚信華的礦雇有5個上林同鄉、兩個當地人。對當地人工資都是現結,一天給12塞地,平均月工資是280-300元塞地,是當地工資的三四倍。上林人多為壯族,與當地黑人相處久了,當地人也會說一點壯話。
至于上林籍的工人,則有6000元/月的底薪,外加每天產量2-3%的提成。“三年下來,就算只是打工,也有30萬左右的收入。”譚信華說。
加納礦業商會的數據顯示,2011年,加納全國黃金產量為360萬盎司,其中30%來自小型礦場。蘇震宇估計,上林人控制的小型礦場,實際的產量占比可能達到40%。
家鄉因此成了上林人的設備重鎮。眾多挖掘機、鉤機、水槍等被采購后運到上林,按金礦的需求重新改裝,再通過深圳海關運往加納。今年3月份最多時,上林縣通過深圳鹽田港發往加納的設備就有100多個集裝箱。
暴漲的槍支行情
隨著上林淘金者在加納發財,針對他們的搶劫案此起彼伏。3月份,一位上林人遇劫身亡,劫匪用AK47在他身上打了27槍。“2011年一年,我們在庫瑪西的采金工地就被搶劫兩次。”上林采金者李增全說,當時在白天發生了槍戰,中加兩方人員互有死傷。“異國生存,首先是保命,財是次要的。”上林采金者胡宏石說。胡的工地上常留有200克金子。“如果幾十個劫匪來了,幾十把槍肯定沒法反抗,那就把這些金子和錢拿走吧,不傷人就好。”
對于報案,上林商人從不抱指望。“有什么用,能破案嗎?”譚信華說,報了案,警察來工地敲竹杠會更頻繁,先前每次塞給幾十元人民幣就會走,現在要給數百元。
為保安全,在加納的上林淘金者常常三四個工程隊住在一起,或是共同出去賣金,這樣可以集中七八名保鏢。很多上林淘金隊手上都有幾支AK47,金礦工地常備有手槍和八連發獵槍。經常有上林商人和匪幫槍戰的消息傳出。據估計有上萬支槍支掌握在以上林淘金隊為主的中國商人手中。由于需求水漲船高,當地8連發“來福”獵槍售價已從先前的1800塞地暴漲到3000塞地(約1萬人民幣)。
加納森林盛產鱷魚和其它各種鳥類、老虎、蛇,當地人從來不吃。上林商人們因為有槍,就經常跑到湖里和山里打獵,天天吃穿山甲肉,喝鱷魚湯、老虎湯,把當地人都驚呆了。
上林淘金者面對的另一個大敵是加納盛行的虐疾。加納熱帶傳染病多,礦區又多在森林深處,距開在大城市的醫院較遠,病了醫治不及,就只能埋尸異國。
而最近才出現的威脅是,由于上林人在加納絕大多持的是旅游簽證而非勞務簽證,都是從第三國進入加納,簽證先天不足,故常遭遇加納移民局驅逐。“先前移民局的官員過來時,拿幾箱礦泉水,給幾百塞地就可以把他們打發走,”譚信華抱怨,“現在會把你關起來,交更多的保釋金才能放人,或是遣返。”如果上林人躲進叢林,移民局會將工地上的機械等物資都拿走,機器一臺上百萬元,損失慘重。
庫瑪西的上林小世界
與高風險相對應的是高收益。“在加納的上林淘金者賺錢的幾率是50-60%。”胡宏石說。
上林人在加納投資的采金生產線超過1000條,以每條300萬元成本計算,上林商幫在加納的投資多達30億元。這些淘金工地,一般一個工地配兩臺挖掘機,一天產200-300克黃金算是平均水平。運氣奇佳者一天能采到1公斤;當然也有倒霉的,一天只有30-50克,甚至掛空擋。
一般工地如果每天采300克,按當前國際金價280元/克算,一天收入接近10萬元人民幣,扣除費用,一天仍有數萬的收入,年入千萬并非神話。
上林人在淘出金后,會把金礦轉手賣給湖南人、浙江人和福建人,甚至還有印度和當地的購金者,買家多帶到國際現貨市場出售,售價按照當天國際金價下浮一定幅度后出售,買家吃的就是其中的利差。
如果是以浙江、福建人為主的國際買家,只有少部分通過當地銀行匯款方式到賣家帳上,大部分的做法是直接在國內轉帳到上林人在國內的戶頭中。
一位工商銀行廣西分行的人士透露,在2011年5、6月份,上林縣曾經在半個月內金融系統涌入10多億外來存款,引發國家層面的關注,因為上林縣2012年財政收入才剛剛突破3億元。
圍繞著暴富的上林人,在庫瑪西等數個加納城市里,出現了大小不一的中國城。城里中餐館、酒店、超市、醫院、KVT一應俱全。由于加納當地人不吃蔬菜,甚至有人專門到庫瑪西種菜,供給上林商人。
譚信華抱怨,由于大多是從中國國內空運而來,中國城里的商品,價格一律是國內的3倍以上。“康師傅方便面國內是4塊錢一包,這里是12塊錢,而青菜則是20元/斤。”
由于上林商人多采用國內的機械工程設備,故此三一、柳工、力士德等都在加納有服務網點。“零部件價格也是國內的三倍,愛要不要。”
中國醫生在這里也極受歡迎,待遇可以達到2萬元/月人民幣甚至更多。
就連性服務行業也被帶動起來。“有一個福建老板開了個酒樓,直接從國內帶了上百個小姐過來。”譚信華說,“當然,小姐的月薪也是國內的幾倍,否則誰會跑這來?”
在加納的上林商人絕大多數為男性,有的直接娶當地女性為妻,生個黃黑相加的孩子,講著一口流利的壯話。隨著孩子長大,有的人開始頭疼要不要帶孩子回去接受國內的教育。
上林商人的金錢還帶來當地賭場的繁榮。在上林采金人聚集的敦夸,一些賭場專門為淘金人設置賭博游戲,據傳至少20%的淘金收入投進了賭場。有人為此傾家蕩產。
譚信華從不光顧賭場。他希望在3年內積攢起千萬的財富,然后給父母蓋一個很大而安享晚年的大宅院,同時在南寧安家,娶一個漂亮的媳婦,“開一個茶莊,偶爾給客人講講我在加納淘金的故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