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據外媒消息,來自美英法等18個國家的1.5萬多名士兵將于未來幾周內參加在約旦舉行的聯合軍演,劍指敘利亞。另一方面,敘利亞的鄰國約旦效仿土耳其,向北約“申請”部署“愛國者”導彈,以求“自保”。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5月25日報道稱,約旦官方的佩特拉通訊社援引約旦軍方官員的話稱,約旦軍隊將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友好國家”的軍隊舉行代號“Eager Lion 2013”的軍演。此外,參演的軍隊還來自英國、巴林、加拿大、捷克、埃及、法國、伊拉克、意大利、黎巴嫩、巴基斯坦、波蘭、卡塔爾、土耳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以及也門。
不過,這名官員沒有透露演習將于何時開始,但表示將會持續兩周,同時會參照去年的“成功”經驗。
另據法新社消息,約旦在26日表示,該國與“友好國家”商談,打算在其領土上部署“愛國者”導彈以“保護自己”。
約旦信息部長穆罕默德·穆馬尼(Mohammad Momani)26日通過新聞發布會表示,約丹希望通過部署“愛國者”導彈來提高防御能力,并“幫助保護這個國家”。作為政府發言人的穆馬尼同時還稱“我們目前正與友好國家商談此事”,但其拒絕透露細節。(實習編譯:楊艷,審稿:仲偉東)
俄海洋雄心 地中海起航
2013年05月27日 05:38來源:浙江日報
近日,俄羅斯黑海艦隊兩艘大型登陸艦加入地中海艦隊集群。這是繼俄太平洋艦隊艦艇近十年來首次進入地中海后,俄海軍的又一個新動作。俄黑海艦隊發言人還表示,俄海軍將重返太平洋和印度洋。
與此同時,在敘利亞局勢敏感時期,俄向敘政府運送了被稱為“艦船殺手”的反艦巡航導彈。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在地中海組建常態化艦隊,短期看是因應敘利亞危機,長期看則是奏響了重振其海軍力量大戰略的序曲。
太平洋艦隊重返地中海
5月19日,俄黑海艦隊信息保障處處長維亞切斯拉夫·特魯哈切夫海軍上校表示,黑海艦隊“尼古拉·菲利琴科夫”和“阿佐夫”號大型登陸艦加入地中海艦隊集群。
特魯哈切夫表示,黑海艦隊“尼古拉·菲利琴科夫”號和“阿佐夫”號大型登陸艦正在按計劃換崗中,并著手在地中海完成任務。據特魯哈切夫介紹,俄羅斯地中海艦隊集群目前包括太平洋艦隊、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的船艦。
而就在三天前的5月16日,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發言人羅曼·馬爾托夫剛剛表示,太平洋艦隊艦艇編隊已繞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這支編隊包括大型反潛艦“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大型登陸艦“佩列斯韋特號”和“涅韋爾斯基海軍上將號”、油輪“佩琴加號”和救援拖船“福季·克雷洛夫號”。編隊于3月19日從符拉迪沃斯托克出發前往戰斗值勤地區。
其實,俄羅斯海軍的這一系列舉動并非突然,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維克多·奇爾科夫12日表示,俄羅斯海軍地中海分艦隊司令部將于今年夏天成立。
此前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曾經發表聲明,為了將保衛俄羅斯在地中海的利益常態化,必須建立獨立的俄海軍力量指揮部門。奇爾科夫曾表示,指揮部的軍官已經開始培訓,他們將常駐在地中海的一艘旗艦上。
奇爾科夫說:“從2013年起計劃由5至6艘軍艦和給養船組成(地中海艦艇編隊),這些船只將從黑海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北方艦隊甚至太平洋艦隊的軍艦進行輪換執勤。根據任務量和任務的難度,軍艦數量可能有所增加”。他還說,如果需要還將派遣潛水艇加入地中海編隊,不排除部署多艘核潛艇。
按照計劃,俄海軍將在2015年建成常態化的地中海艦艇編隊。
如奇爾科夫所言,“我們早已開始了這方面的工作”。就在今年1月下旬,俄海軍在地中海海域舉行了艦隊間聯合演習。黑海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北方艦隊派出20余艘艦艇參演。更早些時候,俄羅斯還與地中海沿岸國家開展了聯合演習。這些均可視為俄組建常態化的地中海艦艇編隊的先期探索。
向敘利亞輸送反艦利器
俄羅斯在地中海東部地區擴大影響力,此舉被歐美官員認為是顯示強硬立場,意在警告西方和以色列不要干涉敘利亞內政。
除了對俄在地中海部署海軍說三道四,西方還爆出“猛料”,稱俄羅斯已向敘利亞政府運送了被稱為“艦船殺手”的反艦巡航導彈。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丁·登普西將軍17日稱,俄羅斯向敘利亞運送導彈的做法不合時宜,“這絕對是一個糟糕的決定,將給敘利亞政權壯膽,延長人們的痛苦。該決定令人遺憾。”
登普西說:“我真正擔心的是,巴沙爾有可能認為,既然他得到這些導彈,他就更加安全,于是有可能做出錯誤判斷。”不過,登普西表示,美軍沒有阻止俄羅斯向敘利亞輸送武器的計劃。
《紐約時報》5月17日的報道指出,俄羅斯運往敘利亞的反艦巡航導彈比該國以往出售的導彈更先進。據美國官員透露,這些導彈裝有先進的雷達裝置。俄羅斯此前向敘利亞運送過“紅寶石”巡航導彈,但沒有裝先進雷達。反艦導彈能幫助敘利亞阻止外界力量從軍艦發動空襲或設立禁飛區,將讓海上封鎖敘利亞變得更加困難。
不論是在敘利亞問題還是在伊朗問題上,俄羅斯可以說都是直接利益相關最大的一方。因此,軍事專家分析,在俄羅斯一邊向地中海派遣數批軍艦,一邊向敘利亞提供先進的防空導彈之后,美國對敘利亞的準軍事壓迫,已經不得不放下步伐。
美國向來敦促俄羅斯停止向敘利亞出售武器,美國官員擔心,武器出售將讓任何國際介入變得更加困難。但俄羅斯方面則表示,此舉只是在履行對敘利亞的合同義務,本國并無興趣看到巴沙爾是否繼續掌權。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在向敘利亞出口武器時遵守了國際義務,而且俄出口的武器沒有破壞地區力量平衡,“我不明白為什么媒體試圖以此造成轟動”。
據媒體報道,以色列空軍5月初對敘利亞發動數次導彈襲擊的打擊目標屬于敘利亞軍事防御系統。拉夫羅夫指出,向一國供應防空系統就是為了保障購買國免受空襲。但俄羅斯只是在履行與敘利亞所有與供應防空設備相關的舊合同,沒有簽署任何新合同。“那些不打算對主權國家發動侵略行動的國家無需擔心,因為防空設備屬于純粹的防御體系,只作反擊空中打擊之用。”
與敘局勢轉變時機暗合
與俄羅斯在地中海動作頻頻相呼應,敘利亞局勢也在發生微妙變化。戰爭的天平似乎開始向巴沙爾政權偏斜。5月18日,經過一個半月的激烈交火后,敘利亞政府軍士兵跟隨坦克部隊,進入中部戰略要地卡綏爾鎮。
大馬士革政治專家塔利卜·易卜拉欣分析說,卡綏爾之役非常重要。該鎮距敘中部主要城市霍姆斯35千米,距敘利亞和黎巴嫩的邊境僅有15千米,是敘中部的反對派獲取境外支援物資的主要通道。
敘總統巴沙爾的腰桿也似乎變得更加強硬,巴沙爾18日接受阿根廷《號角報》專訪時堅稱“不會下臺,否則意味著逃跑”。巴沙爾明確表示:“敘利亞人民選擇了我,所以也應該由敘人民決定我是否下臺的問題,投票將決定2014年的大選結果”。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評論說,巴沙爾之所以態度如此強硬,就是因為他得到俄羅斯強有力的支持。中東媒體分析稱,俄這樣做,是出于與美國抗爭和保住敘利亞這個海外戰略支點的考量,除非美國出兵,軍事干預敘利亞危機,否則巴沙爾政權將在俄羅斯保護下得以長期生存。阿拉伯媒體甚至援引美中情局的分析稱,只要巴沙爾參加2014年大選,他將以至少75%的選票當選,將執政到2020年。
當然,單就在地中海組建常態化的艦艇編隊這件事,表面上看俄也是因應于敘利亞危機:敘利亞是俄在中東地區的傳統盟友,塔爾圖斯港是俄目前在獨聯體外的唯一軍事基地。無論是出于政治因素還是軍事考量,俄都要幫敘度過危機,守住自己在中東地區的橋頭堡。相較于蘇聯時期,俄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已顯拮據。敘危機爆發至今,俄仍未能救盟友于兵燹。俄在地中海組建艦艇編隊,可在地中海地區平衡美海軍第六艦隊的力量,增強俄影響敘危機解決進程的話語權。“我們將審時度勢,伺機而動,”維克多·奇爾科夫稱,俄海軍有實力處理好地中海地區可能發生的沖突。
重振海軍力量奏響序曲
但是,從長遠看,俄羅斯此舉背后還隱藏著重振海軍力量的大戰略。“今日俄羅斯”指出,隨著世界大國爭相競爭在地中海的影響力,該地區成為了他們展示軍事實力的熱點地區之一。在去年10月,北約多個國家曾在地中海舉行海軍演習,隨后在今年1月份,俄羅斯也在此進行海軍軍演。
基于自身的地緣條件,俄歷來重視海軍力量建設。受戈爾什科夫“國家海上威力理論”影響,蘇聯時期非常重視發展海軍,鼎盛時期蘇聯海軍艦艇在世界各大洋游弋,可與美國平分秋色。蘇聯解體初期,俄國力孱弱,海軍各艦隊連基本的戰備執勤都難以保證,更遑論其他。
俄領導人不止一次疾呼,“俄羅斯只有成為海洋強國,才能成為世界強國”、“無論從疆域和地理特點,還是從全球和地區國際關系的地位和作用來看,俄羅斯始終是世界海洋強國”,對海上力量的重視較之以往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假如說,葉利欽時期的俄羅斯欲振興海軍力量只是“空有凌云志”,那么,如今在普京治下的俄羅斯確實表現出“倒海翻江卷巨瀾”的雄心,今年1月10日,普京在向“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頒發納希莫夫勛章的授勛儀式上表示,俄羅斯將加快海軍艦隊更新速度,未來數年,俄羅斯艦隊應該增加100多艘各種級別的水上艦艇和潛水艇。普京指出,目前俄羅斯各造船廠正在開始和建造新船,設計中心在開發新一代海上技術設備。
談到地中海分艦隊的規模,3月16日,俄海軍司令奇爾科夫表示,“5到6艘軍艦應當長期在地中海駐留,管理應當由黑海艦隊司令部來負責。”
“5到6艘常駐”——這種常態化艦艇編隊的規模,當然與蘇聯時期的地中海分艦隊不可同日而語。不過,未嘗不可視之為俄未來組建新地中海分艦隊的“創業之初”。一個常識是,事物的成熟在客觀上需要積累,這意味著時間和磨合,新地中海分艦隊的建成也不例外。
俄黑海艦隊發言人的一句話頗值玩味,他說:“在必要的情況下,俄海軍還準備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組建常態化的艦艇編隊。”如非虛言,俄組建地中海艦艇編隊或許只是奏響了重振其海軍力量大戰略的序曲。
(據新華社、央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