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襲方式 以色列空軍裝備一種航空炸彈能夠在投擲后飛行幾十公里再命中目標,可以不進入敘利亞領空而攻擊其境內目標。
空襲目標 西方國家情報官員說,以軍兩次空襲目標是伊朗制“征服者—110”型地對地導彈,這種中程導彈最大射程300公里。
敘利亞官方媒體5日報道稱,以色列當日凌晨出動戰(zhàn)機空襲敘利亞軍事研究中心,造成人員傷亡。這是以色列在三天之內第二次針對敘利亞發(fā)動空襲。
空襲造成人員傷亡
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報道稱,位于首都大馬士革郊區(qū)杰姆拉地區(qū)的軍事研究中心5日凌晨遭空襲,造成人員傷亡。初步調查結果顯示,爆炸系以色列戰(zhàn)機發(fā)動空襲所致。
在大馬士革的外國媒體記者目擊稱,當日凌晨在市中心能聽到爆炸聲響并看到城北部卡松山后閃現(xiàn)火光。另有駐當?shù)貒H機構消息稱,發(fā)生爆炸的軍事研究中心位于大馬士革西北部,距敘利亞與黎巴嫩邊境約15公里。
敘利亞新聞部長5日稱,以色列對敘利亞境內設施發(fā)動空襲的侵略行為為所有可能性打開了大門,但他并未具體說明敘可能將采取何種報復措施。
目標伊朗制導彈
美國媒體報道稱,如果證實襲擊確系以色列發(fā)動,可視作其正急速擴大對敘戰(zhàn)爭武力干預的明顯信號,這是以色列在三天之內第二次針對敘利亞發(fā)動空襲。
據報道,以色列曾于5月3日出動戰(zhàn)機對敘黎邊境地區(qū)發(fā)動空襲,以阻止敘政府向受其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運送化學武器。
西方國家情報官員說,以軍兩次空襲目標是伊朗制“征服者—110”型地對地導彈,這種中程導彈最大射程300公里。
美國默許以軍空襲
以色列國防部長亞阿隆此前承認,以色列今年1月曾對敘黎邊境敘利亞境內杰姆拉地區(qū)實施空襲,他聲明,以方“紅線”是敘政府軍的武器不能落入黎巴嫩真主黨等武裝分子手中。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4日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表示,以色列有權阻止先進武器落入黎巴嫩真主黨等“恐怖組織”手中,美國將與以色列緊密協(xié)作。輿論稱,美國情報機構自4月末以來懷疑敘政府軍可能小規(guī)模使用化學武器并展開調查,如獲確認,美國可能會考慮出兵敘利亞。(綜合)
反應
以色列在北部部署“鐵穹”
據新華社電 以色列軍方5日說,軍方在北部地區(qū)部署兩套“鐵穹”火箭彈攔截系統(tǒng)。
兩套“鐵穹”分別部署在海法和塞費德市。軍方在一份聲明中說,作出這一舉措是“當前態(tài)勢評估”的一部分。
以色列北部與敘利亞和黎巴嫩接壤。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以色列高級官員5日證實,以軍最近3天內兩次空襲敘利亞境內目標,以阻止敘利亞向黎巴嫩真主黨運送武器。“無論何時,如果以色列獲悉從敘利亞向黎巴嫩運送武器,將發(fā)動襲擊。”
這名官員告訴法新社記者,空襲過后,以色列空軍保持高度戒備,“為最近幾年來最高警戒級別”。只是,他預計敘方不會作出大規(guī)模反應。
2006年,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曾爆發(fā)大規(guī)模軍事沖突,包括海法市在內北部大片地區(qū)遭到真主黨“喀秋莎”火箭彈襲擊。沖突結束后,以軍加緊研制“鐵穹”系統(tǒng),首套“鐵穹”2011年3月部署。
伊朗準備“培訓”敘軍隊
據新華社電 伊朗陸軍司令艾哈邁德·普爾達斯坦說,如果敘利亞尋求幫助,伊朗準備“培訓”敘軍隊。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5日援引普爾達斯坦的話報道:“作為伊斯蘭國家,我們支持敘利亞。如果有需要,我們將給他們(敘利亞軍隊)提供培訓,但我們不會積極介入其行動。”普爾達斯坦說:“敘利亞軍隊在與以色列的多年沖突中積累了經驗,能夠自衛(wèi),不需要外國幫助。”
5日早些時候,以色列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高級官員證實,以軍前一晚空襲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郊區(qū),“目標是一批原定從敘利亞運給黎巴嫩真主黨的伊朗制導彈”。
伊朗被視作敘利亞的盟友。伊朗5日譴責以色列空襲敘利亞,說空襲只會讓以色列成為“短命國家”。伊朗革命衛(wèi)隊網站援引國防部長艾哈邁德·瓦希德的話說,“以色列的襲擊將縮短這個假政權的壽命”。伊朗外交部發(fā)言人拉明·邁赫曼帕拉斯特呼吁“地區(qū)國家明智反對以色列的類似侵略行為”。
伊朗同時指責美國支持以色列空襲。
敘利亞稱以色列空襲證明其與恐怖組織配合
2013年05月06日06:00 東南快報
敘利亞外交部5日譴責以色列當天凌晨空襲敘軍事場所,稱此舉證明以方與恐怖組織協(xié)調配合。
敘外交部當天在致聯(lián)合國的一封信中說,以色列對敘利亞軍事場所的公然侵犯證明了以方與包括“勝利陣線”在內的恐怖組織相配合的實質。以色列此舉意在為地面戰(zhàn)場上受挫的反對派武裝分子提供支持。
敘外交部說,以色列當天凌晨對3處敘利亞軍事場所進行空襲,造成平民傷亡和大規(guī)模破壞,空襲威脅到周邊的居民區(qū)。以色列一再做出此種敵意舉動無異于增加地區(qū)緊張局勢,這將會導致大規(guī)模地區(qū)戰(zhàn)爭,并威脅國際和地區(qū)的和平與安全。
一些大馬士革郊區(qū)民眾對新華社記者說,當天凌晨爆炸發(fā)生時響聲震天,他們的房子都在震動,“懷疑是發(fā)生了地震”。
目前,以色列方面尚未就此發(fā)表評論。(新華社)
田文林:空襲敘利亞讓以色列更不安全
田文林
以色列空軍5日再次對大馬士革市郊的一座軍事研究中心發(fā)動空襲。對一個主權國家不宣而戰(zhàn),嚴重違反國際法基本準則,但以色列習以為常。作為“鑲嵌”在阿拉伯政治版圖中的異己力量,以色列始終強調“安全優(yōu)先”,并在認為受到安全威脅時“先發(fā)制人”。尤其是中東劇變后,以色列周圍出現(xiàn)一個“阿拉伯破碎帶”,埃及、敘利亞相繼陷入政局動蕩,約旦和黎巴嫩不穩(wěn)定因素增加,以色列安全環(huán)境惡化,其對外行為更加敏感和咄咄逼人。
然而,這種“墻倒眾人推式”的軍事行動,看似風險系數(shù)小而安全收益大,實則很可能引火燒身,使以色列面臨更大安全風險。一是敘利亞政府報復的可能性。敘利亞政府盡管與以色列長期敵對,但巴沙爾政府甚少主動挑釁以色列。敘利亞危機升級后,敘政府還從戈蘭高地調回精銳部隊,表明巴沙爾政權根本無暇顧及與以色列對抗。但敘利亞畢竟是“阿拉伯民族主義跳動的心臟”,而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一直“名聲不好”,中東劇變又使阿拉伯民眾反權威、反強權情緒高漲。因此,如果敘利亞政府高舉反以大旗,近兩年已充分動員起來的阿拉伯民眾,很可能將憤怒情緒引向以色列,以使色列面臨不能承受之重。
另一個威脅源來自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敘利亞危機升級后,敘利亞境內各種武裝派別勢力日趨壯大,其中不乏極端勢力。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愿貿然加大對敘軍事介入,就是顧忌敘利亞局勢的極度復雜性,不敢輕易捅“馬蜂窩”。這些反對派武裝反對巴沙爾統(tǒng)治,但更反感以色列。以色列頻頻空襲敘利亞境內目標,折辱阿拉伯民族尊嚴,不排除部分反對派武裝將槍口轉向以色列的可能。
事實上,在中東亂局中,以色列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靜觀事態(tài)發(fā)展。記得1991年美國領導多國部隊對伊拉克發(fā)動軍事打擊時,薩達姆曾竭力試圖將以色列拉下水,為此向以色列頻頻發(fā)射飛毛腿導彈,造成以色列不小傷亡。但當時以色列始終隱忍不發(fā),最終成為那場地區(qū)沖突的最終受益者。但當前的以色列變得越來越沒耐性。這不能不說,以色列正變得越來越黷武而短視。▲(作者是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