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與波蘭總理圖斯克共同出席一本新書《安格拉•默克爾:德國總理與她的世界》的發行儀式。
她在儀式上發表講話說:“解決歐債危機必須在刺激經濟增長和鞏固財政兩方面雙管齊下,缺一不可。為此,如果歐元區真有誠意克服曠日持久的歐債危機并重新贏得市場投資者的信任和信心,各成員國就必須為在歐盟憲法框架內向歐盟機構讓渡部分相關領域政策制定與執行的主權做好準備。”
默克爾強調,歐盟各國不應只是在面對危機時才尋求團結,壓力緩解時便各行其是。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歐盟最高機構需要在某些領域被賦予強有力的最終話語權,否則歐洲一體化建設將缺乏根基。
與此同時,默克爾否認德國在歐債危機治理過程中有任何尋求主導歐洲乃至謀求霸權的企圖。她說,德國是歐盟最大的經濟體,但卻不是最富裕的國家;德國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真心與歐盟其他伙伴國“務實合作”,各國對德國所謂“尋求霸權”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
德國總理默克爾
默克爾稱,拉動經濟增長對于她本人而言無疑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經濟增長絕不能在錯誤的前提條件下得以實現和維持;堅持財政緊縮的目的是努力把各國過高的赤字和債務降低到一個合理水平,為未來的經濟可持續增長創造條件。
默克爾還警告說,歐洲在漫長的債務危機演化過程中已經逐漸喪失了與世界其他新興經濟體競爭的比較優勢。她說:“當我們睜開眼睛環顧當今世界時,歐洲作為一個整體已經開始落伍了。”
波蘭總理圖斯克表示歐洲其他國家對德國向歐盟強行推行德國式經濟模式感到擔心,默克爾對此回應說,有鑒于歐盟各國之間文化背景差異和經濟實力懸殊都很大的現實情況,各國應該學會協調行動并采納統一的最佳發展模式。
她強調,歐債危機中呈現出來的混亂狀況表明,各國需要更好地協調行動與密切合作,歐盟只有根除過去的各種弊端,才有可能繼續向前發展。
歐盟發布2012年赤字債務數據 成員國經濟狀況不容樂觀
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2013年全球經濟增速預估從此前的3.5%下調至3.3%,2014年預估從4.1%下調至4%。IMF預計2013年歐元區經濟萎縮0.3%,14年成長1.1%。
默克爾的表態與歐盟目前曠日持久的低迷經濟不無關聯。
歐盟統計局22日公布了2012年歐盟成員國財政赤字與債務的有關數據。從整體上來看,歐盟各國2012年財政赤字的絕對額比2011年有所下降,但是公共債務均有所上升。數據表明,歐元區17國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從2011年的4.2%降至3.7%,歐盟27國赤字水平則從2011年的4.4%降至4.0%。
但從國別來看,只有德國實現了微弱盈余,有17個國家的赤字超出了歐盟規定的3%的警戒線。其中財政赤字最高的國家是西班牙和希臘,分別為10.6%和10.0%。
公共債務方面,歐元區17國債務占GDP的比重從2011年的87.3%上升到90.6%,而歐盟27國的債務水平則從2011年的82.5%升至85.3%。其中希臘是債務水平最高的國家,占GDP比重達到156.9%,緊隨其后的是意大利127.0%,葡萄牙123.6%,和愛爾蘭117.6%。
歐盟各國的赤字水平之所以都有所降低,是因為它們因實施緊縮政策而削減了公共開支。但歐洲各國的失業率因此居高不下,示威游行此起彼伏,這讓政治家們開始重新權衡緊縮政策的利弊,轉而傾向于增長友好型政策。
其中,法國赤字與經濟產出之比為4.8%,高于4.5%的目標。
盡管實施減支和加稅,但西班牙扣除銀行資本重組后的預算缺口仍高達7.1%,高于政府6.98%的目標,也遠高于該國最初6.3%的目標。
如果加上西班牙重組銀行支出和歐元區提供的400億歐元銀行救助資金,那么西班牙2012年赤字與GDP之比將近11%,高于歐盟預估的10.2%,也高于2011年的9.4%。西班牙的赤字與GDP之比高于希臘,為歐盟最高。
削減預算是歐元區克服債務危機的核心,但也因帶來惡性循環而受到指責,因其導致政府減支,企業裁員,歐洲民眾支出下降,年輕人就業希望渺茫。
歐盟統計局稱,歐元區主權債務累計規模與GDP之比在2012年觸及紀錄水準90.6%。
歐盟領導人迫切渴望經濟成長,歐盟執委會將在5月29日決定是否建議歐盟各財長讓法國和西班牙把財政赤字與GDP之比降至3%的時間延長到2015年,現今的目標時間為2014年。目前尚不清楚歐盟決策者計劃作出多大的政策調整。
此外,除英國和捷克之外所有歐盟國家在2012年3月簽署的歐盟財政條約,要求政府維持預算處于平衡或盈余,同時結構性赤字與GDP之比不高于0.5%。
“我沒有看到政策出現大轉變或者節支議題已經消失,”花旗集團分析師稱,“多數國家將不得不采取額外的可持續性財政措施,以便實現他們的新目標。”(本文綜合自新華網、國際在線及路透社消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