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娜】在過去的幾年里,美國掀起了一股頁巖氣熱潮,“頁巖氣革命”也常常見諸于媒體報端。據美國財經網站CNBC3月7日消息,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日前的一份報告稱,隨著石油生產處于20年來的高點,人們也預測美國經濟將出現制造業復興,而這對于中國等新興市場將會帶來消極影響。
摩根士丹利在研究紀要稱,水力壓裂技術給美國帶來了天然氣和石油生產方面的革命。新技術將釋放出石油和頁巖氣資源,刺激經濟活動并通過提供較廉價的天然氣和電力使行業具有競爭優勢。這些發展可能引發美國經濟的工業化并帶來可持續增長。
該報告認為,在廉價能源的幫助下,美國制造業形勢會好轉,并向下移動,奪取包括電腦在內等“復雜程度”較低的產品的生產,而目前這些產品主要在新興國家生產。因此,美國很可能與新興市場爭奪市場份額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充當消費國。隨著美國制造業的復興,美國在增值階梯上的下行可能與中國制造業升級的需要發生沖突。
CNBC還引述美國能源情報署的一份報告稱,美國的原油生產去年11月和12月都超過日均700萬桶。該機構還預計,美國原油生產到2020年將超過沙特和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油生產國。此外,CNBC也認為,馬來西亞及巴西等經濟體也將受到影響。摩根士丹利還稱,美國的再工業化很可能挑戰俄羅斯在鋼鐵、化工等行業的地位。
不過,摩根士丹利也承認,美國再工業化對中國所構成的“威脅”尚需一些時日。研究報告指出,為了減少這種潛在的威脅,中國需要使經濟恢復平衡。中國應該改變出口帶動增長的局面,轉而依靠國內消費來推動增長。該投行表示,如果消費繼續穩步增長,針對內需的制造業受到的威脅就不會像依賴投資及迎合外需的制造業所受的威脅那么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