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華回來后,我曾對安倍首相表示過,希望他能站在繼承‘村山談話’的立場上,從進步角度就日本今后的方針來發表新談話。”曾發表“村山談話”對日本殖民歷史進行過反省和道歉的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2月1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這樣說。1月底,村山富市以日中友好協會名譽顧問身份率團訪華,為的是“創造一個兩國可以面對面對話協商的環境”。盡管在日本政府擬修正歷史觀并加快修憲步伐的大背景下,但村山富市在專訪中仍強調,他相信日本國民不會讓安倍內閣那么輕易地走右傾路線。就島嶼爭端問題,自稱“保留意見”的村山富市,要求日本政府應主動擔負起溝通的責任,緩解日中關系僵局。
日本政府做了一件蠢事
環球時報:您曾多次訪問中國,但今年1月的中國之行大背景很特殊。您能說一說與以往訪華時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嗎?
村山富市:去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因為島嶼爭端問題很多紀念活動被迫取消。所以,坦率地說,這次訪華前我心情多少有點緊張。但是,在這次我與中國原國務委員、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唐家璇長達1個半小時的會談中,感到氣氛并不那么緊張,我們也越談越融洽。我們從日中兩國的歷史談到日中關系的現狀,又談到釣魚島問題。我們一致認為這個問題應該通過對話途徑解決。
這次我不是代表日本政府訪華,而是作為民間團體——日中友好協會的代表之一前往中國。我認為,目前最關鍵的就是緩和緊張局勢,創造一個兩國可以面對面對話協商的環境。現在,中國有公務船在那片海域巡邏,日本也派出海上自衛隊到那里,現場情形十分緊張。要想辦法緩解這種緊張局勢才行。問題關鍵是日中兩國國民對此事持何種態度,如果沒有民意的支持,政府也很難進行。兩國民間團體的責任就是要創造出一個可以通過對話途徑解決的環境,這就是我訪華的目的所在,我相信日中兩國國民都希望能通過對話來解決。
環球時報:日本國內對您此次訪華報道不多,有媒體還認為,此前訪問中國的公明黨代表有關擱置釣魚島問題的論調與政府主張相悖。此外,前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的相關言論,以及前首相鳩山由紀夫1月17日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也被批。為什么日本國內政見如此分裂?
村山富市:日本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媒體可以任意發表報道。對這個問題的本質,每個人的見解都不同。現在,我也不能代表政府立場,只是一家之言。我就只強調一點,日中兩國正在面臨難題,但現在的日中關系是在漫長的歷史中構建起來的,從維護日中關系的角度出發,兩國應該多溝通多交流。
環球時報:在您這樣的日本老一輩政治家看來,中日關系如何才能走上正軌?打破僵局的是不是應是日方?
村山富市:坦白地說,日本政府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事實上,日本已對島嶼進行了長期的實效支配,先不說這是對還是錯,中方對此是“默許”的。日本政府根本沒必要刻意掏錢將其“國有化”,如果日本想在那里開發油田,可以同中國協商合作,沒有必要糾結島嶼的最終歸屬。所以日本應該主動擔負起溝通的責任。但是關于島嶼究竟是哪國的領土,我對此保留意見。
在1972年兩國恢復邦交正常化之際,當時的日中領導人已達成共識,將島嶼問題暫時擱置。在1978年兩國締結《日中和平友好條約》之際,雙方領導也進行了同樣的對話,決定把問題留給“更優秀”的后代去解決。
凡是明智的國家都不希望日中打仗
環球時報:就釣魚島問題,您認為這一代或下一代,到底有沒有智慧解決?是不是很多國家都期盼著中日之間打一仗?比如說美國、菲律賓等。
村山富市:有沒有智慧是其次,關鍵是要集中智慧一起想辦法。在悠久的歷史長河里,日中關系有好的時候也有不好的時候,但兩國先賢們一起想方設法跨越這個問題,構筑起今日的兩國關系,我們不應辜負他們的努力。今后的日中關系,必須向著雙贏方向發展。這不僅是日中兩國間的事情,也關系到亞洲的和平與繁榮。亞洲各國期待日中友好,全世界都期待日中友好。為了這樣一點小事就打架,簡直是糊涂透頂。我認為日中兩國的政治家必須借鑒歷史,一起想辦法,只要能明確目的,就一定能夠想出辦法。
要是日中之間真打起來,美國可就受不了了。凡是明智的國家都不會期盼著日中打仗,美國當然也不希望。過去,法國與德國間曾發生過兩次大戰,部分原因就是爭奪法德邊境的礦物資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法德兩國意識到,再重復戰爭只會導致兩國一起滅亡,甚至毀滅整個歐洲,為此兩國達成資源共享、利益分配的共識,所以就有了今天的歐盟。日中兩國也應該借鑒這段歷史,以日中為中心,建立亞洲同盟,形成互助體制。
環球時報:在中國,很多對日本比較了解的人常說,日本認為二戰中真正把日本打敗的是美國人,而不是中國人,所以,即使是現在,日本也不服中國人。您贊同這樣的觀點嗎?
村山富市:我一向認為打敗日本的不是美國。日本想在廣闊的中國大陸稱霸,根本就是一場妄想。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戰爭,這才是日本戰敗的根本原因。當然,有的日本人會認為,如果不是美國的參與,日本一定會打敗中國。持這種觀點的日本人是沒能看到整體。
希望安倍首相繼承“村山談話”
環球時報:您1995年發表的“村山談話”被認為是日本政府正視歷史的一個重要標志,但新的日本政府擬修正歷史觀,計劃成立一個“有識者懇談會”,由其起草一個“適應21世紀、立足未來的新談話”即“安倍晉三首相談話”。您對可能出現的新談話,有什么最基本的忠告和建議嗎?
村山富市:關于所謂的“新談話”,我沒有直接問過安倍是出于何種考慮要這樣做,因此在這里不便發表評論。但是,安倍在就任首相前,曾親自表態要“繼承‘村山談話’”。我相信他也是出自真心的。在訪華回來后,我曾對安倍首相表示過,在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中,希望他能站在繼承“村山談話”的立場上,從進步角度就日本今后的方針來發表新談話。
環球時報: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小淵惠三等政要都公開對歷史問題進行過反省和講話。但曾受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總是認為日本國內仍有一股不能正視歷史的勢力。這股勢力讓日本不能像德國那樣有徹底的歷史反省。您認為這是為什么?
村山富市:其實,當年的“村山談話”并不是我一個人的見解,而是經過全體閣僚一致同意,經過日本自民黨、新黨先驅、社會黨的三黨聯立政權一致同意后,由我作為代表發表的。雖然有一部分日本國民對此提出批評,對此有誤解,但只是極少的一部分人。在“村山談話”發表后,日本歷屆首相都異口同聲地表示要“繼承‘村山談話’”,這是日本政府以及日本國民的態度。有一小撮反對勢力存在是事實,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日本國民不會允許安倍內閣右傾化下去
環球時報:在中國,您被稱為“中國的朋友”、“有良知的政治家”,其中一個因素是您出身漁民家庭,而現在日本政壇世襲制嚴重,且首相頻繁更迭。您認為,日本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變化?
村山富市:原因無法一言概之,選舉制度本身也存在一定問題。以前實行的是中選舉區制度,現在實行的是小選舉區制度,這就導致一個選舉區只能有一個人當選,所以有的選民會認為選擇政治家的后代做議員才算說得過去。只要是選民的判斷,并且是優秀的人才當選,哪怕是“世襲”也不是什么壞事。尊重選民的判斷才能維持民主選舉制度。
當然,日本的短命政權、頻繁換首相不是好事。現在,日本正處于變動的時期。長期以來,日本一直是由自民黨執政,但自民黨內存在一些包括貪污在內的問題,于是日本國民開始期待民主黨能夠執政。但是,民主黨經驗不足,內部勢力分裂,沒有足以執政的力量。可以說,眼下的日本政壇進入群雄割據的時代。日本大家黨、日本維新會等政黨接連出現。在我看來,現在的自民黨和公明黨的聯合政權應該可以持續3年左右。
環球時報:有意見認為,安倍內閣正在向著右傾化發展。對此,您怎么看?
村山富市:實際上要看日本國民是否允許他們這樣右傾化下去。安倍呼吁“脫離戰后政治體制”,他認為,日本的戰后政治體制是錯誤的。什么錯了?憲法錯了。所以他主張改憲。但仔細想想,日本自二戰結束到現在,自衛隊從沒有持槍殺人過。這在日本史上也是第一次。日本戰后的經濟繁榮,逐漸被其他國家所承認,稱贊“日本是個優秀的國家”。日本國民對此也深有感觸。在遭受過原子彈打擊后,全日本都發自內心地反省再也不要發動戰爭。在和平憲法的保護下,日本有權并有幸沒有參加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這些都多虧有這部“和平憲法”。所以,日本必須維護“和平憲法”,日本國民也是這個心情。所以,我認為安倍內閣不會那么輕易地走右傾路線。從這一點上說,我還是相信日本國民的。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531期,摘自2013年2月17日《環球時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