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娛樂化”的時代,連預測未來也被“娛樂化”。法國非常“嚴肅”的國家電視二臺不久前播出了一個“未來歷史”的新聞節目:對2013年的兩個相反的“虛擬報道”,一個是樂觀的,另一個是悲觀的。
樂觀一幕:1月份希臘宣布成功償還所欠債務、結束緊縮政策,從而帶動歐元區經濟的復蘇;3月法國工會與企業主協會達成歷史性談判,失業率開始下降;法國空客銷售大幅上升;4月法國電動汽車成功上市,出口強勁;5月法國與利比亞簽約,石油價格大幅下跌,帶動汽車業的復蘇;7月,西班牙經濟恢復增長;8月來法度假的游客創下歷史紀錄;9月法國出口增加,赤字減少,從而帶動失業率下降;11月美國經濟全面恢復增長,美國房地產終于重新上漲;年底,法國消費指數達到空前水平,國家稅收大幅增加,失業率降至150萬,而預算赤字降至3%以下……
悲觀一幕:1月,法國汽車銷售大跌25%,部分工廠不得不關門大吉;春季,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緊縮政策的重壓下引爆大規模社會動蕩,兩國不得不請求歐盟提供大規模經濟援助;德國民意要求退出歐元區,法國失業率進一步劇增;5月份希臘發生騷亂并引起暴動,軍隊接管政權;6月份伊朗危機使法國汽油暴漲到2歐元一升;夏季,因石油大漲而贏取暴利的道達爾石油公司為了逃稅而遷移至外國;國際評級公司據此進一步下調法國的評級,法國被迫采取緊縮政策;而最嚴重、也是最荒誕的,則是年底部分歐元區國家以德國為首,偷偷成立了一個“歐元馬克區”,歐盟徹底分裂、歐元走向終點,法國失業人口升至400萬……
法國電視二臺播音員聲稱,兩種可能性都存在,就看歷史如何發展。問題是,幾乎所有歐洲專家都同意,2013年對于歐盟來說,實在是“不容樂觀”。
占壓倒性多數的歐洲經濟學家認為,在全球經濟呈現悲觀前景的時候,歐洲、特別是歐元區國家目前的狀況尚難以走出緊縮政策的“緊箍咒”。部分專家甚至認為,2013年將很有可能爆發一場比2008—2009年更為嚴重的全球性衰退,特別是對歐洲而言,因為歐洲缺少能夠促進經濟增長的因素,而債務卻仍然在急劇攀升;民眾和社會則因緊縮政策而處于極端不滿之中,各國政府對此均束手無策。
最悲觀的專家甚至認為,歐洲金融機構正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因為如果歐洲無法解決歐元的穩定和希臘等國家債務等問題的話,歐洲中央銀行遲早會陷入困境之中。因此部分專家提出要將黃金作為歐元穩定的后盾,建議國家禁止私人出售黃金,將全部歐洲目前擁有的黃金均作為歐洲中央銀行發行的“歐盟國債”的保證金。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德國一度要求檢查其存放在美國的黃金。這從一個側面證明,歐洲中央銀行很有可能對歐元危機提供資金支持的極限即將到來。
在這種背景下,美歐如果同時放寬貨幣流動的話,將會引發全球性的通貨膨脹。新興國家拉動全球經濟發展的能力也已經達到極限。從2012年開始的經濟增長減緩情況將在新的一年里進一步嚴重。于是,發達國家的衰退和新興國家經濟增長的減緩將成為2013年的主要特征。這將意味著新一輪全球性衰退的開始。
由于歐元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德國目前也開始出現受到債務沖擊而導致經濟衰退的跡象,其2013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被大幅從1.7%下調至0.8%,這將大大沖擊指望德國拉動的歐元區其他國家的經濟復蘇。在這種情況下,歐盟預測歐元區在新的一年里經濟增長率僅為0.4%,最樂觀的預測也要等到2014年才會恢復到1.4%。而失業率卻將達到11.8%的新高。歐盟只能致力于繼續降低各國預算赤字,并全面改革經濟結構,等待歐元區經濟復蘇的到來。
對于歐洲來說,最為嚴重的,則是歐洲各國社會對衰退中的經濟會做出何種反應。從希臘爆發的社會動蕩來看,歐洲各國都會在新的一年中面對不滿的民眾運動。希臘民眾對歐盟強加給他們的經濟緊縮政策極端不滿,實際上已經在引發一場廣泛的社會抗議運動。如果這場運動隨著危機的深入而蔓延到西班牙、葡萄牙乃至意大利、法國的話,任何政府都難以應對。誰也無法預測會發生何種性質的動蕩。
對于法國來說,2013年的經濟增長將仍然徘徊于0.8%上下,因而持續了19個月的高失業率狀況將在新的一年里繼續惡化。這一點,法國現政府已反復強調多次。目前法國登記失業人口已經達到313萬人,如果算上其他各種“準”失業的話,失業人口可能還要多出上百萬。失業問題將很有可能成為法國社會出現動蕩的導火索。
在衰退背景下,法國和歐盟國家不得不將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其內部事務上。歐盟,特別是法國,盡管在敘利亞、伊朗等問題上頻繁做出強硬表態,但實際上其干預意愿和能力都比2011年法國軍事介入利比亞時大為削弱。這將會使國際社會暫時處于相對平穩狀態之中。但歐洲在對華關系上則將出現嚴重分歧。
如果說原來的歐盟軸心法、德兩國已經逐漸分裂成兩種“歐盟經濟觀”的代表的話,在對中國政策上,法德之間也在出現分道揚鑣的跡象。法國新總統奧朗德當選半年多,迄今仍然是世界上少有甚至有可能是唯一的從未踏上過中國國土的大國領導人。與密特朗、希拉克、薩科齊等前任均在上任當年就訪問中國相比,奧朗德顯然對中國遠不如其前任更重視。相反,法國在過去的一年里多次提出對中國商品征收各種反傾銷稅等建議(如其工業重振部部長蒙特布爾提出要對中國產打火機征稅,后因德國等其他國家反對而被歐盟否決),顯示出法國似乎正在采取與德國加強對華經貿關系來支撐歐盟的政策相反的對策。法德在對華政策上出現分歧,意味著2013年將是法中、也將是歐中關系的一個關鍵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