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古巴式變革”力保全民免費醫療和教育

何申權 · 2012-11-23 · 來源:環球時報
社會主義免費醫療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古巴的多項重要公共健康指數始終保持在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平均壽命78歲,居拉美地區之首。

  “古巴式變革”力保全民免費醫療和教育

  何申權 劉暢 李宏偉

  古巴是最受世界關注的小國之一,這不僅因為它有菲德爾•卡斯特羅,還因為它已整整承受美國半個世紀的嚴厲封鎖,甚至遭受過美國的顛覆,但這個國家的政權卻奇跡般“幸存”下來。作為前蘇聯陣營的一員,上世紀90年代初靠山沒有了,但古巴好似一葉小舟,經歷風雨晃晃悠悠漂到今天。它依然舉社會主義旗幟,堅持走自己的路。在美國主導的西方輿論中,古巴并非毫無還手之力,不僅有很多拉美國家支持和同情,而且聯合國大會去年在要求美國取消對古巴制裁的投票中,投反對票的只有美國和以色列兩個國家。古巴人均月工資只有二三十美元,算是不發達國家,但它又是世界上實行全民免費教育和免費醫療的極少數國家之一。最重要的是,古巴的“改革”頗受世界關注。古巴會以什么方式進行自己的“模式更新”?“改革”對古巴又意味著什么樣的機遇及風險?《環球時報》記者10月走進古巴,獲得了一些直觀印象。

  年久失修的房屋比比皆是

  到古巴采訪前,《環球時報》記者已走訪巴西和墨西哥。古巴這個加勒比海島國給人的第一個鮮明印象是相當“陳舊”。說實話,從經濟繁榮的東亞去拉美,即使巴西、墨西哥也顯得挺“陳舊”,城市基礎設施在吃上世紀70年代甚至更早的老本。而古巴和拉美較先進國家一比,又差了一些。首都哈瓦那房屋年久失修的情況比比皆是。主要干道還說得過去,但城市里小街巷路面的破損和坑洼很容易碰到。古巴基礎設施建設的“欠賬”顯然很多。這與美國1962年開始對古巴實行經濟、貿易和金融封鎖有很大關系。

  哈瓦那大街上跑的大多是其他國家很難見到的各種“老爺車”。古巴人開它們可不是為了耍派頭,而是因為沒有新車,不少破舊的“老爺車”都冒著黑煙。90%古巴人都擁有住房,但基本是革命前建的兩三層樓房。49歲的南希•薩拉沙爾•費爾南德斯一家四口住在哈瓦那老城里,三層總計約80平米的房子是政府分的,房產歸他們所有。南希的丈夫是工程師,夫婦倆每月收入大概50美元,家里的糖、油、大米由政府供給,家里有洗衣機、冰箱、音響等家電。她說:“古巴人沒有存錢的習慣,但生活什么都不缺。”現在古巴允許房產置換和買賣,但南希對炒房沒什么概念,也沒打算把分配的房子賣掉。

  南希的生活在古巴相對算好的。《環球時報》記者經過一個只能容一人走的破舊樓梯,來到同一社區71歲老太太拉法埃拉•林比耶格的家。她屋子里有電視、冰箱,還有一個沙發,都像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產的,但很整潔。法埃拉告訴記者,附近有個老人的房子壞了沒錢修,后來提出申請,政府補貼了一筆錢。這個老人是幸運的,古巴政府經費緊缺,大量民房的上下水、電線都無錢改造。這兩年,政府為發展旅游業,出資修繕了一些歷史遺跡。

  由于美國的禁運,古巴一直處于物資匱乏狀態,配給制度實行了半個多世紀。國家財政補貼以象征性的價格向國民提供生活常用品。這對古巴財政是不小的負擔,尤其金融危機之后,更感不堪重負。古巴政府自去年起先后取消了部分配給,目前留在“供應卡”上的尚有18種生活必需品,如每人每月大米15公斤、雞蛋10個、魚和肉約半公斤。不夠的要到市場上買,而市場的價格要比配給價格高很多。對此,一些古巴人特別是每月只拿十幾美元退休金的老人有不少抱怨。

  力保全民免費醫療和教育

  古巴每年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投向全民免費醫療和教育,苦苦保住這兩大項“社會主義福利”。在對哈瓦那一所小學和一家綜合診所的采訪中,記者很容易感受到古巴維持這兩項福利的吃力。奧蘭多•潘圖加小學是哈瓦那較為典型的一所小學,有600多名學生,50多名老師,每個班級不超過25人。校舍很破舊,很多教具都是老師和孩子自己做的,但上學是免費的,孩子中午在學校吃,每個月象征性地付約2元人民幣的飯費。據了解,古巴學校開設的課程很豐富,比如有環保觀念、自救技巧教育等。

  古巴的醫療一直在世界有很好的口碑。記者參觀了哈瓦那一家綜合診所,相當于中國的社區醫院。綜合診所設有多個專科,有化驗室,有X光、超聲波等檢測設備,沒有住院部,就相當于一個小門診醫院。院長說,很多醫療設備都是中國援助的。古巴的醫療體系大致有三個層次。最低一層是家庭醫生診所,每120至150個家庭就有一名家庭醫生及至少一名護士。得了小病就由家庭醫生就近治療,嚴重的由家庭醫生提供證明到第二層綜合診所治療。綜合診所往上是有住院部的二級、三級醫院。古巴公民就診是完全免費的。古巴每千人擁有5.3名醫生,美國每千人只有2.7名醫生。古巴的多項重要公共健康指數始終保持在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平均壽命78歲,居拉美地區之首。

  在古巴采訪期間,《環球時報》記者恰因眼部不適去哈瓦那一家眼科診所就診。就診時沒有排隊,因記者是外國人交了少量就診費,收錢的老太太一再強調,“回國后可以找保險公司報”。門診醫生專業而耐心,他帶著歉意說:“因為我們缺幾種藥,你需要暫時忍一下疼痛。”這讓記者想起在古巴聽到的一句話:“在古巴,做一個心臟移植手術比得到一片阿司匹林容易,得到一個大學文憑比得到一支圓珠筆容易。”古巴教育和醫療的成就,與古巴人生活物資短缺都在這句話中得到生動體現。一位在古巴生活了4年的中國女孩告訴記者,包括一些老師、醫生的工作積極性都有些下降。同時,因為醫療器械和藥品緊俏,少數醫院也出現腐敗苗頭,比如給錢就能得到更好的醫療。“如果經濟搞不上去,古巴人引以為豪的全民免費醫療和教育就可能喪失。”在古巴,記者也聽到這樣的擔憂。

  以計劃為主導進行的“經濟模式更新”

  22 歲的巴爾瓦在哈瓦那蹬人力車拉外國游客,這在過去都是不允許的。《環球時報》記者乘他的車大概走了2公里的路程,被要了3個“紅比”(當地華人對可兌換比索的俗稱,1紅比約合1美元)。巴爾瓦說他的車子是租的,每個月租金12紅比,另向政府交4紅比的稅,但也有人逃稅,拉“黑車”。

  身在古巴輕易能感受到一切都在快速變化,變化的目標主要是為了擺脫面臨的經濟困境。去年4月召開的古共六大是分水嶺。這次大會為2011年至2015年制定了 313項政策和綱領,開始允許私人買賣汽車、房產,鼓勵個體戶。私營餐館在哈瓦那及其他城市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在農業方面,政府手中控制了大量閑置土地,鼓勵農民以合作社的方式申請耕種,收獲糧食一部分按照統購價格賣給國家,還可以自由支配一部分。古巴共產黨機關報《格拉瑪報》11月1日報道,古巴人口1120多萬,其中農村人口約270萬,自2008年政府允許農民承包閑置土地以來,承包土地的農民已達17.4萬余人,并且七成的土地已得到農業或畜牧業開發。由于古巴糧食消費80%靠進口,每年耗資超過17億美元,因此土地承包政策有望增加糧食、肉類和奶類的產量。12月9日,一項擴大土地承包面積、延長土地承包期限的新法令將生效,古巴農業部土地管理中心的官員樂觀地預期,承包土地的農民還會增多。

  現在古巴大約有30萬到60 萬個體戶,不少農民種菜發了財,黑市貿易也很活躍。社會大環境的變化還帶來另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聽說在農貿市場買東西會遇到缺斤少兩的情況。然而這些 “小生意”對國家經濟增長的貢獻畢竟有限,往大了做又面臨物流和資金等限制。古巴目前還沒有什么像樣的工業,對外資開放的步子也剛剛邁出。根據拉美經委會公布的數據,古巴去年經濟增長2.5%,在拉美國家中僅領先于薩爾瓦多。

  古巴這幾年陸續有新政策推出。10月16日,古巴當局宣布,從2013年1月14日起,古巴公民憑護照可以自由出國訪問或旅游,不再需要向當局申請出境許可,這標志著1959年古巴革命以來,首次取消公民出境限制。

  “古巴不是在搞改革開放,是經濟模式更新。”古巴經濟學家與會計師協會副主席雨果這樣告訴記者。雨果說,“模式更新”的目標是為鞏固社會主義經濟模式,“主要依據計劃而不是市場來調整經濟”。他強調古巴和中國沒有可比性,古巴的市場太小,不能完全依靠市場,古巴絕不能犯“抄襲主義”,“要走自己的路”。不過,古巴一直密切關注和借鑒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教訓。雨果表示,古巴領導層非常警惕“模式更新”可能導致更大的貧富差距以及腐敗出現,“一些政策盡可能向弱勢群體傾斜”。古共六大一項原則就是“限制財富過度集中”,“古巴保證大的公平,這是古巴社會最大的優勢”。古共六大兩個月后,有11名古巴官員、商人因腐敗入獄,其中包括食品部前副部長。

  雨果認為,“出點波折很正常,遇到問題再調整,中國的改革進程也不是一條直線,是曲線”。《格拉瑪報》報社社長巴雷多也告訴記者,他們的報紙也會刊登批評性報道,“但不是反政府,而是批評具體問題”。關于古巴人怎么看待國家改革,巴雷多說:“如果你問 4個古巴人會有6種不同的看法。”

  “沒有一刻放松對美國干涉的軍事準備”

  在古巴國際新聞中心的一個報架上,放著一沓明信片供外國記者無償領取,上面印著致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公開信,要求美國釋放其以間諜罪扣押十幾年的5名“古巴英雄”。古巴上下都把美國長達50年的經濟封鎖當成古巴今天困境的最大原因。迄今為止,聯合國大會已連續20次通過決議,要求美國停止對古巴進行經濟封鎖,但美國仍不為所動。

  “美國解除封鎖的條件是讓古巴政府下臺,最根本目的就是摧毀古巴革命,讓古巴用主權去交換美國的解除封鎖,這是我們絕不會答應的。”古巴外交官佩德羅•庫斯塔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佩德羅說,奧巴馬上臺后向古巴釋放了一些善意,但封鎖沒有放松,反而加強了。他還表示,“50 多年來,古巴沒有一刻放松對美國干涉的軍事準備”。

  古巴被美國封鎖,但并不封閉。古巴電影院里經常放映美國電影,大街上常能聽到美國音樂。18歲的姑娘雅內特•瑪西艾爾是古巴保衛革命委員會的年輕成員,和其他國家的年輕人一樣,對歐美流行音樂等新鮮的外來事物充滿好奇。她說,雖然古巴打電話很貴,但她的朋友陸續都買了新手機。古巴的網民數量不多,但能上推特、臉譜這樣的西方網站。11月2日,古巴外交部譴責美國駐古巴利益代表處未經允許向古巴民眾提供互聯網服務。

  古巴在政治上屬于社會主義陣營,在社會文化、民族性格、建筑藝術等方面則和整個拉美地區一脈相承。古巴人性格開朗,不急不慢。古巴城市化率達到70%以上,在長期受封鎖的背景下,古巴人雖然生活不寬裕,但也能過下去,大家的日子基本都差不多。城市里沒有乞丐。古巴治安非常好,在拉美地區非常突出。這一切都給了古巴“模式更新”必要的彈性空間,對“更新”進程,古巴領導人的定調是“不著急、不停頓”。

  古巴面積11萬平方公里,自然資源并不匱乏。現在旅游業是古巴第一大產業,去年入境游客達到270萬人次,但還有相當大潛力。哈瓦那老城區是世界文化遺產,隨便一個角落都如同一幅油畫,但街上的游人相對于其他拉美城市并不算多。

  《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好幾名古巴官員、學者都提到古巴深海石油項目。古巴政府近來宣布在其大陸架探測到深海石油的儲量高達200億桶,由于受技術及美國封鎖等限制,目前還難以開采。不過,它倒是加強了很多古巴人對未來的信心:“困難是暫時的,前景是樂觀的。”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bug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9.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10.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不卡片 | 日本最新免费新一二三区 | 亚洲精品播放在线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ⅴ专区 三级网站免在线看 | 先锋资源站欧美精品 | 在线911精品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