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恩道爾:敘、土、以與大中東能源戰爭

恩道爾 · 2012-11-17 · 來源:觀察者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在以色列和敘利亞發現了巨大的天然氣資源,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潛在天然氣消費市場,兩者相結合埋下了當前推翻阿薩德政權的種子。

  2012年10月3號,土耳其軍隊連續炮擊敘利亞境內,同時順理成章地在敘利亞境內設立了一條10公里寬的無人“緩沖帶”,以此回應敘利亞政府軍涉嫌發射迫擊炮落入土耳其境內造成多人死亡的事件。

  人們普遍猜測,造成5名土耳其平民死亡的那顆敘利亞迫擊炮彈很有可能是土耳其支持的反對派武裝發射的,以制造土耳其對敘軍事干預的借口。用西方軍事情報術語來描述即是“虛旗”(false flag)行動,即偽裝身份、嫁禍他人。[1]

  親穆斯林兄弟會,且高深莫測的土耳其外長達夫托葛魯(Ahmet Davutoglu)就是土耳其政府制定策略顛覆前盟友巴沙爾·阿薩德的主要人物,而這一策略很可能讓土耳其自損。[2]

  根據報告,自2006年以來,自伊斯蘭遜尼派總理雷杰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an)及其親穆斯林兄弟會的正義與發展黨(AKP)執政以來,土耳其已成為一個全球穆斯林兄弟會新中心。[3]一位消息靈通的伊斯坦布爾人士講述報告內容時稱,在土耳其最后一輪選舉前,埃爾多安的正義與發展黨從沙特獲得100億美元的“捐贈”。而在嚴格奉行原伊斯蘭教義的瓦哈比主義(Wahabism)的外衣下,沙特成為了世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薩拉菲派活動的心臟地帶。[4]20世紀50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曾把在流亡中的埃及穆斯林兄弟會領導成員帶進沙特阿拉伯,自那時起,瓦哈比主義的沙特分支與激進的兄弟會圣戰原教旨主義分子就在沙特相互融合了。[5]

  雖然敘利亞立即對這一起炮擊事件道歉,但土耳其的回應近乎要在兩國間爆發全面戰爭。然而直到去年,兩國在歷史、文化、經濟甚至宗教方面,都是極其親密的盟友。

  這次可能引發戰爭的危險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嚴重。土耳其是北約的正式成員國,北約章程明確規定,對北約的任何一個成員國進行攻擊即等于攻擊了北約的所有成員國。然而擁有核武器的俄羅斯和中國把敘阿薩德政權當做戰略要地來極力維護,這使得世界大戰的幽靈向我們靠近,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更加迫近。

  2011年12月在對該地區角逐力量的分析中,美國中情局前分析師吉拉爾迪(Philip Giraldi)作出的以下分析具有先見之明:

  北約以土耳其作為美國的代理人打頭,已經暗中卷入了敘利亞沖突。土耳其外長達烏特奧盧(Ahmet Davutoglu)已公開承認,土耳其做好了準備,只要西方盟國達成一致,就將入侵敘利亞。入侵將以人道主義為理由,借口保護敘利亞平民。而“有責任保護平民”這種主張就是之前用于干涉利比亞的借口。土耳其方面的消息暗示,入侵將以沿土敘邊境建立緩沖區開始,然后不斷地擴大緩沖區。首先瞄準的目標是敘利亞最大和最國際化的城市阿勒頗,自由軍如奪取阿勒頗就等于是摘取了“皇冠上的寶石”。

  未標記的北約戰機正不斷飛到離邊境城市Iskenderum很近的土耳其軍事基地,將已故的卡扎菲軍火庫里的武器,以及利比亞過渡委的志愿者運到那里。這些志愿者在挑動當地反對派與訓練有素的政府軍作戰方面很有經驗,這是他們在與卡扎菲軍隊的斗爭中學到的。Iskenderum也是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的武裝派別——敘利亞自由軍總部的所在地。法國和英國的特種兵教官在當地協助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而美國中央情報局和美國特種部隊提供通訊設備和情報,使反對派士兵避開兵力集中的政府軍,從而協助反對派實現其目標。[6]

  土耳其以軍事襲擊敘利亞領土的方式,過激地回應了敘利亞,且直到我寫這篇文章時,炮擊還未結束。但很少人注意的是,就在同一天,以色列國防軍(IDF)采取了軍事行動,明顯是為了轉移敘利亞對土耳其的注意力,制造了一種敘利亞似乎面臨兩線作戰的可怕場景,就像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局面一樣。以色列國防軍在兩國接壤的戰略要地戈蘭高地大大地增加兵力,而自1967年以色列攻占戈蘭高地以來,那里就沒有出現過緊張的局勢。[7]

  新階段才剛剛拉開帷幕,外部直接軍事干預由土耳其發動,實際上由以色列右翼內塔尼亞胡(Netanyahu)政府支持。而且令人好奇的是,這一新階段徹頭徹尾地遵循了奉行新保守主義的著名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協會所劃定的方案。在2012年3月的戰略白皮書《拯救敘利亞:對敘政權更迭的方案評估》中,布魯金斯的地緣政治戰略家提出計劃,要像2011年在利比亞那樣,誤用所謂的對平民傷亡的人道主義關懷,為悍然武裝入侵敘利亞辯護。但是在這之前還有很多工作未作,時機尚未成熟。[8]

  布魯金斯學會的報告闡述了以下方案:

  以色列可以在戈蘭高地或附近擺出要攻打敘利亞的姿態,這樣,可以牽制政府軍,使其無暇鎮壓反對派。以色列的這一姿態可以使阿薩德政權產生將面臨多線戰爭的恐懼,尤其是如果土耳其愿意在土敘邊境上也擺出要襲擊敘利亞的姿態,并且敘利亞反對派能獲得長期穩定的武器供應和訓練。[9]

  布魯金斯學會的報告似乎和2012年10月初所發生的一切高度吻合。其作者與一些重要的新保守主義鷹派人物有緊密的聯系,而這些鷹派人物曾經在背后支持布什-切尼時代的對伊戰爭。作者的贊助人是布魯金斯學會的薩班中東政策中心(Saban Center for Middle East Policy),成員包括當前的共和黨右翼候選人米特·羅姆尼的外交政策顧問們,而以色列的內塔尼亞胡(Netanyahu)曾公開表示喜歡候選人羅姆尼。

  發布這份報告的布魯金斯薩班中中心是由猶太復國主義者,美籍以色列億萬富翁,擁有德國傳媒巨頭Pro7電視臺的海姆·薩班(Haim Saban)資助創辦的。海姆·薩班公開宣布他的目標是以慈善事業促進以色列特定利益的實現。《紐約時報》曾經稱薩班為“一位不知疲倦地為以色列鼓勁的人”,薩班在2004年該報的一次采訪中稱,“我內心只有一個牽掛,那就是以色列”。[10]

  薩班中心的學者和董事會具有鮮明的新保守主義色彩,他們偏向以色列右翼聯合黨利庫德集團(Likud party)。這些學者有以色列國防軍軍事規劃局前負責人Shlomo Yanai;美國駐以色列前大使,親以色列的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WINEP)創始人Martin Indyk,該所是在華盛頓專門為利庫德集團政策游說的主要機構。訪問研究人員包括以色列國家安全局辛貝特的前局長Avi Dicter;以色列國防軍軍事情報局的研究部前部長Yosef Kupperwasser;常駐學者包括在中情局工作了30年的資深中東問題專家和奧巴馬總統的阿富汗顧問布魯斯·里德爾(Bruce Riedel)[11];以及另一位中情局前中東問題專家肯尼斯·珀拉克(Kenneth Pollack),當他還是布什政府內的一名國家安全官員時,曾經因卷入以色列間諜丑聞而被起訴。[12]

  那么為什么以色列欲除掉他所熟悉的敵人阿薩德,代之以穆斯林兄弟會控制的政權呢?以色列的國家安全看起來就有可能受到強硬的穆斯林兄弟會政權從南面的埃及和北面的敘利亞,可能很快還要加上約旦。

  從地緣政治的維度來分析

  此時此刻,我們應該問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什么使得以色列與信仰不同的土耳其、卡塔爾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而阿薩德政權、伊朗、俄羅斯和中國站在了對立面。兩大聯盟在敘利亞的未來政治的問題上尖銳地對立。其中一個答案是能源地緣政治。

  在對中東地緣政治的評估中,有待充分重視的是,不僅對于中東的天然氣產氣國,而且對于歐盟和包括產氣國俄羅斯及消費國中國在內的歐亞大陸的未來來說,控制天然氣的重要性正急劇增加。

 

 

  

中東地區地圖

 

 

  中東地區地圖

  天然氣正迅速變成整個歐洲替代煤和核能發電的清潔能源,尤其是自從德國在日本福島核泄漏后,決定淘汰核能以來。就所謂的“碳排放量”而言,天然氣被認為是 “保護生態環境”的更佳能源。德國、法國、意大利再到西班牙等歐盟國家政府若想在2020年前實現歐盟減少CO2 排放量的指定量,那么唯一方式是完成燃燒煤向燃燒天然氣的重大轉變。相比于煤,燃燒天然氣可以減少50%到60%的 CO2 排放量。[13] 并且考慮到使用天然氣所需要的經濟成本大大低于風能或者其他替代能源所需要花費的成本,天然氣正在迅速變成歐盟的需求,并且歐盟將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消費新興市場。

  在以色列、卡塔爾和敘利亞發現了巨大的天然氣資源,而歐盟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潛在天然氣消費市場,兩者相結合埋下了當前欲推翻阿薩德政權的地緣政治沖突的種子。

  敘利亞-伊朗-伊拉克天然氣管道

 

 

 

 

  在2011年7月,雖然北約和海灣國家動搖阿薩德政權的行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敘利亞、伊朗和伊拉克政府還是簽署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天然氣管道能源協議。在CNN鋪天蓋地地報導敘利亞動蕩的情況時,這份協議基本上被忽視了。這條天然氣管道從波斯灣南帕斯天然氣田(South Pars Gas Field)附近的Assalouyeh 港口,途徑伊拉克境內,通到敘利亞大馬士革,預計需要花費100億美元和三年時間來建設完成。伊朗最終計劃把管道從大馬士革延伸至黎巴嫩的地中海港口,天然氣將從那里被運往歐盟市場。敘利亞將會購買伊朗天然氣,而伊拉克也已達成協議,將從伊朗的南帕斯天然氣田購買天然氣的協議。

  南帕斯(South Pars)天然氣田位于波斯灣中,在卡塔爾和伊朗的領海內,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田[14]。實際上,這條管道將會成為什葉派的天然氣管道,因為它從什葉派伊朗取道什葉派占大多數人口的伊拉克再到親什葉派的阿拉維派敘利亞現政權。增加了中東地緣政治格局戲劇性色彩的是,南帕斯氣田恰在波斯灣的領海分界線上,分屬于什葉派的伊朗和遜尼派中的薩拉菲派卡塔爾(Sunni Salafist Qatar)。卡塔爾也剛好是美國五角大樓中央司令部的指揮中心和美國中央空軍、英國皇家空軍第83遠征大隊和美國空軍第379遠征聯隊的總部。簡單地說,卡塔爾除了擁有鼓吹反阿薩德政府的半島電視臺在阿拉伯世界進行了反敘宣傳,還與美國以及北約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存在有緊密聯系。

  顯然,卡塔爾在其占有的南帕斯氣田上有其他的計劃,而不是加入伊朗、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合作中。如果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的天然氣管道建成,對于卡塔爾來說沒有任何利益,因為這條管道將完全獨立于卡塔爾或土耳其境內通往歐盟市場的中轉通道。實際上,卡塔爾正在盡一切可能破壞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管道的建設,甚至包括武裝敘利亞混亂的“反對派”士兵,而且在這些反對派士兵中有許多是從其他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和利比亞,被送往敘利亞的伊斯蘭圣戰主義分子。

  2011年8月,在敘黎邊界附近、距俄羅斯租借的敘地中海沿岸海軍基地塔爾蘇斯(Tarsus)也不遠的卡拉(Qara),敘利亞勘探公司發現了一塊巨大的新氣田,這使卡塔爾更堅定了決心,要破壞敘利亞-伊朗-伊拉克建設天然氣管道的合作。[15]敘利亞或伊朗輸往歐盟的天然氣都要經過與俄羅斯密切相關的塔爾蘇斯港。據阿爾及利亞知情人士介紹,雖然敘利亞政府一直對新發現的氣田輕描淡寫,但是這塊新氣田的儲量相當于甚至有可能超過卡塔爾的氣田儲量。

  如同《亞洲時報》資深評論員愛斯科巴(Pepe Escobar)在最近的一篇分析文章中所指出的,卡塔爾擬定計劃要求從約旦的阿卡巴灣(Gulf of Aqaba)出口其豐富的天然氣,而在約旦,穆斯林兄弟會正對約旦國王的獨裁統治形成嚴峻的威脅。卡塔爾埃米爾顯然與穆斯林兄弟會達成了協議,支持穆斯林兄弟會在國際上擴張,以此換取卡塔爾國內的和平。而在約旦或者在敘利亞建立起由卡塔爾支持的穆斯林兄弟會政權將會立即改變整個世界天然氣市場的地緣政治,這種改變肯定對卡塔爾有利,但不利于俄羅斯、敘利亞、伊朗和伊拉克。[16]這也將對中國造成巨大的負面沖擊。

  像愛斯科巴指出的那樣,“很明顯,卡塔爾的目標是使100億美元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油氣管道破產,雖然敘利亞叛亂已經開始了,但管道修建仍是三個國家板上釘釘的計劃。我們可以看見卡塔爾與伊朗(生產國)和敘利亞(管道終點),以及在較小程度上也與伊拉克(中轉國)直接競爭。德黑蘭和巴格達都堅決反對大馬士革政權的更迭,記住這點很有用”,他補充道,“卡塔爾提議入侵敘利亞,并促成敘政權更迭,那么天然氣管道問題就簡單多了。后阿薩德時代的穆斯林兄弟會政權將歡迎建設卡塔爾油氣管,這條管道將更加便利地通往土耳其。[17]

  以色列天然氣的兩難處境

  最近,以色列龐大的近海油氣田的發現使事件更加復雜了。

  在以色列北部近海的塔馬爾(Tamar)天然氣田預計將在2012年底開始采氣。2010年底在以色列近海發現了龐大的天然氣田,改變了游戲規則,地質學家將此氣田稱為黎凡特(Levant)或者利萬特海盆(Levantine Basin)。[18]

  這片氣田是在離以色列海法港(Haifa)西部大約84英里,3英里深的地方發現的,以圣經中的海怪利維坦(Leviathan)來命名。三家以色列能源公司與合作的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諾布爾能源公司(Noble Energy)共同宣布,這片氣田估計的儲量是16萬億立方英尺,是十年來世界上最大的深水氣田,以色列天然氣田的發現使人們對于“頂峰石油”(peak oil)理論,即認為世界將會面臨石油、天然氣和煤的大范圍、永久短缺的理論越來越懷疑。如果數字正確,利維坦氣田將可以持續滿足以色列100年的天然氣需求。

  自1948年建國起,能源未能自給自足一直困擾著以色列。多次不斷地勘探石油和油氣,卻未能得到滿意的答案。不像其他能源豐富的阿拉伯鄰國,以色列似乎一直運氣不佳。2009年,以色列的德克薩斯合作伙伴諾布爾能源公司在以色列海法港西部大約50英里處的利萬特海盆處勘探出了塔馬爾氣田,估計儲有高質量天然氣8.3萬億立方英尺。塔馬爾氣田是2009年全球發現的最大氣田。 此前,以色列的天然氣儲量估計僅為1.5萬億英尺。政府估計以色列正在開采的Yam Tethys氣田供應的天然氣占以色列全國的70%,而這片氣田將在三年內被耗盡。

  由于塔馬爾氣田的發現,以色列能源前景更為光明了,而在發現塔馬爾氣田一年后,諾布爾能源公司在利萬特海盆發現了氣田利維坦,這是該地區十年勘探歷史中,發現的最大氣田,目前估計儲量至少在17萬億英尺。以色列在幾個月內從一個氣荒國一躍成為富氣國。[20]

 

 

  

以色列新氣田地圖

 

 

  以色列新油氣田和勘探區域地圖

  現在以色列處在一個關鍵而又非常危險的兩難困境。以色列當然不樂意看到與以色列的主要敵人伊朗、伊拉克和黎巴嫩關系密切的阿薩德政權,在歐盟天然氣市場的競爭中擊敗自己。這可以解釋為什么以色列內塔尼亞胡(Netanyahu)政府會干預敘利亞并支持反對派。然而,若敘利亞建立穆斯林兄弟會政權,將使以色列面對更加敵對的鄰國,如同埃及總統穆爾西(Mohamed Morsi)發動的穆斯林兄弟會政變已經在以色列南部建立了一個敵對政權一樣。

  而內塔尼亞胡與奧巴馬政府互相之間有敵意的事實已經不再是秘密了。白宮和國務院曾經公開支持中東的穆斯林兄弟會進行政權更迭。據報道,希拉里今年8月與土耳其外交部長達武特奧盧(Davutoglu)的會面是為了推動土耳其逐步升級對敘利亞的軍事干預,但美國顧慮總統大選,不想直接卷入進一步加深的中東危機,所以并沒有提供直接的軍事支持。[21]

  美國國務院辦公廳代主任阿貝丁(Huma Abedin)曾被一些共和黨議員指控與穆斯林兄弟會控制的組織有聯系。奧巴馬委任的宗教信仰與鄰里伙伴關系的顧問小組成員Dalia Mogahed,同時也是美國國土安全部的顧問委員會的成員,公開與穆斯林兄弟會有聯系并且是以色列的公開敵人,同時也要求推翻阿薩德政權。[22]奧巴馬政府似乎是把寶壓在了穆斯林兄弟會的身上,以圖控制中東的油氣流向。

  俄羅斯的角色

  華盛頓正在冒險走一條臨時架起的鋼絲,希望能置阿薩德政權于死地,又看起來沒有直接卷入。俄羅斯就其本身而言也在玩一場關乎生死的游戲,這場游戲關系到俄羅斯未來能否利用其最有效的地緣政治杠桿,即俄羅斯是歐盟的主要天然氣供應國。今年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公司(Gazprom)開始從圣彼得堡附近一港口途徑波羅的海海底的北流(Nord Stream)天然氣管道向德國北部輸送天然氣。而是否能在開發敘利亞新發現的油氣田時發揮重要作用,對于俄羅斯將來能否繼續作為歐盟的主要油氣供應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敘利亞在冷戰期間曾屬蘇聯陣營。莫斯科很早就忙于推動通往歐洲的南流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并且南流天然氣管道能夠取代華盛頓支持的,為排斥莫斯科而建的中亞納布科(Nabucco)天然氣管道。[23]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已是歐盟最大的天然氣供應者。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利用北流以及其他管道,計劃在今年將天然氣供應量增加12%,即達到1550億立方米。現在俄羅斯控制了歐洲天然氣市場的25%份額,其目標是在南流天然氣管道以及其他項目完成后,達到歐洲天然氣市場30%的份額。

  德國溫特斯霍爾天然氣公司(Germany’s Wintershall)董事長Rainer Seele,同時也是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北流管道的合作伙伴,曾經暗示決定參與南流管道項目背后的地緣政治思維:“在與亞洲國家爭奪資源的全球競賽中,南流天然氣管道,像北流管道一樣,將保證能源的供給,這對于我們的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南流管道的真正焦點是西方而不是亞洲。俄羅斯的南流管道與華盛頓支持的納布科輸氣管道(Nabucco)正在競賽,而這場戰斗是一場激烈的地緣政治戰爭。勝者將在未來歐洲的政治格局中獲得主要優勢。[24]

  俄羅斯要讓自己掌管的油氣流向歐盟,就要在敘利亞正在浮現的選項中做出重要抉擇。如果阿薩德政權幸存下來,那么俄羅斯將會以救世主的身份在開發敘利亞油氣中起決定性作用。對于以色列,俄羅斯同樣還有一張主牌可以打。如果以色列和伊朗在核武器和其他問題上達成權益之計,或者以色列執政黨在近期的選舉中發生變更,以色列理論上有可能轉向支持俄羅斯-敘利亞-伊拉克-伊朗集團。而土耳其目前正陷入達武特奧盧(Davutoglu)、總統Gül一派與埃爾安多(Erdogan)一派的內斗中,且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為其工業供應約40%的天然氣。如果Davutoglu及以其為首的派別失勢的話,土耳其可能將在這個地區扮演一個更有建設性的角色,成為敘利亞和伊朗天然氣的中轉國。

  而這場宏大的地緣政治戰爭和拉鋸戰的核心是敘利亞未來的控制權。這場拉鋸戰的結局可能帶來世界和平,亦有可能是無休止的戰爭、沖突和殺戮。北約成員國土耳其與卡塔爾埃米爾、以色列內塔尼亞胡,以及北約成員國法國和美國正在玩火,而天然氣正是為這一地區瘋狂的能源爭奪火上澆油的助燃劑。

  原文英文標題為《Syria, Turkey, Israel and the Greater Middle East Energy War》,發布于Global Research網站,注釋見下頁。本文由觀察者網志愿者春泥翻譯,岑少宇校對。

  [1] Reuters, Turkish artillery strikes on Syria continue for second day: Several Syrian soldiers killed in overnight attack; Turkey launched artillery strikes after mortar bomb fired from Syria killed five Turkish civilians, October 4, 2012. Accessed in http://www.haaretz.com/news/middle-east/turkish-artillery-strikes-on-syria-continue-for-second-day-1.468142

  [2] Hüsnü Mahalli, Davutoglu Betting on the Fall of Assad, Al Akhbar English, August 7, 2012, accessed in http://english.al-akhbar.com.

  [3] Steven G. Merley, Turkey, the Global Muslim Brotherhood, and the Gaza Flotilla, Jerusalem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 2011, accessed in http://www.jcpa.org/text/Turkey_Muslim_Brotherhood.pdf . See also for more ties between Erdogan’s Turkish AKP and the Musllim Brotherhood, GlobalMB, Syrian Ambassador Names Associate Of Turkish Prime Minister As Muslim Brotherhood Leader, May 25, 2011, accessed in http://globalmbreport.org/?p=4496

  [4] The figure of $10 billion was relayed in a private discussion with the author by a Turkish businessman and political figure who asked to remain anonymous. Indian diplomats, including H.E. Gajendra Singh, former Ambassador to Ankara, have independently confirmed Saudi funding of the Turkish AKP. Presumably like most $10 billion cash grants, it came with heavy strings attached from Riyhad.

  [5] F. William Engdahl, Salafism+CIA: The winning formula to destabilize Russia, the Middle East, Voltairenet.org, 13 September, 2012, accessed in http://www.voltairenet.org/article175801.html

  [6] Philip Giraldi, NATO vs Syria, December 19, 2011, 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accessed in http://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articles/nato-vs-syria/.

  [7] Linda Gradstein, Israel fears Syrian violence spilling over Golan Heights border, October 4, 2012, accessed in http://news.nationalpost.com/2012/10/04/israel-fears-syrian-violence-spilling-over-golan-heights-border/

  [8] Daniel Byman, Michael Doran, Kenneth Pollack, and Salman Shaikh, Saving Syria: Assessing Options for Regime Change,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March 2012, accessed in http://www.scribd.com/doc/108893509/BrookingsSyria0315-Syria-Saban

  [9] 同上, p. 6.

  [10] Andrew Ross Sorkin, Schlepping to Moguldom, September 5, 2004, accessed in http://www.nytimes.com/2004/09/05/business/yourmoney/05sab.html?ei=5088&en=9eb8c2a72c2b5e7d&ex=1252123200&partner=rssnyt&pagewanted=print&position&_r=0 ; see also Source Watch, Haim Saban, accessed in http://www.sourcewatch.org/index.php?title=Haim_Saban.

  [11] M. J. Rosenberg, AIPAC Cutout: The Rise & Fall Of The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 Talking Points Memo (TPM), 11 April 2010, accessed in http://cosmos.ucc.ie/cs1064/jabowen/IPSC/php/art.php?aid=126218

  [12] Nathan Guttman, Bush officials subpoenaed in AIPAC trial, Jerusalem Post, March 13, 2006, accessed in http://www.jpost.com/International/Article.aspx?id=15860

  [13] Alexander Medvedev, Role of Gas in a Sustainable Energy Future, 2nd Ministerial Gas Forum, Doha, Qatar, 30 November, 2010.

  [14] Hassan Hafidh and Benoit Faucon, Iraq, Iran, Syria Sign $10 Billion Gas-Pipeline Dea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July 25, 2011, accessed in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3111903591104576467631289250392.html

  [15] Daily Star, Syria Announces Gas Discovery, August 17, 2011, accessed in http://www.naturalgasasia.com/syria-homs-gas-discovery.

  [16] Pepe Escobar, Why Qatar Wants to Invade Syria, Asia Times, September 27, 2012, accessed in http://www.atimes.com/atimes/Middle_East/NI28Ak03.html.

  [17] 同上.

  [18] F. William Engdahl, The New Mediterranean Oil and Gas Bonanza – Part 1: Israel’s Levant Basin—a new geopolitical curse?, VoltaireNet.org, 20 February, 2012, accessed in http://www.voltairenet.org/article172827.html

  [19] 同上.

  [20] 同上.

  [21] The Economist, Turkey’s political in-fighting: Erdogan at bay: The Turkish prime minister faces new enem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eb 25th 2012; see also Hillary Clinton, Remarks With Foreign Minister Davutoglu After Their Meeting, Conrad Hotel Istanbul, Turkey, August 11, 2012, accessed in 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12/08/196358.htm

  [22] CSP, Center Report Reveals Radical Islamist Views and Agenda of Senior State Department Official Huma Abedin’s Mother, Washington,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 July 22, 2012, accessed in http://www.centerforsecuritypolicy.org/p19045.xml?genre_id=3. See also Aaron Klein, Muslim Brotherhood endorses Obama faith adviser: Gives thumbs up to ‘Sister Mogahed’ for Twitter post on dead journalist, WorldNetDaily, April 29, 2012, accessed on http://www.wnd.com/2012/04/muslim-brotherhood-endorses-obama-faith-adviser/.

  [23] F. William Engdahl, Moscow’s High Stakes Energy Geopolitics, Voltairenet.org, 15 November, 2011, accessed in http://www.voltairenet.org/article171902.html

 

 

  [24] 同上.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8.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9.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10.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不卡乱偷在线观看 | 天堂亚洲AⅤ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动漫 | 中文欧美日韩无线码 | 玖玖在线播放玖玖九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