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若開邦再次爆發種族騷亂
【原標題】New ethnic violence in Burma's Rakhine state
【來源】WSWS
【作者 時間 】John Roberts 2012年11月3日
【鏈接】http://www.wsws.org/articles/2012/nov2012/burm-n03.shtml
【內容摘編】10月21日緬甸信奉穆斯林的羅興亞人和Minbya和Mrauk U鄉鎮信奉佛教的若開人發生暴力沖突,此后暴力沖突蔓延至若開邦西海岸的其他地區。據這周緬甸官方報道,至少造成多名女性在內的88人死亡,更多人受傷。大約4600棟住房被夷為平地,22000人無家可歸。大多數受害者信奉穆斯林。而今年七月緬甸也同樣爆發此類暴力事件,造成80人死亡和75000人無家可歸。
而反羅興亞人的種族主義并不僅僅限于緬甸軍政府所為。而昂山素季領導的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 )也拒絕支持維護羅興亞人的公民權,并且幾位全國民主聯盟重要的領導人都曾經發表過反羅興亞人的言論。全國民主聯盟在緬甸軍政府和奧巴馬政府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全國民主聯盟支持了緬甸軍政府在政治改革做的表面文章,這點使得華盛頓在表面上支持了“民主改革了”的緬甸軍政府。但是雖然全國民主聯盟和緬甸軍政府已同意國際社會對解決緬甸北部的民族問題的呼吁,但實際上并不準備在羅興亞人的問題上做出讓步。
而華盛頓并不打算擁護羅興亞人的民主權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努蘭在被問及如何看待10月21號緬甸發生的暴力沖突以及是否加強對緬甸的制裁時,努蘭拒絕回應。從努蘭可得出這樣的結論,即美國與緬甸軍政府的重新和好與維護緬甸人民的民主權利毫無關系。它僅僅只是奧巴馬政府為削弱中國的經濟和戰略地位在其重返亞太部署當中的一部分而已。
美國重新與緬甸軍政府接洽
【原標題】The US re-engages with Burmese military
【來源】WSWS
【作者 時間】John Roberts 2012年10月23日
【鏈接】http://www.wsws.org/articles/2012/oct2012/burm-o23.shtml
【內容摘編】
半年多前,緬甸對于美國來說仍然是一個流氓國家。但是現在外交,經濟和軍事關系在兩個國家之間迅速擴大開放,而這與緬甸的人權改善毫無關系。緬甸軍方仍繼續控制國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與緬甸政權搞好關系是奧巴馬政府為遏制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所做努力的一部分。在過去的三年,華盛頓已經加強了這個地區的軍事結盟和戰略伙伴關系。而曾經嚴重依賴中國支持的緬甸與美國關系的改善,進一步削弱了中國在東南亞的地位。
中國已經計劃從緬甸的印度洋港口到中國南部,建設重要油氣管道和運輸路線,以減弱經過東南亞的大洋航線的依賴。這些海上航線全部穿過所謂的咽喉要道,如馬六甲海峽,而馬六甲海峽已經被美國及其盟國控制了。而現在緬甸的外交轉變可能會讓中國的計劃遇到重大挫折。
緬甸也很明確地在尋求與美國更親密的軍事關系。緬甸總統辦公室主任佐泰(Zaw Htay)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稱,與美國軍方的談判將會繼續,近期目標可能是緬甸中層軍官赴美訓練,訓練內容為維和和人權實踐。
一家有影響力的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八月派往緬甸一支高級專家小分隊。小分隊的“出差報告”在上月公布,要求美國考慮采取更加重要的步驟,包括和緬甸軍方的聯合演習和精選緬甸軍官參與國際軍事教育和培訓計劃(IMET).
這份報告要求美國更加迅速地介入緬甸在新加坡舉行的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和與東盟國家國防部長們的會議。這份報告還要求美國智庫給緬甸官員提供培訓課程。今年早些時候,五角大樓委派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做調研,并提供一份美國在亞洲的更為詳細的報告。
國內相關新聞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11/09/c_123932164.htm
奧巴馬將訪緬甸 成美國歷史上首位訪緬在任總統.
http://mil.sohu.com/20121022/n355395410.shtml
美媒:美國緬甸軍事關系“解凍” 意在制衡中國
http://news.sohu.com/20121026/n355814875.shtml
緬甸若開邦騷亂死亡人數上升至112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