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表示將"購買"釣魚島以后,日本政府又提出了將釣魚島"國有化"。9月11日,日本政府并不顧中方反對,與所謂的土地所有者簽訂"購島"合同。釣魚島爭端惡化成了危機,為當前的中日關系蒙上了濃重的陰影。圍繞釣魚島問題及其引發的中日關系緊張局勢,日本各界的態度不盡相同,本文就將對近期日本國內各方對釣魚島問題的觀點進行簡單的梳理。
一、日本政界對釣魚島問題及中日關系的看法
1、日本政府就釣魚島問題及中日關系問題的表態
日本國家戰略擔當大臣前原誠司于10月12日錄制朝日電視臺節目時,專門介紹了首相野田佳彥同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8月進行的會談內容。前原認為,野田之所以推動釣魚島的"國有化",是因為石原提出了購島計劃并表示即使同中國開戰也在所不惜的強硬論調。前原批判石原稱:"如是東京都知事沒有那樣的言論,問題就不會發生。(東京都)連自衛隊都沒有,卻態度強硬,令政府為難。"簡而言之,前原將日本政府對"釣魚島"的國有化進程歸因于野田佳彥對石原慎太郎"購島計劃"的擔心。然而,就在前原誠司發表上述言論的同一天,日本官房長官藤村修在記者會上就野田同石原的會談指出:"只有兩個人進行了會談,應該沒有其他人了解(談話內容)"。
繼9月11日日本政府與所謂的土地所有者簽訂"購島"合同以后,10月初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宣稱:"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無論在國際法上還是在歷史上來看都是日本的固有領土,(日本政府)將堅持這一基本立場。"但是,對于中國公務船在釣魚島海域巡航逐漸常態化這一情況,《朝日新聞》援引日本首相官邸一名工作人員的話說"政府只能承認領土問題的存在。"
事實上,10月3日晚間日本防衛相森本敏在首相官邸向野田首相、藤村修官房長官、玄葉光一郎外相報告了近期中國公務船及中國海軍的行動,并提出為了"以防萬一",重新考慮配置自衛隊,但由于當時避免刺激中國的"慎重論"占了主流,森本防衛相的這一提議當即被駁回。對于未來的事態發展,玄葉光一郎外相指出:"這一問題恐怕不能輕易得到平息,我們要做好這樣的思想準備"。10月10日野田佳彥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也指出:"日中兩國經濟關系遇冷,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不利的。為了不影響(兩國關系的)大局,通過各種途徑展開對話時非常必要的。目前的情況對產業界、特別是汽車產業帶了巨大的沖擊。從整體來看,這種目前的局勢將最終造成哪些影響,就要視今后雙方開展對話的情況而定了。"從玄葉外相與野田首相的言論中不難看出,日本政府已經認識到釣魚島問題在短期內恐怕難以解決,而可能向著長期化的方向發展。
10月12日,外務省公開發表了日本政府的在釣魚島問題上的態度,其中主要包括四個方面:首先,關于是否承認中日兩國存在領土問題,日本政府認為,承認兩國"存在領土問題"將使中國的立場正當化,卻損害了日本的利益,因此日本政府不予同意。其次,關于是否將釣魚島問題提交國際法庭,日本政府認為其擁有對該地區的有效管轄權,提交國際法庭應當是中國方面考慮的事情,即日本政府不會將釣魚島問題提交給國際法庭。再次,要解決釣魚島問題日本是否會先做出讓步呢?外務省表示如果在主權問題上輕易做出讓步的話,中國的攻勢將更加強硬。第四,日本政府是否應當與中國冷靜地進行磋商?外務省表示日本應該同中國進行磋商,其目的是為了與中國方面交換意見、謀求"改善日本領海被侵犯"的狀況。
日本政府不僅通過外交部發表了其對釣魚島問題的基本主張,還積極拉攏其他國家,尋求其對日本的外交支持。10月16日至19日,玄葉光一郎外相在在訪問法、英、俄三國時,強調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國際法上,釣魚島都是日本固有的領土",其目的是與中國相對抗、取得歐洲主要國家的支持。一面要攫取國際輿論的支持,另一面還要堅持強調不存在"領土問題",可謂煞費苦心。
2、日本最大的兩國政黨--民主黨與自民黨對釣魚島問題的態度
執政黨民主黨對于釣魚島問題的態度,正如《朝日新聞》的評論所指出的那樣,"如果野田內閣在釣魚島問題上做出讓步,不僅會在民主黨內部受到其他黨員的批評,還會被其他在野黨指責為怯懦。"毫無疑問,將造成民主黨在未來眾議院選舉中的被動局面。與此同時,野田政府又深恐兩國關系更加復雜化,并時時為此感到高度緊張。
日本最大的在野黨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在10月15日與到訪日本的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會面時談到,"如果自民黨取得政權,將修改集體自衛權的解釋。在強化日美同盟的同時,也將對地區穩定作出貢獻。"與此同時,他也表示將考慮修改憲法對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解釋。在談到釣魚島問題時,安倍說,"中國方面的主張是完全沒有根據的,我們不會在這個問題上讓步,也不會在這個問題上進行談判。"安倍還積極尋求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對日本的支持,表示"如果美國能夠在包括領土問題在內的問題上更支持日本的話,將不勝感激。"
根據以上分析,目前無論是執政的民主黨還是在野的自民黨,在釣魚島問題上都持強硬態度。
二、日本經濟界對釣魚島問題及中日關系的看法
近年來,中日貿易額連年增加,兩國貿易關系日益密切。1993年至2004年間,日本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盡管自2005年起日本降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但她仍舊保持了中國第一大進口國的地位。根據日方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以后中國商品在日本進口商品中始終位列第一,2009年中國成長為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從中日貿易額的具體變化來看,如下圖所示,近幾年中日貿易額在中國貿易總額中的比重總體上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由2005年的14.5%下降到2009年的10.5%;相反,中日貿易額在日本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則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由2005年的17%上升到2009年的20.5%。從總體上看,在過去的幾年里,中日兩國貿易關系的發展是較為平穩的。
圖表:中日貿易關系走勢(2005年 ~ 2009年)
注:本圖表數據來源為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1990年~2003年);中國商務年鑒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商務年鑒》(中文版)(2004年~2010年)。
然而,自從2012年4月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表示將"購買"釣魚島以來,到2012年9月,由于日本政府不顧中方反對,與所謂的土地所有者簽訂"購島"合同,釣魚島爭端惡化成了危機。中國民眾在國內掀起了大規模的抵制日貨行動。受此直接影響, 8月中國從日本進口額度同比減少11.4%,9月減少9.6%。由于8月、9月兩個月中國從日本進口產品額度的下降,2012年1月至9月間中日兩國貿易總額同比減少1.8%。與中國從日本進出口額的下降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根據中國海關總署近期公布的數字顯示,9月中國出口增幅為9.9%,進口增幅為2.4%,主要出口對象為美國和一些新興工業國家。
中日關系遇冷,首先令日本汽車產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2012年9月,日系車在中國銷售量同比減少30%~60%,其中,日產(Nissan尼桑)銷量下降35.3%,豐田(Toyota)下降48.9%,本田下降42.5%,馬自達、三菱、富士重工等企業的銷售額下降比率也達到了30%~60%。與此同時,歐洲與韓國品牌的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大增。例如,福特的銷量增加20.5%,寶馬車系銷量增加達到59.4%,韓國現代的銷量也達到了15%。近年來,日本汽車企業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逐漸回落。此次受到日本"購島"事件的影響,不僅日本汽車企業的在華銷售額出現了大幅下跌,一些設在中國的日系汽車工廠甚至被迫停工。
面對兩國關系對經濟領域造成的巨大沖擊,日本商工會議所、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等知名經濟組織紛紛表示擔憂。日本商工會議所主席岡村正于10月1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由于日中關系惡化,"預計重大影響接下來將越來越多地顯現",對負面影響擴大到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日本企業表示擔憂。岡村稱,除了商工會議所原定在中國舉行的展會取消,還有一些企業與中國企業交易中斷、通關受阻、以及日本大企業減產造成對華零部件出口停滯等,對商工會議所會員企業也造成了影響。為此,岡村正代表商工會議所向日本政府提出要求,稱"此事(釣魚島問題)距離解決估計還需要很長時間,但希望政府通過各種途徑展開對話以打破僵局。"
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簡稱經團聯)對野田內閣未能處理好中日關系深感不滿。經團聯會長米倉弘昌在9月末來華訪問時說,"認為日本完全沒有錯誤的觀點是無法理解的"。他認為,正是日本政府對釣魚島的"國有化"導致了大量日本在華企業無法正常經營,為此米倉對野田內閣是極為不滿的。追溯一年以前,面對鳩山由紀夫、菅直人等前幾任民主黨首相留下的殘局,野田佳彥繼任首相之初就開始修補民主黨與財界的關系。當時,圍繞日本參加TPP(環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這一議題,民主黨內有許多反對的聲音,盡管如此,野田佳彥仍舊頂著壓力積極推動TPP,與財界站在了一起。可是如今,民主黨與經團聯卻在核電站問題上出現了巨大分歧。在2011年日本核輻射實踐發生以來,經團聯一直希望政府能夠繼續發展核電站,以便保證為眾多的企業提供穩定、價廉的能源供給。然而,9月14日野田內閣提出了"2030年完全廢除核電站"的方針,觸犯了經團聯的根本利益。10月9日經團聯會長米倉弘昌會見了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米倉表示是石破茂當選為自民黨干事長,有利于形成安定的政權,經濟界愿意支持他。安倍也希望加強與財界的合作,表示自民黨經過認真考慮愿意支持推進TPP。一方面,經團聯在發展核電站問題上與自民黨達成了一致,又在TPP問題上得到了自民黨的妥協;另一方面,經團聯與野田在發展核電站問題上分道揚鑣,野田內閣在中日關系上的做法再度加劇了經團聯的強烈不滿。經濟團體聯合會對近期內閣在處理中日關系問題上的不滿,很可能成為壓垮民主黨政權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日本學術界對釣魚島問題及中日關系的看法
對于釣魚島問題,日本綜合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所理事長田中均表示,"在領土問題上,日中、日韓政府應該就避免相互刺激對方的國民感情這一問題達成一致,只有首先維持現狀才能逐漸尋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這個基本原則應當被重新確認。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教授深川由起子則從兩國的經濟領域著眼,她認為中國正處于從生產、加工基地向消費市場的轉變過程中,這意味著中國在對日本的談判中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我們必須理解中國的特性,否則就容易使競爭對手--韓國坐收欲望之利。然而,由于日中兩國政治關系不斷緊張,我們無法在短期內對雙方在FTA談判中的進展做出預期。
四、日本對華友好團體對釣魚島問題及中日關系的看法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9月26日,日中友好協會、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日中文化交流協會、日中經濟協會、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日中協會、日中友好會館等日中友好七團體的代表應邀參加了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紀念中日邦交正?;氖苣甑膽c祝晚宴。次日,日中友好協會會長、自民黨前干事長加藤纮一與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前國務委員唐家璇進行了會談。根據日本最大的通訊社日本共同社報道,加藤纮一透露,會談氣氛凝重,中方以嚴肅的口吻就釣魚島問題詢問了日本代表團的看法。加藤認為,釣魚島問題是"容易造成破壞的問題",因此,在過去的40年中,日中雙方領導都盡量避免在尖閣諸島問題上公然對立。加藤批評日本政府的對釣魚島的"國有化"是"吵了睡著的孩子(日語意為自找麻煩)"。加藤還表示:"雖然日中兩國各自主張擁有權利,但希望兩國國民再次冷靜地考慮一下,前人抱著怎樣的想法將這一問題擱置至今。"他建議日中美三國的歷史及國際法專家聯合起來,就釣魚島的歷史及歸屬問題展開調查分析。
除上述活動外,近期大部分中日之間的友好交流活動受到了兩國關系的負面影響,主要包括:中日兩國締結友好城市的進程被迫延期。日本九州的熊本市與中國的蘇州市高新區原本預定在10月11日簽署協定,締結為友好城市。由于釣魚島問題而引發的中日兩國的對立,兩市之間締結友好城市的日期被迫延后;原定在東京舉行的中日青年作家會議被取消、2012東京國際觀光論壇中國取消參展、中國鋼琴家李云迪赴日公演被取消,原定在北京舉行的哆啦A夢誕生100年特別展、谷村新司的中日邦交正?;?0周年紀念音樂會被延期。
小結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原本是一個特別值得慶祝的時刻,然后由于釣魚島問題所引發的中日關系的緊張局勢卻完全沖散了慶祝的氛圍。中日兩國政治關系的危機造成了雙方經貿往來的下跌,也造成了雙方文化交流的部分中斷。對于釣魚島問題,盡管目前日本政界仍舊堅持較為強硬的立場,日本的經濟界、學術界、日中友好團體卻紛紛對由于釣魚島問題引發的兩國關系的緊張局勢表示深切關注,甚至對日本政府近期在中日關系問題上的處理方式表達了強烈的不滿。隨著財界巨頭經團聯與民主黨的分裂轉而支持自民黨,日本政壇兩黨政權交替的時刻可能提前到來。新的內閣將在釣魚島問題上采取何種態度,是否繼續遭到日本國內經濟界與日中友好團體的抨擊,我們將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