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共生需要彼此尊重
【法新社北京5月3日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天呼吁美國和中國尊重彼此的關切。
在北京舉行的為期兩天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上,胡錦濤呼吁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加強合作。
胡錦濤表示,中美兩國國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都意見一致;應尊重和照顧彼此利益關切;應通過對話交流增進理解,妥善處理分歧。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和財長蒂莫西·蓋特納參加了對話。
【美聯社北京5月3日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表示,中美必須相互尊重,即使兩國有分歧。
胡錦濤在今天開幕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會議上發表了演講。胡錦濤表示,兩國必須尊重彼此,妥善處理分歧,避免傷害中美關系更大層面的利益。
【中央社北京5月3日電】第四輪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今天上午開幕。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強調發展新型大國關系。
在致詞中,胡錦濤多次提到中國與美國應該發展“新型大國關系”,這成為他致詞的主題。他表示,美中兩國應該打破歷史上大國對抗沖突的傳統邏輯,探索發展關系的新路徑,并指出“這個星球有足夠大的空間”容得下美中兩國共同發展。
但胡錦濤也強調,美中兩國國情不同,雙方應學會相互尊重;兩國面臨發展的機遇,應該“排除干擾”。他還強調大陸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德國之聲廣播電臺網站5月2日報道】中美彼此需要,要想從共生中獲益,除了合作之外別無選擇。
德國《日報》5月1日評論說,中美關系在所有方面都有問題,同時美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中國的支持。
避免人權議題喧賓奪主
【美聯社北京5月3日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今天呼吁中國保護人權。
希拉里說,美國認為“一切政府都必須響應公民對尊嚴和法制的呼聲,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或應該對這些權利視而不見”。
【法國《費加羅報》5月2日文章】奧巴馬政府一直區別對待對華關系的不同問題,以防中國不良的人權記錄給其他問題帶來影響。
白宮的信條是,與北京的經濟和戰略關系十分重要,不能過多受政治自由問題干擾。希拉里2009年首次訪華時就表示: “我們應持續對中國施壓,但這種壓力不能干擾到經濟危機、氣候變暖和安全危機問題。”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5月2日文章】不管歷屆政府將人權問題放在什么位置,
這都是中美間一個無法忽略的問題。美國外交人士往往喜歡私下表達對人權問題的觀點。
中國官員似乎也意識到了人權問題始終是與美國間更廣泛關系的一部分,不論他們是否愿意。相比于一提到人權問題就動怒,中國外交官似乎采取了更微妙的回應方式。他們強調沒有哪個國家(包括美國)有完美的人權記錄,他們還試圖尋求對中國所取得的進步的承認,哪怕他們承認仍存在問題。
【日本《讀賣新聞》5月3日報道】美中都急于避免人權問題成為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焦點,這說明世界第一和第二經濟大國在不愿重新引發人權問題上的想法是一致的。
在此次對話中,雙方要討論的問題堆積如山,美中需照顧彼此的體面和利益。
戰略領域合作碰撞并存
【路透社北京5月3日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今天敦促中國在伊朗、朝鮮及其他全球熱點問題上提供幫助。
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上,希拉里說,美國希望中國幫助限制朝鮮和伊朗的核活動,并向敘利亞政府施壓,讓其停止暴力活動。
她說:“在伊朗問題上,美中的共同目標是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我們保持對伊施壓十分重要,以便讓它履行國際義務、真誠談判、證明其核計劃純粹出于和平目的。”
【法國《費加羅報》5月2日文章】美中雙方有很多棘手問題需要討論,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一直想拉中國支持西方陣營。在伊朗核問題和朝鮮核問題上,美國也需要北京幫助。。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3日文章】自希拉里去年底提出外交政策新議程以來,美國外交官和政客們一直在亞洲各國四處活動。就像希拉里所說的那樣,這將是“美國的亞洲世紀”。
美國愉快地和菲律賓進行聯合軍演,加強與越南的關系,并宣布在澳大利亞設立新基地,還談到向臺灣出售最新武器技術。
在諸如氣候變化、經濟復蘇、金融管理等全球和地區性問題仍亟待解決的背景下,我們需要中美合作。但現在,中美正處于碰撞過程中。
經貿談判反復討價還價
【美聯社北京5月3日電】美國財長蓋特納今天在一個高層對話上敦促中國讓其緊控的貨幣進一步升值。
北京已允許人民幣緩慢升值,但華盛頓及其他貿易伙伴抱怨人民幣仍被低估,這讓中國出口商享有不公平的優勢,也傷害了外國競爭者。
蓋特納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上說,美國認為中國承諾讓人民幣升值“特別重要”,然而中國官員表示人民幣未來升值空間可能有限。這恐將讓兩國陷入矛盾。
【中央社臺北5月3日電】大陸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今天呼吁美國放寬對陸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
中國大陸與美國戰略與經濟對話今天在北京登場,王岐山在開幕式上致詞時表示,希望美國擴大金融市場準入,避免經濟問題政治化。
【《德國金融時報》網站5月2日報道】中國為蓋特納鋪上了紅地毯。在他訪問北京前一天,中國央行使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升到 6.2670,再創匯改以來新高。
因此北京在周四的會談中握有好牌:多年來華盛頓一直指責中國人為地使人民幣保持低價,現在北京可以泰然自若地駁回這種指責。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網站5月2日報道】在美中就關鍵的經濟問題達成一致方面存在三大障礙。
一是國會不作為。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克·拉迪說:“我們不停地說中國應進一步放寬限制,但實際上我們可以給予他們的東西并不多。我們無法滿足中國的要求,主要原因是這些都需要國會采取行動。”他指的是美在對華技術輸出方面的嚴格限制。
二是兩國歷來互相猜疑。拉迪說:“多位財長都告訴中國很多事情符合其自身利益,但其中一些即便在我們自己的體系內也不是很成功。”
三是本質無法改變。如果“成功”的定義是“達成重要協議”,那本周的對話很可能會失敗,因為在國際貿易等重大問題上與中國達成協議是非常緩慢的。
(未經允許,其他媒體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