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幾十年來積累了大量的钚。對資源匱乏的日本來說,這些钚本應該是清潔能源的一大來源。
然而去年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核泄漏事故,以及全球對放射性原料落入極端分子之手日益感到擔憂,正在把這種潛在的資產變成了一個不利因素。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周二的首爾核安全峰會上發表講話說, “錯誤的安全觀”導致日本對其核設施有一種錯誤的安全感。
野田佳彥表示,福島第一核電廠燃料儲存池的核泄漏事故造成了真正的威脅。但他補充說: “與任何自然災害相比,人為的破壞行動更能考驗我們的想像力。”
自福島核事故以來,日本國內反對核能的呼聲越來越高。鑒于此,日本現有的54座核反應堆僅剩一座仍在運行,并且近期內啟動其他核反應堆的希望也不大。這意味著日本幾十年來積累的大量钚將沒有太多用武之地,而且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來減少這種放射性原料的供應。
奧巴馬總統周一指出,即便是“最小量的钚”——體積像蘋果那么大—— 也能殺死幾十萬人,引發一場全球性危機。
奧巴馬總統在首爾的韓國外國語大學發表講話說: “我們不能繼續積累大量像分離钚這樣的放射性原料,不能讓這些原料落入恐怖分子之手。
據9·11調查委員會公布的報告稱,“基地”組織曾試圖獲得核原料,據說奧姆真理教(即1995年發動東京地鐵沙林毒氣殺人案的邪教團體)之類的其他恐怖組織也試圖獲得放射性原料。
據國際裂變材料小組稱,目前全球大約有500噸钚,另外還有約1440噸高濃縮鈾(美國和俄羅斯是這些裂變核材料的最大持有國)。
國際裂變材料小組2011年發布的報告稱,與其他非核武國家相比,日本手上擁有更多的钚。日本大約四分之三的钚存放在其他國家,但它自己手上也有將近10噸,足夠制造超過1000件核武器。
日本有如此多的钚是因為它擁有全球最雄心勃勃的非武器類核項目之一。日本不僅想用核反應堆來供應一半的能源,同時還想用這些核反應堆產生的廢燃料對钚進行再加工,使其能夠再次用于核反應堆。
早在福島核事故之前,日本就面臨很多技術問題,導致其把分離钚作為核反應堆燃料進行再利用的計劃進展緩慢甚至被推遲。
日本子數十年前起草了第一份對钚燃料進行再加工的計劃。當時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地球上鈾礦有限,分離钚代表著一種替代能源的來源。
但如今科學家們了解到,地球上的鈾礦遠比人們想像的要多,沒有理由囤積大量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