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核安全,該由誰買單?——評漢城核峰會
大澤星火
漢城的核峰會閉幕了,世界輿論界似乎并沒有對這次繼10年20國集團峰會之后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會議給予足夠分量的關注,但首爾公報還是照例發了、奧黑還是照例秀了、胡總的家人也還是照例被問候了……
撥開外交的迷霧
不過這一次峰會雖然在剛剛打算試射衛星的朝鮮邊上召開,但與會者似乎在明面的決議上有意的避開了朝鮮的一切問題。
據韓聯社 3月27日 消息:“公報表示,核裁軍、核不擴散和和平利用核能是與會各國的共同目標。
公報稱,將完善以防范核恐怖襲擊活動為目標的相關國際準則。具體是指通過各方共同努力,爭取使《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修訂案在2014年之前生效。為此,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將于2013年主辦相關會議,對此進行磋商。
公報還表示,與會各國將致力于銷毀或減少高濃縮鈾和钚,以防范核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公報呼吁各國在2013年底前設定減少高濃縮鈾(HEU)使用量的具體目標,如以低濃縮鈾(LEU)取代高濃縮鈾等。與此同時,還歡迎各國為此進行國際合作。
公報呼吁,國際社會應加強管理可能用于核恐怖襲擊活動的放射性物質。
公報還指出,各國要加大核材料保護力度,鼓勵各國制定具體有效的計劃,以管理使用后的核燃料和核廢料。
公報表示,為有效應對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質的非法交易,各國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建立管理并跟蹤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質的系統,提高預防、探測、應對核材料非法交易的能力,進一步改進核探測技術等。
公報還提出,通過設立核安全教育培訓中心等方法培養核安全領域的專業人才,為確保核安全營造良好的環境。與此同時,各方應該努力防止有可能用于核恐怖襲擊活動的信息泄漏。
據公報,與會各國在會上再次重申,為提高人類對實現核安全的意識,各方需共同做出外交努力,并決定積極支持在核安全方面需要幫助的國家。”
由此可見,此次峰會的重點事實上依然是“反恐”。絕大多數關于核裁軍、核不擴散的提議事實上都是建立在防止恐怖主義勢力利用核能的基礎上的。
那么朝鮮呢?難道朝鮮的戰略威懾力量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面前顯得那么無所謂么?
我看并非如此。據 3月26日 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25日下午奧巴馬與韓國總統李明博會晤。在新聞發布會上,奧巴馬稱,如果朝鮮堅持發射衛星,將面臨政權在國際社會愈加孤立的風險,“朝鮮通過威脅或挑釁什么都不會得到,壞行為將不會得到獎賞”。另據路透社引述奧巴馬的話說:“北京的獎賞壞行為(和)無視蓄意挑釁的做法,明顯不會奏效。他還表示,將在周一與中國領導人會晤時提起這個問題。”路透社評論也稱:“奧巴馬此番講話是他迄今推動中國利用影響力約束其盟友朝鮮的最有力表態,也與近來希望北京承擔作為新興世界大國責任的呼吁相一致。”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美中兩國領導人昨天在首爾核安全峰會場外進行歷時近兩個小時雙邊會談,雖然雙方討論課題包括中美關系以及國際核安全合作、中東地區局勢等,不過朝鮮核問題是兩人關注的其中一個焦點。美國促朝鮮主要盟友中國發揮其影響力,促使朝鮮放棄下個月中發射觀測衛星計劃。美國和韓國都懷疑朝鮮有意透過發射衛星,試驗開發核武運載系統的計劃。
據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說,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同意就朝鮮將發射衛星的計劃進行緊密磋商,以及向朝鮮表明‘高度關切’,必要的話,將考慮采取行動。
鑒于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奧巴馬認為與中國密切合作,以及中國向朝鮮發出十分強烈的信息,是很重要的。東道主韓國總統李明博過去兩天在峰會場外,也分別與奧巴馬和胡錦濤舉行雙邊會談,并就朝核問題進行討論。
韓國外交部長金星煥昨早在峰會歡迎式上致詞時透露,韓中領導人會面時,胡錦濤表明中國同樣對朝鮮遠程導彈發射計劃“表示關注”,并同意共同努力促使朝鮮放棄發射計劃。
奧巴馬則在與李明博的會晤時重申,朝鮮發射衛星計劃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并表明將加強與這個盟國的防衛合作,以應對朝鮮的威脅。
朝鮮另一盟友俄羅斯也譴責朝鮮發射衛星計劃。據青瓦臺對外戰略企劃官金泰孝說,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在與韓國總統李明博會面時,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朝鮮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并認為這是威脅朝鮮半島和平的行為,敦促朝鮮立刻停止該計劃。”
各位請看,區區一個反恐峰會,如果非要加上核安全問題的噱頭的話,其實依然是反恐峰會。但與會各大國領導,似乎頗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嫌,在大會正常議程之外,頻頻組織小會,還都在討論朝核問題,不知這所謂的《首爾公報》是不是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了呢?
不過說到這,恐怕會有些信奉普世價值的朋友們會說我鄙人捕風捉影了,畢竟大會還是再談反恐,那么我們就先談談反恐好了。
反恐,真有那么重要?
誠然,核反恐是極為重要的,據獨立分析機構“國際核裂變材料專家組”的報告,截至2010年,全球共存有1600噸高濃鈾和500噸分離钚,這些核材料足以制造10萬枚核彈頭。特別是其中的民用高濃鈾,具有數量多、存放散、管理松等問題,一旦這些材料落入恐怖分子之手,就有可能制造出具有相當破壞力的原始核彈。事實上,一些恐怖組織一直在試圖獲取核材料。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資料,自1993年至2011年,全球共發生20多起非法走私或轉讓高濃鈾和钚的案件。隨著核電應用的日益廣泛,核材料的獲取途徑進一步增加,防范核恐怖主義的任務更加艱巨和復雜。尤其是在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由于奉行新自由主義政策,國家長期以來將各種政府職能甚至安全智能外包給公司,致使黑惡勢力橫行、校園暴力、強奸搶劫不斷,而政府又缺乏有效管制手段,如果不注重核安全,致使核武器通過非法手段流入到黑惡勢力手中,則必將對全世界人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況且,從以上資料來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恐怖組織——黑社會,事實上在西本主義體系內部,擁有著極為龐大的能量,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西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那么相對中國、朝鮮等國家來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事實上應該首先加強對核武器的管控、甚至銷毀。因為具有龐大能量的極端組織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有著更加肥沃的土壤。但說到這里,似乎有些信奉普世價值的朋友又該說鄙人偷換概念了,因為《首爾公報》上明明講的是“恐怖組織”而鄙人卻大講黑社會,既然講到這,我們就再談談究竟何為恐怖組織吧。
以恐怖組織之名!
那么究竟什么是恐怖主義呢?其實世界上針對恐怖組織的定義多達170多種,所以說,其實完全沒有一個尺碼來規定什么是恐怖組織,什么不是恐怖組織。
而現代的恐怖組織,也經常被人誤用濫用,被當成一個標簽貼來貼去,“反恐”有時候僅僅是發動戰爭的一個借口而已。
2003年,以美國和英國為主的聯合部隊,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悍然入侵伊拉克,至10年8月美軍撤出全部戰斗部隊為止,美國事實上并未在伊拉克發現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僅僅是擊潰了前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所構建的整個政治體系,然后制造無盡的混亂。然后趁亂以美國的跨國公司和傀儡政府取而代之……
美國左翼學者娜奧米.克萊恩在她的《休克主義》中提到:“準備加入這場邊疆資本主義實驗的美國企業中,有一家叫做新橋策略公司,這家公司由布什政府的前任聯邦應急事務管理署署長歐爾鮑創立,他希望利用高層的政治關系,協助美國跨國企業分得伊拉克的一杯羹。該公司一位合伙人興沖沖的說“‘活的保潔公司陳品流通權就像金礦一樣,一家貨色齊全的7-ELEVEN超市可以達到30家伊拉克雜貨店,一家沃爾瑪就可以接管整個伊拉克!’”
而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卻經常把被占領國家的解放組織稱為恐怖組織,把他們正當的謀求獨立和自由的行為被當作是恐怖主義,但是這些國家自己殺害婦孺、破壞當地基礎設施的行為卻被美化為“反恐”。 2008年3月很多美國退役士兵效仿越戰老兵的做法,舉行了以揭露美軍暴行為目的的“冬天的士兵”:伊拉克和阿富汗”聽證會,以及其他類似活動。
他們的自述可以最好地說明美軍在全世界所作所為的本質:“種族主義無法掩飾侵略的實質。我們被告知是去打擊恐怖分子,然而真正的恐怖分子卻是我們自己。我們的敵人并不在千里之外,而在本國內部。如果我們團結起來,就可以制止那場戰爭,就可以在未來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而恐怖主義的定義,即以暗殺,劫持,爆炸為手段的極端行為,許多國家的偵查部門卻經常這樣做,甚至引以為豪,然而沒有人認為他們是恐怖主義。因此,現代恐怖組織的定義是極為模糊的。
在這里,我們完全可以說,美國口中的所謂“恐怖組織”其實僅僅是其用來在全世界推行霸權主義打擊弱小國家的一個幌子,昨天可以扣給阿富汗、伊拉克,明天也就可以扣給朝鮮,甚至扣給中國。而我們,作為這個世界上的99%,對我們威脅最大的其實恰恰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帝國主義集團及其國內的各種隱性力量。對我們來說,他們才是真正的恐怖主義。
國際核能安全,該由誰買單?
說清了何為真正的恐怖主義以后,我們再來把視線轉回來,看看本次的核峰會。從本次核峰會的議題來看,核裁軍、核不擴散和和平利用核能是最主要的話題。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進行核試驗,并且是將核武器用于戰爭的唯一國家。而整個人類社會,對核武器的恐懼,也是來自于被投向廣島和長崎的“胖子”和“小男孩”。
而到目前為止,美國依然擁有著全世界最為龐大的核武庫。而藉此衍生的各種核武器事故也高居世界榜首。
1958年2月,英國紐伯里“格林漢姆·科曼空軍基地”,一架美國空軍B-47重型轟炸機在起飛不久因發動機突然發生故障,不得不把兩個各裝著1700加侖高爆航空燃油的備用油箱從8000英尺高空緊急拋下。然而,兩個油箱沒有拋出安全區,卻在另一架攜帶原子彈的B-47轟炸機后面爆炸!沖天的大火整整燃燒了16個小時,引爆了其中一枚原子彈的高爆炸藥,炸毀了緊挨著停放的另兩架同樣攜帶有原子彈的轟炸機,兩名飛行員死于非命,重傷8人。最可怕的是,三架重型轟炸機上攜帶的近十枚原子彈差一點被引爆(原子專家估計,如果這些原子彈全部被引爆的話,那么英倫三島將不復存在)。
雖說這些原子彈最終萬幸地沒有發生爆炸,但原子彈被破壞時拋出的放射性物質,包括濃縮鈾卻被炸得滿基地都是,清理人員后來在基地外還找到了整整 20克 的濃縮鈾!在最危險的關頭,附近的一個機庫也遭嚴重損壞,救援人員不得不把機庫里的其它轟炸機全部推倒在地,以防大火產生的炙熱再引爆這些飛機。這場大火最后還是自己熄滅的,空氣中怪異的氣味好幾天不散,該基地順風方向的一個英國城鎮后來癌癥的發生率突然暴升。美國空軍從來不承認這起特大核武器事故。
實際上,早在這起事故發生兩年之前,也就是1956年,美國空軍和英國國防部就曾達成一份絕密備忘錄:一旦駐英國的戰略轟炸機發生事故,堅決否認事故中涉及核武器!直到2000年,英國政府在談到這起事故的時候仍只是說:一架執行演習任務的美國B-47轟炸機在滑行的時候撞到另一架停著的B-47轟炸機上,造成了重大事故。至于大火和核武器只字未提。
1961年1月16日 ,英倫三島再經核恐怖。駐英國的美國空軍“快速反應部隊”一架F-100戰斗機在試啟動發動機的時候突然起火,當時這架戰斗機上攜有用以對付前蘇聯的一枚熱核武器。在最可怕的時候,大火團團包圍了機身中部裝載有原子彈的彈艙,在大火被撲滅前,原子彈艙被燒得變了形!美國空軍后來在一份絕密的事故報告中聲稱:“一旦這枚原子彈發生意外爆炸的話,那么英國將面臨著一場日本廣島式的核災難!”
1961年10月中旬到1962年8月之間,意大利至少四次經歷美國核武器的死亡威脅——攜有140萬噸當量熱核彈頭的“朱庇特”導彈在意大利美軍基地內遭雷電閃擊。在每次事故中,熱核導彈的電池均被啟動,在其中兩次更嚴重的事故中,輻射氣體滲入核彈頭的部件,實際上部分啟動了核彈的爆炸程序!直到第四次事故發生后,美國軍隊才開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所有導彈基地架設避雷針,但美國國防部直到今天仍把四次事故的資料列為最高機密。
1977年11月28日 ,一架攜帶核武器的美國陸軍CH-47直升機在德國基地起飛,因1號引擎突然著火墜毀,飛機最后墜入離起飛現場200至 300米 遠的樹林里,核武器沒有受到嚴重損壞,但美國政府仍對此事件守口如瓶。
實際上,上面提到的發生在歐洲的美軍核武器特大事故只是美軍核武器重大事故中“冰山一角”而已,多數的美軍核事故都被美國政府和軍方有意隱瞞了。
根據美國國防部絕密報告——《1950年至1980年涉及美國核武器事故簡報》的內容透露,在短短30年間光是被列為“斷箭級”的核武器事故就多達32起!所謂的“斷箭級”核事故是美軍最嚴重的核武器事故,包括核武器丟失、核武器著火、核武器誤射、核武器高爆炸彈誤引爆,而次一級的核武器事故代號分別為“折矛”、“鈍刃”和“空箭筒”。而1981年的核事故則分為兩類:一類是不得不公開的核武器事故,另一類是放射性物質溢出美軍基地范圍的事故,這些核武器事故既有發生在美國本土的基地,也有發生在某國的美軍基地。每次發生事故的時候,只要放射性物質不超出美軍基地,美國人就掩而不說,比如說1981年發生的核武器事故中,至少有7起直到今天仍沒有公開。能了解美國核武器事故真相的恐怕也就只有美國總統了。據透露,肯尼迪總統1961年曾接到國防部報告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60年代,美國先后發生60起核武器事故,其中最嚴重的兩起是誤射兩枚“裝有核彈頭的防空導彈”!
到了90年代,美軍發生的重大核武器事故的次數就更加驚人了:從1965年至1977年,僅美國海軍就發生383起核武器事故;1985年,美國總審計署的一份絕密報告解釋說,1965年至1983年,美國核武器特大事故發生了233起;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秘密報告更加驚人:1950年至1968年間,美軍核武器事件或者事故總次數高達1250次,其中272次為特大核武器事故,包括數起核武器炸彈被引爆的千鈞一發的事故。在這272起特大事故中,107枚核導彈或者原子彈在儲存、組裝或者裝載的過程中突然落地,彈體損毀;48枚核彈頭在發射臺或者發射井中突然脫落;41枚原子彈與裝備其的飛機一同墜毀;26枚核彈頭在儲存、組裝或者裝載的過程中在其容器內發生事故;24件核武器被飛機或者艦艇誤射或者誤投;22件核武器在地面運輸過程中運輸工具發生交通事故;4件核武器被撞壞。
1988年至今的情況也不比當年好到哪里去,至少發生了96起核武器事故,事故的危險程度從彈體外部撞壞到高爆炸藥被引爆不等。這些核事故無一例外地被隱瞞了,而隱瞞這些事故的手段就是把它們列為美國“最高國家機密”。
所以,事實上首先需要搞核裁軍、搞核不擴散、搞和平利用核能的依然是美國。不過恐怕在一些信奉普世價值的朋友們看來,美國似乎已經做的足夠好了。因為自冷戰結束以后,美國看起來似乎一直在進行核裁軍計劃,并承諾不對遵守《不擴散和武器條約》的無核國家使用和武器,降低和武器在國家安全戰略中的作用,停止新的核武器試驗。但事實上卻并非如此。
自美國開始核裁軍至今,已經40多年過去了,核彈頭數量看似一減再減,但在實踐中卻采取了減而不毀的做法,美國的做法基本上是把國防部管理的已部署核彈頭裁剪后存放于能源部的庫房中,只是解除了它們的戰備等級,即從隨時備戰的待發狀態轉為存儲狀態,而且每年還要耗費300多億美元對其進行維護。
而且由于《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對裂變核試驗的禁止,次臨界實驗就成了美國研制新型核彈頭的重要途徑之一。次臨界實驗沒有鏈式反應,自1997年起,美國每年都在內華達州進行次臨界實驗,并開展設計發展研究應用活動,使核研究機構始終保持快速恢復核試驗的能力,迅速按照作戰需求研制和生產新式核彈頭。
為做好隨時恢復核試驗的準備工作,美國能源部核軍工管理局(NNSA)制定了一項實驗準備計劃(SSP)06年4月美國能源部公布了美國政府制定的核藍圖,以重組美國核工業并進行現代化改造。為“提高現有核武器及其部件的可靠性、永久性和可試驗性”美國政府開始著手研究低當量核武器,建造新的钚彈芯工廠(年產500個)回復熱核材料氚的生產(年產 3000克 )并開始研究第四代核武器。
事實上,美國冷戰時期建立起來的龐大核武庫已臨近原始設計壽命,而在核裁軍的幌子下組建新的核武器生產能力就成了美國既當婊子又立牌坊的行為。
布什政府對核武器研發部門的要求是在三四年內設計生產出新一代的核武器,在2030年前完成整個核武庫的完全更新。而美國核力量的發展,也會從數量規模型走向質量效能型。所以說,美國表面上的核裁軍,實質上是一種戰略調整,這種調整將會使美國的核力量更具實戰性和威懾性。
而相對美國而言,無論是中國、朝鮮、印度還是巴基斯坦,這些第三世界的有核國家的核武器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無法和美國抗衡。如果說美國的核戰略定位是實戰的話,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的核戰略充其量只能是威懾,并且是在美國霸權陰影下苦苦支撐尊嚴的一種無奈的威懾。
如果說連幾十年被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制裁的朝鮮都不能用核武來撐撐自己的尊嚴的話,那么踐踏第三世界國家的美國呢?不知人類社會還有沒有良知在……
似乎結不了的尾
本次的核峰會畢竟結束了,據筆者開始構思這篇文章,并查閱資料起也已過去了大半天之久。在這大半天里,筆者實是不知參與核峰會的諸多領袖們又在會后談了些什么,甚至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讀到《首爾公報》的全文,所寫所言其實依然是在信息爆炸的致盲效應中捕風捉影罷了。
但核武器這個鑄成于于上個世紀的新達摩克利斯之劍,依舊高懸于全世界人民的頭上,掌握著劍柄的魔鬼,也依然在肆虐著。核能,為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憧憬,而在這憧憬之余,也有著毀滅的可能性。或許安全的核能在目前只能是個夢,但我們依然夢著。
總有一天,你將會醒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