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在“計篇”中論述兵家輿論戰時說:“一曰道”,“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寥寥數語,卻點出了在政治輿論上得到民眾認同的重要性。當前,西方為了使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巴沙爾下臺,同樣急需得到各方輿論的支持來形成合力。然而,多數敘利亞百姓對巴沙爾的堅定支持,以及反對派的薄弱力量,令西方頗感棘手。
留心近來關于敘利亞問題的相關報道,會發現謠言和虛假新聞似乎正越來越多。細心的觀察人士向《世界新聞報》指出,在輿論戰中,像敘利亞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處于絕對劣勢,西方國家控制話語權,媒體力量強大,給敘利亞政府制造了很多困難。
高層飽受謠言之苦
最近,關于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及其夫人各種五花八門的新聞消息,令人目不暇接。3月14日,英國《衛報》曝光了由敘反對派提供的據傳是巴沙爾夫婦的私人郵件。郵件內容顯示敘利亞第一家庭基本上沒有受到日趨激化的危機的影響,仍在享受著奢侈的生活。總統夫人阿斯瑪喜歡大肆網購珠寶等奢侈品。而對于總統巴沙爾本人,所謂被敘利亞反對派曝光的郵件顯示,巴沙爾在如何處理反政府活動這一問題上,聽取了伊朗的建議。另外,在他的私生活上,郵件顯示了多名女性對巴沙爾的愛慕之情,其中一名女性甚至還附上了僅穿貼身內衣的照片。對此,敘利亞官方媒體回應稱,這些郵件都是反對派的陰謀,旨在破壞阿薩德在敘利亞民眾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除了總統夫婦,敘利亞的高官更是飽嘗謠言之苦。阿馬爾上校是敘利亞拉卡市安全部隊長官。最近,他正忙于在敘利亞國家電視臺現身說法,證明自己并未“叛逃”,并抨擊西方媒體的虛假消息。阿馬爾此舉著實有點被逼無奈。這位上校在電視訪談中表示,日前當他正在辦公室像往常一樣工作時,突然看到半島電視臺報道他“叛逃”的消息。“那些顛倒黑白的報道令我震驚。”他說,這種失實的報道成了達卡市居民的笑柄。
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告訴《世界新聞報》記者,西方國家極力把巴沙爾的形象妖魔化,在西方的報道中,巴沙爾被定位為獨裁專制者,喪失民心,已成為了孤家寡人;敘利亞官方則被描繪成鎮壓百姓、殺傷無辜平民的政府。本月13日,眾多美歐媒體就曾同時播出反對派提供的霍姆斯47名“婦孺慘死”畫面,一些自稱來自霍姆斯的百姓控訴政府軍“屠殺”。對此,敘國家電視臺當晚毫不忌諱地播出了這組血腥的照片,并且采訪多名霍姆斯當地居民,講述的卻是“武裝分子對無辜平民犯下殘酷罪行”。
“阿拉伯之春”的新戰法
盡管敘利亞政府不停地高調反駁與事實不符的視頻和報道,但卻無法阻止謠言飛向世界各地。《紐約時報》13日斷言,“敘利亞輸掉了新聞控制戰”,因為“公民記者在臉譜上傳的有關敘利亞的視頻已經達到了4萬段”。
“外界公認,目前世界輿論的話語權是掌握和控制在西方世界手中的。”前駐埃及大使安惠侯告訴《世界新聞報》,西方輿論制造在不知不覺間就能引導整個國際形勢的發展。例如阿拉伯世界發生的政治和社會動蕩,西方輿論搶先定義為“阿拉伯之春”、或“阿拉伯革命”,結果世界的輿論很快就接受了這一觀點。
利比亞戰爭開始時,西方輿論首先拋出了卡扎菲屠殺利比亞百姓的消息,令外界相信卡扎菲“罪大惡極”。但最后的結果證明,這條新聞消息是虛構的;在利比亞戰爭后期的攻陷首都之戰中,利比亞反對派又故意放出卡扎菲“大兒子投降、二兒子被活捉,三兒子被打死”的假消息,意圖瓦解守城的卡扎菲軍隊。
安惠侯表示,西方控制輿論的能力和實力都非常高強,除了利用媒體,還通過一些支持西方做法和觀點的國家制造輿論。面對這種輿論戰,發展中國家往往要承受很大的傷害。正如一些分析人士所指出的:“雙方都清楚,在軍事抉擇點到來之前,誰打贏輿論戰,誰才有可能獲得生存與支持。”
誰在拋售源源不斷的信息
敘利亞動蕩發生后,政府禁絕大多數外國媒體入境,但這并沒有阻止不利于敘政府的謠言飛傳。外部勢力干預敘利亞的方法多種多樣,包括把敘新聞機構作為制裁對象、制造虛假新聞等,目的就是動搖民眾對政府的信心。
比起真槍實彈的戰場,輿論戰的激烈程度毫不遜色。目前,在包括傳統媒體和網絡新媒體的報道上,敘利亞與西方的交鋒已經展開。大量描述敘利亞動亂和戰火的視頻充斥于網絡。據一份谷歌分析數據稱,過去一年“敘利亞”的相關搜索量翻番,數據庫中有敘利亞情況介紹的網頁數量從2300萬個增至4700多萬,而視頻上傳的數量更是難以統計。而關于這些視頻從何而來,新聞學學者埃斯波蒂在博客上說:“我們真的弄不清楚這些視頻到底從何而來,誰拍了這些視頻……因為幾乎沒有一家媒體能在敘境內保持記者的長期存在,然后敢說‘這就是我的記者親眼看到的’。”
不過,有消息爆料稱,美歐和海灣國家眾多非政府組織給敘利亞霍姆斯的反政府力量輸送藥品、糧食和彈藥之前,他們最先送入霍姆斯的,是3000多部海事衛星電話。目前,送入敘利亞全境的海事
衛星電話已多達6500多部。這些海事衛星電話體積很小,操作方便,并且由外界為其充值,保證當地一旦斷網,仍有信息源源不斷地輸入輸出。美國紐約一個名為“全球采取行動(AVAAZ)”的“民間機構”,還專程派出秘密小組潛入敘利亞,培訓當地的“公民記者”,對其傳出的視頻畫面進行整理,然后再“分發”給西方各媒體。
對敘利亞輿論戰有四大打擊重點
一年前的3月19日,西方國家對利比亞發動了名為“奧德賽黎明”的軍事打擊,以武力方式推翻了卡扎菲政權。這場戰爭成為西方國家強行武力介入一個主權國家內部事務的一個新“范例”,“新干涉主義”成為籠罩在國際關系中揮之不去的一塊陰云。而西方自認為在比利亞已經得手,現在則想意欲在敘利亞復制利比亞的模式。
實際上,推行新干涉主義有一個規律,即首先要把想推翻國家的政權妖魔化。因此制造輿論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目前,在西方輿論的干擾之下,敘利亞的很多真相都被扭曲了。
前駐埃及大使安惠侯總結出以下四點:首先,西方輿論將巴沙爾政權被歪曲為反對變革。對此,巴沙爾已經做出修改憲法的重大改革。此外,今年5月7日敘利亞還將舉行議會選舉,這也是變革中的一個重要步驟;第二,巴沙爾政權并非被百姓所唾棄,而是仍然得到多數人的支持;第三,政府軍與反對派力量的對比被西方夸大。事實上,最近反對派不斷丟失控制區,面對政府軍的實力,反對派武裝可謂不堪一擊;第四,阿拉伯世界對敘利亞的態度也是被誤解的。前一段時間,由于沙特和卡塔爾在敘利亞問題上采取極端強硬的立場,并控制了阿盟,導致外界認為阿拉伯世界拋棄了敘利亞。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阿拉伯國家發出聲音:反對外部勢力軍事干預,主張對話和談判解決問題。(記者/趙全敏 實習記者/荀然)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