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一場國內、區域與國際的權力斗爭
劉伯松
敘利亞怎么啦?敘利亞實況已夠復雜,加上西方媒體對它主要報道的數據盡是由反政府組織和武裝部隊供給的,再加上美國領導的西方和海灣地區酋長國家天天在喊打喊殺,想要了解敘利亞真相并不是那么簡單,其實真是難上加難的。
2月7日Democracy Now!節目主持人古曼(Amy Goodman)訪問了英國著名中東問題作家西爾(Patrick Seale)。他認為當前中東面臨著三大危機:國內、區域和國際的。西爾的觀察與分析都有可取的地方,可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敘利亞實況。
敘利亞是一場國內、區域與國際的權力斗爭
國內危機與斗爭。在敘利亞內部,情況一天比一天差,政府與反政府都犯上了嚴重的錯誤。一年前開始的和平抗議示威,政府錯誤地對手無寸尺的抗議者使用實彈鎮壓,接著抗議者錯誤地以武裝槍殺軍警,導致今天雙方武力對抗逐漸升級,變成了一場極其殘忍和骯臟的武力斗爭,已達“你死我活”地步的內戰了。
反對力量是什么呢?在敘利亞內部的斗爭中,反對派的敘利亞國民會議(Syrian National Council)最主要且最強大的力量是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不久前,他們剛剛慶祝現任總統父親攻擊哈馬市(Hama)30周年紀念。在1982年的斗爭中,10,000-30,000人在哈馬市被殺死。當時情況是這樣的:穆斯林兄弟會從1970年末開始發動一連串恐怖主義活動,企圖推翻當時的政府。他們在1982年達高峰,控制了哈馬市,屠殺哈馬市的復興會會員以及官員。就在這個時候,政府才進行戡亂,殺死了很多人,很多無辜的人。穆斯林兄弟會也因此被禁30年,慘遭政府種種打擊和壓迫。他們渴望著復仇一天的到來。西方政府與媒體稱他們為“積極分子”(activists),而敘利亞政府則把他們稱為武裝叛亂分子(armed insurgents)。政府與反政府抗議者都犯了同樣嚴重的錯誤:以武力解決政治權力問題,把合法要求訴諸于武力。
不過,客觀一點說,也許敘利亞政府發言人沒說錯:當有人在國土上武裝造反,政府有理由和權利把們平定。這也該是國家主權重要的一部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允許公民武裝起義的。這是內戰。
區域危機與斗爭。中東一帶有著悠長的歷史,也有著長期遭遇西方殖民主義的瓜分與統治。今天中東各國都是多族裔、多宗派、多語文、多部落的國家。這些都是殖民統治遺留下來的。就拿敘利亞來說,2,400萬人口中,其中74%遜尼派人、12%阿拉維斯人(葉什派分支)、10%基督教徒、3%渡路澤人。阿薩德家族屬于阿拉維斯人,少數人統治。但它在中東唯一的盟友伊朗倒有89%葉什派人、9%遜尼派人。阿拉伯海灣國家如小國卡達爾和大國沙地阿拉伯一直擔心伊朗在整個區域煽動它們國內的葉什派造反,如在沙地阿拉伯東部、巴林和也門。去年沙地阿拉伯不是派兵前往巴林鎮壓葉什派起義嗎?
國際危機與斗爭。這恐怕是最復雜也是最具爆炸性的層次。先談談中俄兩國安理會投否決票的含義。這里有一點冷戰的味道。俄羅斯數十年來一直與敘利亞保持友好關系,尤其在冷戰期間;中國則從伊朗輸入大量石油(有說20%),而伊朗石油出口卻遭受美國和歐洲的制裁。同時,奧巴馬“重返亞洲”企圖遏制中國發展。它們投否決票的動機就是對美國與以色列說,它們不接受美國與以色列在中東的霸權。它們說,它們在中東也有自己的利益存在,它們的利益必須得到保護和尊重。
另一方面,美國與以色列近年來在軍事上屢屢敗北。美國在阿伊兩戰搞到焦頭難額,賠了夫人又折兵,并引起整個穆斯林世界,尤其在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非洲之角的國家,廣泛的反美情緒。而它的盟友以色列也好不了多少。它在2006年試圖侵入黎巴嫩粉碎真主黨,失敗而歸;2008年和2009年連續入侵及封鎖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傊?,伊朗、敘利亞、真主黨和哈馬斯是以色列獲取區域霸權的最大阻力。因此,唯有把敘利亞和伊朗推翻,它才能恢復它的區域優勢與霸權。
我們上周在突尼斯目睹的所謂“敘利亞之友”國際會議就是這一部敘利亞三幕戲的演出。
背后的目標是伊朗?
談敘利亞,怎么也把以色列與伊朗拉進來呢?有評論員說,“到大馬士革之路必須通過德黑蘭”,因為敘利亞是伊朗的主要盟友。以色列常說,伊朗的核計劃對以色列和整個世界構成生存威脅。當然,很多專家學者都不承認這一點的,因為他們明白(雖然很少人說出來)以色列擁有龐大的核武庫(200-300枚核彈),能夠防止任何核侵略的。其實,大家都同意(包括美國情報機構)伊朗還沒有決定制造核彈,它們希望獲得構造核彈的能力倒是真的。問題是,如果有一天伊朗果然成功地擁有核彈,那的確挑戰以色列的核壟斷,失去它的核武優勢,不敢在阿拉伯世界胡來。這也許是以色列一口咬定伊朗核計劃威脅它的生存吧。換句話說,這是一場區域優勢斗爭。
當前,美國在以色列準備攻擊伊朗的威脅下,加緊制裁伊朗,包括石油輸出和中央銀行。這是非常危險的措施,隨時可以導致戰爭,給中東帶來不可預測的災難。
小結
天天打開報紙或扭開電視,總會有一兩則敘利亞的報道,可惜的是,這些信息的來源不是“根據積極分子說的”就是由美國各部門發言人說的,從來沒找出對證或征求不同的意見;偶爾也會讀到或看到來自官方的信息,但肯定隨著便來幾個反對政府的說法,并找出不相同的證據。10年來,這已成為美國主流媒體報道它們不喜歡的國家的慣例了。
比如對敘利亞的報道吧,從不提敘利亞歷史背景與社會結構的復雜性,也不理敘利亞的地緣政治地位;在國際方面,只會罵中俄的否決票,從不追究美國自己的否決票,只會拒絕他國的建議,從不考慮自己的計劃對敘利亞帶來什么的后果。
今天敘利亞的處境,從開始雙方都犯了嚴重的錯誤:政府的錯誤在于向和平示威抗議開火;示威者的錯誤在于迅速訴諸武力對抗,后在西方各國及媒體煽動下,高呼要阿薩德下臺,并拒絕與政府和談。這樣,就讓政府為了保衛國家主權與完整,有充分理由對它們開火。但這種流血沖突只能增加仇恨與暴力。
歸根結底,敘利亞問題是一個多層的權力斗爭問題。而在敘利亞這是多層次的。正如西爾所說,敘利亞當前面對三個層次的危機與斗爭:宗派的、伊朗與沙地阿拉伯的、美國與以色列和中國與俄羅斯。
換句話說,一個國內政權分配爭論如今國際化了,美國領導的西方和海灣國家的“敘利亞之友”不但沒有緩和局面,反而支持反政府一邊,壯大了它們的勢力,并與政府和談提出條件。不過,反對勢力四分五裂,又沒有一個具有領導魄力的領袖。會不會又成為另一個戰后的利比亞?(2012-02-27)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