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當選能否減輕中國的戰略壓力
Zhang88
普京贏得俄羅斯的總統大選了,對于這件事情,除了很少數的中國人外,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是舒心愉悅的,以普京一貫的作風和能力,今后,俄羅斯的國內政局雖然可能不乏起伏動蕩,但其整體的戰略傾向將不存在什么未知的因素,今后一個時期的俄羅斯非但不會討西方的喜歡,而且,在普京領導下,俄羅斯定會以更加強悍的面貌出現國際戰略舞臺上。基于這樣的基本估計,不少人接下來就會問,既然這樣,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的戰略壓力是否能有所減輕呢?
這的確是一個直接而又現實的重要戰略問題。
首先應該承認,雄起的俄羅斯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對霸權的戰略牽制。
在西方的戰略設計中,俄羅斯本來已經被確定為可以暫時“擱置”的對象,對此,美國的戰略家們使用了一個好聽而又體面的戰略詞匯——“重啟”,試圖借用這樣的戰略改變俄羅斯與西方的戰略關系,使俄羅斯自己在那里自生自滅,不再耗費西方更多的資源與精力,以便西方騰出手來實現戰略的重點轉移。應該說,這個戰略有那么一段時間已經看到了成功的曙光,俄羅斯發布了富有新意的對外關系文件進行了呼應,如果這樣的趨勢能持續發展下去,西方的戰略意圖就能得到相當完美的貫徹。
但是,普京的當選讓精心策劃的這一切都無情地流產了。對此,從俄羅斯政壇透露出普京將競選下一屆總統的那一天起,西方的心里就十分明白,為此他們采取了上層施壓,底層煽動等諸般手法,可以說是做了不懈的努力,直到掀起大選前夕的街頭抗議。但所有這一切都沒能挽救俄羅斯的“民主政治”,俄羅斯的政治生態終于還是出現了普京2.0版。
普京2.0版的俄羅斯,今后所著力的必然是壯大武力,加強與西方的地緣戰略競爭,同時還要盡可能在全球戰略層面與西方展開較量,這樣一來,勢必在相當程度上給西方以一定的戰略壓力,從而形成對西方的戰略牽制。
但是,這樣的牽制又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西方的戰略大方向。
盡管今后俄羅斯必將加快雄起的步伐,但俄羅斯總體上的戰略實力早已今非昔比,已不足以和西方形成全面的戰略對抗,圍繞格魯吉亞、白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波羅的海沿岸的地緣戰略競爭難以調動西方更多的戰略資源,在中亞及中東熱點地區上的對抗也無法改變這些地區總的戰略進程,因而難以撼動西方的總體戰略,也扭轉不了西方的戰略大方向。其實這也不會成為俄羅斯的戰略企圖,未來的俄羅斯完全可能在與西方的地緣爭奪戰中變得堅決而不妥協,但不管雙方的關系多么冷淡,也不管普京多么厭惡西方,俄羅斯在主觀上也不可能愿意首當其沖、獨纓其鋒。
基于這樣的估計,可以預計,西方的全球戰略或許會因為普京的當選而出現一些微調,但推動全球戰略重點轉移,加強亞太戰略構建的大局不會發生大的變化,中國的戰略壓力日漸沉重的總體趨勢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對此,中國必須有十分清醒的認識。
所以,普京當選對中國而言,既是難得的戰略機遇,也構成了相當程度的挑戰。
所謂機遇,是指出現了俄羅斯與中國有可能進行新的戰略重組的機遇。
如果中國抓住這樣的機遇,充分發揮俄羅斯的戰略作用,支持、調動并積極配合其戰略積極性,不僅將在相當大程度上增強兩國的戰略活力,增強兩國關系紐帶下諸如上海協作組織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而且也將明顯地影響全球的戰略平衡。其前景相當可觀,甚至有可能因此開拓出一個寬闊的戰略前途。
所謂挑戰,是指俄羅斯的戰略能動給中國帶來的沖擊。
毫無疑問,普京的俄羅斯是不會奉行什么“韜光養晦”的,一定是該說就說,該做就做,這樣作風必將讓一直都羞答答、纏綿綿的中國感到很難為情,譬如談戀愛,在新歡與舊愛之間纏綿緋惻、難以自己。更糟糕的是,一貫直來直去的普京很可能不加隱諱地要向中國提出“結婚”的要求,這樣一來,中國的難題就要更加令人撓頭了。
這到底是機遇大于挑戰還是挑戰大于機遇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