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今天俄羅斯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有兩個基本因素必須考慮到。一個是俄羅斯自身的發展進程,再一個是俄羅斯的國際環境。如果忽略了這兩個因素,就很容易把普京的再度參選簡單化為個人對權力的戀棧,把俄羅斯未來的發展理解為某種個人意志的結果。
對于俄羅斯從前蘇聯崩潰后的發展過程,很多學者和政治家都簡單地理解為一種國家制度變革,即從前蘇聯的斯大林模式向西方國家的模式轉型,嚴格說來,這種理解是片面的。事實上,從前蘇聯到今天的俄羅斯的演變過程,并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變革,而是一個以意識形態為紐帶的政治聯盟的崩潰和一個現代民族國家的創建。幾乎所有的人都把前蘇聯看作一個國家,這種看法并不全面。從形式上看,蘇聯確實是一個國家,一個跟美國在全球爭霸的超級大國,一個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但是,從現代國家的本質上看,前蘇聯其實只是以共產主義普世價值為凝聚力的政治聯盟,貌似國家,但并非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USSR這個名稱很準確地表明了這一點。所以,當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消退后,前蘇聯也就自然崩潰了。所以,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面臨的根本問題是重建從1917年到1991年中斷了的現代民族國家。所以普京講,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俄羅斯處于深重的系統性危機中,他和他的團隊依靠民眾的支持,把俄羅斯帶出內戰的絕境,實現了國家領土完整, 建立了憲法秩序。普京執掌政權的12年對國家重建的意義并不遜于制度的變革,這一點很少有人看到。
從外部環境看,蘇聯崩潰后,出乎大多數俄羅斯人預料的是西方國家的態度。蘇聯共產黨解散了,華沙條約組織解散了,葉利欽搞了徹底私有化的“休克療法”……俄羅斯幾乎是全方位地向西方靠攏。但是,西方國家并沒有因為俄羅斯的轉身擁抱而改變敵視態度,反而利用華約解散的機會把北約擴展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西方的這種國家利益至上的行為使得很多對西方抱有意識形態幻想的俄羅斯人感到失望和憤怒。很多俄羅斯人現在才清醒過來,無論俄羅斯實行什么樣的制度,俄羅斯的巨大疆域和僅次于美國的核武庫注定了它不得不受到西方國家的遏制。而面對西方國家的壓力,俄羅斯的國家整體實力已經降到二流國家水準,很難在國際舞臺上跟西方國家對抗。這種國際環境直接地影響著俄羅斯國內的選情。
對于今天的俄羅斯人來說,國家的重建和頂住西方的壓力是俄羅斯當前和未來最主要的任務。而在俄羅斯政壇上角逐的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公正俄羅斯黨及俄羅斯自由民主黨,盡管都從某一個特定的方面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藥方,但都難以凝聚全民共識來完成上述兩個任務。
基于俄羅斯的現狀,普京今年初一連發表了6篇文章,全面地闡述了他的競選綱領。這6篇文章不僅回應了他為什么要再度競選總統的原因,同時也間接回應了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公正俄羅斯黨及俄羅斯自由民主黨等競爭對手的政治經濟主張,給出了俄羅斯未來發展的最大公約數。所以,統一俄羅斯黨的主張在很大程度上是俄羅斯各個政治黨派主張的一個綜合。所以,即使普京在選舉中獲勝,也并不意味著其他黨派的政治主張失敗。其實,這也是為什么在民調中有三分之二的俄羅斯人相信普京會在選舉制中獲勝的根本原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