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治國60天
周之然
走出哀傷
自2011年12月17日,朝鮮前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逝世以來,朝鮮政府和民間對他的紀念、哀思不曾間斷;同時,在新一代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帶領下,朝鮮也顯示出蓬勃發展的新氣象。
●社會恢復原有狀態
2011年12月17日至29日為哀悼期。朝鮮上下悲痛不已,但國內政局穩定,哀悼活動進行得井然有序,沒有出現混亂局面。分析人士認為,這與金正恩作為接班人在過去的積累和歷練有密切關系。一方面,他曾通過公開活動學習了管理國家事務的經驗,另一方面,通過陪同金正日參加正式活動,他的接班人地位已經得到朝鮮人民的認可,朝鮮人民心中有了新的精神寄托。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稱:“金正恩在大國喪期間,以無比堅強的意志戰勝悲痛,英明地領導黨、軍隊和國家所有事務。朝鮮保持政治穩定,同之前沒有絲毫區別。所有工作都同金正日生前一樣在順利進行,這體現了朝鮮軍隊和人民對領袖繼承人的絕對支持和信賴。”
哀悼期結束后,環球人物雜志記者發現,平壤市內撤去了供市民吊唁的大幅金正日畫像,市民的悲傷情緒也逐漸穩定,慢慢恢復到原有的生活狀態。商店、飯店、便民小店、理發店等都已經正常營業,貨物供應也比較充足。大量顧客在商店里購買食品和生活日用品,許多飯店里又擠滿了前來用餐的人。但飯店還是不允許朝鮮顧客唱卡拉OK。知情人士介紹說,雖然朝鮮正式規定的哀悼期已結束,但是朝鮮內部有規定:金正日逝世后100天內不允許進行唱歌等娛樂活動。
朝鮮的各項建設活動也正常開展起來。平壤街頭行駛的車輛日益增多,經常能看見大貨車來回運載貨物,在公交車站等車的人又排起了長隊。一些交通繁華地帶還出現了新標語,號召市民緊密團結在以金正恩為首的勞動黨中央周圍,繼續推進社會主義強盛國家建設事業。
許多政府工作人員的臉上也重新掛上了笑容,有些人還和以往一樣跟記者開起了玩笑。據記者觀察,現在平壤市的各項工作以及市民的日常生活基本上和金正日逝世前沒有太大變化,許多市民表示:“要化悲痛為勇氣和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此外,朝鮮媒體近期也常刊登全國各地、各部門進行生產建設,超額完成工作任務的報道,從中可以看出朝鮮人民正在鼓足干勁、奮發圖強,向著朝鮮政府既定的在2012年“打開社會主義強盛國家之門”的戰略目標前進。
●紀念活動繼續進行
不過即使在哀悼期過后,朝鮮對金正日的紀念活動仍然很多。新年之際,身為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的金正恩觀看了2012年新年音樂會--《太陽的事業永垂不朽》。音樂會開始前,全場觀眾肅立默哀,悼念金正日。音樂會節目包括女聲三重唱和合唱《獻給金正日同志的頌歌》、合唱《他的一生》、男聲二重唱《懷念您,將軍》、男聲獨唱《歌唱先軍時》等。朝中社的報道說,音樂會“有力地顯示了金正日永遠活在朝鮮軍隊和人民心中”。金正恩對演出給予高度評價并表示感謝,他說:“看到屏幕上金正日將軍慈愛的面容時,我禁不住眼圈發熱……音樂會給了我很大的鼓舞。”
1月12日,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發布特別公報表示:“朝鮮將偉大領導者金正日同志的遺體安放在最高圣地錦繡山紀念宮”,“建立金正日同志的銅像”,“在全國各地建立金正日同志的太陽像和永生塔”,“將金正日同志的誕辰日、民族最大節日2月16日指定為‘光明星節’”。2012年2月16日,就是第一個光明星節,又恰逢金正日誕辰70周年紀念日,朝鮮準備發布“金正日勛章”,與金日成勛章并列為朝鮮“最高勛章”。該勛章將由國家頒發,獎給為“主體革命偉業”及“社會主義強盛國家建設偉業”不斷斗爭并有突出貢獻的干部、軍人和勞動者。勛章長67毫米,寬65毫米,上部有朝鮮勞動黨黨標,下部有朝鮮國旗圖案。除金正日勛章外,朝鮮還發布了金正日獎章、金正日青年榮譽獎章及金正日少年榮譽獎章。
近日,朝鮮人民內務軍的將士們還在紛飛的大雪中瞻仰了金正日故居。他們向三代將軍畫像敬獻了鮮花,并舉行誓師大會,“誓死擁護最高司令官金正恩同志的領導,堅持完成革命事業”。一位軍官接受采訪時動情地說:“在領導的故居前,我仿佛又聽到了當年偉大領袖和抗日英雄們的吶喊聲,心中激動不已。”
●人民生活頻現亮點
除了恢復往常的生活秩序和繼續舉行紀念活動,朝鮮社會還展現出一派生氣勃勃的新氣象。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就是朝鮮中央電視臺近日啟用了一位20多歲的年輕女主播,換下了被譽為“人民廣播員”的著名主播李春姬。這位女主播身穿粉紅色上衣,語調平穩沉著地播報了最新制作的金正恩紀錄片等有關內容,與過去朝鮮電視臺主播們“慷慨激昂”的播音風格完全不同。
最吸引人的是1月5日剛開業的平壤光復地區商業中心。該商業中心是一家中朝合營的大型綜合商場,中方持股65%,是目前平壤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商場之一。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前往該商場體驗了一番。
走進大門,可以看見商場內懸掛著許多朝鮮國旗,日光燈非常明亮。商場共3層:一層是超市,二層是百貨商場,三層是餐飲和兒童游樂園。進入一層超市后,記者發現里面的貨物供應充足,商品種類也很多,有食品、水果、日雜用品、電子產品和化妝品等,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國產品,商品價格和中國國內相差不大。記者在一層超市發現一罐360克的娃哈哈八寶粥,標價為3400朝幣(約合5.6元人民幣)。超市里有300多人,絕大部分是普通市民。出口處的顧客正在有序排隊等待結算,收銀員們麻利地拿起商品在感應掃描器上掃描條形碼。據商場管理人員介紹,該商場一切經營活動都實現了信息化和數字化。
走出超市,記者搭乘扶梯來到二樓百貨商場,這里主要出售服裝、玩具和家具,一部分商品從中國進口,也有朝鮮當地生產的服裝。二樓的顧客大概有100多人,大部分顧客都在服裝店和兒童玩具店采購,而家具等貴重物品售賣店前的顧客非常少,基本上無人問津。平壤市雖然有不少綜合商場,但是絕大部分是涉外商場,通常以外幣結算,因此,像光復地區商業中心這種面向平壤普通市民、商品種類齊全的大型綜合商場很受市民青睞。
軍人抱著他哭泣(作者:周之然 詹德斌)
2012年2月16日,對朝鮮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它既是已故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70歲誕辰,也是新的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父親去世后全面處理朝鮮國家事務的第六十天。在這短短60天里,年輕的金正恩已經從各個方面展現了他的治國能力。
●和人民軍手挽手
金正日逝世后,金正恩新任的第一個正式職務就是軍職。2011年12月30日,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平壤舉行,宣布根據金正日的遺訓,推舉金正恩為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
金正恩也以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對軍隊的重視。2012年新年第一天,金正恩視察了朝鮮人民軍第105坦克師。這是一支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部隊,其前身是朝鮮人民軍第105坦克旅(又稱朝鮮人民軍第105裝甲旅)。當年,金日成在指示建立該部隊時說:“坦克在現代戰爭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朝鮮戰爭爆發初期,該部隊僅用3天就攻入漢城(今首爾),顯示了其快速突擊能力,因此榮獲“朝鮮人民軍近衛漢城柳京守”第105坦克師的稱號。1960年8月25日,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一同視察了這支部隊,這一天被朝鮮視為“先軍領導的開始日”。此后,金正日一共視察過這支部隊24次。所以,這支部隊又成了開展“先軍政治”的搖籃地。如今,金正恩就任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后的首次視察活動,就選擇了105坦克師,這表明他將繼承“先軍政治”的思想。在視察中,金正恩說,希望105坦克師成為最具戰斗力的部隊,他要求部隊加強訓練,做好隨時戰斗的準備,成為人民軍全軍的模范。
此后幾天,金正恩還觀看了朝鮮人民軍的文藝演出,并視察了由人民軍承建的一些建筑工程。1月8曰,朝鮮中央電視臺播放了一段有關金正恩視察部隊的紀錄片,介紹他過去指導軍隊及各部門情況。紀錄片播放了金正恩駕駛坦克、騎馬以及視察射擊演習的畫面,稱他很早就顯示出統帥全軍的能力。
1月20日,朝鮮中央通訊社又連續報道了金正恩視察人民軍空軍第354部隊和人民軍第3870部隊的消息。在視察空軍第354部隊時,空軍將士們激動地抱著金正恩哭泣。這是今年以來,朝鮮官方媒體首次在一天內兩次報道金正恩視察人民軍的消息。金正日在世時,朝鮮媒體一天內兩次報道其視察軍隊的情況也不多,由此可見,軍隊在金正恩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春節期間,金正恩仍想著軍隊。1月23日朝中社公布的照片上,他和軍人手挽手一起走。1月25日,金正恩視察了萬景臺革命學院,這是一所主要培養革命烈士子女的學校。金正恩一進學校就說:“我是想看看學員們怎么過年節而來的。”他向學院教員和學生致以春節的問候,學員們感動得痛哭流涕。金正恩走近激動流淚的學員,撫摸著他們漲紅的臉,親切地詢問:“天這么冷,為什么不戴手套?手冷不冷?”在參觀學院的革命事跡教育室和沿革室時,金正恩站在展示的學員制服前,懇切地說,衣袖上的紅帶寓意深遠,學員們不要忘記凝聚在紅帶里的白頭山偉人的崇高心愿。
2月7日,朝中社又發布了一組金正恩視察朝鮮海軍第597聯合部隊的照片。照片上,金正恩和海軍官兵一起進食堂、出海,滿面笑容。從目前朝鮮媒體公開報道的情況來看,視察軍隊的次數在金正恩所有的視察活動中占了絕大多數。
●讓老百姓過好年
金正恩不僅繼承了父親“先軍政治”的思想,還繼承了祖父和父親的親民傳統。
朝中社1月3日報道稱,多家單位的工農大眾向金正恩發來信件,發誓要化民族國喪的悲痛為千百倍的力量和勇氣,更加堅強地為主體革命的新勝利繼續奮斗。金正恩像父親一樣,在閱讀這些信件后親筆回信,其簽字風格都跟父親的相似。金正恩還效仿父親的“德治”,向過90歲生日的朝鮮戰斗英雄贈送了壽禮。在出席各種活動時,除了軍人以外的其他人都是穿西裝打領帶,唯獨金正恩穿的是“人民服”。“人民服”在朝鮮被稱作“雙襟”(音譯)西服,上世紀50年代,金日成經常穿“人民服”會見人民群眾。金正恩穿上“人民服”,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他的祖父金日成的親民風格。
金正恩開始主持國家事務后,宣布了一系列舉措。從這些措施來看,朝鮮國內事務是其關注的重點。1月5日,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發布政令,宣布從2月1日起對被判有罪的人員實行大赦,內閣和有關機關將采取措施安置獲釋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就在同一天,平壤光復地區的大型綜合商場隆重開業,每天前往該商場購物的市民絡繹不絕,此類商場的建立是朝鮮惠民政策的一項重要舉措。新年伊始,金正恩視察了由軍人負責建設的平壤民俗公園、英雄街肉店等工地。這是金正恩首次前往經濟工作一線視察。1月,朝鮮人均糧食配給量有所增加,春節期間,金正恩又向平壤市民提供了過節商品。朝中社1月23日報道稱,在春節到來之際,金正恩采取措施,向平壤市餐飲業基地供應了大批野雞,讓首都市民愉快地過年。人民服務總局和平壤市公共飲食業管理局的干部和服務員周密安排服務工作,以便金正恩的恩情更好地惠及市民。各公共飲食業單位確保原材料后,召開野雞冷面品評會,在節日期間進一步提高食物的質量。一些原來在建的飯店、綜合商店也按原計劃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預計在今年的4月15日完工。
此外,朝鮮媒體報道,朝鮮將繼續進行強盛國家建設大業。全國許多企業、工廠正在加快生產,擴大人民生活消費品的生產,確保人民生活需求。報道還稱,朝鮮一些企業已超額完成本月生產任務,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平壤市的一些宣傳口號也號召全體人民加快生產,在各生產領域掀起大高潮。可以看出,加快經濟發展是金正恩最關心的工作之一。
●給一些國家首腦回電
1月28日,朝鮮中央廣播電臺報道稱,金正恩向有關各國首腦回電,對他們在金正日委員長去世后來電慰問表示感謝。這一消息引起各國媒體的高度關注,韓聯社分析稱,金正恩此舉在外交舞臺上證明自己是朝鮮最高領導人,正式開始了其外交活動。
其實,從金正恩全面主持朝鮮國家事務開始,在外交上,朝鮮就有了旗幟鮮明的表態。一方面,朝鮮表明將一如既往地堅持自主、友誼、和平的理念,同尊重朝鮮主權的所有國家擴大發展睦鄰友好關系;另一方面,朝鮮宣布,由于李明博政府在朝鮮大國喪期間“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朝鮮將永遠不會同李明博政府進行接觸。
在對美和對日宣傳報道方面,朝鮮官方媒體仍然和以往一樣,經常刊登文章和評論進行譴責。1月12日,朝鮮媒體發表評論,要求美國撤出駐韓美軍。報道稱,駐韓美軍的作用只是威脅朝鮮半島的和平,增加戰爭危險,駐韓美軍是危及和破壞東北亞乃至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禍根,如果美國真正想在朝鮮半島防止戰爭、保障東北亞的和平,那就應該立即撤走駐韓美軍。1月18日,朝中社發表評論稱,日本為了實現其軍事大國化和再次侵略朝鮮的野心,正在瘋狂地進行各種陰謀活動。如果日本不從過去的歷史中吸取教訓,執意走向軍事大國化和再次侵略的道路,只會遭到可恥的慘敗和滅亡。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朝鮮也通過各種形式同美國方面進行了一些接觸。朝鮮中央通訊社1月16日報道稱,美聯社駐平壤代理分社成立儀式當天在平壤舉行,以社長托馬斯•柯利為團長的美聯社代表團成員和朝中社社長金炳浩等有關部門人員參加了成立儀式,這是西方通訊社首次在平壤設立代理分社。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副委員長楊亨燮當天也在平壤萬壽臺議事堂會見了美聯社代表團,從中可以看出朝鮮政府對美聯社設立平壤代理分社的重視。此前,只有“美聯社電視新聞網”于2006年在平壤設立代理事務所,成為駐朝鮮的首家歐美新聞機構。
此外,從日本、俄羅斯的外交人士那里,人們得知了朝鮮更多的外交動向。日本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松原仁1月20日稱,朝鮮遣返了兩名因涉嫌販毒和制造假鈔而遭逮捕的日本籍男子,他認為這是來自朝鮮新領導層的“積極信號”。據日本媒體報道,朝鮮最近還與日本就綁架日本人問題舉行了會談。俄羅斯能源部長謝馬特科1月25日晚在同到訪的韓國駐俄大使舉行會談時表示,朝鮮新領導班子稱將如期推進韓朝俄跨境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
由此看來,金正恩主政后,朝鮮政府的外交政策總體路線和金正日時期非常相似,并沒有實質性改變。仍然以譴責美日韓為主,但是有所區別對待,對日、韓態度更強硬些,對美國則是一邊譴責,一邊接觸,美國仍然是朝鮮對外政策的重點接觸對象。
“烽火組”亮相政壇(作者:周之然)
金正恩執政兩個月來,他的班底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目前看來,進入朝鮮勞動黨的領導核心、輔助金正恩的人,主要還是金正日時代的政治元老、軍隊元老,同時,一批年輕人也逐步走上政治舞臺。
●親屬高官
金正日生前最親近的人奠過于妹妹金敬姬和妹夫張成澤。在2010年9月28日召開的朝鮮勞動黨代表大會上,金敬姬被任命為大將,張成澤則擔任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兼勞動黨行政部長,雙雙確立了在朝鮮政治舞臺上的核心地位。
金敬姬出生于1946年5月,與金正日同母所生,因此在眾多的兄弟姐妹當中,兩人的感情最要好。金正日曾說:“她是我唯一的血親,家母彌留之際囑咐我細心呵護。”金正日主政后,將其他兄弟姐妹都派往國外任駐外大使,讓他們遠離平壤政治中心,卻唯獨把親妹妹金敬姬留在身邊。金正日逝世后,金敬姬被看成金正恩“最親近的保護人”。
張成澤生于1946年2月。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曾描述他:“戴著金絲邊眼鏡,穿著黑色西服,頭發上總是抹著發膠。”日本《AERA)雜志稱,張成澤的名字在朝鮮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年輕時身材高挑,是個公認的美男子,而且品德優秀,善于歌舞,酒量過人。在金正日生前的視察活動中,張成澤總是如影隨形,貼身輔佐金正日的工作。金正日非常信任他,將其兩個哥哥張成佑和張成吉也提拔為朝鮮軍隊的高層將領。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張成澤身居高位、權力顯赫,“這些要職任命,是為了確保向年輕的金正恩提供支持”,對金正恩的影響也可謂舉足輕重。
●貼身將領
除了親人之外,金正日與兒時好友吳克烈關系親近。吳克烈的父親是金日成的戰友吳仲洽,在戰爭中犧牲。因此,生于1931年的吳克烈從小就生活在金日成家里,和金正日一起長大、一起上學,情同手足。1979年至1988年,吳克烈擔任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期間,主持了朝鮮軍隊的現代化,但由于跟當時的人民武力部部長吳鎮宇發生矛盾而被降職。后來,在金正日的保護下,吳克烈東山再起,于1989年擔任勞動黨行動部部長。此后20年間,不論職務怎樣調整,特工培養和滲透工作始終是他工作的核心,如今身為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吳克烈在軍隊的基礎很深,許多軍隊的干部都是他提拔起來的,因此影響力很大。如今,吳克烈被普遍認為是金正恩在執政初期的重要幫手,會對朝鮮政權平穩運轉產生重要影響。
現任朝鮮國防委員會行政局局長的玄哲海大將,是金正日高度信任的又一位高級將領。他陪同金正日外出視察的次數,在軍中僅次于1934年出生的玄哲海,畢業于萬景臺革命學院和金日成綜合大學,曾留學羅馬尼亞。一向沉默寡言的他,對金家忠心耿耿,因此曾被選中出任勞動黨行動部部長。有人形容說,勞動黨行動部就如金正日的“貼身衛隊”。該部由2000名軍官組成,不少成員12歲就開始接受特殊訓練,“幾經生死”才成為該部正式成員。他們所裝備的武器,是朝鮮其他特種部隊想都不敢想的。據說,這支部隊的駐地是金正日視察時無需帶保鏢,也無需提前通知的唯一一個地方。2012年1月24日,玄哲海陪同金正恩訪問了萬景臺革命學院。
此外,人民武力部部長金永春次帥,也被外界視為金正日的親信。出生于1936年的金永春,1995年至2007年曾擔任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之后出任朝鮮最高權力機構--國防委員會的副委員長。西方媒體稱,他是朝鮮軍方的“鷹派人物”,發射“大浦洞1號”導彈(1998年)、“第一次延坪海戰”(1999年)、“第二次延坪海戰”(2002年)、發射“大浦洞2號”導彈(2006年)及第一次核試驗(2006年)等事件,都是在他擔任總參謀長期間發生的。韓國消息人士稱:“金永春平時幾乎不喝酒,他就是以作戰構思為樂。”在2010年11月25日,毛岸英犧牲60周年紀念日當天,金永春曾代表金正日和金正恩向毛岸英陵墓敬獻了花圈。祭奠儀式現場,金永春的眼淚奪眶而出,在場的人們無不動容。
●重要輔臣
金正恩班底中,還有一批金正日時代的“少壯派”官員,如占據勞動黨內重要位置的李英浩、崔龍海和文京德等人。韓國國家情報院評估認為,目前以李英浩為代表的、一批年齡在五十多歲到六十多歲之間的朝鮮人民軍高級軍官正在逐漸走上核心舞臺。
身為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的李英浩是朝鮮人民軍歷史上最年輕的次帥。1942年出生的他,與張成澤是萬景臺革命學院的同窗,隨后作為軍事作戰通而屢任要職。外媒稱,李英浩對火炮情有獨鐘.2010年1月,正是在他的指揮下,朝鮮岸炮部隊在西海岸實施了大規模武力示威。
對于韓國而言,作風強悍、言辭激烈的李英浩堪稱人民軍里的“鐵腕”。在2010年9月的朝鮮勞動黨代表會議上,李英浩和金正恩一起被選為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受到廣泛關注。有評論稱:“設置一個過去沒有過的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的職位,并讓金正恩和李英浩一起擔任,這反映出金正日希望李英浩能夠在勞動黨和軍部打下基礎,并向金正恩傳授如何接班。”
被韓國認為是金正恩“重要輔臣”的崔龍海,主要工作是在黨務方面輔佐金正恩。崔龍海出生于1949年,父親是金日成在抗日游擊隊中的戰友、前人民武力部部長崔賢,因此和金正日之間的關系也比較親近。在2010年朝鮮勞動黨代表會議之前,崔龍海剛被授予大將軍銜,黨代會上又當選政治局候補委員、書記局書記、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韓國媒體猜測,崔龍海是勞動黨組織指導部第一副部長人選。朝鮮勞動黨組織指導部掌握軍隊、內閣、社會團體內干部的任命權,是朝鮮最高權力機構之一。也就是說,崔龍海可能成為金正恩處理黨務工作的重要助手。
未來有望被倚重的還有平壤市勞動黨責任書記文京德。有報道指出,出生于1957年的文京德能獲得重用,是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張成澤悉心栽培的結果。文京德的仕途與張成澤息息相關。2009年隨著張成澤進入國防委員會,文京德迅速地被提拔為朝鮮勞動黨行政部副部長,2010年6月又接替升任朝鮮內閣總理的崔永林,成為平壤市委書記。文京德長期主抓經濟工作,很有可能在朝鮮“打開社會主義強盛國家之門”計劃中發揮重大的作用。
●年輕“近衛隊”
除了上述這些金字塔頂端的人物外,一批活躍于朝鮮黨和軍隊、政府的青年人逐步成為金正恩的有力支持者,他們幾乎都是勞動黨和政府高官的子女,年紀都在30-40歲之間,被稱為“烽火組”。其中,知名代表有: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吳克烈的次子吳世鉉、朝鮮內閣副總理姜錫柱的長子姜泰成、原國防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兼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趙明祿的次子趙圣浩等。
“烽火組”這一名稱,出自金正日的奶奶康盤石家族生活的平壤市江東郡烽火里地區,寄托了對康盤石的紀念之情。“烽火組”的成員大多就讀于金日成綜合大學、平壤外語大學等朝鮮名校。韓國國家情報院透露,金正恩被提名為接班人后,他和“烽火組”成員拉近了距離。據外媒報道,在擔任朝鮮勞動黨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后,金正恩逐步把“烽火組”的一大批年輕將領和官員提拔起來,充實到軍隊及政府部門。
“烽火組”成員目前大多在國家安全保衛部、人民武力部下屬的偵察總局、最高檢察所等最高權力機構工作。吳世鉉畢業于培養軍事高科技人員的朝鮮金正日政治大學,曾在其父親任職的勞動黨作戰部工作。姜泰成現在朝鮮人民武力部下屬的偵察總局工作,負責賺取外匯業務。有報道說,“烽火組”日后將在金正恩施政過程中擔任“近衛隊”的角色。
繼承父親,也有個人特點(作者:胡婷婷)
金正恩執政以來,實現了朝鮮的平穩運轉。他治國有何特點。本刊記者采訪了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張璉瑰教授、吉林大學國際政治系王生教授。
環球人物雜志:金正恩全面主持國家事務后,主抓的重點是什么?
王生:金正恩經驗少、資歷淺,在國內需要得到政治元老和普通老百姓的一致擁戴,在國際上需要得到周邊大國的理解和支持。為此,金正恩執政伊始,重點放在全方位打造“個人領袖形象”和朝鮮國家形象上。首先,利用“對金正日的吊唁平臺”,塑造金正恩的“偶像化形象”。其次,這種權威主要靠偶像化宣傳。第三,強化金正恩在軍隊中的威信。第四,利用朝鮮的重要媒體增強金正恩領導的凝聚力。第五,利用媒體新的宣傳方式,以改變朝鮮的國家形象。上述工作給將近而立之年的年輕領袖提升了聲望。
張璉瑰:金正恩執政后,最大的重點是強調和堅持“先軍政治”,走有核道路,進一步鞏固在發展核武器、導彈武器方面的成就。因為這些成就已被定位為金正日的革命遺產,必將被沒有任何變化地繼承下來。其他的舉措都是圍繞這一中心來展開的。即使是基于國內經濟困難,向國外爭取援助,改善人民生活,也是為了暫時解決朝鮮的某些困難,進一步堅定朝鮮按照既定的方針走“先軍政治”道路、優先發展軍事工業和核武器的基本路線。
環球人物雜志:金正恩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會是什么?
王生:政治領域最大的難題莫過于權威的建立。金正恩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資歷尚淺,需要在黨政軍各個領域積聚資源,建立自己的統治權威。下一步,他要繼續處理好權力交接過程中的各種情況,要多打造一些取信于民的“民心工程”,如“平壤10萬戶住宅樓建設”等。在外交方面,金正恩如何同國際社會打交道,特別是如何處理好同中美俄等大國的關系,將是一個重點和難點。近期日本媒體透露了一個信息,朝鮮新領導集體可能授權重要人物來華與日本官員密會,磋商在朝日本人質問題。這也表明朝鮮新領導集體正在尋求改善對外關系,外交上更趨靈活。
張璉瑰:下一步,金正恩會領導朝鮮沿著現有的路線、方針、政策走下去,依仗軍隊的力量治理國家。一切不會有大變化。
環球人物雜志:金正恩與父輩的執政有無不同之處?
張璉瑰:金正恩這兩個月來在朝鮮的具體做法,與金正日時代并無差異。尤其是新年期間的視察和慰問,是以往每年元旦、春節時的慣例。對外方面,對韓國、美國等國的政策也沒有大的變化。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從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發表的重要文章來看,基本思路、用詞以及思考問題的重要邏輯都和金正日時代相同,可以說金正恩“正在有條不紊地接班”。或者從更深層次、從本質上來看,“交接”就是全面繼承,因為在朝鮮權力中心的依然是金正日的老班底。金正恩雖然被推舉為最高領導人,但其對內對外政策方面尚沒有出現新的動向和實質的改變。
環球人物雜志:那么金正恩有沒有表現出自己的治國特點?
王生:金正恩雖然延續了金正日的“先軍政治”,但也逐漸顯示出自己的新特點。比如,他在公開活動后經常發表重視經濟的言論,他說過“過去可以沒有糧食,但不能沒有子彈;那么今天是可以沒有子彈,但一定要有糧食”。金正恩在西方接受教育,對西方經濟理念有所了解,也會將西方社會先進的方面與朝鮮進行比照,可能會有所借鑒。
環球人物雜志:在金正恩的領導下,朝鮮半島局勢將會如何發展?
王生:在金正日去世的消息宣布后數小時,北京就表示支持金正恩并承諾與朝鮮共同確保和平與穩定。中國成了朝鮮半島局勢的“穩定器”。另外,周邊大國都忙于2012年的大選,美國主要在應對伊朗問題,所以短時期內,朝鮮半島的局勢會相對穩定,不會有大的波折。
長遠來說,改善朝美關系仍然是金正恩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朝鮮要融入國際社會,美國是避不開的一道坎。它是解決朝美、朝日關系正常化,緩和朝韓關系,解決朝核等問題的關鍵鑰匙。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38期,摘自2012年第4期《環球人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