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島問題:從19世紀的殖民主義到21世紀的帝國主義
里納•貝塔奇尼 魏文編譯
最近一段時間,圍繞著馬爾維納斯群島發生的事件促使我們把目光投向南大西洋,那片廣袤的海洋連接著三個大陸:非洲、美洲和南極洲。仔細觀察會我們會看到馬爾維納斯群島問題起因于兩個世紀以前,但是現在它擴展為全球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一個部分。
從殖民主義的目光來看
從19世紀馬爾維納斯群島和阿根廷在南大西洋的其他群島(南喬治亞群島和南桑德威奇群島)就受到殖民主義的關注。(阿根廷)1810年發生的“五月革命”和隨之而來擺脫西班牙王國獲得獨立,阿根廷政府就擁有馬爾維納斯群島,它是從西班牙繼承下來的領土的一部分。1823年在那里設置一名管理者,1828年設立由一名政治的和軍事的司令為首的軍事衛隊。但是在30年代英國在美國的積極支持下,在一系列侵略活動之后,最后向馬爾維綱斯群島的索萊達港發動攻擊,趕走了那里的阿根廷駐軍,1833年1月3日英國在軍事上占領了馬爾維納斯群島。指出這一點是重要的,以便曝光英國將馬爾維納斯群島說成是一個島民自決的問題的圖謀的荒謬。
英國從那時起就篡奪了我們國家領土的一部分,直到現在。1833年的那次海盜行動也讓人們看清了美國政府與英國堅固的聯盟,這個聯盟后來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框架內得到鞏固。
冷戰和侵略的協議
另一個歷史上必要的參考讓我們回到20世紀中葉。應當注意的是1947年華盛頓強迫本地區的國家簽署了“泛美互助條約”,按照條約推動者的說法,這是一項“保護我們的國家免受大陸以外某個大國的攻擊”的協議。1948年美國推動建立美洲國家組織,這是為美國在本大陸擴張和干涉的政策服務的真正的“殖民地部”。
在國際范圍內,美國推動在一些地區簽署了軍事協議,以及在1949年4月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所有這些都是具有侵略性質的工具,破壞了建立在和平共處原則的基礎上集體安全的思想,1945年聯合國的憲章規定了和平共處的原則。現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擴大了,由28個國家組成,遠遠超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時的12個國家。2010年11月在葡萄牙舉行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首腦會議上公開宣布它的全球軍事實力的身份。
南大西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擴張
在20世紀80年代,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還沒有擴張。1981年11月20日美國擔任其輪值主席時,羅納德•里根提出實施一項“在政治、地理和戰略領域有影響”的進攻性政策的目標,為此將執行一個龐大的軍備和復蘇經濟的計劃。里根要求華盛頓更多關注美洲,堅持在建設一個西半球共同體時美國應當承擔它新的不可挑戰的團結力量的作用。
根據這一目標,里根政府的工作是達成“一項南大西洋地區安全協議”,這項協議沒有達成,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和巴拉圭等國將其看成是南大西洋公約組織(OTAS),由處于種族隔離制度下的南非參加作為補充。
這些目標在1980年的“圣菲文件”和當年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的另一份名為“自由的大洋計劃”中都做了清楚的說明,指出南大西洋的重要性,認為“即使在美國能夠得到南非聯盟和智利共和國可能還有阿根廷(1976-1983年在軍事獨裁統治下)有效和持久的支持的時候,對它在三大洋南端的計劃提供便利,得到英國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英國應當是我們在該地區主要的盟友,不僅是因為它是我們在國際上最可依賴的朋友,還因為它還占領著南大西洋的不同島嶼,在需要的情況下根據迭戈•加西亞的模式,這些島嶼可以變成為海空軍基地,或是成為像亞森西翁那樣的后勤支持點”。
美國在馬爾維納斯戰爭中的立場的實際背景:從武力、戰略和軍事的政策出發,美國政府沒有疑問地站在英國一邊反對阿根廷,盡管存在泛美互助條約,條約規定面對“大陸以外的侵略”應當保衛其成員國。英國是它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中主要的盟友,華盛頓嚴格恪守該組織的準則。到1982年底,美國實現了它的軍事目標中在馬爾維納斯群島建設一個大型軍事基地的目標,這將有助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控制南大西洋的海上通道,還可能實現將它的勢力落實到南極大陸的圖謀。
除了上面談到的地緣政治上的原因以外,占領南大西洋的群島過去和現在對帝國主義者來說,其附加的利益與開發那個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有關。在這方面,確實重要的是阿根廷廣闊的大陸架,圍繞著馬爾維納斯群島的海洋,豐富的魚類資源(鱗蝦),大洋海底的財富(石油,錳、銅、鐵等金屬礦藏)。其中一些資源,特別是石油具有巨大的和日益增加的戰略上的重要性,此外,從現在非法出售捕魚和勘探石油的許可,英國已經獲得很多的利潤,這破壞了屬于本阿根廷人民的財產。
南大西洋的軍事化
馬爾維納斯戰爭結束后,從英國完全控制馬爾維納斯群島的時候起,在那里建立一個海空軍軍事基地的計劃得到落實,擴建了飛機跑道,在索萊達島上修建快樂山機場。這些工程1985年已經結束,1986年基地開始運行。今天,馬爾維納斯要塞擁有一個海軍的深水港,那里可停泊核潛艇,已經成為西半球5個主要的外國軍事飛地之一,其運行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全球進行控制和偵察的世界基地網連接。
現在,英國的軍艦和軍用飛機裝載著核武器,從本土經亞森西翁島開往馬爾維納斯群島。隨著美國在2008年重新啟動第四艦隊的活動,來自距阿根廷巴塔哥尼亞海岸700公里的馬爾維納斯要塞的設施的危險明顯地加大了。
英國最近采取的措施使局勢更加惡化。英國決定在南喬治亞群島和南桑德威奇群島周圍建立一個專屬捕漁區,面積達到100萬平方公里,將由英國海軍的戰艦巡邏。英國還派出載有高技術的對空導彈、直升機停機坪的戰艦和60名海軍陸戰隊員到馬爾維納斯群島,目的是加強那里的防衛。
英國此舉除了違反聯合國要求使南大西洋成一個和平與合作區的決議,還增加新的威脅和緊張,以此封鎖為使解決主權爭端和找到南大西洋群島非殖民化的和平道路取得進展所必需的不可缺少的政治談判進程。
出于對帝國主義的計劃的憤怒,這是阿根廷選擇的道路,今天得到南美洲國家聯盟、南方共同市場、美洲玻利瓦爾聯盟、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和本地區全體人民的大力支持。(作者里納•貝塔奇尼為阿根廷人民之間和平、主權和團結運動的主席,世界和平理事會的副主席)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38期,摘譯自2012年2月15日西班牙《起義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