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高明
當中國農業部官員大力貶低生態循環農業的時候,美國和歐洲開始聯手生態循環農產品貿易,且首批合同經費就高達500億美元。當中國人購買美國的轉基因大豆時,美國和歐盟將吃放心飯的努力轉向有機農業。
春節剛過,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白金明做客人民網,在回答網友關于生態有機農業有很多好處國家為什么不大力發展時,用基本否定的語氣給有機農業判了“死刑”:“從我國有機農業發展情況看,在適宜地區發展適宜品種有可能,大規模推廣不現實。我們國家現在對農業發展的要求是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我們發展生態農業,不排斥化肥和農藥的合理使用,這是我們的國情決定的”。
我不知道白司長指的國情是什么?有機農業是有更多的人手來參與的,即使掉在地下的蘋果也得有人撿起來才能進入市場。中國幾百萬個鄉村散布在大江南北,勞動力成本肯定是低于歐盟的;幾千年來我們都是精耕細作的,我們發展有機農業的基礎遠遠好于他們;在技術上,歐盟要合作研究的有機農業,中國人早已突破了。在山東平邑,我們即使嚴格“六不用”(化肥、農藥、農膜、除草劑、添加劑、轉基因)的有機糧食生產,我們除了在山東小規模實驗外,在河南某地我們已進行了3000畝的大規模實驗,產量與常規的化肥農業不相上下。這樣的成績,是領先于歐美的。
在這樣的國情和這樣的技術之下,只要政府號召,全國動員,農民參與,加上新形勢下的資本下鄉運動,滿足中國人三分之一的人吃上有機食品也并不是什么天大的困難。中國為什么不大規模推廣我們的有機農業技術呢?是有關部門有意壓制而已,他們不愿意看到我們的成果在中國大地遍地開花。因為我們的技術推廣后,將使很多企業面臨破產——化肥、農藥、農膜、添加劑,轉基因研發大軍中的絕對多數要么失業要么轉化,外國公司也要卷包走人。這樣的利益損失,很多人是不希望看到的。從商業利益的角度來看農業,農田的蟲子越多越好,雜草越多越好,種子越不能留種越好,土地越板結約好,有病上醫院的越多約好。有機循環農業將使蟲子不打農藥也不危害,雜草不用除草劑也不危害,莊稼很少生病,且土地越養越肥,產量越來越高,這樣的技術豈不是讓很多人失業嗎?轉基因就不一樣,不光給化肥、農藥、除草劑繼續保留賺錢的機會,還給制藥廠、醫院帶來滾滾財源,有這樣多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至于普通農民和市民的苦難,有誰能夠關心呢?
他們是拋棄自己的優勢,引進人家不要的轉基因技術,待人家發明的有機農業技術后再高價買回來,這就是農業高官們的邏輯。
一方面宣傳轉基因無害論,一方面自己的幼兒園不吃轉基因,在新疆等地搞特供發展綠色和有機食品,我們的農業部對自己的生命還是滿在乎的。
在耶魯大學一次座談會上,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見解:“轉基因“垃圾技術”是否能成為“黃金技術”,不是取決于轉基因技術發明發祥地的歐美發達國家,而是取決于亞洲等發展中國家地區的消費,特別是取決于中國和印度的消費規模能否‘點石成金’”。
如今,我們的農業部官員及其資助的科學家們正努力配合美國,把那轉基因“垃圾技術”變成“黃金技術”。要實現這個華麗轉身,必須不能讓中國人知道這個技術背后的故事。
當前,產學研媒緊配合,消息封鎖得很成功。在中國大陸,聽說“轉基因”這三個字恐怕連100萬人也沒有,不足人口比例的千分之一。連科學網這樣全球華人科學水平最高的地方,很多人也并沒有對轉基因問題看上一眼,以為那是離他們很遙遠的事情。
據美國農業部和行業的新聞公告說,本月15日,美國簽定了兩個規模貿易協議:一個,是與中國代表團簽定了中國將購買美國大豆的協議,市值為43億美元或862萬公噸。美國大豆種植量中,大約94%為轉基因品種,剩下的6%天然品種是給美國國內消費者用的;因此,可以說,中國所簽協議購置的是轉基因大豆。另一個,是與歐盟簽定了天然有機食品作物貿易合作協議,推動雙方天然有機生態循環農業和及其食品供應的貿易往來。有關資料說,2010年,美國和歐盟國家的天然有機食品作物市場貿易額為500億美元。
簡評:這是個很值得注意的鮮明對比。
從數量看,500億美元是43億美元的十倍多。歐美發達國家發展政策的實際重心所在是不言而喻的:為自己而強化天然有機生態循環農業及其食品供應,同時,把“垃圾技術”的轉基因食品作物的出路放在對中國出口。這對比足夠鮮明。
轉基因食品作物屬于“化工農業”的生產供應和市場消費,其產品不過是用轉基因手段把原來“外用”毒素農藥改成“內用”即嵌入到食品作物里面,吃轉基因食品實際上就是吃毒素化工農藥。而天然有機食品作物屬于“自然農業”生產供應和市場消費,是保證產品不含有轉基因成分、極少甚至不用化學農藥之食品的供應消費。歐美西方吃天然有機食品、而中國東方吃毒性化工農藥,這對比也是足夠鮮明。
解釋今年的一號文件的時候,中國農業官員嘲笑天然有機生態循環農業是“原始社會”且“不現實”。可是,發達國家的歐美就是在強化實行“不現實”和“原始社會”的農業食品發展政策。用聯合國去年頒布的公告說,歐美那是“讓農業回歸自然”,是尊重自然和服從天然。而中國呢,是在搞“讓農業人定勝天”和改創生命自然規律的偉大事業、試圖充當上帝的角色。這對比更是鮮明。
歐美相關媒體報道,2010和2011兩年,轉基因作物種植發生了顯著變化:發展中國家的種植數量和發展速度都超過發達國家。與此同時,今年年初,巴斯夫和孟山都兩家著名公司先后宣布撤離歐盟轉基因食品市場,標志著歐盟國家“零轉基因”食品市場政策得到進一步強化,標志著轉基因食品作物在歐盟國家的終結。這些變化說明了一個重要事實:以轉基因技術為特征的“化工農業”離開發達國家而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階段已在全球范圍開始。
這讓本人想起2004年美國第一次反思轉基因技術的故事。經過大約十來年的實踐和觀察,美國社會認識到,食品作物方面轉基因技術是“垃圾技術”、各方面危害風險遠遠大于微觀經濟的企業利潤經濟效益。當年,就此問題,耶魯大學座談會提出了一個見解:轉基因“垃圾技術”是否能成為“黃金技術”,不是取決于轉基因技術發明發祥地的歐美發達國家,而是取決于亞洲等發展中國家地區的消費,特別是取決于中國和印度的消費規模能否“點石成金”。
八年后的今日,看來,耶魯大學座談會提出的預見獲得證實:中國在用本國13億人口的生命安全為代價、為西方的轉基因“垃圾技術”能成為“黃金技術”而很賣力地做“點石成金”的偉大貢獻。當然,這發展還應了西方的一句俗話:“一個人的垃圾是另一個人的寶貝”(One man's trash is another man's treasure),西方的垃圾成了中國的寶貝。美國同時簽定了與中國的“化工農業”貿易大單和與歐盟簽定了“天然有機”農業的更大貿易大單的兩個彼此嚴重頂牛的協約,就是個典型例子。
關于中美簽定價值43億美元的大豆交易的報道:
Chinese delegation agrees to purchase soybeans。
By Agri-Pulse staff , Feb. 16, 2012 。
http://www.agri-pulse.com/Chinese-delegation-agrees-purchase-soybeans-02162012.asp
By Agri-Pulse staff , Feb. 16, 2012 。
http://www.agri-pulse.com/Chinese-delegation-agrees-purchase-soybeans-02162012.asp
DES MOINES, Iowa, Feb. 16, 2012 — Chinese leaders made commitments to purchase $4.31 billion worth of U.S. soybeans during signing ceremonies that took place February 15 at the World Food Prize Center in Des Moines. The commitments signed in Des Moines total more than 8.62 million metric tons or 317 million bushels, with more soybean commitments expected to be signed in Los Angeles in the next few days.
關于美國與歐盟簽定強化雙方天然有機農業合作協議的新聞公告:
U.S. Organic Industry Praises U.S.-EU Partnership in Organic Trade 。
Feb. 15, 2012, News Release No. 0053.12。
http://www.usda.gov/wps/portal/usda/usdahome?contentid=2012/02/0053.xml&contentidonly=true
新疆吐魯番綠色有機農產品進入國家農業部機關食堂
2010-10-29 13:12 來源:天山網 作者:周曼
天山網北京訊(記者周曼攝影報道)陽光明媚,瓜果飄香。10月29日,新疆吐魯番綠色有機農產品進入國家農業部機關食堂啟動儀式在農業部機關食堂舉行。這意味今后在農業部的機關食堂里,就可以吃到新鮮的吐魯番綠色有機農產品,也標志著新疆優質農產品更進一步的推向北京高端市場。
據介紹,吐魯番設施農業從2009年開始高速發展,大棚現已達到3.36萬座,且都可以進行深冬生產。目前,3萬多座新建大棚全部獲得國家權威機關的有機認證,生產的農產品在占領疆內市場的同時,也開始銷往廣州、上海等內陸城市以及日本和俄羅斯等國家。
國家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李昌建表示:“今天農業部機關服務局與新疆吐魯番農業局的簽約,不僅為農業部機關廣大干部職工了解、品鑒新疆農產品開創了一個新的窗口,還將為整個中央國家機關的廣大干部職工能夠方便快捷地購買到新疆優質特色農產品提供了新的渠道,這是積極貫徹落實全國農業援疆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
吐魯番地區行政公署副專員孫建新說:“我們在生產有機農產品時首先通過協會加強投入品的管理,實行標準化管理、規范化種植。對生產有機農產品有害的農藥、化肥堅決不用,從而保證生產的農產品都能達到有機的要求。通過在農業部的試銷,希望能讓北京更多人真正品嘗到西部原汁原味的有機農產品。”
本網訊10月29日,農業部機關服務局與新疆吐魯番地區農業局舉行了綠色有機瓜菜購銷意向簽約儀式。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李昌健對簽約雙方表示了熱烈祝賀,部機關服務局副局長王莉茜主持了簽約儀式。
新疆有發展特色優質農產品得天獨厚的資源和條件,已經形成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農產品品牌,具備了為國內外消費者提供安全營養美味農產品的基礎和能力。特別是近年來,新疆各地立足實際,積極探索,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要求,不斷推進設施農業優勢產區規劃建設,努力打造安全優質、綠色有機的設施農產品名優品牌,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構建現代化設施農業產業體系。全疆設施農業由點到面、由小到大、由南到北迅速發展起來,目前面積已發展近百萬畝,成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產業和建設現代農業的有效形式。
李昌健說,去年以來,農業部機關服務局與部信息中心密切合作,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信技術手段,積極推行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試驗示范,不僅為部機關干部職工提供了優質便捷的服務,還為各地的優質、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提供了展示和銷售平臺,有效地促進了有關各地農產品的銷售和農民增收。今天機關服務局再次與新疆吐魯番農業局的簽約,不僅將為農業部機關廣大干部職工了解、品鑒新疆農產品開創一個新的窗口,還將為整個中央國家機關的廣大干部職工能夠方便快捷地購買到新疆優質特色農產品提供新的渠道,這是積極貫徹落實全國農業援疆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衷心希望簽約雙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以此次活動為起點,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并逐步帶動新疆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時也希望部機關廣大同仁大力宣傳新疆特色優質農產品,加大對新疆農產品品牌建設的關注和支持力度,共同為新疆現代農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5&do=blog&id=539646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