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收買一個參議員需要多少錢?
2012年1月,美國紐約州著名的政治說客因涉嫌賄賂罪,接受了華盛頓聯邦法庭的審訊。警方在逮捕理查德·利普斯基時,從他的家里搜出了10萬美元的現金,理查德?利普斯基供認這些錢是他準備用來向美國前紐約州參議員卡爾·克魯格行賄的。作為交易,答應在他參議員的職位范圍內,為利普斯基說話,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利普斯基所代表的利益團體。
在美國,政治上的“游說”是一個很大的產業。從華盛頓國會大廈附近的A街開始,依次是B街、C街……K街,K街在距離國會山剛好十個街區的地方。在這條街上,聚集著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一些游說集團和公司。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華盛頓的“K街”是美國游說產業的代名詞。在國會,幾乎每個問題都有相應的利益集團。一旦有議案提出,許多集團都試圖影響政策決策甚至議程本身。除了提供立法建議外,這些集團還積極采取行動措施,雇傭一些在政府中有廣泛人脈的“說客”,通過對政府官員施加影響,在立法過程中為自己的客戶爭取利益。
比如,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會雇傭說客們去勸說議員們通過一些嚴懲盜版的法律,網絡視頻公司則會雇傭另一批說客去說服議員們對互聯網上的視頻分享少一些限制。在美國利益集團政治盛行的情況下,事實上,沒有一家企業在聘請說客方面敢于怠慢,如果不是力爭游說收益最大化,至少防止被人暗算。
利普斯基是紐約州的政治活動家,他是社區零售商聯盟的組織者。在美國,大部分的社區零售商在沃爾瑪這樣的大型零售商的步步緊逼下,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受到擠壓。
2006年4月,沃爾瑪宣布將花費150萬美元,為即將開業的50家沃爾瑪超市周圍的小商店提供財務、廣告和培訓等方面的支持。沃爾瑪還為每個城市的商會捐贈5萬美元。作為這些小型零售商的代表,理查德?利普斯基在媒體上廣泛宣揚:這是一種沒有意義的作秀。
理查德·利普斯基作為著名的游說家,利用媒體和博客廣泛地擴大他的影響力。很多說客通常會發動公關活動,甚至會鼓勵選民寫信,與其他集團聯合等微妙復雜的方式以達到目標。
當然,說客的游說活動還遠不止這些。在英文中,說客(Lobbyist)這個詞源于“大廳、門廊(Lobby) ”這個詞,當議員休息時,說客通常會站在國會走廊,等待出入議會大廳的議員,以圖向他們申訴立法要求。在華盛頓,議員們總能在繁忙的日程中抽出幾分鐘與來訪者聊上幾句。說客經常出現在有議員參加的午餐和招待會上。
在美國,國會擔當著立法的職責,下設眾議院和參議院。國會執行立法權的過程基本上是:國會和總統下屬的執行機關提出議案,議案由專門的委員會負責,進行研究、辯論、聽證和改進。然后向議院報告,參議院多數派領導人或者眾議院法規委員會進行辯論。如果在全體投票中議案獲得通過,議案就被提交總統,總統簽署后,那么議案就具有了法律效力。美國的兩院——參議院和眾議院,決定了一個議案是否能最終能成為美國法律。然而,事實上,一直以來,由于說客游說議案的強大影響力,人們也將“說客”稱為美國的“第三院”。
2006年,美國政壇爆出丑聞——“超級說客”杰克·阿布拉莫夫欺詐案,讓美國民眾一片嘩然,也讓人們對于說客的游說伎倆得以一窺。
作為K街上影響力最大、同時也是收費最高的說客,阿布拉莫夫的客戶名單里既有塞班島政府,又有經營賭場的印第安部落,還有俄羅斯大亨和菲律賓政客。塞班島以前受西班牙統治,現在成為美國重要的軍事基地。阿布拉莫夫是他的客戶與美國政府打交道的橋梁,他和手下的一眾說客出入國會如履平地,同議員們稱兄道弟。
阿布拉莫夫在華盛頓著名的賓夕法尼亞大道上,開了一家高檔餐廳,專門招待華府顯貴。在生意鼎盛時期,這家餐館可謂“豪杰畢至,冠蓋如云”。幾乎每天晚上都有議員的籌款晚會,吧臺前坐滿了國會和白宮的工作人員。不僅2003年施瓦辛格競選州長時跑到這里包場,就連曾到華盛頓奇才隊打球的飛人喬丹也是這里的常客。
阿布拉莫夫在拉攏議員方面有一個很討巧的伎倆,這招并不違法,但卻深得議員的歡欣。在國會的某個議員幫忙推動一項對自己客戶有利的議案之后,他會暗示這個客戶向該議員的競選委員會捐一筆錢。等下次再有事情需要“幫忙”時,這位議員就更痛快了。
阿布拉莫夫的案子在審理時,法官在判決書上寫道:你的行為極大程度上損害了美國公眾對政府的信任。當月,阿布拉莫夫登上《時代周刊》封面人物,被冠以:買下華盛頓的人。
曾有人做過統計,1999年時,說客花費在推銷客戶立場上的錢大約有14.2億美元。當然,這些錢或許只是人們能查到的賬目。
根據聯邦法庭的調查,理查德·利普斯基還曾付給參議員克魯格25萬美元,通過兩家空殼公司,這兩家公司都是在克魯格的好友名下,而所謂好友,是克魯格的一個“同性戀愛人”邁克爾,邁克爾是一名男婦科醫生。
現年64歲的理查德·利普斯基為了減刑,認罪態度良好。在他看來,如果被判4年多,他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華盛頓聯邦法庭大法官杰德警告說,利普斯基有可能會獲刑10年,最后的宣判將在今年5月。
當年,阿布拉莫夫的事發,如一顆炸彈震蕩著白宮和華盛頓政壇,阿布拉莫夫突然成為眾多議員避之不及的“病毒”,連布什總統也忙不迭將他當初接受的政治捐款轉贈慈善組織。與政府關系盤根錯節的說客一旦東窗事發,也惹得一些政府要員惶惶不可終日。
在對利普斯基開庭審理前的一個月,克魯格就灰溜溜地辭去了紐約州參議員的職位,克魯格認為自己可能會被判9年的刑期,但法官說他將面臨最長不超過50年的刑期。
在對克魯格的調查過程中,警方還揪出了羅伯特,他是美國紐約市皇后區一家醫院的前CEO,羅伯特在經營這家醫院時,曾向克魯格開的公司匯過6萬美元。在這個案件中,羅伯特為了保住他在這家醫院CEO的職位,像利普斯基一樣,選擇了在桌子底下塞錢以達到目的。
有人認為,很多說客的鋃鐺入獄也是政壇斗爭殘酷的犧牲品。比如阿布拉莫夫,他在華盛頓翻云覆雨,取得巨大成功時,也得罪了很多人,不僅是K街上的很多競爭對手們挖空心思要詆毀他,他在2000年共和黨總統初選時對小布什的支持,也令小布什的對手麥凱恩將他視為眼中釘。2004年,麥凱恩開始在國會主持聽證會,隨即就對阿布拉莫夫展開調查。
阿布拉莫夫在獄中的回憶錄中寫道:“當政府擁有巨大的權力時,一定會滋生腐敗。”
曾有人爆料,在參議院供職近半個世紀,美國近代最偉大的參議員,被奧巴馬稱為“導師”的愛德華·肯尼迪,曾在華盛頓一家飯店的室外茶座上和一個女游說家做愛,這又是一種不能擺到桌面上的“游說”。
2012年1月,美國紐約州著名的政治說客因涉嫌賄賂罪,接受了華盛頓聯邦法庭的審訊。警方在逮捕理查德·利普斯基時,從他的家里搜出了10萬美元的現金,理查德?利普斯基供認這些錢是他準備用來向美國前紐約州參議員卡爾·克魯格行賄的。作為交易,答應在他參議員的職位范圍內,為利普斯基說話,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利普斯基所代表的利益團體。
在美國,政治上的“游說”是一個很大的產業。從華盛頓國會大廈附近的A街開始,依次是B街、C街……K街,K街在距離國會山剛好十個街區的地方。在這條街上,聚集著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一些游說集團和公司。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華盛頓的“K街”是美國游說產業的代名詞。在國會,幾乎每個問題都有相應的利益集團。一旦有議案提出,許多集團都試圖影響政策決策甚至議程本身。除了提供立法建議外,這些集團還積極采取行動措施,雇傭一些在政府中有廣泛人脈的“說客”,通過對政府官員施加影響,在立法過程中為自己的客戶爭取利益。
比如,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會雇傭說客們去勸說議員們通過一些嚴懲盜版的法律,網絡視頻公司則會雇傭另一批說客去說服議員們對互聯網上的視頻分享少一些限制。在美國利益集團政治盛行的情況下,事實上,沒有一家企業在聘請說客方面敢于怠慢,如果不是力爭游說收益最大化,至少防止被人暗算。
利普斯基是紐約州的政治活動家,他是社區零售商聯盟的組織者。在美國,大部分的社區零售商在沃爾瑪這樣的大型零售商的步步緊逼下,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受到擠壓。
2006年4月,沃爾瑪宣布將花費150萬美元,為即將開業的50家沃爾瑪超市周圍的小商店提供財務、廣告和培訓等方面的支持。沃爾瑪還為每個城市的商會捐贈5萬美元。作為這些小型零售商的代表,理查德?利普斯基在媒體上廣泛宣揚:這是一種沒有意義的作秀。
理查德·利普斯基作為著名的游說家,利用媒體和博客廣泛地擴大他的影響力。很多說客通常會發動公關活動,甚至會鼓勵選民寫信,與其他集團聯合等微妙復雜的方式以達到目標。
當然,說客的游說活動還遠不止這些。在英文中,說客(Lobbyist)這個詞源于“大廳、門廊(Lobby) ”這個詞,當議員休息時,說客通常會站在國會走廊,等待出入議會大廳的議員,以圖向他們申訴立法要求。在華盛頓,議員們總能在繁忙的日程中抽出幾分鐘與來訪者聊上幾句。說客經常出現在有議員參加的午餐和招待會上。
在美國,國會擔當著立法的職責,下設眾議院和參議院。國會執行立法權的過程基本上是:國會和總統下屬的執行機關提出議案,議案由專門的委員會負責,進行研究、辯論、聽證和改進。然后向議院報告,參議院多數派領導人或者眾議院法規委員會進行辯論。如果在全體投票中議案獲得通過,議案就被提交總統,總統簽署后,那么議案就具有了法律效力。美國的兩院——參議院和眾議院,決定了一個議案是否能最終能成為美國法律。然而,事實上,一直以來,由于說客游說議案的強大影響力,人們也將“說客”稱為美國的“第三院”。
2006年,美國政壇爆出丑聞——“超級說客”杰克·阿布拉莫夫欺詐案,讓美國民眾一片嘩然,也讓人們對于說客的游說伎倆得以一窺。
作為K街上影響力最大、同時也是收費最高的說客,阿布拉莫夫的客戶名單里既有塞班島政府,又有經營賭場的印第安部落,還有俄羅斯大亨和菲律賓政客。塞班島以前受西班牙統治,現在成為美國重要的軍事基地。阿布拉莫夫是他的客戶與美國政府打交道的橋梁,他和手下的一眾說客出入國會如履平地,同議員們稱兄道弟。
阿布拉莫夫在華盛頓著名的賓夕法尼亞大道上,開了一家高檔餐廳,專門招待華府顯貴。在生意鼎盛時期,這家餐館可謂“豪杰畢至,冠蓋如云”。幾乎每天晚上都有議員的籌款晚會,吧臺前坐滿了國會和白宮的工作人員。不僅2003年施瓦辛格競選州長時跑到這里包場,就連曾到華盛頓奇才隊打球的飛人喬丹也是這里的常客。
阿布拉莫夫在拉攏議員方面有一個很討巧的伎倆,這招并不違法,但卻深得議員的歡欣。在國會的某個議員幫忙推動一項對自己客戶有利的議案之后,他會暗示這個客戶向該議員的競選委員會捐一筆錢。等下次再有事情需要“幫忙”時,這位議員就更痛快了。
阿布拉莫夫的案子在審理時,法官在判決書上寫道:你的行為極大程度上損害了美國公眾對政府的信任。當月,阿布拉莫夫登上《時代周刊》封面人物,被冠以:買下華盛頓的人。
曾有人做過統計,1999年時,說客花費在推銷客戶立場上的錢大約有14.2億美元。當然,這些錢或許只是人們能查到的賬目。
根據聯邦法庭的調查,理查德·利普斯基還曾付給參議員克魯格25萬美元,通過兩家空殼公司,這兩家公司都是在克魯格的好友名下,而所謂好友,是克魯格的一個“同性戀愛人”邁克爾,邁克爾是一名男婦科醫生。
現年64歲的理查德·利普斯基為了減刑,認罪態度良好。在他看來,如果被判4年多,他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華盛頓聯邦法庭大法官杰德警告說,利普斯基有可能會獲刑10年,最后的宣判將在今年5月。
當年,阿布拉莫夫的事發,如一顆炸彈震蕩著白宮和華盛頓政壇,阿布拉莫夫突然成為眾多議員避之不及的“病毒”,連布什總統也忙不迭將他當初接受的政治捐款轉贈慈善組織。與政府關系盤根錯節的說客一旦東窗事發,也惹得一些政府要員惶惶不可終日。
在對利普斯基開庭審理前的一個月,克魯格就灰溜溜地辭去了紐約州參議員的職位,克魯格認為自己可能會被判9年的刑期,但法官說他將面臨最長不超過50年的刑期。
在對克魯格的調查過程中,警方還揪出了羅伯特,他是美國紐約市皇后區一家醫院的前CEO,羅伯特在經營這家醫院時,曾向克魯格開的公司匯過6萬美元。在這個案件中,羅伯特為了保住他在這家醫院CEO的職位,像利普斯基一樣,選擇了在桌子底下塞錢以達到目的。
有人認為,很多說客的鋃鐺入獄也是政壇斗爭殘酷的犧牲品。比如阿布拉莫夫,他在華盛頓翻云覆雨,取得巨大成功時,也得罪了很多人,不僅是K街上的很多競爭對手們挖空心思要詆毀他,他在2000年共和黨總統初選時對小布什的支持,也令小布什的對手麥凱恩將他視為眼中釘。2004年,麥凱恩開始在國會主持聽證會,隨即就對阿布拉莫夫展開調查。
阿布拉莫夫在獄中的回憶錄中寫道:“當政府擁有巨大的權力時,一定會滋生腐敗。”
曾有人爆料,在參議院供職近半個世紀,美國近代最偉大的參議員,被奧巴馬稱為“導師”的愛德華·肯尼迪,曾在華盛頓一家飯店的室外茶座上和一個女游說家做愛,這又是一種不能擺到桌面上的“游說”。
【注】:圖片來源英文原稿,文章刊登于2月1日《法制文萃報》15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