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攻擊俄中為敘投否決票
媒體稱西方顛覆敘利亞政權決心已定
西方攻擊俄中為敘投否決票
分歧難消議案擱淺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月4日報道】聯合國安理會旨在結束敘利亞暴力活動的努力今天戛然而止,俄羅斯和中國都投了否決票。
安理會就一項支持阿盟敘利亞計劃的決議進行了投票表決,表決結果為13票支持、兩票反對。該決議受到俄中兩國的阻撓,它們認為這有可能侵犯敘利亞的主權。
決議稱安理會“完全支持”阿盟的計劃,該計劃呼吁巴沙爾把權力交給副總統并由一個聯合政府帶領敘利亞舉行民主選舉。
為安撫俄羅斯和其他心懷疑慮的國家,阿拉伯國家和西方國家已刪除了決議中明確要求巴沙爾交權和呼吁自愿實施武器禁運和制裁的內容,并增添了關于禁止外部軍事干預的文字。
莫斯科仍反對兩點:決議未就暴力現象充分指責反對派,不切實際地要求政府把軍隊撤回兵營。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2月5日報道】俄中聯合起來,雙雙對安理會要求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下臺的決議投了否決票。
這是俄中第二次對有關敘利亞的決議行使否決權。去年10月,俄中就否決了歐洲起草的譴責敘利亞、揚言對其進行制裁的決議。
在此次投票前,數名西方外交官就說,如果俄羅斯否決該決議,它將成為他們所說的俄羅斯外交政策“再次普京化”的跡象——暗指預計俄總理普京在今年的大選后將重新擔任總統。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月4日報道】俄中今天否決了西方和阿拉伯國家支持的譴責敘利亞暴力鎮壓示威者的決議。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2月4日報道】安理會成員國對今天的投票抱有很大期望,但沒有一個理由能夠說服俄羅斯和中國,兩國將維護領土主權置于道義責任之上。
關于敘利亞問題的談判使世界回到了現實。這次投票可自歐與美國同俄中兩國的關系以及“阿拉伯之春”的未來產生直接影響。
俄中捍衛國際準則
【俄塔社聯合國2月4日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大使今天在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表決后指出,安理會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行動“應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應有助于緩解緊張局勢,有助于推動政治對話,化解分歧,有助于維護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而不應使問題復雜化”。
這位大使指出,中方基于上述原則,積極參加了有關決議草案的磋商。他說:“中國認為在當前形勢下,片面向敘利亞政府施壓,預斷對話的結果,或強加任何解決方案都無助于敘利亞問題的解決,反而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復雜化。”
李保東表示,中國支持俄羅斯提出的修改建議,也注意到俄羅斯外長下周將訪問敘利亞。有成員要求繼續就草案進行磋商,李保東認為這是合情合理的。他對這一要求沒有被采納表示遺憾。他指出,在各方仍有嚴重分歧的情況下強行推動表決,無助于問題的妥善解決。
【俄塔社莫斯科/慕尼黑2月4日電】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4日詳細說明了西方提出的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中有哪些方面令俄方不滿。
他表示,草案有些內容需要明確和修正,包括兩類問題。一類涉及對當局的要求:草案要求敘政府從所有城市和居民點撤出警察和軍隊。俄方建議同時要求武裝團伙停止暴力,不再奪取城市街區。
拉夫羅夫指出:“如果只呼吁政府單方面撤出武裝力量,那就意味著安理會要通過一項不現實的決議:哪個領導人會將城市拱手讓給非法武裝?如果這不是起草者的疏忽,那就意味著他們建議安理會介入內戰并支持其中一方。”
第二類問題涉及如何進行國內對話。拉夫羅夫說:“草案指出,敘各方應在不預設結果的情況下開始對話,但下一節卻說,對話應完全按照阿盟1月22日提出的解決方案來進行。而該方案的內容就是巴沙爾下臺。我們建議采取也門的方式:先由各方達成協議,而后再由安理會確認。如今他們卻想反著來。我不知道敘各方會達成什么協議,是讓巴沙爾下臺還是其他什么方案,但做決定的應當是敘利亞人。”
拉夫羅夫透露,受俄總統委托,他和俄對外情報局局長弗拉德科夫將于2月7日訪問大馬士革,與巴沙爾會晤。
【法新社聯合國2月4日電】俄羅斯駐聯合國使節表示,俄今天否決的安理會決議草案是“不平衡的”,并且指責西方只是在尋求推動政權更迭。
俄常駐聯合國代表維塔利·丘爾金說,這項決議“向敘利亞各派傳遞了不平衡的信號”。他表示,支持該決議的西方國家是在“呼吁政權更迭,推動反對派掌權”。
西方政要氣急敗壞
【敘通社大馬士革2月5日電】大批敘利亞人今天聚集在俄羅斯和中國大使館門前及大馬士革的一個廣場上,感謝俄中在安理會反對干預敘利亞內政和支持該國改革。
這些敘利亞人高呼口號表示感謝俄中兩國和堅持民族自決,他們堅稱反對外國指手畫腳,宣稱要與針對敘利亞的陰謀斗爭到底。
當地官員稱,俄中行使否決權證明了敘利亞人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們感謝俄中在敘利亞遭受史無前例的政治和媒體攻擊時給予支持。
【埃菲社加拉加斯/紐約2月4日電】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今天表示,俄中在安理會行使否決權避免一項關于敘利亞局勢的決議獲得通過是“積極的”舉動。他說:“我們認為這是非常積極的。(玻利維亞總統)埃沃說我們也加入否決的行列。”
在安理會決議被否決后,投贊成票的13個成員國將敘利亞未來局勢的責任歸咎于俄羅斯和中國。敘利亞常駐聯合國代表巴沙爾·賈法里則對俄中表示感謝,強調敘已成為某些大國的目標,成為一些恐怖行動支持者制造的危機的犧牲品。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5日報道】西方強烈反對俄中對譴責敘利亞的聯合國決議投否決票。
【法新社慕尼黑/倫敦/巴黎/羅馬2 月4日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今天承認自己未能彌合與俄羅斯的分歧,同時表示,這是安理會在敘利亞問題上“采取果斷行動”的時候了。
英國外交大臣黑格表示,俄中在安理會行使否決權是在支持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鎮壓”,令敘利亞人民失望。
法國總統辦公室今天說,薩科齊譴責中俄否決安理會關于敘利亞危機的決議,稱這等于鼓勵敘利亞政府的鎮壓行為。薩科齊在聲明中說:“敘利亞的悲劇必須停止。”
意大利外長泰爾齊說,北京和莫斯科否決聯合國關于敘利亞問題的決議是一個“極壞的消息”。
【路透社聯合國2月4日電】俄中今天均行使否決權,令西方和阿拉伯國家共同起草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未獲通過。
摩洛哥常駐聯合國代表穆罕默德· 盧利什基表示,他對俄羅斯和中國否決這項決議感到“非常遺憾和失望”。摩洛哥是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中唯一的阿拉伯國家。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蘇珊·賴斯表示,“俄中要對接下來的流血事件負責。”
【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2月4日報道】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說,俄中在安理會投反對票是置敘利亞人民于不顧。他明確表示,盡管目前出現挫折,但西方將和阿盟一道為安理會決議的通過繼續工作,并將繼續實施聯合國框架外的制裁措施。
媒體稱西方顛覆敘利亞政權決心已定 或發動戰爭
中國新聞網 2012年02月06日 15:54
來源:人民網
俄羅斯和中國4日就聯合國安理會涉敘決議草案投了反對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董漫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的可能性不斷遭到西方破壞,但是國際社會不應完全喪失信心,國際社會需要給和平更多的機會。中國獨立自主地行使否決權,是充分關照了敘利亞人民的根本利益,體現了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世界和平的高度責任感。
一直以來,敘利亞被稱為“中東的心臟”,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董漫遠指出,中東地區幾大熱點問題,如阿以和談、反恐問題、核不擴散問題以及庫爾德民族問題等,無不與敘利亞息息相關。同時,敘利亞對美國的中東政策不滿,是阿拉伯世界里的“反美國家”之一。敘利亞和伊朗還形成了特殊關系,在地區事務、國際事務中相互配合,產生1+1大于2的效果。敘利亞對美國大中東戰略的推進形成牽制,被美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因此,“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聯合國安理會強行推動表決涉敘問題草案的企圖遭到挫敗后,不會善罷甘休。西方推動敘利亞政權更迭的決心已定,并不斷為此做各方面準備。他們軍事干預敘利亞,搶占道義高地的企圖遭到挫敗,想名正言順、合理合法地推動敘利亞政權更迭,這個企圖沒有得逞后,不排除以同盟關系為依托,借助地區盟友的配合,尋求其他途徑來推動敘利亞的政權更迭。”董漫遠分析。
在中俄的共同反對下,美國等西方國家是否會繞開聯合國再次發動一場戰爭?董漫遠指出,西方國家目前對敘利亞國內動亂煽風點火,推波助瀾,妄圖使亂局擴大,以伺找到借口,而借口很有可能就是敘利亞出現人道主義危機,要保護平民,為平民提供人道主義通道,這就是發動戰爭的借口。“我對下一步敘利亞局勢的發展深感擔憂。”
“政治解決的可能性不斷遭到西方破壞。但是不能完全喪失信心,不能放棄和平解決政治解決的努力。”董漫遠說,畢竟本地區絕大多數國家不希望有外部軍事干預,不希望本地區再次發生戰爭,包括阿盟。國際社會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還是有空間有余地在這個問題上加強協調,形成聲音推動政治解決,構成對美歐的道義壓力。
對于中國投否決票的意義,董漫遠指出,中國投反對票,并不表明中國同阿盟有矛盾或者關系不好,不表明中國不重視阿盟的地位與作用。西亞北非動蕩以來,從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大局出發,中國在各種國際場合都主張尊重地區國家和人民的自主選擇,呼吁維護《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的嚴肅性,希望加大和平斡旋的努力,贊成阿盟、非盟、海合會和伊斯蘭會議組織的合理主張和積極作用,呼吁給外交努力和政治解決以充分機會,但是中國的主張沒有得到某些國家的尊重和正確回應。
“況且新決議草案暴露某些國家綁架阿盟意愿,將強權邏輯罩上阿拉伯色彩的企圖,因此中國對部分國家違反《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的所謂新決議,不得不獨立自主地行使否決權。”董漫遠表示。
(記者楊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e3eb.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