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澄
最近,巴西《時代》雜志發表了一張現任總統羅塞夫·迪爾瑪1970年在里約熱內盧軍事法庭上出庭受審的照片。當時羅塞夫只有22歲,她作為游擊隊員,參加武裝斗爭,不幸被捕,在受到軍政府軍警嚴刑拷打22天后,她堅強不屈,出庭受審。后來,她在監獄中被關押了近三年。這張照片刊登在即將正式出版的巴西記者里卡多·阿馬拉爾(Ricardo Amaral)所著的題為《迪爾瑪:生活需要勇氣》的羅塞夫傳記一書中。
迪爾瑪·羅塞夫1947年12月14日生于巴西貝略奧里藏特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其父佩德羅·羅塞夫(Pedro Rousseff)是保加利亞共產黨黨員,企業家和律師,二戰后移居阿根廷,后定居巴西。其母迪爾瑪·哈內·席爾瓦(Dilma Jane Silva)是巴西人,職業是教師。
16歲時,迪爾瑪就反對巴西軍政府獨裁統治(1965-1985),60年代曾參加帕爾馬萊斯革命武裝先鋒游擊隊,投入游擊戰。1970年被捕,被判刑,在獄中受到拷打,關押3年后,1973年被釋放。在獄中,她拒不向獨裁當局提供任何有關自己參加的革命組織和活動的情報。出獄后,她進入南里奧格蘭德聯邦大經濟學院學習,曾加入布里佐拉領導的勞工民主黨。1985年巴西民主化后,她在阿萊格里港(Porto Alegre)任財政局長。
1999年她脫離勞工民主黨,加入盧拉的勞工黨。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21日任盧拉政府的能源部長,后出任盧拉政府的民事辦公室主任(部長),相當于總理,充分顯示了她的才干和管理能力。成為成為盧拉總統的左膀右臂。她有文化,辦事果斷,有“鐵娘子”之稱。
2008年11月13日,盧拉正式宣布將提名迪爾瑪為下屆總統候選人,2010年2月,巴西勞工黨舉行“四大”,正式提名迪爾瑪為勞工黨總統候選人。在2010年10月3日舉行的第一輪總統選舉中,迪爾瑪得票率占55.92%,領先其對手塞拉10%,當選為巴西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寫于2011年12月4日)
巴西總統羅塞夫在2012年世界社會論壇號召建立一個新的發展模式
徐世澄
世界社會論壇專題會議于2012年1月17日至22日在巴西阿雷格里港等4個城市舉行,與在瑞士達沃斯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同步。這次FST會議討論的主題是“資本主義危機:社會與環境正義”。來自拉美各國和世界各地的工會組織、農民組織、印第安人組織、環保主義者、婦女運動、大學生運動、“憤怒者”運動等社會運動的數萬多名代表參加了幾千場集會和活動。
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于1月26日出席了世界社會論壇,在Gigantinho體育館對4000名民眾發表講話。她說:巴西同它的拉美和加勒比鄰國和諧相處,一起建設一個發展和民主黨中心。世界金融危機給即將于今年6月在里約熱內盧由聯合國召開的紀念里約地球峰會20周年可持續發展世界大會(即里約+20峰會)賦予特別的意義,世界各國領導人和公民社會將在6月的里約大會上討論一個新的持續發展的模式。她希望,今年6月的里約大會能成為一個創新思想的進程。
羅塞夫說,新的發展模式將包括“保護、生產和保存”以及“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的持續發展”。這一新的發展模式應能夠協調增長和創造就業、消除貧困和減少不平等、社會參與、擴大權利、教育和技術創新、對環境資源的持續使用和保護等。她強調,巴西和拉美加勒比國家同非洲和阿拉伯兄弟國家建立了新的關系,我們希望在短期內建立一個自由、和平、民主和確保主權的國家。
羅塞夫總統介紹了巴西在大規模使用水力發電方面的經驗,她談到巴西在兩年前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作出了減少有害氣體排放的承諾,她嚴厲批評發達國家在這方面至今什么也沒有做,她還指責發達國家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采取的后退性的財政措施將帶來惡劣的社會和環境后果。
她說,歐洲和美國的金融危機隱藏著新的危險,如失業、排外、威權主義、最富國家對地球變熱無所作為,這些危險可能會危及民主的本身。而拉美國家則對國際不平衡作出了進步的、民主的答案。
她說,持續發展意味著深化社會參與、民主鞏固、主權與競爭參與體制。她認為,公民社會將對6月里約大會的成功召開起決定性的作用。她深信,“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據悉,這次世界社會論壇專題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為今年6月在里約+20峰會召開的同時,舉行一次由世界各地社會運動召開的“人民峰會”做準備。
(寫于2012年1月27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