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危機陰影籠罩達沃斯
參考家園
來源:《參考消息》
西方發展模式岌岌可危
【德國《世界報》網站1月25日報道】世界經濟如何發展,是繁榮還是衰退?多年來,這個問題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一開幕就被列入議事日程。
今年打破了這一傳統。達沃斯論壇早已為開場討論會確定了“關于資本主義的辯論”這一議題。
國際工會聯盟秘書長沙蘭·伯羅說,20世紀的資本主義不再適合21世紀。今天世界上的不平等就像上世紀30年代大危機之前一樣嚴重。數億人沒有工作崗位。資本主義沒能帶來安全的飯碗,也沒能平均分配財富。
在達沃斯,人們必須“不但討論制度,也要討論我們的制度模式”。
這種懷疑論調在達沃斯論壇上廣為蔓延,無處不在。在達沃斯的這種氣氛中,明確表示信仰資本主義的人為數不多。
【法新社瑞士達沃斯1月25日電】全球商界精英領袖今天坦承了他們的一個憂慮:西方資本主義模式已經失敗,將被新興大國擠出歷史舞臺。
達沃斯論壇已然成為市場經濟成功的標志,但今年,與會代表承認,中國模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占了上風。
就連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政界領袖也認為,歐洲決策者是時候反思了。
凱雷集團常務董事戴維·魯本斯坦警告說:“我認為,我們西方還有3到4年時間改進我們的經濟模式,如果我們不馬上這樣做,我想我們會成為輸家。如果我們不在3到4年內馬上這樣做,那么我們中的許多人一生所經歷并認為是最佳形式的那種資本主義就玩完了。”
【韓國《朝鮮日報》網站1月26日報道】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24日與媒體見面時表示:“雖然目前迫切需要對資本主義體系進行修繕,但僅憑修繕無法克服目前的危機,需要新的模式去解決全球面臨的新挑戰。”
【美聯社瑞士達沃斯1月25目電】金融界的領袖們今天承認,持續4年的經濟危機使社會受到重創,貧富差距加大。其中有人甚至說,西方式資本主義本身或許已經岌岌可危。
由于歐洲正奮力應對債務危機,而且全球經濟前景仍十分黯淡,出席這次戒備森嚴的世界經濟論壇的人感到,自由市場經濟正面臨嚴峻考驗。
正值人們對全球經濟和不斷擴大的收入差距引發的社會動蕩感到越來越不安之際,大約2600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出席了本周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中國高層缺席凸顯自信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月25日報道】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已經開幕,德國呼吁各國應交權給歐盟。而中國重量級領導人物的缺席,更是引起了人們的種種猜想。
此次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舉辦的時間正值中國春節,中國政府曾對此表示不解。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政府曾事前向論壇組織方發出清求,希望能將開會日期稍提前。中國從1979年開始大都派副總理或是總理出席達沃斯論壇,但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中國今年派來與會的是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以及香港特首曾蔭權。中國此次在達沃斯論壇上減少重量級人物出場可以被視為中國自信心有所增加的際志。同時,觀察家們指出,北京今年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內部事務上。也許中國政府也是想以此把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今年將在天津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
【美聯社瑞士達沃斯1月25日電】中國在向更市場化經濟的轉型中取得了成就,它如今三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同于美國和歐洲的資本主義體制,中國的市場轉型在很大掰度上是由國家機器指導的。
人們同時還認識到,世界權力正在從西方向東方轉移。一方面,過去幾年美國和歐洲傳統的工業化國家經歷了一個又一個危機;另一方面。亞洲和拉美的許多經濟體卻蓬勃發展。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25日報道】歐洲金融動蕩使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陰云籠罩。最近幾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大幅下調了對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原因就是歐元區危機。
歐洲經濟衰退不但會降低新興市場和其他經濟體的出口需求,還會影響到金融機構的行為方式,從而對全球經濟造成更廣泛的影響。
經濟學家對歐元區未來經濟前景有兩個設想。一個是經濟陷入長期衰退;另一個設想則更加晦暗:經濟深陷蕭條,多國政府出現債務違約(從希臘開始),歐元區還可能解體。
不過也有一些好消息,新興經濟體可能也會帶來希望。
【美聯社瑞士達沃斯1月25日電】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今天說,全球經濟下滑今年將影響亞洲,但亞洲仍將是驅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
黑田東彥說,據該行預測,不包括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內的亞洲經濟體今年的增長率大約為7%.
美擔心全球供應鏈安全
【美聯社瑞士達沃斯 1月25日電】奧巴馬總統目前決定采取一項新戰略。他首次宣布。在全球所有角落保護美國經濟物品免遭恐怖分子、罪犯和自然災害的侵襲事關國家安全利益。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珍妮特·納波利塔諾今天在瑞士公布的這項美國新政策名為《關于全球供應鏈安全的國家戰略》。
文件說,依賴外國供應的物品所面臨的潛在經濟威脅屬于國家安全范疇,政府必須“及早解除這些威脅”。
面臨威脅的不僅包括貨物,還包括所有“計算機網絡和能源網絡”。
文件說:“許多不同的實體都對全球供應鏈的正常運作負有責任。這些實體包括管理者、執法部門、公共部門采購員、私營企業,以及其他國內外伙伴。這個系統依賴著一個互聯的網絡,其中包括運輸基礎設施和路徑、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和能源網絡。”
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納波利塔諾把奧巴馬的政策形容為旨在為最壞情況做打算的、“對整個美國政府的審查”。
奧巴馬在這一立即生效的新政策文件的序言中說:“全球供應鏈系統對美國的經濟和安全來講是不可或缺的。”
該戰略還建議,應敦促美國的所有貿易伙伴同意奧巴馬所說的“信息共享和政府程序流水線化”。
這一戰略具有深遠意義。它不僅將應用于通過船舶、飛機或卡車進入美國的所有貨物(美國已經在對所有高風險貨物進行檢查了),還可能為美國采取行動、幫助其他國家加強安全打下基礎。
【英國《泰晤土報》網站1月25日文章】題:貿易保護主義浪潮令人擔憂
不久前,對全球化和無暉制自由貿易的批評還僅局限幣l左翼經濟學家和工會。
主流政治接受的觀點認為,全球化幾乎是一支完全有益的力量。一個新的龐大的廉價勞動力隊伍,特別是在中國,融入了全球經濟,這將會使發達國家的成本降低,從而使生活水平提高。在新興經濟體中,它將會使貧困化大幅降低,并為西方公司創造新市場。
但是,甚至在這場金融危機爆發前,對全球化帶來的沖擊的擔隴就已蔓延到政壇的中心地帶。
西方制造業喪朱就業機會、中低收入階層工資遲遲不漲沙數精英將巨大回報收入囊中,這一竊越來越被歸罪于全球化。
英國前商務大臣彼得·曼德爾森曾經是支持全球化的拉拉隊長。然而,現在他的立場發生轉變,特別是在這場金融危機后。曼德爾森警告說,除非對全球化造成的短期失敗者給予更多關注,否則就可能引發公眾的強烈反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e2ry.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