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1月8日至12日,伊朗總統內賈德對拉美四國進行了訪問。此次出訪是他第五次訪問拉美,但與前四次不同,這次出訪拉美備受各方關注,主要原因是,他這次訪問是在美國和歐盟國家加大對德黑蘭施加壓力,美伊關系和海灣局勢再度趨于緊張的敏感時期進行的。
出訪的時機
2011年12月3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對伊制裁法案,禁止與伊朗央行開始或維持代理交易的外國金融機構在美國境內從事交易活動。隨后,歐盟各國就禁運伊朗石油初步達成共識,旨在迫使伊朗放棄生產原子彈的核能計劃。不久前,伊朗在波斯灣進行大規模的海軍軍演,發射了多枚中長距離的導彈,伊朗發出警告,若其石油出口遭到西方國家的制裁,將動用武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引起了華盛頓的不滿和擔憂。美國不僅向接待伊朗總統的國家發出警告,而且驅逐了委內瑞拉駐美國的外交官作為報復。
出訪的目的
內賈德總統為什么選擇此時出訪拉美四國呢?其目的是什么呢?
內賈德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在政治和外交方面,想打破國際孤立,對抗美國和西方其他國家的制裁;通過訪問,內賈德企圖向世界表明,伊朗并不孤立,即使在美國的 “后院”拉丁美洲,伊朗也有朋友和盟國。在經濟方面,想通過訪問,為伊朗的出口商品開辟新的市場,并謀求新的原材料的供應地。
出訪國家的選擇
那么,內賈德為什么要選擇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古巴和厄瓜多爾這四國呢?
內賈德之所以選擇這四國,是因為這四個拉美國家都是由激進左翼領導人執政,在對外政策方面,都和伊朗一樣,都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政策。
伊朗和委內瑞拉都是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內賈德和查韋斯總統都是美國對外政策的猛烈的批評者。近年來,伊委兩國政治、經貿、軍事關系迅速發展,兩國共簽署了270多項合作協議,包括建筑、石油、汽車、農業等各個方面。伊朗幫助委興建了1.4萬套住房,與委一起建立了26家農業食品加工廠。查韋斯公開支持內賈德的核計劃,伊朗則幫助委確定鈾的礦藏。美國對委國家石油公司進行有限的制裁。2008年美國對伊朗設在委內瑞拉的一家銀行實施制裁,理由是這家銀行利用部分資金購買武器。2010年委伊兩國同意共同建立一家銀行,初期資本為2億美元。
伊朗和古巴都是被美國國務院每年公布的世界恐怖主義形勢報告列入“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伊古關系最近十年發展迅速。近十年,伊朗共向古巴提供了7億美元的貸款。古巴幫助伊朗建立生物技術研發中心,古巴向伊朗購買了750節火車車廂。古巴支持伊朗的核計劃,認為伊朗有權和平利用核能。
伊朗和尼加拉瓜的關系近年來不斷得到加強。伊朗出資3.5億美元幫助尼加拉瓜建設一個新的海港、一個水電廠和興建居民住房。
伊朗與厄瓜多爾最近幾年共簽署了32項協議,加強了兩國在農業、科技、石油提煉、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2008年科雷亞總統訪問了伊朗,就伊朗幫助厄建立一家煉油廠和一家石化廠達成協議。2010年兩國又達成在厄建立兩家水力發電廠的協議。
有評論認為,如果盧拉還在巴西執政,內賈德很可能會訪問巴西。因為,盧拉在位時,巴西與伊朗關系十分密切。但是,自2011年羅塞夫在巴西執政后,巴西明顯地與伊朗拉開了距離。
訪問情況
內賈德拉美之行的首站是委內瑞拉。他于1月8日晚抵達加拉加斯,委內瑞拉副總統哈烏阿到機場迎接。9日,查韋斯與內賈德在委總統府觀花宮會晤。查韋斯對內賈德表示聲援,內賈德贊揚查韋斯是“反帝的戰士”和“反帝的冠軍”。兩國領導人表示,伊朗和委內瑞拉的發展不會對任何國家造成威脅。10日,內賈德和查韋斯一同赴尼加拉瓜,參加奧爾特加第三次就任總統的就職儀式。就職儀式結束后,奧爾特加會見內賈德,奧爾特加對內賈德的訪問表示感謝,對伊朗表示聲援;內賈德強調,雖然伊朗和尼加拉瓜相距遙遠,但兩國人民在“追求和平、正義和自由的道路上經歷相似,殊途同歸。”
11日上午,內賈德抵達古巴時,古巴國務委員會副主席拉索到機場迎接。內賈德與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特羅舉行了會晤。兩位領導人強調,每個國家都有和平發展核能的權力,并譴責單邊制裁。會后發表的公報強調兩國在維護和平、國際權利、聯合國憲章原則和和平開發核能的責任。內賈德還應邀在哈瓦那大學作了報告,譴責資本主義,主張在公正基礎上建立國際新秩序。內賈德被授予哈瓦那大學名譽政治學博士的稱號。內賈德還會見了古巴革命的領袖卡斯特羅,兩人交談了2個多小時。卡斯特羅稱贊伊朗不畏強權、抗爭到底,為世界各國人民樹立了榜樣。在內賈德結束訪古時,勞爾·卡斯特羅主席親自到機場送行。
12日,在厄瓜多爾,內賈德也獲得了明確的支持。厄總統科雷亞在與內賈德會晤后表示,他已向伊朗重申厄瓜多爾對和平的承諾,希望伊朗將厄視為朋友。科雷亞表示,厄瓜多爾是獨立國家,發展對外關系是其主權內容,不允許他人發號施令。內賈德則表示,他相信此次訪問能加深和增強兩國友誼和“兄弟般的情誼”。
從總的來看,內賈德的這次拉美四國之行,受到四國高規格的接待,四國領導人都對伊朗和平發展和利用核能表示支持。訪問基本上達到了打破封鎖、尋求國際支持和經濟利益的預期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四國的經濟實力不強,所以其實際效果和國際影響有限。
美國反映強烈
在內賈德出訪前夕,1月7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表示,對于全世界各國來說,現在不是與伊朗加強安全于經濟關系的時候。早在去年12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曾警告說,那些想與伊朗調情的國家應該看清其后果還怎樣。幾天后,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書面回答委內瑞拉《宇宙報》的提問時說,委內瑞拉人民將決定:與一個侵犯人權、處于孤立的國家發展關系會有什么好處。美國政府提供這一系列的警告不僅向接待內賈德訪問的拉美四國施加壓力,而且對世界上其他與伊朗保持政治、經貿往來的國家施加壓力,目的是想進一步孤立伊朗。正如墨西哥《每日報》一篇評論所說的,“美國惱火的真正原因是伊朗決定在各方面行使其獨立主權,包括在發展核技術方面”。
就在內賈德結束拉美之行的第二天,1月13日,美國國務院這位女發言人又一次警告接待內賈德訪問的拉美四國說,如果它們進一步加深與伊朗的關系,如購買伊朗的石油、與伊朗的銀行開展業務,美國將對它們進行制裁。她說,美國不認為內賈德此行對世界和平有利,內賈德拉美之行是伊朗絕望的表現。
在內賈德出訪拉美前夕,美國政府于1月6日驅逐了委內瑞拉駐邁阿密總領事莉維婭·阿科斯塔,宣布她為不受歡迎的人。針對美國這一報復性做法,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指責美國的這一決定是“毫無道理”、“不公正的”、“不道德的”。查韋斯表示,美國應該多想想自己國家的問題,因為美國有不少問題。1月13日,查韋斯宣布,委內瑞拉將關閉委駐邁阿密領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