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的要員蓋特納又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了,肩負著一個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使命,即,敦促中國減少進口伊朗石油,把中國拉進嚴厲制裁伊朗的行列。
這一重要的訪問立即吸引了各方面的高度關注。有一家中國報紙就此給出的描述是“美忽悠中國制裁伊朗”,把蓋特納此行說成是“忽悠”。對于“忽悠”一詞,外國人大概很難確切地理解其中的涵義,但中國人大都能心領神會,無非是藝術地加以坑、蒙、哄、騙而已。
但是,如此重要的訪問果真就是一場面向高層 “坑、蒙、哄、騙” 式戰略“忽悠”嗎?
初看下來,一些人甚至認為這簡直連“忽悠”都談不上,這簡直可以稱之為“賴皮”。因為就在一周前,美國高調公布了所謂的新軍事戰略報告,其中中國赫然與伊朗并列(并且據說還排在伊朗前面),成為美國的軍事打擊目標,毫不掩飾將中國列為主要戰略對手。一方面處心積慮地在打壓中國,一方面還要中國對美國戰略合作,配合美國的戰略舉措,世界上還有這樣的道理嗎?有中國的“學者”對此評價說,美國自認為是“一把手”,認為打壓你批評你是應該的,同時還認為你為他效力也是應該的,這樣簡單地釋讀了美國的行為。據說還有媒體預測,蓋特納此行很可能要“失望而歸”。也就是說,很可能“忽悠”不成、使命流產。
事情果真就是這樣的嗎?
筆者以為,這樣以己之心度美國之腹,未免實在看低了美國政治家戰略謀劃的水平。筆者以為,蓋特納此訪既不是什么“忽悠”,更不會兩手空空灰溜溜走人,美國人是從不會干蝕本買賣的。這是因為:
第一,這關系到美國對伊朗制裁的成敗,來不得半點疏忽。
盡人皆知,石油是伊朗的支柱,掐斷伊朗的石油貿易是除戰爭以外最為嚴厲的手段。目前在美國還沒有準備好動武的情況下,制裁伊朗的石油貿易是最直接、最有力的一記殺招,如果這招失靈,美國除了訴諸武力之外就沒有別無選擇了。而中國是伊朗石油的最大進口國,如果中國繼續大規模進口伊朗的石油,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所謂的嚴厲制裁就形同虛設,就將如一場兒戲。所以,中國的配合與否,事關美伊戰略對抗的成敗,如果得到中國的配合,美國在經濟制裁這場前哨戰中旗開得勝,進一步徹底消除“伊朗威脅”的總體戰略就有了很好的基礎,相反,如果敗下陣來,接下來的局面將更加難堪。
對于這樣一場事關大局、事關成敗的大事,美國的戰略指導者們根本是不會用一場“忽悠”、一回“兒戲”來應付了事的。
第二,謀定而后動,蓋特納必定將有所斬獲。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嚷嚷嚴厲制裁伊朗、朝伊朗的石油下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為什么不早不晚非等這個時候來拍要員中國呢?有的人就心里納悶,美國為什么不在公布新軍事戰略報告前來中國呢?那樣不更好嗎?
其實,這個時候來中國,美國是有其道理的。
一是可以挾戰略對抗之威。
新軍事報告明確提出,美國今后的戰略目標是準備“一個半戰爭”,那其中的“一個”,顯然就是中國。環顧當今世界,別人是沒有這個資格的。至于說是否點了中國的名,這已無關緊要。把中國如此明確地豎立為靶標,讓中國坐在美國全球戰略的火山口上,這將形成極其巨大的戰略威懾,將給中國上下造成巨大的精神負擔與心理壓力。中國主流社會那些矢志不移地尋求“韜光養晦”、與美國戰略合作、中美關系終究還是要好起來才行的精英們,這時將如熱鍋上的螞蟻,正在團團轉。此時此刻,忽然有美國大員前來登門,滿腹的委屈和辛酸,自然要傾盆而出,這個關鍵的時刻,首要的就是百般地訴說中美關系的重要意義了,怎么還能讓美國加深失望、更增憤恨呢?從積極意義說,這是美國又給了中國一次機會,中國豈能不識抬舉呀?
二是美國有“知彼”的根底。
古語說得好:“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對于中國,美國在戰略上是相當“知彼”的。許多人以為,長期以來,美國如此明目張膽地打壓遏制中國,這次又打人專打臉地在新軍事報告中把主要矛頭直指中國,中美事實上已經開始戰略對抗了。其實并不是這樣,中美之間并沒有形成戰略對抗,因為戰略對抗是雙方面的,是你來我往的戰略較量。但中美之間并不是這樣,中美之間的現狀是美國來打中國躲避、美國遏制中國承受,譬如驢子和主人,主人經常抽打驢子,要讓驢子按照主人的意志行動,而蠢驢子每次挨打都掙扎嘶鳴,這樣一種主人與驢子的關系,能說是戰略對抗的關系嗎?所以,美國的做法就是,既要中國承受美國的打壓,同時還得為美國效力。這根本就不是什么“一把手”的問題,學者未免太過抬高中國了。美國心里知道,中國會對美國的打壓“忍氣吞聲”的,因為“忍氣吞聲”就是“韜光養晦”戰略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要“韜光養晦”必須“忍氣吞聲”,只有“忍氣吞聲”才能“韜光養晦”。這可以說是古往今來“韜光養晦”的第一要義。堅持“韜光養晦”一百年不動搖的中國“不想也不愿”與美國對抗,當今中國沒有與美國對抗的主觀動機;更重要還在于,當今中國也“不能和不敢”與美國對抗。早在2009年,筆者就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中國已承受不起和美國沖突所帶來的損失》,其中對這個問題已經做了很詳細的說明。
基于以上兩個理由,筆者以為,說蓋特納來中國是“忽悠”,既是對蓋特納的不敬,也是對中國的蔑視,中國豈能是可以“忽悠”的對象?說蓋特納將兩手空空、失望而歸,筆者以為實在是太過低估美國人的謀略水準了,筆者早就告誡《不要低估美國的戰略企圖》,美國是低估不得的。當然,蓋特納先生手里定是攥著一些牌來的,把這些牌打出來,利滾利、息生息,美國一定將大賺特賺。
至于伊朗,中國雖然與之“同病”,但卻很難“相憐”,因為中國與伊朗不同,中國“專家”、“學者”們的戰略信仰是,中國與美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誰也離不開誰的關系,中美將“同舟共濟”。這樣打折骨頭連著筋一般的親戚關系,伊朗還能指望中國什么呢?
所以,內賈德先生抓緊訪問拉美是走對了,如果拉美不靈,奉勸伊朗還要另外想轍才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