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預算大戰其實是“政治表演”
2011-03-05 23:493月4日,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在預算問題上的激烈對壘暫告一段落。兩黨議員最終就臨時政府開支案達成妥協,避免了15年來首次聯邦政府“關門”危機。
美國2011財年預算自去年上半年提出來后,就遭到國會共和黨人的杯葛,遲遲得不到通過。因此,去年10月新財年開始后,聯邦政府都是依靠國會通過的“臨時開支案”而勉強運作。4日的兩黨妥協,也只是將上述“臨時開支案”再延長至3月18日。
預算大戰說到底是手里沒錢惹的禍。2010財年,美國聯邦財政收入為2.162萬億美元,支出為3.456萬億美元,財政赤字達1.294萬億美元。共和黨人在年度預算案上一再給民主黨政府找麻煩,就是因為聯邦財政赤字已接近國民生產總值的9%.如聽之任之,這顆“定時炸彈”隨時會爆炸,給美國經濟帶來不可估量的破壞。
共和黨奉行的是保守的財政理念,主張削減開支、縮小政府規模并減稅。2010年中期選舉時,許多共和黨人就是打著“減赤字、增就業”的旗號當選議員。因此,新議員上臺后必然要拿還未通過的2011財年預算案開刀,顯示自己“聽從民眾的呼聲”。共和黨發難的另一原因則是以減赤為借口,打壓奧巴馬醫改和金融監管改革的效果,為下屆大選做好鋪墊。
民主黨政府也不是不知道赤字高企的危險,然在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他們認為維持經濟增長遠比減赤更重要。而且以政府投資帶動私營部門投資,促進經濟增長,也是民主黨的傳統做法。投資需要錢,增稅在共和黨反對之下已不可能,那就只有節流———削減預算。然而,民主黨以關注社會中下層和少數族裔福祉而著稱,聯邦開支中很大比例用于這部分人的社保和醫保,拿這些項目開刀無疑是在拋棄民主黨最堅定支持者。明年總統選舉在即,奧巴馬顯然不愿“自毀根基”。
當然,面對2012年總統選舉,無論是堅持投資還是堅持減赤,兩黨都不愿在預算問題上做絕,招致民眾反感。1996年,由于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在預算上“不合作”,民主黨政府關門長達21天,民眾生活大受影響。在其后的國會選舉中,民眾立即用選票懲罰了共和黨。所以,任何瞄準總統寶座的兩黨人士都會因此格外謹慎。
這次兩黨達成妥協,就是共和黨率先釋出善意,兩黨很快達成一致。雖然在未來一段時間,兩黨的預算之爭將繼續上演,但最終達成一致已毫無懸念。由此看來,這場激烈的預算大戰既是一場執政理念之爭,也更是一場在大選前籠絡民心和選票的“政治表演”,或者“茶壺里的風暴”。